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赈济救陕西?
无用!
南方富庶之地所产的粮食确实够救陕西,但问题是运不过来。
或者说,运的还没损耗和贪的多。
清疏河道恢复生产?
无用!
陕西虽有郑国渠、龙首渠......
但各渠皆已年久失修无法承担浇溉之能,指望已经快要饿死的灾民们去疏浚是不可能的。
至于盼着朝廷官吏出力疏通?那更是天方夜谭。
而且陕西的旱灾已经持续数年,百姓苦其久矣。
但在孙传庭看来。
这些还不是陕西出现如此大面积饥荒的真正原因。
仅仅是天灾的话。
上下百姓团结一些,日子过得苦一些,倒还能活得下去。
不至于发展到现如今的卖儿典女、人相食。
但是人祸,却真正将众人逼上了绝路。
人祸,指的便是土地兼并与各地州县衙门各种五花八门的赋税。
出现灾情,收成便要减少。
收成减少便交不起各种赋税,交不起税便要卖田。
进而便发展到无田可耕活活饿死。
不仅如此。
各地官府非但不制止民间这种毫无节制的兼并行为,反而还趁机与城中大户勾结,囤积粮食从中攫取巨利。
这些都是孙传庭亲眼所见。
而对于这些积弊。
即使皇帝亲临,恐怕也只能稍稍缓解而已。
没办法。
天灾、人祸。
从孙传庭游历多年所积攒下的基层经验来看,二者皆非人力所能为之。
皇帝是天子,但终究不是天父。
不可能仅凭一封罪己诏,就让整个陕西从大旱变得风调雨顺起来。
人祸就更难解决了。
整个陕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靠的便是上下官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事情坏也就坏在了这上面。
乱七八糟的各种关键环节胡乱纠缠在一起,别说理清头绪了,连想下手的地方都没。
皇上能怎么办?
总不能把他们全杀了吧?!
虽然近日归家之后孙传庭对陕西之事已生出悲观情绪,但他并未因此沉沦。
孙传庭知道。
皇帝如果真的亲临陕西。
那么各府衙门贪腐之事必然会有所收敛,城中的大户也会象征性的开仓赈点粮食,民心也会因为皇帝的出现而稍上浮些。
这样一来,至少是能少饿死些百姓的。
而少饿死一些百姓,便可能让陕西不出现大规模动乱。
只要大明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迫局面,那就还可以徐徐图之。
一切都还有救。
现在唯一还不让孙传庭确定的,就是陛下圣驾的最终目的地,是否真的会停在陕西了。
若是陛下当真去了陕西,那么他便要立即寻到陛下身边,看看能凭借自己进士及第的身份谋份差事,帮陛下处理分担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
若陛下不去陕西。
那么......他便要试着阻拦圣驾,和陛下亲口阐明当今陕西的利害关系,看看能不能说服陛下改道而行。
不管成与不成,都算是为国尽忠了。
......
在河北、山西两地民间热闹的议论声中。
时间又飞速过了几日。
朱由检率领的圣驾,也是终于在这天抵达了黄河渡口。
无数渡河用的船只,早已被随从人员检查无数遍。
圣驾队伍即将从这里真正进入陕西。
此刻,临行之际。
蒲州县(属山西境内,与陕西潼关县仅隔一条黄河)的县令和一众官员也是齐齐跪在小洪子身前,小心翼翼的开口试探道:
“钦差洪大人,船只已经准备妥当,只是......陕西近来连年旱灾......”
“黄河对岸恐怕聚集有不少流民......是否需要臣下先行遣人过去将他们驱散,以免冲撞了圣驾。”
对于蒲州县的一众官员,皇帝的到来可着实是让他们大骇一场。
因为事前众人全没收到一点消息。
最开始听闻手下慌慌张张的汇报时,他们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失心疯骗子胆敢冒充圣驾。
直到看见那几位扛着龙纛、神色不似常人的传令兵时。
他们才知道皇帝竟然真的要在蒲州渡河前往陕西潼关。
上下一众人等根本来不及也不敢多想,当即便开始操办渡河事宜。
甚至说。
他们都不敢派人先去对面通知潼关县一声,提前通通气。
只是一味害怕自己耽误了皇上的事情而掉脑袋。
这可是登基没俩月就能带几千人出紫禁城的皇上!
