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誓言犹在耳畔,那份相拥的暖意却仿佛被一夜海风吹散,只留下刺骨的凉。公开课结束后的第三天,武修文独自坐在六年级数学办公室的角落里。窗外是海田小学一如往常的喧闹,课间孩子们的追逐嬉笑声隔着玻璃传来,模糊得像另一个世界的声音。他面前摊着公开课的教案,上面用红笔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自我批注,字迹因为用力过猛而显得有些狰狞。
“这里……追问还是不够深,没能把那个孩子的思维火花彻底点燃。”“小组讨论的时间分配出了问题,第三组明显没来得及形成完整结论。”“‘生活数学’的案例引入够生动,但和后面知识点的衔接……太生硬了!”
他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脑海里反复重放着公开课上的每一个细节。台下领导偶尔的点头,听课老师记录的瞬间,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神……这些曾让他心头窃喜的片段,此刻都被无限放大的瑕疵覆盖。
成功了?不,远远不够。这是他对自己那堂被外界评价为“非常成功”的公开课的最终裁定。抛开所有客套的恭维,他对自己近乎残忍地剖析。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厨子精心烹制了一道大餐,客人赞不绝口,他却只尝出了那1%盐分的微小偏差。这种偏差,侵蚀着他的心。
“武老师?还琢磨哪堂课呢?”赵皓星抱着语文作业本走进来,看到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开口,“放松点吧,李校长在评课会上都竖大拇指了,效果真的很好。”
武修文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个笑,眼底却是一片沉寂的海。“赵老师,效果好不好,得看孩子们到底吃透了多少。”他指了指教案上的一处,“这里,我要是换个问法,也许能撬开更多脑袋瓜。”
赵皓星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把劝慰的话咽了回去。他见过认真的,没见过武修文这么跟自己过不去的。这种近乎自虐的反思,让他这个旁观者都觉得心头沉重。他只能拍拍武修文的肩:“别绷太紧,弦会断。”
武修文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弦?他感觉自己的神经早就绷成了一条细线,悬在深渊之上,不知何时就会彻底断裂。匿名信的阴霾如同附骨之疽,即便在全力反思教学时,也会在不经意间窜出来,给他致命一击。
那天晚上接到林方琼电话后,他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冲进了李盛新校长的家。梁文昌主任也在。他把那次普通的课后辅导,时间、地点、在场学生、与那位家长仅有的几句客套对答,巨细靡遗地复述了一遍。他声音干涩,手心全是冷汗,像一个等待最终判决的囚徒。
李盛新校长沉默地听着,眉头紧锁。梁文昌主任则反复追问了几个细节。
“武老师,我们相信你的为人。”李盛新最后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重量,“但这封举报信来得太巧,手段……也很下作。学校会着手调查,还你清白。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尤其是公开课和转正考试这个关口,你需要……”他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更加谨言慎行,避免任何可能的误会。”
“尤其是,注意和某些异性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 梁文昌补充了一句,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武修文。
武修文的心猛地一沉。他听懂了。那个“异性同事”,指的是黄诗娴。
从校长家出来,海田镇湿热的夜风扑面而来,他却觉得冷。他按照林方琼的嘱咐,没有告诉黄诗娴。他不能再把她拖进这泥沼里。他只能选择疏远。
于是,从那天起,“国际厨房”的饭桌上,武修文变得沉默寡言。他不再参与郑松珍和林小丽叽叽喳喳的八卦,甚至刻意避开了黄诗娴自然而然递过来的汤碗,转而让旁边的郑松珍帮忙。
“哟,咱们武老师这是公开课后,架子端起来啦?”郑松珍半开玩笑地刺了他一句。武修文只是低头扒饭,含糊地应了一声:“没有,在想事情。”
黄诗娴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然后默默收回。她看着他迅速吃完饭,几乎是逃离般地第一个离开厨房,那句“晚上还喝牛奶吗”卡在喉咙里,最终化作一丝委屈和茫然。她明显感觉到,那天海边之后刚刚升温的亲近,骤然降到了冰点。为什么?
林小丽用胳膊碰了碰郑松珍,使了个眼色。郑松珍也收敛了笑容,看着武修文匆匆离开的背影,又看看黄诗娴微蹙的眉头,心里画了个巨大的问号。这俩人,海边不是都说开了吗?怎么感觉比之前还别扭了?
