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的喧嚣过后,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重新回归于海田小学特有的、带着咸湿海风气息的平静。
武修文依旧每天往返于教室、办公室和那间小小的宿舍。教学成果带来的光环并未让他懈怠,反而让他更加审慎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他知道,那纸成绩单只是起点,远非终点。
李盛新校长的话时常在他脑海中回响——“稳扎稳打”。他明白,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飘。他需要将“生活数学”的理念更深地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它不再是吸引眼球的项目,而是真正变成学生内化的思维能力。
黄昏时分,他常常独自留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对着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反复勾画。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布满公式与草图的白板上,显得专注而孤独。
偶尔,他会抬起头,望向窗外。操场上,有住校的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更远处,是那片永恒吟唱着的蔚蓝大海。他的目光会变得悠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编制的问题,像一片悬在头顶的薄云,虽然暂时没有落下雨点,但那片阴影始终存在。转正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压力也与日俱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考试对他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是对他能力、对他过往所有坚持的一种官方认证,是他能真正挺直腰杆,平等地站在黄诗娴身边的底气。
有时,黄诗娴会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给他带来一杯刚泡好的、冒着热气的绿茶,或是几样她亲手做的小点心。
“别太拼了,眼睛还要不要了?”她会把茶杯放在他手边,语气里带着娇嗔的心疼。
武修文会摘下眼镜,揉揉发涩的鼻梁,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笑:“马上就好了。你先回去,不用等我。”
黄诗娴却不走。她有时会搬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安安静静地批改自己的作业;有时则会好奇地趴在他的办公桌旁,歪着头看他那些密密麻麻的教案和设计图。
“这个游戏规则设计得好有趣!”她指着其中一页,眼睛发亮,“要是语文课也能这么上就好了。”
武修文便会耐心地给她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如何将数学知识点隐藏在看似简单的游戏规则里,如何引导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主动探究。
昏黄的灯光下,两颗脑袋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着。窗外是渐沉的夜幕与零星初现的灯火,窗内是笔墨纸张的沙沙声和着彼此清浅的呼吸。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却自有一种脉脉的温情在流淌,驱散了武修文心头的孤寂与压力。
他知道,她懂他的坚持,也懂他的不安。她正用这种无声的陪伴,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
这天晚上,武修文刚把最终修订好的教学计划收进文件夹,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接起。
“喂,是武修文武老师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苍老,但十分客气的中年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
“武老师,您好您好!我是陈晓鹏的爸爸,陈志强。”对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感激,“冒昧打扰您了!这次期末考试,真的太感谢您了!我们家晓鹏,数学从来没考过这么高的分数!九十六分啊!他回来高兴得不得了,说现在最喜欢上数学课了!”
陈晓鹏?武修文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是那个平时有些内向,但思维很缜密的男孩。
“陈先生您太客气了,是晓鹏自己聪明又努力。”武修文连忙谦逊地回应。
“不不不,武老师,真的是您教得好!”陈志强的语气十分诚恳,“孩子回来说,您上课特别有意思,讲得都能听懂,还经常鼓励他们。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孩子学习进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了兴趣,这比什么都强!武老师,您是有水平的老师!我们家长都支持您!”
又聊了几句,再三表达感谢后,对方才挂了电话。
武修文握着手机,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家长直接的、朴素的肯定,再次给了他巨大的慰藉和力量。这通电话,比会议上任何形式的表扬都更让他感到踏实。
然而,现实的考量也紧随而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武修文去教导处送材料,正好碰到梁文昌主任在和人通电话。门虚掩着,梁主任略显无奈的声音隐约传出来:
“……是啊,成绩是很好,李校长也很赏识……但是老兄,你也知道,编制名额紧张,盯着的人多……他之前松岗那边的事,虽然我们清楚可能有问题,但毕竟没有明确结论,总归是个隐患……上面考察,这些都是要综合衡量的……对,转正考试是关键,必须万无一失……”
武修文的脚步顿住了,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有些发闷,有些凉。
他默默退后几步,等到里面电话讲完,才调整了一下呼吸,敲敲门走了进去。
梁文昌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和往常一样温和的笑容,接过材料,还关心地问了他几句下学期教学准备的情况,仿佛刚才那通电话从未发生过。
武修文也配合地应答着,神色如常。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底那根名为“压力”的弦,又被绷紧了几分。
果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之前的“历史”,依然是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坎。哪怕他在海田做出了成绩,赢得了学生和部分家长的认可,在某些关键的决策时刻,这依然可能成为被拿来说事的“污点”。
从教导处出来,夕阳正好。金色的光芒洒满校园,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美好。可武修文却感觉有一股寒意,从脚底慢慢爬升。
他信步走到操场边的榕树下,靠着粗壮的树干,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怔怔出神。
