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二堂。

  公案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以及象征知县权威的知县大印。

  周知县身着官服,看着手中的账本,眉头紧锁。

  “无能,简直无能!”

  他将账本拍在案上,显得异常焦躁:“朝廷给的任务是每年征收至少三万石税粮,这都十月了,才收了两万五千石,你是怎么干的?”

  赵主簿站在那瑟瑟发抖,不时抹着额头的汗水,连忙在那认错。

  今年的税收跟往年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

  按照中县标准,年纳粮需要三万石到六万石之间,如今清平县的税粮,连最低标准都不到。

  老周一向注重政绩,难怪他如此生气。

  原本征粮工作是县丞主管的,由于前任李县丞去世了,县丞一职空置半年,征粮工作由三把手赵主簿接管。

  赵主簿也想进步,高高兴兴的揽下任务,没想到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清平县地主们的难缠程度。

  收不上来,根本收不上来!

  老百姓的税粮还好,他们畏惧官服,差役们吓唬一下都交了。

  难点在于征收地主们手中的税粮。

  “卑职无能,请县尊大人责罚。”赵主簿自请处分。

  赋税乃国之大事,是知县政绩的重要考核。

  如果不能够尽快收上来,一旦朝廷追究责任,这事儿可大可小。

  周知县最恨拖后腿,阻止他进步的人。

  赵主簿自知能力有限,只得放弃,顺便将徐闻推了出来。

  “县尊,要不请徐县丞接手?这工作本来就该他负责......”

  “知道了,出去!”周知县不耐烦的摆摆手,强忍着骂娘的冲动。

  毕竟赵主簿也是读书人,要脸面。

  往后还有用着他的地方,不能把关系搞僵了。

  片刻后,徐闻被书吏请到二堂,说是县尊大人有请。

  “云升,最近忙吗?”

  周知县放下手中的账本,脸色温和,笑着问道。

  望着公案上的账本,徐闻心里立马明白了老周的意思。

  刚刚老周骂人,他是听到的,书吏又透露了点。

  既然老周都开口了,这活要是不接,倒显得自己不识抬举了。

  徐闻笑着说道:“全赖县尊治理有方,下官今日倒也清闲,不知县尊有何吩咐?”

  “嗯,我这边正好有件事儿需要你抓紧处理一下。”

  周知县招招手,示意徐闻坐下说话:“你也知道马上就过年了,可今年的税收还差的远啊,特别是几个大户到现在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事儿你能做好吗?”

  徐闻笑着说道:“这本就是县丞的分内工作,下官理当做好!”

  周知县闻言,顿时眼睛一亮,开怀大笑了起来,“云升,你不但才高八斗,而且深谙官场之道,我真不敢想,你以后的前途有多辉煌,只需要你好好干,我保证不会亏待你!”

  “多谢县尊大人。”

  徐闻起身作揖,随后拿起了账本,翻阅起来。

  这上面未交赋税的,基本都是地主大户,不少名字徐闻眼熟。

  他立刻明白了。

  清平县地主们之所以欠税,主要是挂靠在举人名下的那些土地。

  这些地主老财,为了免税,将土地挂靠在举人名下。

  自己名下就有好几家共几千亩地。

  但这些挂靠的土地,并不是赋税全免。

  朝廷规定,举人只有四百亩田地的全额赋税。

  超出部分,朝廷有优惠政策,赋税只需缴纳一半。

  所以地主们挂靠的土地,基本都是免税一半,缴纳一半。

  然而,既挂靠在举人名下,县衙收税的小吏,连九品都没有,只是个牛马,如何敢收举人的税?

  这么一来,那些只需要缴纳一半的挂靠土地,一直没交,就这么拖欠着。

  “下官有把握在两天之内收齐所欠赋税,只不过......”

  徐闻卖了个关子,缓缓道:“下官可能要动用一些特殊手段,还望县尊大人体谅。”

  “哈哈,你只管放手你做,本官给你撑腰,这些地主老财不交税已经是大罪,你不用担心!”

  周知县顿时大笑。

  他心里也明白,这么多大户不肯交税,这要是不动用一点雷霆手段,想要都收上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话说回来了,即便是动用了特殊手段,也不一定能收回来。

  而且,这特殊手段,可不能随便用,搞不好事情闹大被上面问责。

  既然徐老弟趟这浑水,那便由他......

  “多谢县尊,那下官现在就去着手安排!”徐闻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

  有老周托底,他办起事来,不用有太多顾虑。

  想要将欠税全部收缴,首先要从自己开始给众人做一个表率。

  于是,徐闻在城中酒楼设宴,邀请唐达等一众财主地主。

  这些地主都是当初将土地挂靠在他名下的。

  第二天,众人如约而来。

  “县丞大人!”

  “解元公来了!”

  “徐大人!”

  徐闻刚走进酒楼的包间儿,里面早已等待的地主老财们,纷纷起身,热情的打招呼。

  如今徐闻贵为县丞,众人更加尊重。

  “大家都来的挺早,坐吧,不需要这么客气,都是自己人!”

  徐闻招呼着众人笑着入座,不过一双眼睛却带着一抹别样的韵味,缓缓扫过众人。

  “县丞大人,不知道今天叫我等过来有什么事儿啊?这离过年还早呢?”

  有人神色不自然的看着徐闻笑着问道。

  “是啊,我还在想着年底给县丞大人准备点什么礼物呢,您这就叫我们过来,可有点突然啊!”

  “我倒是已经预备好了过年的礼物,只是尚在路上,还没有送到啊!”

  众人也纷纷开口笑着附和道。

  年礼,这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本地上有名的商人,地主,老财,几乎都会在年关备上薄礼,以便来年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关照。

  徐闻看着众人,微笑道:“今天不是为了这事儿,不过呢,也的确是有事情需要大家的鼎力相助。”

  此话一出,众人的态度瞬间就变得暧昧起来。

  在座的哪个不是千年的老狐狸,人人深谙酒桌上的规矩。

  此时不是摸着自己的鼻尖儿,就是看向旁边的风景,却是没有一个人再接话。

  显然是得到了一些风声。

  徐闻对此也不以为意,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当即自顾自的说道:“这种地,经商,交税乃是天经地义。”

  众财主终于确定了风声是真的,徐县丞这是要追税啊!

  徐闻继续道:“当初诸位将土地挂靠在徐明名下,徐某也说了,按照朝廷制度办,只免一半,如今诸位拖欠赋税,让我这个主管赋税的县丞,有些难办了。”

  “难办?那就别办喽!”忽然有人跳出来掀桌。

  徐闻脑补了某影视里的画面。

  好在没人敢如此说,更没人敢掀桌。

  现在好像是大家怕他这个县丞掀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最新章节,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