武修文何尝不痛苦?他感受得到身后那道温柔目光里的困惑与失落,像细密的针,扎在他的良心上。他多想回头,像那天在海边一样,紧紧抱住她,告诉她一切。可他不能。那盆脏水太污秽,他绝不能溅到她身上一丝一毫。
他正被人用最肮脏的刀子,从背后捅着,却连呼痛的权利都没有。
在这种极致的压抑和内心的撕裂中,武修文开启了他的“教学反思”第二步。他设计了一份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恳请学生们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他这学期数学课的优点、缺点和建议。
问卷收上来,大部分是真诚的赞美和稚嫩的建议。“武老师讲课很有趣!”“生活数学很好玩,就是有时候项目作业有点花时间。”“希望老师多讲点巧算方法。”
但其中一张纸条,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眼帘。字迹明显是故意歪扭,用的还是打印字体:“武老师,别假装好老师了!心术不正的人,教不好书!”
……
办公室里,武修文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他猛地攥紧了那张纸条,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它来了。那场隐藏在暗处的风暴,不仅仅满足于向领导举报,甚至已经开始试图摧毁他在学生心中建立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把那张恶意的纸条单独抽出来,锁进抽屉深处。然后,他开始更细致地梳理那些真诚的反馈。他发现,确实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到,“项目式学习”虽然有趣,但有时会占用不少课外时间。
“原来,我引以为傲的创新,真的成了部分孩子的负担。”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阵羞愧。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教学理想里,却忽略了最真实的反馈。
下午,他又随机请了班里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如常,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一个平时不太敢说话的内向女生,小声说:“老师,您有时候讲得太快了,我……我跟不上。”
另一个男生则说:“武老师,您上次用那个‘盲公竹’(注:当地方言,指盲人手杖)比喻函数图像,我开始没懂,后来您画了个图,我就懂了!能不能多画点图?”
这些之前被他忽略的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他的教学,确实存在盲点。
放学后,老师们陆续离开。武修文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疲惫而专注的侧影。他铺开一张新的教案纸,开始撰写《下学期数学教学改进计划》。
他计划优化项目式学习流程,严格控制耗时;增加课堂板书画图的比例,照顾视觉学习型的孩子;设计分层作业,让“吃得饱”和“消化好”不再矛盾;甚至详细列出了准备尝试的几种新型课堂互动小游戏……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教育的赤诚和对那污蔑最倔强的回击。你们可以用最下作的手段诋毁我的人格,但无法玷污我对教学的敬畏,更无法夺走我站在讲台上的资格!
然而,当他停笔,看着这密密麻麻、倾注心血的一页纸时,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还是席卷而来。计划写得再好,如果无法通过转正考试,如果被这莫须有的举报击垮,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他拿起手机,屏幕漆黑,映出他自己茫然的脸。他多想给黄诗娴发个信息,哪怕只是一个**。他太渴望从她那里汲取一点温暖和力量了。但他不能。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嗡嗡震动。不是黄诗娴,是李浩。武修文深吸一口气,接通。
“修文!”李浩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急切,“你猜我今天在区教育局碰到谁了?碰到罗天冷了!就是叶水洪那条忠实的跟屁虫!你猜他怎么着?他看到我,眼神躲躲闪闪,跟见了鬼似的!我故意凑上去问他叶校长近况,他支支吾吾,说什么叶校长最近为学校评优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武修文静静地听着,心却一点点往下沉。松岗小学评优?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李浩的声音陡然变得森冷:“我越想越不对,就托了个朋友打听。你知不知道,启明星私立学校这次挖角,给出的那个离谱的高薪,他们的教师招聘委员会里,有一个外聘的‘特约顾问’……姓叶!”
轰!武修文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只剩下李浩那句“姓叶的”在疯狂回荡。叶水洪!竟然是叶水洪!
那个将他踢出松岗小学的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启明星学校的“特约顾问”?然后用一个看似美好的“高薪机会”作为诱饵,在他公开课和转正考试前抛出,紧接着,就是一封要置他于死地的匿名举报信?!这一切,难道根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套?从他离开松岗的那一刻起,就有人没打算放过他?非要把他彻底踩进泥里,连在海田这个小小代课老师的立足之地都要彻底剥夺?
