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落袋为安
西苗乡的街道小得很,以乡公社为中心,站在乡公社的院坝里,左右都不用把脖子转完就能看到头。
乡卫生院就在乡公社旁边,朱菡萏跟着两个基层领导才走到公社的院坝里,就正好看到李易民一行人要进卫生院。
弟娃儿在吴阿蒙的怀里睡得安静,看在朱菡萏眼里却成了另外一种景象。
“两位领导你们看,果然治坏了,你们看那小娃儿都没动静了。”
刘卫国和唐拥军也看到了李易民一行人,听朱菡萏这么一说,两人心头都不由一紧,急走都变成了小跑。
“吴阿蒙,你弟娃儿这是咋了?”
唐拥军心里有点打突突,都没敢叫李易民。
吴阿蒙听到喊声抬头一看是唐拥军,连忙停住脚步,等唐拥军跑近了才说道:“拥军叔,小阿七没啥事,易民大夫说是肚子里有蛔虫。先前一直哭不停,气都快吊不上来,易民大夫给扎了银针,才不哭睡着了。”
唐拥军凑近一看,小娃儿呼吸均匀,脸色红润,这才松了一口气。
跟在他身后的朱菡萏心里却咯噔一声,完了,咋就没治坏呢?
吴阿蒙趁机凑到唐拥军跟前小声说道:“拥军叔,那啥,易民大夫没药,非得让我带小阿七来卫生院打虫,还说帮我垫钱,我哪能让他帮我垫钱嘛。拥军叔你看?”
唐拥军知道吴阿蒙要说啥,安慰道:“没事,看病要紧,一会儿我跟卫生院说,先挂账。”
吴阿蒙喜笑颜开,连声道谢,抱着弟娃儿一头扎进了卫生院。
唐拥军回头跟刘卫国交流两句,这才把李易民叫到跟前,赞许说道:“易民同志,辛苦了。昨天太晚了,都没来得及跟你交流,正好卫国乡长今天也在,你跟我们叨咕叨咕?”
李易民先是冲着刘卫国叫了一声刘老师,又看了朱菡萏一眼,才开口问道:“该叨咕点啥呢?”
刘卫国说道:“昨儿个一搭眼,我就觉得你这小同志不错,没想到今天一大早老唐还给我带来一个惊喜。听刚才那位老乡说的,你还会针灸?”
李易民说道:“我家祖传中医,我爸如今是省城中医院的大夫,自小跟着看,从中医入的门,后来也接触了一些西医的治疗技术。”
“原来是家学渊源,怪不得。”
刘卫国赞许一声,说道:“那咋就没继续深造呢?”
“这不没考上大学嘛。”
李易民有些尴尬地挠头。
说起来是真惭愧,这事的根也在林素秋身上,以他的学习能力,考大学其实并不是难事。
刘卫国安慰道:“没事,保持学习的习惯,大学以后接着考也不是问题。老唐把你的事跟我汇报了,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不过既然已经来了卫生院,要不就一起进去找张前卫聊聊,也听听张院长的意见?”
唐拥军补充道:“张前卫是乡卫生院的院长。”
刘卫国后一句话看似是对唐拥军说的,李易民却知道人家这是想摸摸底,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
李易民表示没问题,大方的态度让刘卫国和唐拥军都极是受用。
等刘卫国领着李易民走进卫生院的小楼,唐拥军这才对脸色有些煞白的朱菡萏说道:“小朱,你也一起进来听听吧。”
说完,唐拥军快走两步追上前面的人,朱菡萏的两条腿却重逾千钧。
她又不蠢,焉能听不出刘卫国让李易民见张前卫的意图?
