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杯酒倒好,一杯张果老自己喝着,一杯放在江涉面前。
舟行水上,青山夹岸。
两个书生像几年前一样泛舟,只是心中念头大为不同。
当时离京,他们求学十年一事无成,拜谒无门,洛阳城中连个知晓两人姓名的人都不知道,心中苦涩万分。
如今坐在船上,亲友俱在,死而复生,心中多了几分求玄好异的念头。
书生二人对视了一眼,不禁问出口。
“江……二位可是神仙?”
张果老笑着摆摆手。
“我如何能称作是神仙,不过是个学仙问道之人,在世上东逛西逛久了,学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本事,不必为奇,不足为奇。”
“和江先生活人性命的道法,是不可以相比的。”
严学林稍稍放下心,谈笑了一会,两个人都自然了许多,不那么紧张。
一溪流水,把酒临风。
“当年酿了些酒水,滋味甚佳,恰巧遇到二位,聊得起兴,便以酒润喉。耽误了二位四年。”
两个书生忙回拒。
“不敢不敢……”
“那酒滋味甚佳,我平生从未喝到过这样的好酒,哈哈,也是让人怀念。”
两人虽不懂玄道,但无论是从郎中诊脉的话,或是活动筋骨时的轻快,见到年齿相近同窗的老态,都知道自己得了不少益处。
再说,醒来故人亲友俱在,哪还有不满足的?
江涉笑看他们。
“这段时间又酿了一些,二位可要尝尝?”
“那可不敢喝了!”曾玉泽脱口而出。
几人都大笑起来,震动林间飞鸟。
江涉喝着两个书生带过来的酒水,也是好酒,味道醇香清正,品之甘冽。喝了半壶,他问:“虽然如此说,但耽搁四年毕竟是真。”
“不知二位后面有何打算?”
两人都仔细想了想。
曾玉泽苦笑。
他道:“我二人去洛阳十年,也未曾混出什么名堂,求学便也不必了。十年不见,回到家中,发现最恋的还是越州这山水。”
“不如在书院挂个名,教教越州子弟,也在家多陪陪夫人儿女。”
严学林也点头。
“我亦如此作想!”
“托了江郎君的福,如今会稽想要结识我二人的可不少。”
这几天,两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矮了不少。
江涉笑道:“两位如今可要名扬越州了。”
两个书生也没想到,自己在洛阳读了十年都没什么长进,连权贵的家门都进不去,一觉醒来,却名满越州。
曾玉泽问:
“如今有不少人都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传的热闹,已经说郎君是古越地的仙人了,可要出面,正言一二?”
江涉摇头,婉拒。
“不过是云游到这边,越州也不是我久留之地,何必出面?”
“随他们传去,过上几年,也就没人说了。”
曾玉泽想想也是这回事。
“江郎君想法倒妙。”
三五年光阴虽短,却已经够让人从年青转到中年,鬓边添上白发。够让家中儿女从牙牙学语的稚子,念起启蒙的儿书。
话说的轻描淡写,但两个书生想起自身经历。
越想越妙。
“有理,哈哈,学林,再饮一杯酒!”
舟行水中,青山开阔。
聊得兴起,两个书生大醉,醉醺醺说着感怀的话。江涉抚着猫儿,身边是新朋旧友,他一手端着酒盏,指尖蘸了点酒液。桌案上,是一个逐渐干涸的字。
张果老多看了好几眼。
“可?”
江涉笑笑,没有回答。
一手支着腮,继续惬意读着手中的书,上面正好是江南附近的风物,正是天台山一卷。
“东汉永平五年,刘阮二生入天台山采药……”
……
……
天台山。
从秦汉时起,天台山便被传说是仙人居住之所。
山岳神秀,传言汉时的刘晨、阮肇在山中遇到仙人,结为夫妻,停留了半年,思乡心切,下山回乡,却发现过去了数年,只找到自己第七世的子孙。
古往今来,留墨的诗赋格外多。
如今的天台山,格外被敬重一些。
司马承祯上师在这里清修,他二十一岁入道,如今是上清宗师,被几代皇帝信任征召。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甚至还有王公贵族来拜访。
道观中。
一棵绿荫树下,两人正在对弈。
一老者,一年轻贵气的女子。
那女子一身素衣,二十多岁的年纪,身上没有穿戴什么奢华的首饰,却依旧显得贵气。白皙的额头点上一点丹砂,增添了几丝道家飘渺之感。
闲散打量着棋局,指如削葱,取了一颗棋子。
“我下这里。”
女子笑。
“山下都传闻,越州有神仙,可让人死而复生,上师以为是真是假?”