“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发呆?”黄诗娴清脆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武修文回过神,看到她提着一个超市的购物袋,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采购回来。
“没什么,”他勉强笑了笑,接过她手中沉甸甸的袋子,“就是有点累。”
黄诗娴仔细打量着他的脸色,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她没有追问,只是挨着他靠在树干上,轻轻叹了口气。
“今天郑松珍听到点风声,”她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气,“说是有个别看不惯你出头的人,在私下议论,说你现在的成绩不过是哗众取宠,碰巧赶上题目对路子,还说你之前在那边的‘问题’没解决,能不能留下来还是两说……”
武修文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粗糙的树皮。果然,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别理他们。”他低声说,像是在安慰她,也像是在告诫自己。
“我当然不理!”黄诗娴语气陡然拔高,带着海风般的倔强,“我就是生气!他们凭什么这么诋毁你!你的付出,你的能力,我们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她越说越激动,脸颊都泛起了红晕:“武修文,我告诉你,你就是太低调了!下次再让我听到谁在背后嚼舌根,我非得……”
“诗娴。”武修文打断她,转过头,深深地看着她因为愤懑而格外明亮的眼睛,“清者自清。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跟这些人争辩,而是把下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转正考试,我必须过。”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黄诗娴看着他紧抿的唇线和眼中那簇沉静的火焰,满腔的怒火奇异地平复了下来。是啊,争吵是最无用的。真正的反击,是拿出更耀眼的实力,是稳稳地拿到那个资格。
“嗯。”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重新变得柔软而信赖,“你肯定没问题!”
晚风拂过,带来大海特有的潮湿与微咸。两人并肩站在巨大的榕树下,影子在夕阳中被拉长,交叠在一起。
就在这时,武修文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尖锐地振动起来,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跳跃的名字,让他的瞳孔猛地一缩:林方琼。
怎么会是她?在这个寻常又有些不寻常的傍晚。
武修文与黄诗娴交换了一个充满疑惑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喂,林老师?”
电话那头,林方琼的声音传来,不同于往日那种略带疏离的客气,反而透着一股显而易见的急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武老师,你现在方便说话吗?”她的语速很快,“有个情况,我觉得……必须马上告诉你。”
武修文依旧每天往返于教室、办公室和那间小小的宿舍。教学成果带来的光环并未让他懈怠,反而让他更加审慎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他知道,那纸成绩单只是起点,远非终点。
李盛新校长的话时常在他脑海中回响——“稳扎稳打”。他明白,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飘。他需要将“生活数学”的理念更深地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它不再是吸引眼球的项目,而是真正变成学生内化的思维能力。
黄昏时分,他常常独自留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对着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反复勾画。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布满公式与草图的白板上,显得专注而孤独。
偶尔,他会抬起头,望向窗外。操场上,有住校的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更远处,是那片永恒吟唱着的蔚蓝大海。他的目光会变得悠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编制的问题,像一片悬在头顶的薄云,虽然暂时没有落下雨点,但那片阴影始终存在。转正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压力也与日俱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考试对他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是对他能力、对他过往所有坚持的一种官方认证,是他能真正挺直腰杆,平等地站在黄诗娴身边的底气。
有时,黄诗娴会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给他带来一杯刚泡好的、冒着热气的绿茶,或是几样她亲手做的小点心。
“别太拼了,眼睛还要不要了?”她会把茶杯放在他手边,语气里带着娇嗔的心疼。
武修文会摘下眼镜,揉揉发涩的鼻梁,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笑:“马上就好了。你先回去,不用等我。”
黄诗娴却不走。她有时会搬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安安静静地批改自己的作业;有时则会好奇地趴在他的办公桌旁,歪着头看他那些密密麻麻的教案和设计图。
“这个游戏规则设计得好有趣!”她指着其中一页,眼睛发亮,“要是语文课也能这么上就好了。”
武修文便会耐心地给她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如何将数学知识点隐藏在看似简单的游戏规则里,如何引导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主动探究。
昏黄的灯光下,两颗脑袋凑在一起,低声交谈着。窗外是渐沉的夜幕与零星初现的灯火,窗内是笔墨纸张的沙沙声和着彼此清浅的呼吸。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却自有一种脉脉的温情在流淌,驱散了武修文心头的孤寂与压力。
他知道,她懂他的坚持,也懂他的不安。她正用这种无声的陪伴,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
这天晚上,武修文刚把最终修订好的教学计划收进文件夹,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接起。
“喂,是武修文武老师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苍老,但十分客气的中年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
“武老师,您好您好!我是陈晓鹏的爸爸,陈志强。”对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感激,“冒昧打扰您了!这次期末考试,真的太感谢您了!我们家晓鹏,数学从来没考过这么高的分数!九十六分啊!他回来高兴得不得了,说现在最喜欢上数学课了!”
