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是欺骗,像是意共在都灵要搞的大会,肯定会落入自由世界的眼中。
而且意共这种党派内部很难说没有其他国家的第五纵队,与其这样还不如让科曼明着进去参会,以彰显光明正大。
没好处的事情科曼也不会做,他可以立人设,以外国同志的名义看看意共的动向,虽然说这种大会从来都是八股文从头到尾,能不能提炼出来有用的东西,全看个人悟性。
安东尼奥就十分为难了,他倒是不介意,但如何让上级的干部也相信,科曼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在重建方面给了很多建议?
“科曼同志,我会汇报,但是否邀请不是我能决定的。”安东尼奥犹豫半晌,决定还是要努力一把。
“太感谢了。”科曼的感谢言简意赅,他觉得问题不大。
既然他已经说明了情况,如果意共要是不太配合的话,反而说明这次大会由不可告人的秘密,对于现在意大利境内百万同盟国军队来说,就属于是没事找事。
欧洲上一次出现革命热情高涨,不把反动派们放在眼里,结果下场可悲的,还是巴黎公社,意共应该不会这么蠢要和巴黎公社并肩而行。
科曼在和意共勾肩搭背的同时,青年师的大部分成员,正在都灵最大的教堂进行弥撒,由都灵枢机主教卡尔迪纳主持,卡尔迪纳盛赞地中海东部的基督徒,作为十字军后代的坚贞和忠诚,尤其是圣殿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功绩。
卡尔迪纳已经了解,法国占领军是由马龙派基督徒组成,当然也不会忘记歌颂圣马龙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
虽然意大利在别的方面不符合帝国主义列强的标准,但在宗教领域还是相当权威的,意大利主要城市都有红衣主教,枢机主教更是占据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在拉丁国家当中,天主教一直都是遏制社会主义传播的主力军,不管是在西班牙内战,还是在墨西哥内战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官,我们抓捕几个家族的家属,已经找到了师指挥部。”勒菲弗尔再次风尘仆仆的出现,“营长凯尔特那里是不是要沟通一下。”
“不用,找到师指挥部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科曼神色轻松,从巴黎到马赛再到都灵,他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束缚正在减轻。
可巴黎是法国首都,他总不能不去,见人就低头的打好基础,剩下的事情就让阿兰去跟进。
到了意大利之后,科曼才找到了身在自由世界的感觉,不用去猜测巴黎的大人物是什么观感,“先让几个家族着急几天,然后我们在出面。”
勒菲弗尔直接转身去做事,他这个人从来不问理由,反正科曼军衔高,背锅又轮不到自己。
科曼搜刮了都灵的人才和技术之后,开始和意共勾肩搭背,转头就抓了都灵当地的疑似保王党的家族话事人。
意大利现在还是王国,当然存在就算不是庞大也能量不小的贵族阶层,保王党存在又什么大不了的?科曼连宗教力量都靠近了,再接触保王党也顺理成章,俾斯麦都可以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他觉得自己也可以。
拉丁国家面对社会主义思潮的时候,从来都是宗教和贵族团结在一起应对,西班牙内战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只有这样才有胜算。
虽然说意大利的保王党注定失败,意大利最终会变成共和国,但那是两年后的事情。
现在很多资源还集中在王国贵族的手中,科曼抢劫完了公众财产,现在也需要贵族阶级做出贡献了,他肯定不会下重手的,只需要配合法国的战后重建就行。
