十月十七日的大选正式开始之时,科曼正在法占区的德国城市巴登,磨磨蹭蹭回国之旅在科曼的磨蹭下,终于没有赶上这一次的大选。
古德隆希姆莱陪着没有投票权的科曼,听着收音机嘶嘶作响,播放着断断续续的法国大选新闻播报,“就算你年龄不够无法投票,也不用躲在国外啊,怎么说这都是你们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大选。”
“不过是一个魏玛共和国政治混乱时期的开始。”科曼如同没有骨头一样躺在沙发上嘀咕道,“不过影响不了我们这些军人。”
德国没有殖民地,所以古德隆希姆莱听不明白科曼话中的含义,怎么政府就无法影响军队了?
“我国第一大党是法共,第二大党是同为左翼政党的法国社会党。”科曼慢吞吞的解释道,“你认为戴高乐将军会让左翼联盟成型么?”
更别提还有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对抗,科曼记得战后第一次大选,戴高乐和法国打了一个两败俱伤。法共虽然是第一大党取得了最多的席位,但戴高乐坚决阻止法共染指外交、国防和内政,也就是传统上的三大部,戴高乐一个不想给。
“这不是和不管部长差不多?”古德隆希姆莱听完之后,提及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存在的一个叫做不管部长的职位。
“不一样,魏玛共和国的不管部长和现在法共面临的情况没有相似的地方。”科曼否认古德隆希姆莱的猜测。
魏玛共和国的不管部长并不鸡肋,相反相当厉害,不管部长协调魏玛共和国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总理的政策和议程能够顺利地在整个政府中推行。是总理最亲密的得力助手之一。
魏玛共和国这个不管,指的是不负责具体某一个具体工作,实际上不管部长几乎什么都能管,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插手的意思。
“亲爱的,你能不能搬到萨尔去。”科曼只不过是打着看望战友的名义,他其实就是想要看一下古德隆希姆莱,“纽伦堡审判马上就要开始了,住在法占区我虽然也能保护你,但直接进入萨尔区的话,照顾你会变得更加容易。”
“我要和母亲商量一下。”古德隆希姆莱没有直接拒绝,表示一定要经过母亲玛格丽特同意才行,不解的反问,“你很着急么?”
“大选结束我就要去海外服役。”科曼心说我太急了,“不然在国内,什么时候能当将军?你住在萨尔的话,我服役的时候也放心多了。”
古德隆希姆莱这才明白科曼的苦心,这都是为了她。脸色一缓道,“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一定要将军,这都可以谈。”
这种柔和的态度,除了能够得到科曼打蛇随棍上,脑袋直接塞进小龙骑兵的胸怀之外,暂时没有其他效果。
在上千万法国选民为自己美好未来做出决定的同时,科曼也即将做出决定,第四共和国的恢弘篇章即将拉开序幕,他也要开始自己的伟大篇章。
首先出结果的还是第四共和国,在经过了一天的等待之后,战后第一次选举结果出炉,法共一马当先,因为其在战争抵抗运动中的杰出贡献为其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从大选开始之后就展现出来极高的支持率,结果也丝毫不例外。
法共获得了约百分之二十六的选票和一百五十九个席位。社会党紧随其后,获得约百分之二十四的选票和一百四十七个席位。是左翼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人民共和运动作为戴高乐的主要支持者,吸引了大量天主教徒的支持,同样得到了一百五十个席位。
三个政党总共获得了超过四分之三的选票,临时政府当中内部的激进社会党因为和第三共和国联系紧密,在这一次大选当中失败,临时政府四大政党在大选之后变成了三党,政治最看重实际,激进社会党掉队了。
法国大选的结果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对这一次大选的结果相当震惊,法共竟然就这么成为法国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
法共的支持者可不管美国是怎么想的,他们对这一次大选的结果非常满意,巴黎各处都能看到法共支持者的庆祝。
“赢了!我们赢了!”法共的支持者们涌上街头,高唱着《国际歌》,红色的旗帜在灰暗的天空下格外醒目。他们赢得了最多的席位,成为了国民制宪议会的第一大党。
这不是一场彻底的胜利,却是一场惊人的宣告——那个战前被排挤、被压抑的政党,如今携带着抵抗运动的荣光和民众对改变的渴望,强势归来。
当然红色也并非唯一的颜色,在法国解放还不到一年的戴高乐支持者所建立的人民共和运动,同样显示出来了黑马的潜质。
作为一支全新的力量,异军突起,获得了紧随其后的巨大成功,证明了戴高乐的威望和人们对稳定、秩序的渴望同样根深蒂固。
人民共和运动的支持者更多是沉默的,在教堂钟声里寻找慰藉,用选票表达了对剧烈变革的谨慎。
世界报用头版头条宣告了结果:“历史性的投票!”、“新政局的诞生!”、“三强鼎立!”等等。
法共和社会党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支持率和国民议会席位,虽然并非是法共单独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这个结果已经足够具有冲击性了。
在很多人眼中,法国社会党只不过没有这么激进罢了,法共的很多主张社会党也赞同,这两个政党之间的关系值得怀疑。
乔治皮杜尔也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心,法共和社会党会不会撇开人民共和运动,利用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支持率单独组建政府?
