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传 第20章 曲江诗会--鸿雁

小说:新唐传 作者:大摩卡 更新时间:2025-07-20 21:31:4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房玄龄拽着杜如晦躲到台阶边上的假山后头,俩老头官袍下摆沾了泥巴都没顾上拍。

  “老杜你听真了吗?“房玄龄捏着半块杏仁酥直抖擻,“水路设卡收税这主意绝了!当年打洛阳要是有这招,将士们棉袄都能多絮二两棉花!“

  杜如晦眯眼瞅着露台上里啃糕点的李平康:“那个营业牌照更妙!好比给商队挂腰牌,跑再远也攥在朝廷手心。“他掰着手指头算,“光长安东西两市,牌照钱少说...“

  “二位仆射好兴致!“李泰突然从两人的身后出来,蟒袍上粘着桂花糖浆,“躲这儿编排本王三弟呢?“

  杜如晦被吓了一跳,把手里的算筹“咔嚓“断成两截,崩飞的水珠溅到李泰脸上。房玄龄赶紧打圆场:“越王说笑呢,老臣们在算...算宴席要添多少坛酒!“

  李泰一脚踢飞鹅卵石:“当本王三岁小孩?你们就是眼红老三...“他袖子里掉出张皱巴巴的工部文书,上头“洛阳漕运“四个字被掐得稀烂。

  幔帐内“咣当“一声,李世民把鎏金酒壶墩在石桌上:“闹够了?“甲片刮得青石案吱吱响,“平康次日上午到甘露殿,带着你的奏章!“

  李平康抹了把沾着糕饼渣的脸,正撞见李泰要吃人的眼神。房玄龄赶紧扯着杜如晦溜回座位,俩老头假装研究诗稿,手指头在案几下比划“三十税一“的手势。杜如晦突然压低嗓子:“得让这小子把卡税和营业牌照说明白了...“话没说完就被房玄龄踩了脚——那头李泰正攥着半块玉佩,生生捏出了裂纹。

  长孙皇后会心一笑,仰头望见黄昏的天边鸿雁阵掠空:“诸位且看这鸿雁——“她金步摇晃碎晚霞,“便以'鸿雁'为题作诗,胜者赏本宫的鎏金嵌宝步摇!“

  李泰抖了抖蟒袍袖子,金粉簌簌落进砚台:“儿臣抛砖引玉。“提笔在洒金笺上刷刷写道:

  “铁翼裁云过帝京,金眸点检山河明。

  莫嫌禽语无珠玉,报与人间雨露情。“

  “好个'雨露情'!“长孙无忌拍着玉带扣叫好,“越王这'点检山河'四字,颇有陛下巡视关中的气度!“

  房玄龄眯眼品读:“'铁翼裁云'暗合《文心雕龙》风骨篇...“话没说完就被高士廉截住:“就是'禽语'二字欠妥,该用'鸿音'才合《诗经》雅正。“

  弘文馆白胡子刘学士摇头晃脑:“平仄倒是工整,只是这'金眸'用典出自何处?老朽记得《尔雅》有载...“

  “管他什么典!俺听着比那些酸诗痛快,就像当年阵前擂鼓!“尉迟恭哈哈大笑道。

  李泰嘴角刚翘起来,就瞥见李平康在啃芝麻饼,气得捏碎块桂花糕。

  此时长孙无忌冲着自己的儿子长孙冲试了一个眼色,长孙冲拘谨地蹭到案前:“小子献丑了。“规规矩矩写下:

  “秋来一字贯长空,不寄相思只报丰。

  愿借风翎传捷讯,凯歌先入太极宫。“

  “好!“房玄龄拍着大腿乐,“'不寄相思只报丰',这句实在!比那些哭哭啼啼的闺怨诗强多了!“

  长孙无忌假模假样训儿子:“冲儿这'捷讯'二字欠考量...“眼角却笑出褶子,“不过押韵倒是工整。“

  高士廉捻着佛珠挑刺:“'太极宫'三字犯忌讳,该用'九重宫阙'...“忽然被程咬金塞了块枣泥糕堵住嘴。

  弘文馆王学士捋着山羊须:“后生可畏啊!这'风翎'二字化用《楚辞》'凭翼兮遗风',倒有几分灵气!“

  李平康突然举手:“能续块芝麻饼不?“侍从憋着笑添点心,气得李泰又掐断根狼毫笔。

  “让老夫品评品评。“房玄龄拎着两幅诗左看右看,“越王诗如鎏金错银壶,华贵大气;长孙公子诗似青瓷冰裂纹,清雅内秀。“

  杜如晦突然插话:“要我说都缺了点地气!“他指着远处雁群,“你们看那领头雁扑棱翅膀的架势,活像老程抢酒喝!“

  程咬金立马来了精神:“让俺老程整两句!“扯着破锣嗓子嚎道:“大雁大雁排成行,飞过长安酒铺忙。要是捎坛贞观醉,老子给你修牌坊!“

  满场哄笑中,长孙皇后金步摇晃得叮当响:“二郎快管管,程知节要把诗会变闹市了!“

  李世民笑得直揉肚子:“赏!都给赏!越王赏金丝砚,冲儿赏徽墨,程老匹夫...“他忽然板脸,“罚你三日不许喝酒!“

  李承乾用象牙笏板敲了敲石桌边角,笑得像只偷到油的老鼠:“听闻李尚书家的夕丫头号称'长安小诗仙',何不让她也凑个趣?“太子故意把“诗仙“二字咬得极重,眼睛斜瞟着李平康手里的半块芝麻饼。

