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凑上前来,与关羽张飞紧紧握手。

  兄弟三人叙了情,重新落座。

  这次换成关羽坐主位,刘备坐侧位。

  张飞则侍立于下。

  一如当年在新野时,诸葛亮高坐帅位发号施令,刘备陪在一侧,张飞领命出征那样。

  此情此景,让刘备好一阵唏嘘。

  心里竟是不由得冒出一句话“汉室复兴有望啊”。

  而侍立阶下的张飞想的却是:“今,必斩江东鼠辈于马下!”

  关羽并不知道刘备和张飞此刻所想。

  只是起身环视众人,依次发号施令:

  “传令三军。起兵伐吴!”

  “黄忠率五千兵马取零陵。”

  “诺!”

  “赵云率五千兵马取长沙。”

  “得令!”

  “关平,张苞率五千兵马取桂阳。”

  “遵命!”

  “另发使者往五溪蛮王沙摩柯处,借藩兵一万,策应黄忠,攻打零陵。”

  “是!”

  受命的将领出列拱手,一一领命而去。

  关羽侧身看向刘备,“兄长领两万兵马坐镇江陵,支援各处。”

  “是!”刘备也一拱手,欣然领命。

  关羽又看向张飞,“三弟与我同往陆口,共伐东吴。”

  “诶~!”张飞快乐的像个老小孩。

  “众将,随我兵出公安,直指陆口!”

  “遵命!”堂上剩余诸将齐齐出列,拱手领命。

  军令下,荆州大军快速出动,奔往各处。

  关羽亲率五万大军辞别刘备,打出“靖天伐吴,讨贼兴汉”的旗号,浩浩荡荡经公安,开往陆口。

  这边荆州兵马刚有异动,那边东吴的解烦营左都督徐洋就接到了消息,连忙星夜派人顺江而下往建业去禀报孙权。

  与此同时,曹魏安插在荆州的情报人员也着急忙慌出动,往邺城传递消息。

  坐镇江陵的刘备也将荆州诸事写于书信,命人送往成都,告知诸葛亮。

  ……

  建业。

  南昌侯孙权最近心烦意乱,食不知味,睡不安寝。

  总感觉有大事要发生,

  觉得不是刘备来攻,就是曹丕来攻,或者曹丕和刘备一起来攻。

  自与张昭闹翻之后,没了可以问计的可信之人,心事憋在心里无处可诉,令孙权愈发烦躁,隔三差五对着下人大发雷霆,宣泄心中惶恐不安。

  直到得到解烦营传来的“关羽率五万大军兵指陆口”的消息,孙权悬着的心,彻底总算放下来了。

  起初,孙权并不以为意。

  认为关羽虽猛,但荆州水军不多,且陆口有两万东吴水军驻守,守将朱然久经战场,作风硬朗。并非泛泛之辈。

  关羽想拿下陆口完全是天方夜谭。

  事实也确如孙权所料。

  关羽大军兵至陆口,欲强攻城池,结果一上来就连战连败,损失了两三千人马后,局面僵持了下来。

  而朱然的驻军仅仅损失了不到一千人马。

  但孙权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接连丢失的消息就传到了建业。

  这一下,孙权终于坐不住了。

  亲率三万大军前往夏口,支援正面战场。

  至于丢失的荆州三郡,只能暂时放任不管,只命人谨守与三郡接壤的豫章郡。

  ………

  关羽率军与东吴开战,并夺下荆州东三郡,与朱然相持于陆口的消息传到邺城,已是建安二十五年的(220年)七月。

  此时汉帝刘协已经被华歆连威胁带辱骂加恐吓,逼迫着连下两道“禅位于魏王”的诏书。

  战事传来,曹丕顾不上二次辞让,连忙召集华歆与四大辅政大臣,商讨计策。

  待华歆与贾诩,司马懿,陈群,曹洪五人奉命赶到魏王宫,曹丕已经背着手来回踱步了半个时辰。

  “关羽起兵五万伐吴,众卿以为如何?”

  华歆及四大辅政大臣刚到,曹丕就迫不及待问计。

  孙刘开战,曹丕很想横插一脚,搞出来点功绩,为接下来的代汉称帝之举做铺垫。

  不然就三辞三让,总觉得有点干巴。

  称王和称帝,都是需要功绩也作注脚的。

  四大辅臣接过从前线传来的情报,一一看罢,都是一脸沉思之状。

  华歆则是低眉垂目,摆出一副“勾心斗角才是我拿手好戏,参谋军机非我所长”的神态,在一旁当起了忠实听众。

  曹丕自是知道华歆斤两,压根不会问计于后者。

  也不会问计于武将曹洪。

  所以目光只在贾诩,司马懿,陈群三人身上来回巡视。

  司马懿率先趋前一步道:“魏王可是欲发兵?”

  曹丕“嗯”了一声:“本王确有此意。”

  “臣以为,此时发兵攻吴或是攻蜀,皆不妥当。”

  “前者,我军连番遭遇汉中之失,襄樊两败,颇伤元气;后者,关羽夺走襄阳后,洛阳许昌以南民心浮动,各处盗匪趁机作乱,眼下还未彻底平息。”

  “孙刘交兵正是我大魏所望,我料双方一时难分胜负。关羽水军少且劣,却处于攻势;孙权水军多且优,却处于守势,此不合兵家常理。”

  “若我此时出兵,反而会促使两家罢兵,重修联盟之好。”

  “还望魏王三思啊。”

  司马懿一番分析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将曹孙刘三方优缺点一一点明。

  曹丕听得眼放异彩,连忙看向一旁的心腹谋士贾诩。

  贾诩微微点头。

  见状,曹丕心下有数,继续问道:“依仲达之见,我当如何?”

  司马懿微微一笑,一字一句道:“坐山观虎斗。”

  “待孙刘两方分出胜负,大王即发兵去攻其胜者,则败者愤恨胜者而不会为援,正便于我逐个击破。”

  “好!仲达之见深合我意。”

  曹丕赞许的看了司马懿一眼,心道倒是没看出来,除了贾诩,本王麾下还有司马懿这般智谋之士,大魏果然人才济济。

  贾诩亦是对司马懿刮目相看,暗暗惊诧于其远见大略。

  贾诩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已经藏得够深了,平时不与其他大臣来往,也不多话干预朝政,只在关键时刻且老少魏王问计时,才言简意赅指出要害。

  没想到这司马懿的老谋深算竟然一点儿都不亚于他,

  要知道,司马懿今年都42岁了。

  在司马懿今日献策之前,整个大魏上下,没人知道司马懿还有参详军机,出谋划策的能力。

  都以为司马懿只不过是一个出身豪族的望臣之后,没什么特别的本事。

  然而今日这一番言论证明了,司马懿显然并非人们传言的那样。

  此人不简单啊……

  要不要提醒魏王,以后小心此人,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贾诩思量了一下,操着手微微眯上眼,重新恢复一副老神在在之态。

  曹丕目光掠过众人,见其他三位都没有意见,遂起身吩咐道:

  “来人,速往陆口加派人手,密切关注孙刘两军一举一动,一有情况,立即快马来报!”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最新章节,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