“要阻止社会党和法共的联合,必须让人民知道,选举不能成为多数人的暴政,还有就是找陆军总参谋长谈谈。军人都是爱国的,是可以信赖的。”戴高乐也不是想要对法共做什么,但小心一点总是没错。
安德尔靶场,科曼又拿着和古德隆希姆莱在一起时候经常携带的德语词典,周围挤满了工程师、军官和记录员,所有人都压抑着呼吸。
“装填完毕!”“瞄准参数确认!”“测速仪就绪!”
随着冰冷的报告声,装填手猛地向后跃开,炮长将击发绳猛地一拉!
炮口轰然喷出一团巨大无比、剧烈翻腾的橘红色火球,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一般砸在观察窗上,科曼不由得后退一步,这种玻璃已经必须要换,这么严肃的武器试验,怎么能用这种普通玻璃的观察窗?
炮弹早已脱离炮管,以超越音速数倍的速度旋转着撕裂空气,飞向目标。
它的轨迹无人能用肉眼捕捉。刹那间,远方的靶标处爆开一团更加刺眼炫目的白光!几乎要刺破耳膜的金属撞击巨响——那是弹头以雷霆万钧之势正中标心的证明!
浓密的灰白色硝烟和被爆炸激起的尘土瞬间将靶区完全吞噬。九十毫米火炮的威力可见一般,这个口径的火炮,也是现在军方想要在坦克项目上面应用的主炮口径。
随着硝烟散去,那块曾经坚不可摧的巨靶逐渐显露出来。它的中央,一个规整、边缘因极致的高温高压而略微熔融泛红的破洞,狰狞地贯穿了钢板!
“继续,二号靶。”科曼把目光收回来,命令试验继续,二号靶就并非单纯的钢板,而是已经经过了几天累计超过四十次试验的爆炸反应装甲,被挂在二号靶的钢板上面。
准确的重复了一号靶的流程,又是一声刺耳的炮击,所有人都紧紧盯着结果,等到硝烟散去,军人立刻走到标靶处小心翼翼的取下钢板。
“爆炸反应装甲是有效的,可以显著提升装甲目标的生存率。”科曼带着科贝尔上校走到取下的两个靶场钢板前面,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悬挂了好像搬砖的爆炸反应装甲钢板,相对来说还比较完整。
另外一块体现了类似龙虾兵超绝勇气的一号靶钢板就比较惨不忍睹了,清楚地把火炮弹头是如何以不可阻挡的动能和坚硬的特性,野蛮地挤开、熔化、并最终彻底洞穿了这层厚重的屏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像是沙袋可以抵挡大口径子弹,但是更为坚硬的硬木却做不到一样,不同密度的材质集合在一起,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防护力。”
科曼在包括一群德国工程师面前侃侃而谈道,“我们甚至可以在主装甲上面进行这种测试,当然因为我目前所掌握的条件比较有限,只能在爆炸反应装甲上面下功夫。”
科贝尔上校频频点头,忍不住感叹道,“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了,我们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面临苏联压倒性的装甲力量优势,苏联的装甲力量甚至比德国还更加可怕。”、
此言一出,几个德国工程师顿时有些尴尬,科曼到是没有不好意思,他现在就关心一件事,能不能给他的中尉军衔提一级?
