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重骑兵,对方的战马身上批的甲胄更加的轻盈,更加的便利,所以速度和奔袭的距离,都要比我们更远!”

  “对方已经全面淘汰箭矢,改用威力更大,更加方便的枪械,火炮,而这两年,我们也一直在防治,可始终没能做出合格的产品!”

  “最重要的是火药的核心配方,我们不清楚!”

  “所以只要我们破解了火药的配方,仿制出了合格的武器,就算不低,我们也不会一直输,也能威慑大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哪怕维持现状,十年,二十年,还会这样吗?”

  “只要我们拿下了安息国,那么论底蕴,我们就不会比中原差。”

  “诸位,一时的输赢算不得什么,一时的屈辱也算不得什么,当年太祖皇帝,曾经胯下受辱,还不是建立了大康?”

  “中祖皇帝为了人才,更是下跪求人,现在我们为了以后,赔偿一些钱银又算得了什么呢?”

  “且先让大顺的伪帝猖獗嚣张一些日子,等到日后,灭其国,诛其族,让他在我们跟前跳舞,岂不快哉?”

  “我儿说的好!”刘雍抚掌。

  刘沸这一番话,可算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一众臣子都是夸赞刘沸有明君之姿。

  “陛下, 太子说得对,是微臣太过急躁了。”

  “微臣惭愧,竟差点害了陛下,害了大康!”

  “大康有陛下和太子两代明君,必然能够再次中兴大康,大康,必然再次伟大!”

  刘雍笑而不语。

  而翌日,大顺的使者求见,刘雍也没拿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契约上签字画押。

  同时,在大康的国都设立了据点。

  两国互开边市。

  消息传开后,京都的大康百姓全都松了口气。

  然而,当大顺的产品和书本文化进入大雍之后,带给大雍的冲击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就是报纸上写的各种东西。

  什么自行车,什么收音机,电影,电车,火车等等。

  这些闻所未闻。

  还有大顺对民生的策略。

  免除徭役,免除农税。

  这些都在冲击大康的统治。

  刘雍不得已被迫防御。

  在罗诚的建议之下大康最初那批中原百姓,不用徭役,不用纳粮税。

  以万象国的土著和战俘代替。

  这样一来,就稳住了基本盘。

  同时也埋藏下了祸根。

  那就是不公平和不对等造成的仇恨。

  而且,万象国是由多个公国成立的大公国。

  有很多贵族,其中又以万象国教为主。

  国内本来就要万象教众闹事。

  这个消息一传开,万象教众在多地闹腾。

  惹恼了刘雍。

  下令强势将这些人镇压,屠杀。

  在万象河畔斩首超过三万人。

  整片河道都被染成了鲜红色。

  打不过大顺,还打不过这些叛逆吗?

  旋即,刘雍开始大肆抓捕万象教众服徭役,让他们耕种和劳作,以此来获取粮食。

  七月中旬,刘雍对安息国宣战。

  并于同月发动进攻。

  安息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阿尔蒂斯二世得知后,大骂刘雍无耻。

  但是面对大康骑兵和象兵,安息国被打的节节败退。

  短短一个月,就丢掉了千里国土。

  几万士兵被俘虏。

  这让阿尔蒂斯二世威信骤减。

  在安息国内,皇帝是太阳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但是现在,太阳神被收拾的这么惨。

  百姓的信仰都快崩塌了。

  而反观刘雍,气势如虹。

  在大顺身上受得气,得到了宣泄,昔日的自信又回来了。

  大量的金银粮食进入国库,还有昆仑奴战俘。

  这些上等的昆仑奴很值钱的,在西域也好,再中原也好,都卖的很贵。

  这又能大赚一笔。

  赵正在京城,每天都能收到西域传来的消息,偶尔还有罗诚的消息。

  这家伙的确厉害,在西域呼风唤雨,搅动风雨。

  两国大量的青壮被消耗。

  首先,中原的精锐是刘雍维持统治的底牌。

  十万军队之中,往往只有一万人是中原人,剩下的都是万象国的土著士兵。

  这些土著士兵都是炮火,用来消耗的。

  在和安息国作战的时候,战损比高的可怕。

  其次,就是罗诚在西域实行的分裂计划。

  引万象教和伪康朝廷作对,不断的消磨朝廷的力量。

  这一块,他做的很好。

  一边消耗伪康的底蕴,另一边伪康又有安息国补充,所以顿时间内,问题是不会暴露的。

  互开边市的好处也显现出来了,有大量的大康百姓暗中投诚。

  边境地区,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回到中原的怀抱。

  这些人通过加入商队,从而进入大顺。

  而进入大雍的报纸,就像是异世界版本的‘意林’。

  效果出奇的好。

  使用银元结算,那么汇率比就被牢牢的掌控在赵正的手里。

  大量的财富被虹吸进入大顺国内。

  而此时的刘雍,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这一部分的收入,赵正留在了西域,建设城市和陪都。

  第八批公国已经确定了选址。

  各地的工人已经赶赴前线劳作。

  此时此刻的大顺,就像是一个紧密的机器一样,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流通的人口,带来了大量的经济。

  所以赵正进一步的开放了人员流通的政策。

  顺天二年九月,京城气候渐凉。

  宫内枫叶通红。

  大着肚子的杨贵女和张瑶儿陪着赵正。

  这已经是两女的二胎了。

  两女也很争气,一胎都是儿子。

  所以二胎都比较轻松。

  两人的义女,花花和小草,也到了嫁人的年纪。

  赵正给这两丫头封了郡主,一个许给了姚应熊的长子,一个许配给了卞梁的长孙。

  花花已经有了身孕,小草的婚礼还没有办,她得明年才能出阁。

  这不,杨贵女有些担忧的道:“花花怀的是双生子,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受得住!”

  “放心吧,现在医术已经很发达了,实在不行,剖腹也可以。”赵正说道:‘再说了,这不是还有月英和你俩这个当娘的从旁鼓励吗?’

  杨贵女点点头,旋即下意识的摸了摸肚子,“也不知道这个是男娃还是女娃!”

  赵正:“甭管男娃女娃,我都喜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最新章节,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