在巴黎刚刚收获一个女儿的德拉贡上将,接到了科曼从意大利发出的信,本以为又是一次常规的报平安,但打开一看又有不同,上面写道,“意大利境内意共的实力还在法共之上,几乎到达了当年西班牙内战的标准,现在有占领军的压制风平浪静,但如果意大利各个阶层不团结起来,很可能重蹈西班牙的旧事,因此在安抚意共的同时,应该采取措施把宗教势力和保王党结合起来,共同对抗意共……”
“意大利和法国渊源深厚,同为拉丁国家应该团结在一起,两国文化类似,如果在意大利的办法有作用的话,在法国也应该有用。因此应该以保王党和宗教为核心,扶持出来一个党派……”
科曼洋洋洒洒的在信中需求德拉贡上将,就算不是坚决支持,也要有力所能及的庇护,这样操作起来就上心了多了。
天主教民主党这个想法很好,科曼不客气的要了,就算是最后扶持的代理人拿不到主导权,也可以在意大利政坛一些代理人。
这不仅仅是意大利这个国家战败这一个条件可以促成,还要敌视意共。
前脚科曼还和安东尼奥同志来同志去,转头他就开始拿着美国的办法去做法国的事,把意大利的一切反动阶级团结起来。
“亲爱的,什么时候休息。”夫人阿迪莱来到书房,一副只有我心疼上将的口吻发出邀请道。
“马上休息,你先洗澡,我一会儿就过来。”德拉贡上将抬头看了阿迪莱一眼,小女人这样的表现,让德拉贡上将也心头一热。
十二月十六日凌晨,阿登森林一片寂静,距离市场花园白给行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西线的战局陷入僵持状态,两个月来变化不大,和东线的惨烈搏杀相比,过于安逸了。
雪下了一整夜,积了半米厚。德军工兵趴在散兵坑里,手指冻得发僵,却仍紧握着MP40冲锋枪的握把。他们呼出的白气在钢盔边缘结成了细霜。
“开火。”各级指挥官转达莫德尔元帅的命令,刹那间,上千门火炮的怒吼撕碎了雪夜的寂静。
远处的天际线被染成了橘红色——不是零星炮火,而是整条地平线在燃烧。
柴油引擎的轰鸣,混着履带碾碎冻土的嘎吱声。没有灯光,没有无线电通讯,甚至没有步兵伴随——只有引擎低沉的咆哮。
共计二十万德军,在渴望战争胜利的精神激励下,在西线发出了最后一击,恶劣的天气根本不适合飞机的起飞,但德国空军还是来了,来为地面进攻部队趟平道路。
而且意共这种党派内部很难说没有其他国家的第五纵队,与其这样还不如让科曼明着进去参会,以彰显光明正大。
没好处的事情科曼也不会做,他可以立人设,以外国同志的名义看看意共的动向,虽然说这种大会从来都是八股文从头到尾,能不能提炼出来有用的东西,全看个人悟性。
安东尼奥就十分为难了,他倒是不介意,但如何让上级的干部也相信,科曼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在重建方面给了很多建议?
“科曼同志,我会汇报,但是否邀请不是我能决定的。”安东尼奥犹豫半晌,决定还是要努力一把。
“太感谢了。”科曼的感谢言简意赅,他觉得问题不大。
既然他已经说明了情况,如果意共要是不太配合的话,反而说明这次大会由不可告人的秘密,对于现在意大利境内百万同盟国军队来说,就属于是没事找事。
欧洲上一次出现革命热情高涨,不把反动派们放在眼里,结果下场可悲的,还是巴黎公社,意共应该不会这么蠢要和巴黎公社并肩而行。
科曼在和意共勾肩搭背的同时,青年师的大部分成员,正在都灵最大的教堂进行弥撒,由都灵枢机主教卡尔迪纳主持,卡尔迪纳盛赞地中海东部的基督徒,作为十字军后代的坚贞和忠诚,尤其是圣殿骑士团在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功绩。
卡尔迪纳已经了解,法国占领军是由马龙派基督徒组成,当然也不会忘记歌颂圣马龙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
虽然意大利在别的方面不符合帝国主义列强的标准,但在宗教领域还是相当权威的,意大利主要城市都有红衣主教,枢机主教更是占据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在拉丁国家当中,天主教一直都是遏制社会主义传播的主力军,不管是在西班牙内战,还是在墨西哥内战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长官,我们抓捕几个家族的家属,已经找到了师指挥部。”勒菲弗尔再次风尘仆仆的出现,“营长凯尔特那里是不是要沟通一下。”