古德隆希姆莱陪着没有投票权的科曼,听着收音机嘶嘶作响,播放着断断续续的法国大选新闻播报,“就算你年龄不够无法投票,也不用躲在国外啊,怎么说这都是你们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大选。”
“不过是一个魏玛共和国政治混乱时期的开始。”科曼如同没有骨头一样躺在沙发上嘀咕道,“不过影响不了我们这些军人。”
德国没有殖民地,所以古德隆希姆莱听不明白科曼话中的含义,怎么政府就无法影响军队了?
“我国第一大党是法共,第二大党是同为左翼政党的法国社会党。”科曼慢吞吞的解释道,“你认为戴高乐将军会让左翼联盟成型么?”
更别提还有总统制和议会制的对抗,科曼记得战后第一次大选,戴高乐和法国打了一个两败俱伤。法共虽然是第一大党取得了最多的席位,但戴高乐坚决阻止法共染指外交、国防和内政,也就是传统上的三大部,戴高乐一个不想给。
“这不是和不管部长差不多?”古德隆希姆莱听完之后,提及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存在的一个叫做不管部长的职位。
“不一样,魏玛共和国的不管部长和现在法共面临的情况没有相似的地方。”科曼否认古德隆希姆莱的猜测。
魏玛共和国的不管部长并不鸡肋,相反相当厉害,不管部长协调魏玛共和国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总理的政策和议程能够顺利地在整个政府中推行。是总理最亲密的得力助手之一。
魏玛共和国这个不管,指的是不负责具体某一个具体工作,实际上不管部长几乎什么都能管,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插手的意思。
“亲爱的,你能不能搬到萨尔去。”科曼只不过是打着看望战友的名义,他其实就是想要看一下古德隆希姆莱,“纽伦堡审判马上就要开始了,住在法占区我虽然也能保护你,但直接进入萨尔区的话,照顾你会变得更加容易。”
“我要和母亲商量一下。”古德隆希姆莱没有直接拒绝,表示一定要经过母亲玛格丽特同意才行,不解的反问,“你很着急么?”
“大选结束我就要去海外服役。”科曼心说我太急了,“不然在国内,什么时候能当将军?你住在萨尔的话,我服役的时候也放心多了。”
古德隆希姆莱这才明白科曼的苦心,这都是为了她。脸色一缓道,“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一定要将军,这都可以谈。”
这种柔和的态度,除了能够得到科曼打蛇随棍上,脑袋直接塞进小龙骑兵的胸怀之外,暂时没有其他效果。
在上千万法国选民为自己美好未来做出决定的同时,科曼也即将做出决定,第四共和国的恢弘篇章即将拉开序幕,他也要开始自己的伟大篇章。
首先出结果的还是第四共和国,在经过了一天的等待之后,战后第一次选举结果出炉,法共一马当先,因为其在战争抵抗运动中的杰出贡献为其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从大选开始之后就展现出来极高的支持率,结果也丝毫不例外。
法共获得了约百分之二十六的选票和一百五十九个席位。社会党紧随其后,获得约百分之二十四的选票和一百四十七个席位。是左翼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人民共和运动作为戴高乐的主要支持者,吸引了大量天主教徒的支持,同样得到了一百五十个席位。
三个政党总共获得了超过四分之三的选票,临时政府当中内部的激进社会党因为和第三共和国联系紧密,在这一次大选当中失败,临时政府四大政党在大选之后变成了三党,政治最看重实际,激进社会党掉队了。
法国大选的结果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尤其是美国对这一次大选的结果相当震惊,法共竟然就这么成为法国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
法共的支持者可不管美国是怎么想的,他们对这一次大选的结果非常满意,巴黎各处都能看到法共支持者的庆祝。
“赢了!我们赢了!”法共的支持者们涌上街头,高唱着《国际歌》,红色的旗帜在灰暗的天空下格外醒目。他们赢得了最多的席位,成为了国民制宪议会的第一大党。
这不是一场彻底的胜利,却是一场惊人的宣告——那个战前被排挤、被压抑的政党,如今携带着抵抗运动的荣光和民众对改变的渴望,强势归来。
当然红色也并非唯一的颜色,在法国解放还不到一年的戴高乐支持者所建立的人民共和运动,同样显示出来了黑马的潜质。
作为一支全新的力量,异军突起,获得了紧随其后的巨大成功,证明了戴高乐的威望和人们对稳定、秩序的渴望同样根深蒂固。
人民共和运动的支持者更多是沉默的,在教堂钟声里寻找慰藉,用选票表达了对剧烈变革的谨慎。
世界报用头版头条宣告了结果:“历史性的投票!”、“新政局的诞生!”、“三强鼎立!”等等。
法共和社会党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支持率和国民议会席位,虽然并非是法共单独取得压倒性胜利,但这个结果已经足够具有冲击性了。
在很多人眼中,法国社会党只不过没有这么激进罢了,法共的很多主张社会党也赞同,这两个政党之间的关系值得怀疑。
乔治皮杜尔也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心,法共和社会党会不会撇开人民共和运动,利用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支持率单独组建政府?
