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先是惊愕,随即便是哑然。

  刘邈既然能够站在这里,那无论什么猜疑,什么揣测,自然也都没有了意义。

  “不过你若是非要想知道,朕告诉你也不是不行。”

  刘邈的话锋一转,让黄权又重新燃起好奇。

  “原因就是——你们不行!”

  刘邈毫不避讳的讲出如今大汉凭借关中依旧与河北在贸易的事情。

  “朕要购买战马,本身就是在往里面贴钱;加上豪族从来不会体恤百姓……河北那些豪族,大概都在这些贸易中赚疯了!所以他们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袁绍南征。”

  “毕竟,打仗总归是为了钱粮的。”

  “而如今不需要打仗,就能获得如此丰厚的收益,那这些人为什么要打仗?”

  “其次——”

  刘邈朝黄权摇头。

  “这些话,朕之前与张任也说过。”

  “豪族把持各个上升渠道,对其他人来说便是没了公平。”

  “就算没有法正,也会有李正、王正因为不满自己待遇而投靠朕的人。”

  “朕不敢说如今大汉的法律制度是最好的,但至少,比蜀地的总归还是要公平一些。”

  “而仅仅是这一些,就已经足够许多人抛头颅,洒热血了!”

  黄权头皮发麻,还在回味刘邈所言的,大汉与河北豪族走私的事情。

  尤其是双方走私的道路竟然是在关中!

  而关中,却恰恰是袁绍长子袁谭的势力范围。

  连袁谭都开始为了钱财资敌,那这北赵还有半点希望吗?

  但对于后面这一点,黄权却是不服!

  “陛下此言,有失偏彼。”

  “豪族子弟,难道不是确实比寒门、庶门的子弟要强吗?”

  “不去重用豪门子弟,而选择去用能力更差的寒门子弟,这难道就是陛下所谓的公平吗?”

  黄权摇头。

  “诚然,或许有法孝直那样的遗珠。”

  “但是这世间有几个法孝直?与其将时间精力放在大海里捞针,为何不直接现取现用,从豪门子弟中挑选人才呢?”

  豪族掌握着更多的资源!有着更好的教育!自然能培育出更好的人才!

  用这些人才治理国家,错在哪里?罪在哪里?

  刘邈看到义愤填膺的黄权,也是微微一笑。

  “朕承认,公衡说的都对!”

  “豪族子弟,确实掌握了更多的学识。”

  “那你们总该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兼并土地,雇佣佃农,压榨百姓,如此自己就能够不事生产。而在不事生产后,自然就有时间和精力放在治学上面。如此你们超过其他人也是在所难免的。”

  “关于这点,你就说你们承不承认吧。”

  豪族的水平厉不厉害?

  自然厉害!

  就好像一些人说的那般——

  穷人都在享福,富人都在努力。

  穷人为了生计,辛辛苦苦的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就已经耗费了所有力气,哪可能去注重容貌,修身养性,甚至去研究什么诗词歌赋,诸子百家?

  倘若这些穷人不用为自己的吃穿发愁,不用为自己的房屋发愁,不用为彩礼,不用为生育,不用为养老发愁,刘邈不信这些人会无所事事,一天到晚在家躺着发呆。

  他们会自己走出门去,用脚步丈量天地的宽阔,用双眼看清世间的缤纷。

  他们会自己翻开书本,会与书中的圣人学习、辩论、反驳、创造。

  刘邈不讨厌脱产的人,因为只有脱产,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改变,去创造。

  但刘邈讨厌那种脱产之后,却完全不记得自己其实是在受人供养的人。

  而豪族士人,显然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

  黄权此时如鲠在喉。

  任他想破脑袋,都没想到刘邈会从这方面来反驳他。

  黄权想要反抗!想要不承认!

  但是,他实在是无法睁着眼睛说瞎话。

  他实在说不出,那些抱着书本,天天只念之乎者也,才华横溢的士子真的是自己去劳作,去纺织,去生产自己衣食住行所用的一切。

  “所以,公衡明白了?”

  “豪族士人,普遍优秀。但这优秀,是吃了不知道多少人后才长出来的优秀种子,而不是他们天生优秀。”

  “他们就和地里的庄稼一样,割了一茬,完全能够长出另外一茬。”

  “所以,朕相信,就是将他们全杀光了,也能够继续长出来!”

  嗯?

  黄权忽然发现了刘邈言语中的漏洞!

  “但庄稼长出来的,永远只能是庄稼!”

  黄权盯着刘邈:“杀了这些豪族,长出来的,依旧还是豪族!”

  那些现在的寒门、庶族,将来也会成长为豪族!

  既然如此,刘邈为什么不能容忍他们这些旧时代的遗物呢?