司马承祯抚须笑了笑,打量着棋局。
公主棋力上佳,可需好生对弈,稍有疏忽,就容易输了。
“我在这山中久了,从未听过神仙之言。”
“越州想来也是如此。”
“多半是阴差阳错,本地郎中治不了那尸厥之症,恰巧人运道好醒过来了,才传出来的这话。不过药铺和郎中自有谋生的难处。”
“我等也不必戳破他。”
女子一笑。
“上师言之有理。”
她目光有些好奇。
几年前天子封禅,玉真公主抱病没有一同随行,后面才知道在兖州发生了不少神仙事。
听说还跟张果老有关系,玉真公主没去兖州,没见到野庙前的那张法帖。
但她也听人说过。
封禅当日有仙人乘云而过。
朝中文武百官都说,这是王朝鼎盛的征兆,陛下贤德,四海归服。
宫中画师想要描绘其中意象,刚点上双眼,画纸就已经焚毁了,盖因仙人不可用凡间的笔墨描绘。
玉真公主不知真伪,当作是玩笑听听。
继续跟老者下棋。
司马承祯活了许多年,棋力厉害,不过两三子,就轻描淡写地把白子困住了,玉真公主按着头,正想着法子。
这时候。
院外婢女匆匆前来,面露喜色,见到两人正在树下对弈,才停住脚步,万福行礼。
“何事?”
玉真公主抬头,把棋子放到一旁。
婢女奇怪,她们公主向来崇敬司马上师,为何这次下到一半就开口了?
她行礼,笑道:
“公主,王摩诘到了。”
【求月票】
舟行水上,青山夹岸。
两个书生像几年前一样泛舟,只是心中念头大为不同。
当时离京,他们求学十年一事无成,拜谒无门,洛阳城中连个知晓两人姓名的人都不知道,心中苦涩万分。
如今坐在船上,亲友俱在,死而复生,心中多了几分求玄好异的念头。
书生二人对视了一眼,不禁问出口。
“江……二位可是神仙?”
张果老笑着摆摆手。
“我如何能称作是神仙,不过是个学仙问道之人,在世上东逛西逛久了,学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本事,不必为奇,不足为奇。”
“和江先生活人性命的道法,是不可以相比的。”
严学林稍稍放下心,谈笑了一会,两个人都自然了许多,不那么紧张。
一溪流水,把酒临风。
“当年酿了些酒水,滋味甚佳,恰巧遇到二位,聊得起兴,便以酒润喉。耽误了二位四年。”
两个书生忙回拒。
“不敢不敢……”
“那酒滋味甚佳,我平生从未喝到过这样的好酒,哈哈,也是让人怀念。”
两人虽不懂玄道,但无论是从郎中诊脉的话,或是活动筋骨时的轻快,见到年齿相近同窗的老态,都知道自己得了不少益处。
再说,醒来故人亲友俱在,哪还有不满足的?
江涉笑看他们。
“这段时间又酿了一些,二位可要尝尝?”
“那可不敢喝了!”曾玉泽脱口而出。
几人都大笑起来,震动林间飞鸟。
江涉喝着两个书生带过来的酒水,也是好酒,味道醇香清正,品之甘冽。喝了半壶,他问:“虽然如此说,但耽搁四年毕竟是真。”
“不知二位后面有何打算?”
两人都仔细想了想。
曾玉泽苦笑。
他道:“我二人去洛阳十年,也未曾混出什么名堂,求学便也不必了。十年不见,回到家中,发现最恋的还是越州这山水。”
“不如在书院挂个名,教教越州子弟,也在家多陪陪夫人儿女。”
严学林也点头。
“我亦如此作想!”
