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楼高矗南街,紧邻贡院,一排六间门面,车水马龙。

  临近乡试,楼上客房已被各地士子包满。

  听说后院三楼有特殊项目,等徐闻来时,后院已经客满。

  “大白天的就嫖娼,前途不要了?”韩克忠骂骂咧咧,十分不快。

  他慕名而来,本想带着徐老弟来见见世面,轻松一下。

  结果小二说客满了?

  这届考生都这么牛逼的吗?

  科举期间,朝廷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士子不允许嫖娼。

  但是,《大明律》明确规定了官员不得宿娼,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如杖责、罢职甚至永不录用。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途径,当官的都不敢宿娼,考生在考试期间却敢出来嫖?

  不科学啊!

  而且科举选拔标准不仅看重学识才能,也注重道德品质。

  士子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声誉和前途,往往不会去干一些损害形象的行为。

  “公子误会了!”

  跑堂的小二笑脸相迎,解释道:“乡试期间,咱们酒楼特殊服务暂停,来的都是住店的。”

  “我信你个鬼!”

  韩克忠哼哼两声,扔出一两银子:“前楼来个雅座,听会儿戏。”

  “楼上雅座两位!”小二欢天喜地的前面引路。

  韩哥很有实力,一张嘴便是雅座。

  那一两银子,只是小费。

  读书人大多家境殷实。

  路上,韩克忠曾提过一嘴自己家世,书香门第,三代为官。

  书香门第可不是简单的词汇,代表着至少数十年的传承。

  官吏的儿子更容易在科举中占据优势。

  考试前有族中长辈言传身教,考试上岸后分配时又有关系安排,少走许多弯路。

  前楼人挺多,不少士子考前放松,在此听戏。

  此处的雅座是二楼半封闭的小包间,能坐四五个人,面对大厅。

  徐闻透过帘子扫了一圈,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位买了资格的富哥,好像叫王恕。

  此时,王哥正与几名士子坐在一起吹牛打趣,似是交攀。

  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试,也是一场人脉拓展盛会。

  若是一起中举,明年参加进京参加会试,还会再见面。

  若再中进士,就是同年,将来在官场上,互相帮助提携。

  同年中榜之人的关系,可比亲兄弟还要亲密。

  韩克忠招来小二,点了一壶好酒,两盘招牌菜,坐等戏子登台表演。

  “两位相公想要功名吗?”

  一个书生打扮的男子站在雅座前探出脑袋,东张西望,神秘兮兮。

  韩克忠一愣:“功名也能买?阁下是?”

  那人微笑摇头,熟练地从怀中掏出一面信封,晃了晃,低声道:“乡试考题,三十两一位,有缘者得之。”

  “考题?”韩克忠一惊。

  徐闻也暗暗惊讶,第一时间想到了学政魏大人。

  魏大人狗胆这么大吗?

  卖完参考资格又倒卖乡试考题?

  活腻了不成?

  “真的假的?”韩克忠不信,上下打量题贩子。

  那人嗤笑一声:“信则买,不信则不买。”

  瞧他态度嚣张,一副包真的样子,韩克忠面露踌躇,不由看向左右,又瞧了一眼徐闻。

  徐闻纹丝不动,喝了口酒,没有任何表示。

  “你们买不买啊?”题贩子催促道。

  徐闻没说话,继续吃菜。

  乡试考题,干系重大,他不想参与。

  咬了咬牙,韩克忠摆了摆手,赶走那人:“不买!走走走!”

  题贩子摇了摇头,叹道:“到手的功名不要,真是可惜。”

  “你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收起信封,题贩子继续去了下个雅间,挨个寻找顾客。

  “那肯定是个骗子!”韩克忠猛猛喝了酒。

  事关前程,自己又不缺钱。

  他想买,但又害怕被骗,在徐兄面前当回傻子,影响自己聪慧过人的形象。

  “不管那人兜售的考题是否真假,咱们都不能买。”

  徐闻不急不缓说道:“若是假的,咱们平白损失三十两银子,当回大冤种。”

  “若是真的,那事情就大了,如此大的科举舞弊案,事后朝廷必然追查到底,只怕陛下又得杀个人头滚滚!”

  想到杀人不眨眼的当今皇帝,韩克忠一拍脑门:“哎呀,我真是猪油蒙了心,光想着金榜题名,疏忽了后果!”