  而刘邈在听到黄权的话后,终于是忍不住大笑。

  “公衡当真是天资横溢!朕已经许久没听到这么有趣的话了!”

  黄权还在往刘邈心中埋刺——

  “兴许不是陛下听不到,而是陛下麾下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敢说!”

  刘邈的笑声戛然而止。

  “朕承认,在如今大汉境内,肯定还有豪族的影子。朕也知道,朕不可能将他们彻底消灭。”

  刘邈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够彻底消灭豪族,彻底消灭兼并。

  那是神话,不是现实。

  “但朕能引导他们,去做别的事情。”

  刘邈掀起桌上的一页纸张,朝着黄权晃动。

  “吴郡陆氏,便是几乎垄断了这纸张。”

  “公衡也说了,如今的大汉,几乎各行各业都在用这纸张。这纸张的利润有多少,公衡大可自己算一下。”

  “哪怕吴郡陆氏将来躺着什么都不做,每日也有源源不断的钱财入账。足够他们整个家族的人不事生产,天天聊些风花雪月,知道吗?”

  “你说,这样的势力,不是豪族,那是什么?”

  黄权看着那一摞摞纸张,也是陷入了沉思。

  “但他们与之前的豪族,终究是不一样的。”

  “他们不去兼并土地,不去将百姓变成自己的佃户。”

  “虽然他们开设作坊,让百姓进去务工,但细算下来,百姓赚取的钱财,总归是要超过耕田获得的钱财的。”

  吴郡陆氏,其实就是如今大汉境内的第一豪族!

  他们的钱财,绝对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

  至少刘邈就曾亲眼见到,陆康老爷子完全是将辽参当萝卜吃……

  可是刘邈并没有对其下手,甚至连一点限制的手段都没做过,顶多是付出了甄家与之抗衡,让陆家明白新技术带来的作用。

  因为吴郡陆氏开设工坊,大量生产纸张,完全取代竹简木牍,给整个大汉带去的是便利,是行政成本的降低,是知识传播的提速。

  这,就是如今大汉豪族与蜀地、河北豪族最大的区别!

  所以刘邈承认,地里的稻子永远还会再长,杀死的豪族也永远还会再度出现,但刘邈却能够控制新长出来的稻子,新出现的豪族的形状。

  “如此,公衡再有其他疑问吗?”

  黄权此时脑子乱糟糟的一片。

  刘邈所站的层次,所拥有的眼界,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自惭形秽!

  这就是如今黄权唯一的想法!

  对和刘邈的辩论,黄权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

  他的声音都低了许多。

  “陛下,真不能网开一面吗?”

  “朕从来没说过要赶尽杀绝。”

  刘邈有些奇怪,自己难道那么像暴君?

  “只要乖乖交出土地,交出钱财,交出因为特权得到的一切,朕闲的没事干要取他们性命啊?”

  “……”

  黄权无奈道:“那就是让他们去死!”

  “那就去死好了,怎么?难道还要朕同情他们?”

  “……”

  黄权沉默半晌:“那蜀王殿下……”

  “他必须死。”

  “可蜀王性情温和……”

  “关朕屁事?”

  刘邈拒绝了黄权对刘璋的求情。

  “即便是《章武律》里,叛国也是死罪。”

  “若是他安分守己,朕倒是能网开一面……但既然他上了袁绍的贼船,那他的血脉和姓氏可保不住他。”

  “陛下不怕在史书上留下残害同宗的恶名吗?”

  对此,刘邈再次笑了起来。

  “公衡,你知道史书上会怎么记载今天吗?”

  “史书上,会记载朕今日攻破了成都!斩杀了逆贼!收复了蜀地!完成了南方的一统!补全了汉室破碎的社稷!”

  “残害同宗四个字,便是夹在其中,朕又如何会在意呢?”

  “是非功过,都不过后人评说!如今朕连有些活着时候的事都控制不了,哪里需要担心死后别人说些什么?”

  “……”

  黄权已经渐渐开始有些没辙。

  “陛下,如今成都城内,尚有东州军!尚有一战之力!”

  “朕知道。”

  “陛下不是说,讨厌浪费时间吗?”

  “是讨厌。”

  刘邈点头。

  “但朕更明白,如果现在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节省下这些时间,那朕以后要耗费比攻破成都更久的时间去处理此事。”

  “所以现在,强攻,并不是浪费。”

  面对横竖不退让的刘邈,黄权终于是没招了。

  “陛下,究竟想要如何?”

  “朕说的还不够清楚吗?”

  刘邈端坐上方——

  “朕,要将蜀地彻底扫清,再不留下一点过往的垃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朕,都是为了大汉!最新章节,朕,都是为了大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