“托了江郎君的福,如今会稽想要结识我二人的可不少。”
这几天,两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矮了不少。
江涉笑道:“两位如今可要名扬越州了。”
两个书生也没想到,自己在洛阳读了十年都没什么长进,连权贵的家门都进不去,一觉醒来,却名满越州。
曾玉泽问:
“如今有不少人都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传的热闹,已经说郎君是古越地的仙人了,可要出面,正言一二?”
江涉摇头,婉拒。
“不过是云游到这边,越州也不是我久留之地,何必出面?”
“随他们传去,过上几年,也就没人说了。”
曾玉泽想想也是这回事。
“江郎君想法倒妙。”
三五年光阴虽短,却已经够让人从年青转到中年,鬓边添上白发。够让家中儿女从牙牙学语的稚子,念起启蒙的儿书。
话说的轻描淡写,但两个书生想起自身经历。
越想越妙。
“有理,哈哈,学林,再饮一杯酒!”
舟行水中,青山开阔。
聊得兴起,两个书生大醉,醉醺醺说着感怀的话。江涉抚着猫儿,身边是新朋旧友,他一手端着酒盏,指尖蘸了点酒液。桌案上,是一个逐渐干涸的字。
张果老多看了好几眼。
“可?”
江涉笑笑,没有回答。
一手支着腮,继续惬意读着手中的书,上面正好是江南附近的风物,正是天台山一卷。
“东汉永平五年,刘阮二生入天台山采药……”
……
……
天台山。
从秦汉时起,天台山便被传说是仙人居住之所。
山岳神秀,传言汉时的刘晨、阮肇在山中遇到仙人,结为夫妻,停留了半年,思乡心切,下山回乡,却发现过去了数年,只找到自己第七世的子孙。
古往今来,留墨的诗赋格外多。
如今的天台山,格外被敬重一些。
司马承祯上师在这里清修,他二十一岁入道,如今是上清宗师,被几代皇帝信任征召。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甚至还有王公贵族来拜访。
道观中。
一棵绿荫树下,两人正在对弈。
一老者,一年轻贵气的女子。
那女子一身素衣,二十多岁的年纪,身上没有穿戴什么奢华的首饰,却依旧显得贵气。白皙的额头点上一点丹砂,增添了几丝道家飘渺之感。
闲散打量着棋局,指如削葱,取了一颗棋子。
“我下这里。”
女子笑。
“山下都传闻,越州有神仙,可让人死而复生,上师以为是真是假?”
司马承祯抚须笑了笑,打量着棋局。
公主棋力上佳,可需好生对弈,稍有疏忽,就容易输了。
“我在这山中久了,从未听过神仙之言。”
“越州想来也是如此。”
“多半是阴差阳错,本地郎中治不了那尸厥之症,恰巧人运道好醒过来了,才传出来的这话。不过药铺和郎中自有谋生的难处。”
“我等也不必戳破他。”
女子一笑。
“上师言之有理。”
她目光有些好奇。
几年前天子封禅,玉真公主抱病没有一同随行,后面才知道在兖州发生了不少神仙事。
听说还跟张果老有关系,玉真公主没去兖州,没见到野庙前的那张法帖。
但她也听人说过。
封禅当日有仙人乘云而过。
朝中文武百官都说,这是王朝鼎盛的征兆,陛下贤德,四海归服。
宫中画师想要描绘其中意象,刚点上双眼,画纸就已经焚毁了,盖因仙人不可用凡间的笔墨描绘。
玉真公主不知真伪,当作是玩笑听听。
继续跟老者下棋。
司马承祯活了许多年,棋力厉害,不过两三子,就轻描淡写地把白子困住了,玉真公主按着头,正想着法子。
这时候。
院外婢女匆匆前来,面露喜色,见到两人正在树下对弈,才停住脚步,万福行礼。
“何事?”
玉真公主抬头,把棋子放到一旁。
婢女奇怪,她们公主向来崇敬司马上师,为何这次下到一半就开口了?
她行礼,笑道:
“公主,王摩诘到了。”
【求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唐朝当神仙,我在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我在唐朝当神仙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唐朝当神仙,我在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我在唐朝当神仙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