陈晓鹏?武修文在脑海里快速搜索着,是那个平时有些内向,但思维很缜密的男孩。
“陈先生您太客气了,是晓鹏自己聪明又努力。”武修文连忙谦逊地回应。
“不不不,武老师,真的是您教得好!”陈志强的语气十分诚恳,“孩子回来说,您上课特别有意思,讲得都能听懂,还经常鼓励他们。我们做家长的,看到孩子学习进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了兴趣,这比什么都强!武老师,您是有水平的老师!我们家长都支持您!”
又聊了几句,再三表达感谢后,对方才挂了电话。
武修文握着手机,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家长直接的、朴素的肯定,再次给了他巨大的慰藉和力量。这通电话,比会议上任何形式的表扬都更让他感到踏实。
然而,现实的考量也紧随而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武修文去教导处送材料,正好碰到梁文昌主任在和人通电话。门虚掩着,梁主任略显无奈的声音隐约传出来:
“……是啊,成绩是很好,李校长也很赏识……但是老兄,你也知道,编制名额紧张,盯着的人多……他之前松岗那边的事,虽然我们清楚可能有问题,但毕竟没有明确结论,总归是个隐患……上面考察,这些都是要综合衡量的……对,转正考试是关键,必须万无一失……”
武修文的脚步顿住了,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攥了一下,有些发闷,有些凉。
他默默退后几步,等到里面电话讲完,才调整了一下呼吸,敲敲门走了进去。
梁文昌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和往常一样温和的笑容,接过材料,还关心地问了他几句下学期教学准备的情况,仿佛刚才那通电话从未发生过。
武修文也配合地应答着,神色如常。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底那根名为“压力”的弦,又被绷紧了几分。
果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之前的“历史”,依然是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坎。哪怕他在海田做出了成绩,赢得了学生和部分家长的认可,在某些关键的决策时刻,这依然可能成为被拿来说事的“污点”。
从教导处出来,夕阳正好。金色的光芒洒满校园,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美好。可武修文却感觉有一股寒意,从脚底慢慢爬升。
他信步走到操场边的榕树下,靠着粗壮的树干,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怔怔出神。
“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发呆?”黄诗娴清脆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武修文回过神,看到她提着一个超市的购物袋,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采购回来。
“没什么,”他勉强笑了笑,接过她手中沉甸甸的袋子,“就是有点累。”
黄诗娴仔细打量着他的脸色,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她没有追问,只是挨着他靠在树干上,轻轻叹了口气。
“今天郑松珍听到点风声,”她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气,“说是有个别看不惯你出头的人,在私下议论,说你现在的成绩不过是哗众取宠,碰巧赶上题目对路子,还说你之前在那边的‘问题’没解决,能不能留下来还是两说……”
武修文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粗糙的树皮。果然,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别理他们。”他低声说,像是在安慰她,也像是在告诫自己。
“我当然不理!”黄诗娴语气陡然拔高,带着海风般的倔强,“我就是生气!他们凭什么这么诋毁你!你的付出,你的能力,我们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她越说越激动,脸颊都泛起了红晕:“武修文,我告诉你,你就是太低调了!下次再让我听到谁在背后嚼舌根,我非得……”
“诗娴。”武修文打断她,转过头,深深地看着她因为愤懑而格外明亮的眼睛,“清者自清。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跟这些人争辩,而是把下一步走得更稳,更扎实。转正考试,我必须过。”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黄诗娴看着他紧抿的唇线和眼中那簇沉静的火焰,满腔的怒火奇异地平复了下来。是啊,争吵是最无用的。真正的反击,是拿出更耀眼的实力,是稳稳地拿到那个资格。
“嗯。”她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重新变得柔软而信赖,“你肯定没问题!”
晚风拂过,带来大海特有的潮湿与微咸。两人并肩站在巨大的榕树下,影子在夕阳中被拉长,交叠在一起。
就在这时,武修文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尖锐地振动起来,打破了这一刻的宁静。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跳跃的名字,让他的瞳孔猛地一缩:林方琼。
怎么会是她?在这个寻常又有些不寻常的傍晚。
武修文与黄诗娴交换了一个充满疑惑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喂,林老师?”
电话那头,林方琼的声音传来,不同于往日那种略带疏离的客气,反而透着一股显而易见的急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武老师,你现在方便说话吗?”她的语速很快,“有个情况,我觉得……必须马上告诉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海风吻过讲台,海风吻过讲台最新章节,海风吻过讲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海风吻过讲台,海风吻过讲台最新章节,海风吻过讲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