武修文死死攥着手机,手背上青筋暴起。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怒意,从心底最深处,狂飙般直冲头顶。他之前所有的困惑、委屈、隐忍,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那个清晰而狰狞的源头。
办公室的窗户没有关严,一阵夜风猛地灌入,吹得桌面上那张刚刚写好的《教学改进计划》哗啦作响,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嘲笑。
“这里……追问还是不够深,没能把那个孩子的思维火花彻底点燃。”“小组讨论的时间分配出了问题,第三组明显没来得及形成完整结论。”“‘生活数学’的案例引入够生动,但和后面知识点的衔接……太生硬了!”
他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脑海里反复重放着公开课上的每一个细节。台下领导偶尔的点头,听课老师记录的瞬间,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神……这些曾让他心头窃喜的片段,此刻都被无限放大的瑕疵覆盖。
成功了?不,远远不够。这是他对自己那堂被外界评价为“非常成功”的公开课的最终裁定。抛开所有客套的恭维,他对自己近乎残忍地剖析。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厨子精心烹制了一道大餐,客人赞不绝口,他却只尝出了那1%盐分的微小偏差。这种偏差,侵蚀着他的心。
“武老师?还琢磨哪堂课呢?”赵皓星抱着语文作业本走进来,看到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开口,“放松点吧,李校长在评课会上都竖大拇指了,效果真的很好。”
武修文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个笑,眼底却是一片沉寂的海。“赵老师,效果好不好,得看孩子们到底吃透了多少。”他指了指教案上的一处,“这里,我要是换个问法,也许能撬开更多脑袋瓜。”
赵皓星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把劝慰的话咽了回去。他见过认真的,没见过武修文这么跟自己过不去的。这种近乎自虐的反思,让他这个旁观者都觉得心头沉重。他只能拍拍武修文的肩:“别绷太紧,弦会断。”
武修文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弦?他感觉自己的神经早就绷成了一条细线,悬在深渊之上,不知何时就会彻底断裂。匿名信的阴霾如同附骨之疽,即便在全力反思教学时,也会在不经意间窜出来,给他致命一击。
那天晚上接到林方琼电话后,他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冲进了李盛新校长的家。梁文昌主任也在。他把那次普通的课后辅导,时间、地点、在场学生、与那位家长仅有的几句客套对答,巨细靡遗地复述了一遍。他声音干涩,手心全是冷汗,像一个等待最终判决的囚徒。
李盛新校长沉默地听着,眉头紧锁。梁文昌主任则反复追问了几个细节。
“武老师,我们相信你的为人。”李盛新最后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重量,“但这封举报信来得太巧,手段……也很下作。学校会着手调查,还你清白。但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尤其是公开课和转正考试这个关口,你需要……”他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更加谨言慎行,避免任何可能的误会。”
“尤其是,注意和某些异性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 梁文昌补充了一句,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武修文。
武修文的心猛地一沉。他听懂了。那个“异性同事”,指的是黄诗娴。
从校长家出来,海田镇湿热的夜风扑面而来,他却觉得冷。他按照林方琼的嘱咐,没有告诉黄诗娴。他不能再把她拖进这泥沼里。他只能选择疏远。
于是,从那天起,“国际厨房”的饭桌上,武修文变得沉默寡言。他不再参与郑松珍和林小丽叽叽喳喳的八卦,甚至刻意避开了黄诗娴自然而然递过来的汤碗,转而让旁边的郑松珍帮忙。
“哟,咱们武老师这是公开课后,架子端起来啦?”郑松珍半开玩笑地刺了他一句。武修文只是低头扒饭,含糊地应了一声:“没有,在想事情。”
黄诗娴伸出去的手僵在半空,然后默默收回。她看着他迅速吃完饭,几乎是逃离般地第一个离开厨房,那句“晚上还喝牛奶吗”卡在喉咙里,最终化作一丝委屈和茫然。她明显感觉到,那天海边之后刚刚升温的亲近,骤然降到了冰点。为什么?
林小丽用胳膊碰了碰郑松珍,使了个眼色。郑松珍也收敛了笑容,看着武修文匆匆离开的背影,又看看黄诗娴微蹙的眉头,心里画了个巨大的问号。这俩人,海边不是都说开了吗?怎么感觉比之前还别扭了?