李易民既然都不惧考校,那不就说明人家确实胸有成竹,有医术在身。
朱菡萏一步步挪入卫生院的小楼,只觉得天边好不容易才探出来的晨曦都黯淡无光了。
她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步昏棋。
不行,必须想办法把这一切推到陈志凯身上。
心里打定主意,朱菡萏一咬牙,快步追了上去。
卫生院的环境还算宽敞,但是医务人员和设施就简陋了。
覆盖整个西苗乡,整个卫生院一共就两个大夫,三个护士,其中两个护士还是半路出家的。
李易民见到了张前卫,他正在给小阿七服药打虫,同时也在狠狠批评吴阿蒙。
“卫生院每年都会下发两批宝塔糖,你说你怎么就那么嘴馋,还把它当糖吃了。”
吴阿蒙臊眉耷眼地缩着脖子,说道:“大夫,不是我吃的,是弟娃儿他姐儿考试考得好,他姐儿吃的。”
张前卫瞪眼说道:“那我还得夸你是不是?谁吃也不行,那是给娃子打虫用的药,你个憨皮。”
吴阿蒙被训得像个犯错的小娃儿一样,规矩得很。
张前卫却并不因为他规矩就放过他,指着喝完药渐渐开始变得有些不安的小阿七说道:“你看这就是不给娃子定期打虫的后果,你知不知道蛔虫感染疼起来会要命的,这么小的娃子,说不定能给疼死。你还算幸运,发现得及时……”
吴阿蒙这才知道其中的凶险,缩着脖子说道:“我弟娃儿早上确实疼得差点断气,多亏了易民大夫给他扎了针,才没让他疼。”
“扎针?”
张前卫皱眉问道:“易民大夫是哪个?”
刘卫国和李易民刚好走进来,刘卫国说道:“老张,易民大夫是昨天才下乡来的知青,这次咱们可算是掏着宝了。”
张前卫虽然穿着白大褂,但是配上他一张粗糙的脸,比吴阿蒙还像个农民,但是鬓角的白发,让他多了些知识分子的沧桑。
厚厚的黑框眼镜上缠着已经磨黑的医用胶带,哪怕戴着眼镜看人,眼睛也习惯性地眯成一条缝。
李易民的年轻,显然让张前卫有些将信将疑,“你会用针灸止痛?”
李易民说是,将给小阿七缓解疼痛的原理和过程讲了一遍。
刘卫国问道:“老张,咋样?”
张前卫说道:“我又不会针灸,哪知道咋样?”
刘卫国:“……”
那你频频点头,一副深得其味的样子干啥?
张前卫却没再搭理刘卫国,和李易民一搭一言地聊了起来,多是他问,李易民答。
两人聊的都是病例相关的话题,起初旁人还能听得懂,很快加入专业术语之后,旁人听着就是一头雾水了。
不过刘卫国和唐拥军的眼睛却越来越亮,张前卫和李易民聊得越深入,那不就说明他们真的没看错,李易民确实是个懂医的宝贝。
通过观察张前卫的反应,他们甚至觉得,李易民或许还不止懂医学基础,他的医术应该还不错。
张前卫问得很多很杂,一开始只是抱着考校的心思,后来慢慢变成了病例探讨,大部分还都是他这些年遇上却解决不了的病例。
前世为了供林素秋母子那对吞金兽,李易民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全科大夫,什么都会,而且什么都精。
这辈子不想卷,发誓要过安逸日子,自然就要压着点输出。
如今就主打一个粗浅,够赤脚医生的标准就行,这也才符合他眼下的年龄设定。
那些对于张前卫来说无法解决的病例,在他这里很多其实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但是他都没有直接说,而是站在思考者的角度,提出设想,这却已经足够让张前卫眼前一亮,受益匪浅。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又回到了他当学徒的时候,遇到想不通的疑难杂症,老师似乎就是这么一点点帮他理清思路的。
这明明是针对李易民的一场考校,最后似乎却变成了张前卫答疑解惑的一场头脑风暴。
偏偏李易民还隐藏得特别好,张前卫没看出他的藏拙行为,只当他是个天生学医的好料子。
“老张,这娃子的医术水平咋样?”
交流结束,刘卫国跟着张前卫屁股后面问道:“让他当个驻村大夫,能行不?”
张前卫说道:“水平不好说,但是基础扎实,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如果能继续深造,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全程参与了张前卫和李易民的交流,许多专业术语虽然听不懂,但是看到李易民始终对答如流,刘卫国就知道李易民是真有医术。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张前卫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有成为一代名医的潜质?”
刘卫国有些犹豫地确认道:“老张,会不会评价太高了点?”
张前卫唏嘘说道:“你不是医生,不明白这一行天分的重要性。咋说呢,这娃子我觉得天赋比我老师都还厉害。”
刘卫国不认识张前卫的老师,无从判断高下,也不打算再问了,只要能当驻村医生就行。
刘卫国喜滋滋地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下了,让他做崖下村的驻村医生。老张,往后不忙的时候,让这娃子多来你这儿,给帮忙带一带怎么样?”
