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没有……”

  袁尚没想到袁绍竟然会这样询问自己,赶紧是摇头否认。

  袁尚方才的意图暴露的太明显,以至于现在连回转的余地都没有,只能是不断解释:“并非是针对兄长,而是感觉此事实在太过蹊跷,又涉及到了战马……”

  但这样的欲盖弥彰更让袁尚的意图暴露无疑。

  好在袁绍也并没有想着在此时敲打袁尚,反而是颇为感慨的微微一叹:“兄弟阋墙,根本要不得。”

  “当初的袁公路,便是一点大体都不识,所以才导致袁家分裂,让天下如今都是乱世。”

  “若不引以为戒,袁家将来,恐怕又有大难。”

  “尤其如今南方还有刘邈,你兄弟更应该互相体谅。他身为兄长,就要爱惜你一些;你身为幼弟,也应当敬重他一些,明白吗?”

  逃过一劫的袁尚将头低下去:“喏!”

  袁绍示意袁尚退下,自己则是在将审配和郭图留下,再次确认马上就要对刘邈的南征战事……

  袁尚从袁绍寝宫中出来后,也并未返回自己的武德殿,而是去了审配府中等待。

  直到半夜,审配才是回到府中,而等他看到袁尚时也仿佛早有预料。

  “审公!”

  袁尚对审配极为敬重,还对其行师生之礼。

  不过袁尚很快就焦急询问审配:“今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孤好不容易将证据都搜寻清楚,怎么陛下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审配在袁尚面前也毫不顾忌。

  退去衣冠,只一身深衣素服面对袁尚,将袁谭做的事情都讲予袁尚去听。

  “如今谁都不能去动袁谭。”

  “动了他,北方兴许瞬间就会分裂。”

  “臣如此说,殿下能够明白吗?”

  袁尚还是头一遭听说此事,可他却很快反应过来,当即瞪大眼睛:“那倒卖国资,勾结刘邈,贩卖战马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

  审配不知如何回答。

  他难道还能告诉袁尚,什么“国资”?那些战马,那些走私的货物,那些隐藏的商税,在袁绍眼中,其实都是袁家的家产吗?

  对别人来说,袁谭的行为或许确实可耻!确实是叛国!

  但是在袁绍的眼中,这或许只是袁谭偷了一笔家里的钱,去做了一笔私人的投资。

  而这笔投资到现在,却为袁家换回了关中,换回了一支重甲步卒的精锐部队,换回了一个受到半数河北豪族支持的继承人……

  由此来看,这笔买卖或许做的相当划算!

  家天下。

  朕即国家!

  大赵境内的一切,本就属于天子!属于袁氏!

  但审配在想清楚袁绍的态度后,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心头发酸。

  所以对于袁尚的问题,审配只是避而不答。

  “现在揪着这件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眼下陛下需要袁谭在前面冲锋陷阵,去挡住刘邈麾下那支重甲骑兵。”

  “刘邈麾下骑兵数量本就不多,在平原的正面战场上决战,只要能够将其重骑兵拖住,那最后的赢家就一定会是陛下!所以陛下在战事未分出结果之前,都会包容袁谭。”

  袁尚听到审配的话后,却是彻底慌了!

  “袁谭战胜刘邈?那孤怎么办?”

  审配的心再度被猛的刺痛!

  袁谭若是真的战胜刘邈,那太子之位,是一定会落到袁谭头上的。

  换而言之,到时候袁尚将会变得一无所有,也意味着审配自己将来必然会遭到袁谭的清算。

  审配方才还在心中对袁绍有些微词,觉得袁绍为了袁氏,对国家,对百姓,未免太过冷漠。

  可这会轮到自己,审配自己也不敢说自己能够自始至终的一心为公。

  若是袁谭胜利,袁尚失去位置,自己以及之前许多支持袁尚的河北士人都会被袁谭打压。

  从私心来说,审配应当阻止袁谭胜利。

  可袁谭若是真的失败,袁谭固然会受到反噬而亡,但是整个河北却要面对一个所向披靡的刘邈!

  到时候,怕是连北赵的社稷都保存不住!

  极其罕见的。

  就连被世人评价为“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节”的审配此时都有些迷茫:“世上多事,究竟孰是?孰非?”

  ——————

  成都。

  刘邈同样也收到袁谭封锁关隘,停止贸易一事。

  “咱们这个大舅哥唉~倒当真是一点都不安生。”

  身旁的庞统倒是无所谓道:“这不都是早就能够预料到的事情吗?陛下难道没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刘邈当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道理很简单。

  袁谭追求的,可不是走私贸易的那些钱财,人家追求的,那是袁绍屁股底下的北赵天子之位!

  袁谭封锁关隘,不过早晚的事!只不过刘邈以为袁谭多少会贪心一些,等到汉赵全面决战的前夕再做这样的事情,但显然,袁谭还是没有坚持到那个时候。

  “袁谭啊,朕终究还是高估了他。”

  刘邈能够猜到袁谭为何提前几个月就做这样的事情。

  无非是遭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呗!

  早一日封锁关隘、断绝贸易,就能让袁谭心中早一日好受一些。

  如果是让刘邈来做这事,大抵是找准机会,直接来一波大的,从买家、卖家那里两头啃上一口,吃的满嘴流油!再去封锁关隘!

  这种明明已经做到一半,然后却忽然提上裤子掩耳盗铃的事情,实在是太有世家子弟那股道貌岸然的味道了!

  “袁谭封锁关隘,说明他应当是得到了什么风声。”

  “其实也不用他如此。如今差不多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袁绍在今年秋收之后就要南下……若是袁绍稳妥一些,说不定会拖到冬天再与我军作战,借助中原寒冷的天气以削弱我军战力。”

  刘邈虽然不知道袁绍的具体布置,但左右还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既然如此,朕也该回去了。”

  但现在,蜀地同样还有许多事务没有完成。

  尤其是均田、三长这样根本制度的改变,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基层官吏作为行政力量……即便刘邈在蜀地的这段日子已经破格提拔了许多寒门和庶族的官吏,但针对整个蜀地那庞大的疆域以及繁多的人口而言,其实依旧是杯水车薪。

  “看来朕得提前开始做了。”

  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如今大汉的官吏选拔体系还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的缘故。

  察举制度如今已经跟不上如今大汉的发展速度,和大汉如今的国情出现了制度错配。

  以前察举,是依靠孝道,是依靠经学。

  但现在察举,各地官吏明显都偏向于才学。

  可究竟怎样是有才,怎样是无才,却全凭当地长官的个人喜好。

  在草台班子阶段,这自然是可行的。

  但总归,还是要有一个制度将其标准化、规则化。

  刘邈今日叫来庞统等人的原因也在于此。

  “朕打算,在蜀地举办一场科举。”

  “姑且,算是给大汉开个先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都是为了大汉!,朕,都是为了大汉!最新章节,朕,都是为了大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