武修文何尝不痛苦?他感受得到身后那道温柔目光里的困惑与失落,像细密的针,扎在他的良心上。他多想回头,像那天在海边一样,紧紧抱住她,告诉她一切。可他不能。那盆脏水太污秽,他绝不能溅到她身上一丝一毫。
他正被人用最肮脏的刀子,从背后捅着,却连呼痛的权利都没有。
在这种极致的压抑和内心的撕裂中,武修文开启了他的“教学反思”第二步。他设计了一份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恳请学生们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他这学期数学课的优点、缺点和建议。
问卷收上来,大部分是真诚的赞美和稚嫩的建议。“武老师讲课很有趣!”“生活数学很好玩,就是有时候项目作业有点花时间。”“希望老师多讲点巧算方法。”
但其中一张纸条,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眼帘。字迹明显是故意歪扭,用的还是打印字体:“武老师,别假装好老师了!心术不正的人,教不好书!”
……
办公室里,武修文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他猛地攥紧了那张纸条,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它来了。那场隐藏在暗处的风暴,不仅仅满足于向领导举报,甚至已经开始试图摧毁他在学生心中建立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把那张恶意的纸条单独抽出来,锁进抽屉深处。然后,他开始更细致地梳理那些真诚的反馈。他发现,确实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到,“项目式学习”虽然有趣,但有时会占用不少课外时间。
“原来,我引以为傲的创新,真的成了部分孩子的负担。”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阵羞愧。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教学理想里,却忽略了最真实的反馈。
下午,他又随机请了班里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如常,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一个平时不太敢说话的内向女生,小声说:“老师,您有时候讲得太快了,我……我跟不上。”
另一个男生则说:“武老师,您上次用那个‘盲公竹’(注:当地方言,指盲人手杖)比喻函数图像,我开始没懂,后来您画了个图,我就懂了!能不能多画点图?”
这些之前被他忽略的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他的教学,确实存在盲点。
放学后,老师们陆续离开。武修文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疲惫而专注的侧影。他铺开一张新的教案纸,开始撰写《下学期数学教学改进计划》。
他计划优化项目式学习流程,严格控制耗时;增加课堂板书画图的比例,照顾视觉学习型的孩子;设计分层作业,让“吃得饱”和“消化好”不再矛盾;甚至详细列出了准备尝试的几种新型课堂互动小游戏……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教育的赤诚和对那污蔑最倔强的回击。你们可以用最下作的手段诋毁我的人格,但无法玷污我对教学的敬畏,更无法夺走我站在讲台上的资格!
然而,当他停笔,看着这密密麻麻、倾注心血的一页纸时,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还是席卷而来。计划写得再好,如果无法通过转正考试,如果被这莫须有的举报击垮,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他拿起手机,屏幕漆黑,映出他自己茫然的脸。他多想给黄诗娴发个信息,哪怕只是一个**。他太渴望从她那里汲取一点温暖和力量了。但他不能。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嗡嗡震动。不是黄诗娴,是李浩。武修文深吸一口气,接通。
“修文!”李浩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急切,“你猜我今天在区教育局碰到谁了?碰到罗天冷了!就是叶水洪那条忠实的跟屁虫!你猜他怎么着?他看到我,眼神躲躲闪闪,跟见了鬼似的!我故意凑上去问他叶校长近况,他支支吾吾,说什么叶校长最近为学校评优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武修文静静地听着,心却一点点往下沉。松岗小学评优?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李浩的声音陡然变得森冷:“我越想越不对,就托了个朋友打听。你知不知道,启明星私立学校这次挖角,给出的那个离谱的高薪,他们的教师招聘委员会里,有一个外聘的‘特约顾问’……姓叶!”
轰!武修文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只剩下李浩那句“姓叶的”在疯狂回荡。叶水洪!竟然是叶水洪!
那个将他踢出松岗小学的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启明星学校的“特约顾问”?然后用一个看似美好的“高薪机会”作为诱饵,在他公开课和转正考试前抛出,紧接着,就是一封要置他于死地的匿名举报信?!这一切,难道根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套?从他离开松岗的那一刻起,就有人没打算放过他?非要把他彻底踩进泥里,连在海田这个小小代课老师的立足之地都要彻底剥夺?
武修文死死攥着手机,手背上青筋暴起。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怒意,从心底最深处,狂飙般直冲头顶。他之前所有的困惑、委屈、隐忍,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那个清晰而狰狞的源头。
办公室的窗户没有关严,一阵夜风猛地灌入,吹得桌面上那张刚刚写好的《教学改进计划》哗啦作响,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嘲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海风吻过讲台,海风吻过讲台最新章节,海风吻过讲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海风吻过讲台,海风吻过讲台最新章节,海风吻过讲台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