  李平康手顿时一脸黑线一抖,满场老狐狸憋着笑装傻——三个月前李二把李绩家闺女指给老三的事儿,长安城里连卖胡饼的波斯老贾都听说了。

  李夕提着鹅黄裙裾从自己父亲身边走了出了,满园秋色都静了三分。小娘子发间簪着对玉蝶钗,走路时裙摆的银线忍冬纹像淌着月光,手里捏着方素纱帕子,半点看不出是将门虎女的架势。

  “臣女献丑了。“她福了福身,腕间翡翠镯子碰着青玉砚台叮咚响。侍从要上前磨墨,却被长孙皇后拦下:“夕丫头自己来,本宫瞧她指节上还有墨痕呢,想是刚才抄写诗句留下的。“

  “起——“长孙皇后突然扬袖,惊得李夕笔尖一颤,洇开朵墨梅。她也不恼,就着墨渍画了枝横斜的疏影,提笔写下:

  “轻衔江南一片云,漫裁塞北九秋纹。

  莫嫌字拙难成阵,且看天书渡雁群。“

  “妙啊!“房玄龄拍着大腿,“这'天书'二字用得巧,倒让老夫想起卫夫人《笔阵图》!“

  杜如晦捻着胡子凑近看:“墨梅化墨渍为妙笔,颇有谢道韫咏絮之才!“

  李承乾突然用象牙笏板敲敲石桌:“三弟别光啃芝麻饼,人家夕丫头墨里藏诗的功夫,你可学不来!“太子笑得像只偷到鱼的猫,特意把“夕丫头“三字咬得黏糊糊的。

  李平康手一抖,饼渣掉进茶盏泛起油花。抬头正撞见身材高挑的李夕用帕子掩嘴轻笑,眼波比曲江池的水纹还软。

  “三郎也来首!“李世民突然把鎏金酒壶墩在案上,“朕记得你病中抄过《洛神赋》,总不会比夕丫头差太多?“

  长孙皇后笑着摘下金步摇:“作得好,本宫这簪子就给夕儿添妆。“满座老臣憋笑憋得胡子直颤,李绩红着老脸咳嗽:“娘娘说笑了,小女...。。。“

  李夕耳尖泛红,捏着帕子去擦并不存在的墨渍。暮风忽起,卷着她裙角的忍冬纹扑到李平康袍摆上,倒像缠着缕月光。远处教坊娘子试弹琵琶,叮咚声里混着程咬金的大嗓门:“这文绉绉的俺听不懂,不过比越王和长孙家那小子的听着顺耳。!“

  李泰突然“咔嚓“捏碎块核桃,金粉簌簌落在洒金笺上,把“雁群“二字染得刺目。宫娥们适时捧来琉璃灯,惊得真雁群掠过暮色,在天际写下一串歪歪扭瘦金体。

  李平康拍拍袍角芝麻渣,忽然从袖中抽出卷皱纸,清了清嗓子:

  “不携烽火乱云笺,只托江南谷雨绵。

  莫道金笼锁羽翼,振翎自破九重天。“

  “好个'谷雨绵'!“房玄龄茶碗“哐当“砸在桌面上,“把屯田大计藏进雁翅里,妙!“

  杜如晦揪着胡子直转圈:“'振翎破天'暗合《商君书》垦草令,比那些酸诗强百倍!“

  李泰的金狼毫“咔嚓“断成两截,墨汁溅上蟒袍:“三弟这'金笼'二字,莫不是暗指...“话没说完被李二瞪了回去。

  “青雀听着!“李世民突然拍案,“你这越王封号小家子气,改封魏王!“金印“当啷“甩在案头,“魏地十三盐池,够你算三年账!“

  长孙皇后趁乱把鎏金步摇塞进李夕手心:“夕儿替本宫拿着,这劳什子坠得脖子酸。“小娘子攥着金簪子不知所措,耳尖红得能滴血。

  “前日试制的琉璃镜,给夕姑娘当镇纸。“李平康突然掏出面镀银圆镜,日光在镜面炸开七色虹彩。李夕慌忙用帕子接住,镜中映出她惊惶含笑的眉眼。

  “这...这不合礼制!“李泰指着镜框上的碎玉镶边,“《唐律》明禁...“

  “边角料罢了。“李平康又摸出块巴掌大的镜子,“我哪儿账上记着:废琉璃二十斤。。。。“镜面忽地转向李泰,照出他扭曲的俊脸。

  长孙皇后噗嗤笑出声:“本宫那面大的能照全身,三郎这面小的...“她故意拖长音,“倒是能照见人心。“

  李夕突然福了福身:“臣女愿用这帕子换殿下的镜子。“说着将出帕子塞到李平康手中扭头就跑了。

  暮色漫过曲江池,琉璃镜将最后一缕霞光锁进镜框。李泰捧着魏王金印咬牙切齿,李承乾笑得直揉肠子。曲园诗会在大家的欢笑中落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唐传,新唐传最新章节,新唐传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