  “还是徐兄想的周到,韩某佩服!”

  “韩兄缪赞。”徐闻摆了摆手:“不过是那题贩利用了功名心理,让韩兄乱了心绪。”

  题贩兜售考题,显得很急的样子,就是不想让买家有过多思考时间,让他们冲动消费。

  功名就在眼前,你买还是不买?

  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买。

  尤其是不缺钱的主,买就买了,万一是真的呢?

  再看那题贩,此时正在富哥的雅座里,掏出几个信封,从桌子底下一一递去。

  交易很快完成。

  富哥等几个士子,买了信封后,不动声色的塞入袖中。

  有人心急,偷偷打开信封瞄了一眼内中考题,不由面色大变。

  “赵兄,什么情况?”富哥好奇道。

  身穿蓝色儒衫的赵姓士子脸色不太好看,沉声道:“我们好像被骗了......这是六年前直隶省的考题!”

  他刷过九年乡试三套模拟,做过这些考题。

  那题贩也是精明,不用三年前的山东乡试考题,而用六年前的直隶省考题,骗过了大多数人。

  不论哪朝哪代,都有智商堪忧的人。

  不是所有读书人脑子都好使。

  这些年被题贩骗过的秀才,能饶贡院两圈!

  那题贩在望月楼推销一圈,短短时间便卖出了二十几份考题。

  着实狠狠发了一笔狠财!

  不多时,官差来了,搜了一圈不见其人,又追了出去......

  ......

  农历八月初九,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金色阳光洒落在大明湖,波光粼粼,十分耀眼。

  济南贡院外人山人海,两千士子翘首以待,等待乡试开考。

  贡院是个封闭式场所,外面有两道围墙,防止考试期间内外串联作弊。

  围墙四角建有岗楼,上有军队驻守严防外人靠近,扰乱乡试。

  安保防护相当严密。

  贡院最高建筑明远楼上,学政魏冕居高临下,俯视一众考生,享受着被人仰望的感觉。

  良久,他看了眼日晷,缓缓道:“良辰吉时已到,开龙门!”

  紧密的锣鼓声响起,如同上世纪的上课铃,叮叮咚咚。

  两千考生,如同脱了缰的野狗,疯狂涌入贡院。

  谁都想第一进入龙门,争个好彩头。

  一时间,贡院大门挤得水泄不通。

  “哎,别挤!”徐闻脚不沾地想,被人流带着往前移动。

  过了龙门,好不容易挤进贡院,来到一处宽阔之地,接受检查随身物品。

  看着手中变形的小篮子,徐闻心凉了半截,食盒被挤坏了。

  往后几天几夜,皆在考场度过,考生需要自带食物。

  这些点心是盈盈连夜做的,希望徐闻能吃点新鲜食物。

  如今却被挤碎了。

  “碎就碎了吧,好在没有被挤掉,能吃就行。”

  徐闻这样安慰自己。

  他这情况还算好的,听说有人被当场挤死了。

  还有几个倒霉蛋被人挤下贡院大门两侧水池中,活活淹死了。

  按照乡试规则,考生进入贡院,只能携带笔墨纸砚,以及一些衣服和食物。

  为防止作弊,所有固态的食物要被切开,查验里面是否夹带小抄。

  饶是考生众多,贡院卫兵仍一个个认真检查,比后世机场安检还要细致。

  被查出的夹带的考生,将被永久取消科举资格,更无缘当官。

  若是考前没被查出夹带,而考生在考试期间作弊,则卫兵要被问责治罪。

  所以他们十分仔细,唯恐丢了饭碗。

  此间,有官二代仗着自己亲爹在朝为官,没当回事,不配合检查的。

  结果被当场拿下,戴上枷锁,押往贡院前广场罚站,取消乡试资格。

  并非主考官公平公正,而是二十年前朱元璋亲自定下的规矩,凡是扰乱贡院秩序,无论何人,取消资格,在考场前面戴一个月枷号,贬为平民。

  折腾了近两个时辰,终于检查完毕,贡院关门落锁。

  “天字四十二号。”徐闻拿着自己的号舍编号,前往“天字号”那排的号舍。

  贡院内很大,花了一刻钟的时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望着眼前的号舍,他在风中逐渐凌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最新章节,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