把蒲州县令祖宗十八代的胆子全安他一人身上,他也不敢在这种皇帝眼皮子底下搞什么小动作。
好在蒲州县作为一个关键交通节点,船运发达,这些年来也有着一些接待朝廷官员大批渡河巡视的经验。
因此总算没在这方面出什么岔子。
此刻,听着这位县令的话。
小洪子淡淡睨了这些人一眼:“再敢乱揣测圣意,就给咱家仔细你们的脑袋。”
陛下没准备在这久待,所以他暂时也没有砍人的打算,只是将这些人的面孔给记了下来。
“臣下知罪臣下知罪!”一众官员慌忙将头磕的砰砰作响,直至鲜血从额头渗出。
“渡河。”小洪子不再理会这些官员,起身向队伍前列的兵船走去。
与此同时。
黄河渡口对面,潼关城东侧城郊。
一批好些天都没吃过一顿饱饭的流民,正呆呆望着黄河上一个接一个不断出现的船只。
陕西流民中虽然十个里有十个都没亲眼看过皇帝。
但那象征着皇权的龙纛,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而河面上那些高高竖起的龙纛,也是顷刻间便将众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
皇上,那可是他们这些人耳中听了一辈子,眼里却没见过一次的皇上!
皇上怎么会突然间出现在河里?!
一开始。
还只是小部分流民站在河边怔怔观看。
然后人便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大家都挤在河边巴巴看着河面上那些连绵不绝的船只。
没过多时。
在附近的流民便全都聚集了过来,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上千人......
也不知人群中,是谁在这时突然喊了一句“皇上来救我们了!”
众人便突然间如耳旁炸下一颗惊雷,齐刷刷的跟着这句话跪了下来。
是啊,皇上一定是来救他们的,要不然皇上来这遍地都是死人的地方干嘛呢?
一定是的!
虽然众人已然心神激荡,但却没一人敢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声响,只是安安静静的跪在地上。
皇帝二字在平民百姓眼中就是如此。
即使已经饿的快要昏过去,他们唯一能做或者说唯一敢做的,也只是在这里跪着。
这一幕。
自然是被快要行到岸边的朱由检看到了。
看着那些面容枯槁双颊深陷的饥民,朱由检心中没有一点波澜。
没有怜悯、没有感动、没有情绪。
因为他不是来救人的。
他是来救帝国的。
无用!
南方富庶之地所产的粮食确实够救陕西,但问题是运不过来。
或者说,运的还没损耗和贪的多。
清疏河道恢复生产?
无用!
陕西虽有郑国渠、龙首渠......
但各渠皆已年久失修无法承担浇溉之能,指望已经快要饿死的灾民们去疏浚是不可能的。
至于盼着朝廷官吏出力疏通?那更是天方夜谭。
而且陕西的旱灾已经持续数年,百姓苦其久矣。
但在孙传庭看来。
这些还不是陕西出现如此大面积饥荒的真正原因。
仅仅是天灾的话。
上下百姓团结一些,日子过得苦一些,倒还能活得下去。
不至于发展到现如今的卖儿典女、人相食。
但是人祸,却真正将众人逼上了绝路。
人祸,指的便是土地兼并与各地州县衙门各种五花八门的赋税。
出现灾情,收成便要减少。
收成减少便交不起各种赋税,交不起税便要卖田。
进而便发展到无田可耕活活饿死。
不仅如此。
各地官府非但不制止民间这种毫无节制的兼并行为,反而还趁机与城中大户勾结,囤积粮食从中攫取巨利。
这些都是孙传庭亲眼所见。
而对于这些积弊。
即使皇帝亲临,恐怕也只能稍稍缓解而已。
没办法。
天灾、人祸。
从孙传庭游历多年所积攒下的基层经验来看,二者皆非人力所能为之。
皇帝是天子,但终究不是天父。
不可能仅凭一封罪己诏,就让整个陕西从大旱变得风调雨顺起来。
人祸就更难解决了。
整个陕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靠的便是上下官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事情坏也就坏在了这上面。
乱七八糟的各种关键环节胡乱纠缠在一起,别说理清头绪了,连想下手的地方都没。
皇上能怎么办?
总不能把他们全杀了吧?!