张前卫一口答应下来,李易民的思路新潮且新奇,和他探讨病例,他也受益匪浅。
李易民的驻村医生岗就这么定下来了,皆大欢喜,朱菡萏除外。
不出意外地,她受到了唐拥军的严厉批评,甚至都没给她插嘴自辩的机会。
小阿七已经排了一遍虫,还得留在卫生院观察一晚,李易民和王宁去供销社买了点必需品,又领了医药箱和常备药品,这才在唐拥军的带领下回村。
回到村里,唐拥军通过村里的广播公布了李易民成为驻村医生的消息。
夜里下工后,槐嫂子家里就变得热闹起来,社员一拨一拨地赶来,除了一个感冒一个拉肚子的,其他全都是来看热闹的。
“这下咱们看病就方便多了,再不用去九大队找老于或者去卫生院了。”
社员们热情地交流着。
那个拉肚子的社员抱着肚子,直接把情绪价值给拉满,“易民大夫这简直神了,一颗药没吃,两针下去,我的勾眼子立刻就像给堵上了一样,不漏了。”
周围人哈哈大笑,场面欢乐得很。
槐嫂子忙前忙后给社员们倒水递凳子,一碗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就是当下村里最高的礼仪了。
李易民的待遇更好些,槐嫂子递过来的是一碗冒着热气的搅团,上面还盖了两片腊肉。
“槐枝这生活开得可以啊,还有肉吃?”
当即就惹来社员们的羡慕,大家纷纷围绕槐嫂子和李易民开起了玩笑,让槐嫂子夜里给易民大夫留条门缝。
槐嫂子在社员们的起哄声中,羞红着脸躲进了厨房。
“哎哟,槐枝还害羞了。易民大夫,槐枝不给你留门缝,我们给你留……”
起哄的不止男社员,女社员才是真生猛,有些女社员的家属都还在跟前,大家嘻嘻哈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
活了两辈子,李易民也算是见识过场面的,依旧被搞得面红耳赤,难以招架。
最后还是才赶过来的唐拥军给解了围,把社员轰走之后,跟李易民说道:“咱村里的人都没啥见识,习惯了嘴里胡咧咧,其实心里没啥,易民大夫你可莫往心里去。”
李易民表示没事,他自然能够感受到社员们的玩笑里没什么恶意,只是还不太习惯大家的彪悍作风而已。
“那行,我也先回去了,易民大夫你早点休息,缺啥随时找我。”
唐拥军告别离开,李易民正要端着饭碗进屋,旁边的黑暗里传来一声冷哼,“哼,臭流氓!”
李易民盯着黑暗里慢慢走出来的身影,苦笑着说道:“张繁星同志,你这酸溜溜的模样,不会是真看我顺眼了吧?”
张繁星说道:“别自作多情了,谁会看顺眼你?”
李易民打趣道:“没看顺眼,那你酸溜溜地骂我做什么?”
张繁星说道:“我有骂错吗?你好歹也是高中毕业生,跟社员们开那么粗俗的玩笑,你不是臭流氓谁是?”
李易民叫起撞天屈,“张繁星同志,咱们讲理好不好?是我跟社员们开粗俗玩笑吗?明明是他们在调侃我好不好?”
张繁星说道:“那你为什么不辩解?还不是看槐枝嫂子长得漂亮,你乐在其中。”
我乐在其中了吗?
李易民扪心自问,乐在其中虽说不至于,但是不反感倒是真的。
毕竟,谁会反感美好的事物呢?
只是,张繁星的一番质问委实有些莫名其妙。
“我懒得跟你解释那么多,这么晚来找我,哪里不舒服还是?”
张繁星说道:“我没有哪里不舒服,来找你是为了上午的事,你答应去劝陈志凯的。”
劝陈志凯?
李易民看着昏暗风光下的张繁星,摇了摇头,心说她还真是不见黄河心不死啊。
“你不是劝过他了吗?他怎么说的?”