“要阻止社会党和法共的联合,必须让人民知道,选举不能成为多数人的暴政,还有就是找陆军总参谋长谈谈。军人都是爱国的,是可以信赖的。”戴高乐也不是想要对法共做什么,但小心一点总是没错。
安德尔靶场,科曼又拿着和古德隆希姆莱在一起时候经常携带的德语词典,周围挤满了工程师、军官和记录员,所有人都压抑着呼吸。
“装填完毕!”“瞄准参数确认!”“测速仪就绪!”
随着冰冷的报告声,装填手猛地向后跃开,炮长将击发绳猛地一拉!
炮口轰然喷出一团巨大无比、剧烈翻腾的橘红色火球,巨大的声浪如同实质一般砸在观察窗上,科曼不由得后退一步,这种玻璃已经必须要换,这么严肃的武器试验,怎么能用这种普通玻璃的观察窗?
炮弹早已脱离炮管,以超越音速数倍的速度旋转着撕裂空气,飞向目标。
它的轨迹无人能用肉眼捕捉。刹那间,远方的靶标处爆开一团更加刺眼炫目的白光!几乎要刺破耳膜的金属撞击巨响——那是弹头以雷霆万钧之势正中标心的证明!
浓密的灰白色硝烟和被爆炸激起的尘土瞬间将靶区完全吞噬。九十毫米火炮的威力可见一般,这个口径的火炮,也是现在军方想要在坦克项目上面应用的主炮口径。
随着硝烟散去,那块曾经坚不可摧的巨靶逐渐显露出来。它的中央,一个规整、边缘因极致的高温高压而略微熔融泛红的破洞,狰狞地贯穿了钢板!
“继续,二号靶。”科曼把目光收回来,命令试验继续,二号靶就并非单纯的钢板,而是已经经过了几天累计超过四十次试验的爆炸反应装甲,被挂在二号靶的钢板上面。
准确的重复了一号靶的流程,又是一声刺耳的炮击,所有人都紧紧盯着结果,等到硝烟散去,军人立刻走到标靶处小心翼翼的取下钢板。
“爆炸反应装甲是有效的,可以显著提升装甲目标的生存率。”科曼带着科贝尔上校走到取下的两个靶场钢板前面,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悬挂了好像搬砖的爆炸反应装甲钢板,相对来说还比较完整。
另外一块体现了类似龙虾兵超绝勇气的一号靶钢板就比较惨不忍睹了,清楚地把火炮弹头是如何以不可阻挡的动能和坚硬的特性,野蛮地挤开、熔化、并最终彻底洞穿了这层厚重的屏障,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像是沙袋可以抵挡大口径子弹,但是更为坚硬的硬木却做不到一样,不同密度的材质集合在一起,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防护力。”
科曼在包括一群德国工程师面前侃侃而谈道,“我们甚至可以在主装甲上面进行这种测试,当然因为我目前所掌握的条件比较有限,只能在爆炸反应装甲上面下功夫。”
科贝尔上校频频点头,忍不住感叹道,“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了,我们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面临苏联压倒性的装甲力量优势,苏联的装甲力量甚至比德国还更加可怕。”、
此言一出,几个德国工程师顿时有些尴尬,科曼到是没有不好意思,他现在就关心一件事,能不能给他的中尉军衔提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