“不用,找到师指挥部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科曼神色轻松,从巴黎到马赛再到都灵,他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束缚正在减轻。
可巴黎是法国首都,他总不能不去,见人就低头的打好基础,剩下的事情就让阿兰去跟进。
到了意大利之后,科曼才找到了身在自由世界的感觉,不用去猜测巴黎的大人物是什么观感,“先让几个家族着急几天,然后我们在出面。”
勒菲弗尔直接转身去做事,他这个人从来不问理由,反正科曼军衔高,背锅又轮不到自己。
科曼搜刮了都灵的人才和技术之后,开始和意共勾肩搭背,转头就抓了都灵当地的疑似保王党的家族话事人。
意大利现在还是王国,当然存在就算不是庞大也能量不小的贵族阶层,保王党存在又什么大不了的?科曼连宗教力量都靠近了,再接触保王党也顺理成章,俾斯麦都可以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他觉得自己也可以。
拉丁国家面对社会主义思潮的时候,从来都是宗教和贵族团结在一起应对,西班牙内战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只有这样才有胜算。
虽然说意大利的保王党注定失败,意大利最终会变成共和国,但那是两年后的事情。
现在很多资源还集中在王国贵族的手中,科曼抢劫完了公众财产,现在也需要贵族阶级做出贡献了,他肯定不会下重手的,只需要配合法国的战后重建就行。
在巴黎刚刚收获一个女儿的德拉贡上将,接到了科曼从意大利发出的信,本以为又是一次常规的报平安,但打开一看又有不同,上面写道,“意大利境内意共的实力还在法共之上,几乎到达了当年西班牙内战的标准,现在有占领军的压制风平浪静,但如果意大利各个阶层不团结起来,很可能重蹈西班牙的旧事,因此在安抚意共的同时,应该采取措施把宗教势力和保王党结合起来,共同对抗意共……”
“意大利和法国渊源深厚,同为拉丁国家应该团结在一起,两国文化类似,如果在意大利的办法有作用的话,在法国也应该有用。因此应该以保王党和宗教为核心,扶持出来一个党派……”
科曼洋洋洒洒的在信中需求德拉贡上将,就算不是坚决支持,也要有力所能及的庇护,这样操作起来就上心了多了。
天主教民主党这个想法很好,科曼不客气的要了,就算是最后扶持的代理人拿不到主导权,也可以在意大利政坛一些代理人。
这不仅仅是意大利这个国家战败这一个条件可以促成,还要敌视意共。
前脚科曼还和安东尼奥同志来同志去,转头他就开始拿着美国的办法去做法国的事,把意大利的一切反动阶级团结起来。
“亲爱的,什么时候休息。”夫人阿迪莱来到书房,一副只有我心疼上将的口吻发出邀请道。
“马上休息,你先洗澡,我一会儿就过来。”德拉贡上将抬头看了阿迪莱一眼,小女人这样的表现,让德拉贡上将也心头一热。
十二月十六日凌晨,阿登森林一片寂静,距离市场花园白给行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西线的战局陷入僵持状态,两个月来变化不大,和东线的惨烈搏杀相比,过于安逸了。
雪下了一整夜,积了半米厚。德军工兵趴在散兵坑里,手指冻得发僵,却仍紧握着MP40冲锋枪的握把。他们呼出的白气在钢盔边缘结成了细霜。
“开火。”各级指挥官转达莫德尔元帅的命令,刹那间,上千门火炮的怒吼撕碎了雪夜的寂静。
远处的天际线被染成了橘红色——不是零星炮火,而是整条地平线在燃烧。
柴油引擎的轰鸣,混着履带碾碎冻土的嘎吱声。没有灯光,没有无线电通讯,甚至没有步兵伴随——只有引擎低沉的咆哮。
共计二十万德军,在渴望战争胜利的精神激励下,在西线发出了最后一击,恶劣的天气根本不适合飞机的起飞,但德国空军还是来了,来为地面进攻部队趟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