“他不承认他要造朱菡萏的反。”
“那不正好嘛,相安无事。”
“可是我能看得出来,他在说谎。”
张繁星凝着眉头说道:“而且我听王宁说,朱菡萏回来以后,他们已经吵了一架了。”
西苗乡的街道小得很,以乡公社为中心,站在乡公社的院坝里,左右都不用把脖子转完就能看到头。
乡卫生院就在乡公社旁边,朱菡萏跟着两个基层领导才走到公社的院坝里,就正好看到李易民一行人要进卫生院。
弟娃儿在吴阿蒙的怀里睡得安静,看在朱菡萏眼里却成了另外一种景象。
“两位领导你们看,果然治坏了,你们看那小娃儿都没动静了。”
刘卫国和唐拥军也看到了李易民一行人,听朱菡萏这么一说,两人心头都不由一紧,急走都变成了小跑。
“吴阿蒙,你弟娃儿这是咋了?”
唐拥军心里有点打突突,都没敢叫李易民。
吴阿蒙听到喊声抬头一看是唐拥军,连忙停住脚步,等唐拥军跑近了才说道:“拥军叔,小阿七没啥事,易民大夫说是肚子里有蛔虫。先前一直哭不停,气都快吊不上来,易民大夫给扎了银针,才不哭睡着了。”
唐拥军凑近一看,小娃儿呼吸均匀,脸色红润,这才松了一口气。
跟在他身后的朱菡萏心里却咯噔一声,完了,咋就没治坏呢?
吴阿蒙趁机凑到唐拥军跟前小声说道:“拥军叔,那啥,易民大夫没药,非得让我带小阿七来卫生院打虫,还说帮我垫钱,我哪能让他帮我垫钱嘛。拥军叔你看?”
唐拥军知道吴阿蒙要说啥,安慰道:“没事,看病要紧,一会儿我跟卫生院说,先挂账。”
吴阿蒙喜笑颜开,连声道谢,抱着弟娃儿一头扎进了卫生院。
唐拥军回头跟刘卫国交流两句,这才把李易民叫到跟前,赞许说道:“易民同志,辛苦了。昨天太晚了,都没来得及跟你交流,正好卫国乡长今天也在,你跟我们叨咕叨咕?”
李易民先是冲着刘卫国叫了一声刘老师,又看了朱菡萏一眼,才开口问道:“该叨咕点啥呢?”
刘卫国说道:“昨儿个一搭眼,我就觉得你这小同志不错,没想到今天一大早老唐还给我带来一个惊喜。听刚才那位老乡说的,你还会针灸?”
李易民说道:“我家祖传中医,我爸如今是省城中医院的大夫,自小跟着看,从中医入的门,后来也接触了一些西医的治疗技术。”
“原来是家学渊源,怪不得。”
刘卫国赞许一声,说道:“那咋就没继续深造呢?”
“这不没考上大学嘛。”
李易民有些尴尬地挠头。
说起来是真惭愧,这事的根也在林素秋身上,以他的学习能力,考大学其实并不是难事。
刘卫国安慰道:“没事,保持学习的习惯,大学以后接着考也不是问题。老唐把你的事跟我汇报了,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不过既然已经来了卫生院,要不就一起进去找张前卫聊聊,也听听张院长的意见?”
唐拥军补充道:“张前卫是乡卫生院的院长。”
刘卫国后一句话看似是对唐拥军说的,李易民却知道人家这是想摸摸底,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
李易民表示没问题,大方的态度让刘卫国和唐拥军都极是受用。
等刘卫国领着李易民走进卫生院的小楼,唐拥军这才对脸色有些煞白的朱菡萏说道:“小朱,你也一起进来听听吧。”
说完,唐拥军快走两步追上前面的人,朱菡萏的两条腿却重逾千钧。
她又不蠢,焉能听不出刘卫国让李易民见张前卫的意图?
