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二年(221年)三月,孙权拒绝了张昭等人的连番劝阻,亲自统兵五万,号称十万,水陆并进,逆流而上杀奔荆州,执意要向刘备报仇雪恨。

  刘备遂召开军事会议,问计于众。

  “孙权率精兵十万亲征,大军已至江夏,孙权兵驻夏口,前队水军已近陆口。其势甚大,如之奈何?”

  话音刚落,却见潘濬排众而出,行礼道:“大王。”

  “哦,承明,有何良策?”

  虽然私底下潘濬已同意出使孙权,但却不能不明不白的去,这个官方流程还是要走的,且还得是自告奋勇请缨而去,而不是由刘备指派。否则,就有借刀杀人之嫌。

  为人臣者,自是不能让主公背上这种嫌疑的。

  是以,趁刘备召开了这个军事会议的时候,潘濬主动出列请使。

  潘濬道:“臣食君禄多年,无以为报,今臣愿舍残生,去见孙权,以厉害说之,使两家相合,共讨曹丕篡汉之罪。”

  前一次孙刘开战时,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曹丕还没逼迫刘协禅位。但此时,曹丕已经篡汉,大汉已经灭亡,所以潘濬所说也是有理有据。

  甭管前一次孙刘两家因为何事打起来的,彼时都是大汉王朝下属的诸侯,是内斗。

  现在大汉已被曹魏取代,孙刘两家名义上已经是汉室余臣,应该一致对外共同对付曹魏,而不是继续内斗。

  潘濬也是人精,故意把此行说的凶险万分,这样一来,一但成功完成任务,刘备不重赏都说不过去;一但完不成任务,回来之后也可以托词以凶险难成。

  刘备赞赏的看着潘濬:“有劳承明。”

  潘濬遂驾一小船,带二三随从,顺流之下夏口。来到孙权帅帐,说以厉害。

  孙权仍在气头上,不过倒也没有一上来就为难潘濬。

  吕蒙偷袭荆州的计划孙权多少知道一些,也知潘濬是荆州大族,今欲夺回荆州,还得仰仗本地大族支持。

  是以,命张昭,陆逊陪侍左右,以礼相待。

  “刘备袭我荆州,夺我扬州,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汝竟敢到此游说,做一说客?!”

  袭你荆州?荆州是你的嘛?荆州原是我主刘备的!

  再者说,你孙权六年前不也派吕蒙偷袭了我主的荆州东三郡嘛,甚至你两年前还派吕蒙谋划着再次偷袭荆州!

  还有,这争霸天下夺州取郡的事,能叫偷嘛,那叫有能者居之!

  想是这么想,潘濬却是没有和孙权抬杠,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道:

  “君侯祖上世受汉禄,今不思剿除篡汉曹贼,却为一己之私怨,而兴兵来伐我主,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

  “今君侯不取中原,却争荆州,是弃重就轻也。”

  “天下皆知君侯满门汉室忠臣(孙坚是汉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孙策是汉乃汉之讨逆将军,会稽太守,吴侯;孙权是汉讨虏将军,扬州牧,南昌侯),必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今君侯置魏贼不问,反欲伐汉中王,濬以为不可取……”

  “住口!”孙权拍案而起,眉毛直跳,怒火翻腾:“来人,推出去斩了!”

  此言一出,潘濬大惊失色,心说刚才还好好的,我只是把道理给讲明白了而已,并没有辱你孙权,怎么就要杀我了?

  但他哪里知道,孙权先与刘备有赔了夫人又折兵加借地不还之怨,后有夺荆州之仇,再之后又将孙绍封为扬州牧并安置在陆口之辱,现今又派他这个说客上门继续羞辱,是个人都忍不了。

  张昭连忙劝道:“主公,不可,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况且潘濬乃是荆州大族……”

  孙权猛地怒视张昭,“难道孤连杀刘备一个使者都不行吗?”

  张昭语塞,默然退后。

  “来人,推出去,斩首!!”

  在被吴军士兵拖出大帐,架起来即将斩首的时候,潘濬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此行可能是个借刀杀人之局。是关羽借孙权的手杀他,关羽是主谋,马良是第一帮凶!

  潘濬奋力大叫:“关羽匹夫,马良小人,我被你们骗了!我被你们骗了啊!”

  但回应他的,是闪着寒光,无情挥下的刀锋。

  一代荆州豪族,就此陨落。

  待将潘濬推斩了,孙权犹不解恨,当即大手一挥:

  “传我军令,大军即刻开往陆口,急速攻打刘备!”

  ………

  潘濬被孙权斩杀的消息传到江陵。

  刘备对着送来的潘濬首级痛哭流涕,不断念叨着,“孙权匹夫,我誓报此仇!”

  关羽在一旁差点没笑出声来。憋得好不辛苦,只好以手遮眼,做出难过之状。

  但这些内情,外人并不知晓。

  傅士仁在一旁就看得感动不已,暗暗愧疚于有这么好的主公,自己之前竟然与吕蒙有所勾搭,自己是真该死啊…。

  祭奠完潘濬,刘备继续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应对孙权水军攻势。

  东吴陆军此前折损大半,不足为虑;但东吴的水军是真的能打,阵法娴熟,配合默契。

  不管是此前赤壁之战时,与曹魏僵持的半年多时间里,还是去年和季汉在陆口僵持的半年里,东吴水军在正面对抗中都没有吃过大亏,很是棘手。

  简而言之,东吴水军只要开到长江上,是肯定能获得长江制水权的。

  甚至,东吴水军只要愿意,只要不怕被铁锁链横江断了后路,甚至可以沿江而上一直杀到巫峡口。

  如此,就让季汉为数不多的水军的处境很尴尬。

  要么只能躲在港口里,靠岸上工事依托拒敌;要么在大江上相遇时,避得远远的不与交战。

  即使季汉水军现在装备了连弩,依旧是负多胜少。

  因为东吴水军最擅长的就是射箭,且射程比连弩更远。

  这正是让刘备发愁之处。

  “东吴水军势强,正急速攻打陆口,诸位可有良策拒敌?”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不言语。

  刘备转而看向关羽,

  关羽倒是有应对之策,但是现在时机未到,且这个计策不适合在众人面前讲出来,以免提前走漏消息,便摇了摇头:

  “今水军不能战,不如固守城池,关口,以待时变,另派人入川问计与军师。”

  “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刘备摆手,“命各处守军扎紧营寨御敌。”

  “是!”众将领命,散帐而去。

  ………

  成都,军师将军府。

  诸葛亮看罢荆州传来的书信,放置于案几上,久久沉吟不语。

  侯在一旁的幕僚马谡捡起书信,快速浏览一遍,略一思索,开口道:“军师,我有一计,可令孙权不战自退。”

  诸葛亮侧目望向马谡,很是诧异。

  你又有计了?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最新章节,穿越关羽,从水淹七军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