虽然近日归家之后孙传庭对陕西之事已生出悲观情绪,但他并未因此沉沦。
孙传庭知道。
皇帝如果真的亲临陕西。
那么各府衙门贪腐之事必然会有所收敛,城中的大户也会象征性的开仓赈点粮食,民心也会因为皇帝的出现而稍上浮些。
这样一来,至少是能少饿死些百姓的。
而少饿死一些百姓,便可能让陕西不出现大规模动乱。
只要大明不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迫局面,那就还可以徐徐图之。
一切都还有救。
现在唯一还不让孙传庭确定的,就是陛下圣驾的最终目的地,是否真的会停在陕西了。
若是陛下当真去了陕西,那么他便要立即寻到陛下身边,看看能凭借自己进士及第的身份谋份差事,帮陛下处理分担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
若陛下不去陕西。
那么......他便要试着阻拦圣驾,和陛下亲口阐明当今陕西的利害关系,看看能不能说服陛下改道而行。
不管成与不成,都算是为国尽忠了。
......
在河北、山西两地民间热闹的议论声中。
时间又飞速过了几日。
朱由检率领的圣驾,也是终于在这天抵达了黄河渡口。
无数渡河用的船只,早已被随从人员检查无数遍。
圣驾队伍即将从这里真正进入陕西。
此刻,临行之际。
蒲州县(属山西境内,与陕西潼关县仅隔一条黄河)的县令和一众官员也是齐齐跪在小洪子身前,小心翼翼的开口试探道:
“钦差洪大人,船只已经准备妥当,只是......陕西近来连年旱灾......”
“黄河对岸恐怕聚集有不少流民......是否需要臣下先行遣人过去将他们驱散,以免冲撞了圣驾。”
对于蒲州县的一众官员,皇帝的到来可着实是让他们大骇一场。
因为事前众人全没收到一点消息。
最开始听闻手下慌慌张张的汇报时,他们还以为是哪里冒出来的失心疯骗子胆敢冒充圣驾。
直到看见那几位扛着龙纛、神色不似常人的传令兵时。
他们才知道皇帝竟然真的要在蒲州渡河前往陕西潼关。
上下一众人等根本来不及也不敢多想,当即便开始操办渡河事宜。
甚至说。
他们都不敢派人先去对面通知潼关县一声,提前通通气。
只是一味害怕自己耽误了皇上的事情而掉脑袋。
这可是登基没俩月就能带几千人出紫禁城的皇上!
把蒲州县令祖宗十八代的胆子全安他一人身上,他也不敢在这种皇帝眼皮子底下搞什么小动作。
好在蒲州县作为一个关键交通节点,船运发达,这些年来也有着一些接待朝廷官员大批渡河巡视的经验。
因此总算没在这方面出什么岔子。
此刻,听着这位县令的话。
小洪子淡淡睨了这些人一眼:“再敢乱揣测圣意,就给咱家仔细你们的脑袋。”
陛下没准备在这久待,所以他暂时也没有砍人的打算,只是将这些人的面孔给记了下来。
“臣下知罪臣下知罪!”一众官员慌忙将头磕的砰砰作响,直至鲜血从额头渗出。
“渡河。”小洪子不再理会这些官员,起身向队伍前列的兵船走去。
与此同时。
黄河渡口对面,潼关城东侧城郊。
一批好些天都没吃过一顿饱饭的流民,正呆呆望着黄河上一个接一个不断出现的船只。
陕西流民中虽然十个里有十个都没亲眼看过皇帝。
但那象征着皇权的龙纛,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而河面上那些高高竖起的龙纛,也是顷刻间便将众人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
皇上,那可是他们这些人耳中听了一辈子,眼里却没见过一次的皇上!
皇上怎么会突然间出现在河里?!
一开始。
还只是小部分流民站在河边怔怔观看。
然后人便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大家都挤在河边巴巴看着河面上那些连绵不绝的船只。
没过多时。
在附近的流民便全都聚集了过来,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上千人......
也不知人群中,是谁在这时突然喊了一句“皇上来救我们了!”
众人便突然间如耳旁炸下一颗惊雷,齐刷刷的跟着这句话跪了下来。
是啊,皇上一定是来救他们的,要不然皇上来这遍地都是死人的地方干嘛呢?
一定是的!
虽然众人已然心神激荡,但却没一人敢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声响,只是安安静静的跪在地上。
皇帝二字在平民百姓眼中就是如此。
即使已经饿的快要昏过去,他们唯一能做或者说唯一敢做的,也只是在这里跪着。
这一幕。
自然是被快要行到岸边的朱由检看到了。
看着那些面容枯槁双颊深陷的饥民,朱由检心中没有一点波澜。
没有怜悯、没有感动、没有情绪。
因为他不是来救人的。
他是来救帝国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崇祯太过极端,这个崇祯太过极端最新章节,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崇祯太过极端,这个崇祯太过极端最新章节,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