李易民既然都不惧考校,那不就说明人家确实胸有成竹,有医术在身。
朱菡萏一步步挪入卫生院的小楼,只觉得天边好不容易才探出来的晨曦都黯淡无光了。
她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步昏棋。
不行,必须想办法把这一切推到陈志凯身上。
心里打定主意,朱菡萏一咬牙,快步追了上去。
卫生院的环境还算宽敞,但是医务人员和设施就简陋了。
覆盖整个西苗乡,整个卫生院一共就两个大夫,三个护士,其中两个护士还是半路出家的。
李易民见到了张前卫,他正在给小阿七服药打虫,同时也在狠狠批评吴阿蒙。
“卫生院每年都会下发两批宝塔糖,你说你怎么就那么嘴馋,还把它当糖吃了。”
吴阿蒙臊眉耷眼地缩着脖子,说道:“大夫,不是我吃的,是弟娃儿他姐儿考试考得好,他姐儿吃的。”
张前卫瞪眼说道:“那我还得夸你是不是?谁吃也不行,那是给娃子打虫用的药,你个憨皮。”
吴阿蒙被训得像个犯错的小娃儿一样,规矩得很。
张前卫却并不因为他规矩就放过他,指着喝完药渐渐开始变得有些不安的小阿七说道:“你看这就是不给娃子定期打虫的后果,你知不知道蛔虫感染疼起来会要命的,这么小的娃子,说不定能给疼死。你还算幸运,发现得及时……”
吴阿蒙这才知道其中的凶险,缩着脖子说道:“我弟娃儿早上确实疼得差点断气,多亏了易民大夫给他扎了针,才没让他疼。”
“扎针?”
张前卫皱眉问道:“易民大夫是哪个?”
刘卫国和李易民刚好走进来,刘卫国说道:“老张,易民大夫是昨天才下乡来的知青,这次咱们可算是掏着宝了。”
张前卫虽然穿着白大褂,但是配上他一张粗糙的脸,比吴阿蒙还像个农民,但是鬓角的白发,让他多了些知识分子的沧桑。
厚厚的黑框眼镜上缠着已经磨黑的医用胶带,哪怕戴着眼镜看人,眼睛也习惯性地眯成一条缝。
李易民的年轻,显然让张前卫有些将信将疑,“你会用针灸止痛?”
李易民说是,将给小阿七缓解疼痛的原理和过程讲了一遍。
刘卫国问道:“老张,咋样?”
张前卫说道:“我又不会针灸,哪知道咋样?”
刘卫国:“……”
那你频频点头,一副深得其味的样子干啥?
张前卫却没再搭理刘卫国,和李易民一搭一言地聊了起来,多是他问,李易民答。
两人聊的都是病例相关的话题,起初旁人还能听得懂,很快加入专业术语之后,旁人听着就是一头雾水了。
不过刘卫国和唐拥军的眼睛却越来越亮,张前卫和李易民聊得越深入,那不就说明他们真的没看错,李易民确实是个懂医的宝贝。
通过观察张前卫的反应,他们甚至觉得,李易民或许还不止懂医学基础,他的医术应该还不错。
张前卫问得很多很杂,一开始只是抱着考校的心思,后来慢慢变成了病例探讨,大部分还都是他这些年遇上却解决不了的病例。
前世为了供林素秋母子那对吞金兽,李易民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全科大夫,什么都会,而且什么都精。
这辈子不想卷,发誓要过安逸日子,自然就要压着点输出。
如今就主打一个粗浅,够赤脚医生的标准就行,这也才符合他眼下的年龄设定。
那些对于张前卫来说无法解决的病例,在他这里很多其实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但是他都没有直接说,而是站在思考者的角度,提出设想,这却已经足够让张前卫眼前一亮,受益匪浅。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又回到了他当学徒的时候,遇到想不通的疑难杂症,老师似乎就是这么一点点帮他理清思路的。
这明明是针对李易民的一场考校,最后似乎却变成了张前卫答疑解惑的一场头脑风暴。
偏偏李易民还隐藏得特别好,张前卫没看出他的藏拙行为,只当他是个天生学医的好料子。
“老张,这娃子的医术水平咋样?”
交流结束,刘卫国跟着张前卫屁股后面问道:“让他当个驻村大夫,能行不?”
张前卫说道:“水平不好说,但是基础扎实,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如果能继续深造,说不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全程参与了张前卫和李易民的交流,许多专业术语虽然听不懂,但是看到李易民始终对答如流,刘卫国就知道李易民是真有医术。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张前卫的评价会如此之高。
“有成为一代名医的潜质?”
刘卫国有些犹豫地确认道:“老张,会不会评价太高了点?”
张前卫唏嘘说道:“你不是医生,不明白这一行天分的重要性。咋说呢,这娃子我觉得天赋比我老师都还厉害。”
刘卫国不认识张前卫的老师,无从判断高下,也不打算再问了,只要能当驻村医生就行。
刘卫国喜滋滋地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下了,让他做崖下村的驻村医生。老张,往后不忙的时候,让这娃子多来你这儿,给帮忙带一带怎么样?”
张前卫一口答应下来,李易民的思路新潮且新奇,和他探讨病例,他也受益匪浅。
李易民的驻村医生岗就这么定下来了,皆大欢喜,朱菡萏除外。
不出意外地,她受到了唐拥军的严厉批评,甚至都没给她插嘴自辩的机会。
小阿七已经排了一遍虫,还得留在卫生院观察一晚,李易民和王宁去供销社买了点必需品,又领了医药箱和常备药品,这才在唐拥军的带领下回村。
回到村里,唐拥军通过村里的广播公布了李易民成为驻村医生的消息。
夜里下工后,槐嫂子家里就变得热闹起来,社员一拨一拨地赶来,除了一个感冒一个拉肚子的,其他全都是来看热闹的。
“这下咱们看病就方便多了,再不用去九大队找老于或者去卫生院了。”
社员们热情地交流着。
那个拉肚子的社员抱着肚子,直接把情绪价值给拉满,“易民大夫这简直神了,一颗药没吃,两针下去,我的勾眼子立刻就像给堵上了一样,不漏了。”
周围人哈哈大笑,场面欢乐得很。
槐嫂子忙前忙后给社员们倒水递凳子,一碗热气腾腾的白开水,就是当下村里最高的礼仪了。
李易民的待遇更好些,槐嫂子递过来的是一碗冒着热气的搅团,上面还盖了两片腊肉。
“槐枝这生活开得可以啊,还有肉吃?”
当即就惹来社员们的羡慕,大家纷纷围绕槐嫂子和李易民开起了玩笑,让槐嫂子夜里给易民大夫留条门缝。
槐嫂子在社员们的起哄声中,羞红着脸躲进了厨房。
“哎哟,槐枝还害羞了。易民大夫,槐枝不给你留门缝,我们给你留……”
起哄的不止男社员,女社员才是真生猛,有些女社员的家属都还在跟前,大家嘻嘻哈哈却一点儿也不生气。
活了两辈子,李易民也算是见识过场面的,依旧被搞得面红耳赤,难以招架。
最后还是才赶过来的唐拥军给解了围,把社员轰走之后,跟李易民说道:“咱村里的人都没啥见识,习惯了嘴里胡咧咧,其实心里没啥,易民大夫你可莫往心里去。”
李易民表示没事,他自然能够感受到社员们的玩笑里没什么恶意,只是还不太习惯大家的彪悍作风而已。
“那行,我也先回去了,易民大夫你早点休息,缺啥随时找我。”
唐拥军告别离开,李易民正要端着饭碗进屋,旁边的黑暗里传来一声冷哼,“哼,臭流氓!”
李易民盯着黑暗里慢慢走出来的身影,苦笑着说道:“张繁星同志,你这酸溜溜的模样,不会是真看我顺眼了吧?”
张繁星说道:“别自作多情了,谁会看顺眼你?”
李易民打趣道:“没看顺眼,那你酸溜溜地骂我做什么?”
张繁星说道:“我有骂错吗?你好歹也是高中毕业生,跟社员们开那么粗俗的玩笑,你不是臭流氓谁是?”
李易民叫起撞天屈,“张繁星同志,咱们讲理好不好?是我跟社员们开粗俗玩笑吗?明明是他们在调侃我好不好?”
张繁星说道:“那你为什么不辩解?还不是看槐枝嫂子长得漂亮,你乐在其中。”
我乐在其中了吗?
李易民扪心自问,乐在其中虽说不至于,但是不反感倒是真的。
毕竟,谁会反感美好的事物呢?
只是,张繁星的一番质问委实有些莫名其妙。
“我懒得跟你解释那么多,这么晚来找我,哪里不舒服还是?”
张繁星说道:“我没有哪里不舒服,来找你是为了上午的事,你答应去劝陈志凯的。”
劝陈志凯?
李易民看着昏暗风光下的张繁星,摇了摇头,心说她还真是不见黄河心不死啊。
“你不是劝过他了吗?他怎么说的?”
“他不承认他要造朱菡萏的反。”
“那不正好嘛,相安无事。”
“可是我能看得出来,他在说谎。”
张繁星凝着眉头说道:“而且我听王宁说,朱菡萏回来以后,他们已经吵了一架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最新章节,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最新章节,年代:赤脚医生下乡,开局误入村花门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