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刚刚经历了和匈奴的大战。

  成功夺回了原本岌岌可危的局面,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本应是欢庆的时刻,一切的荣耀和喜悦——

  却在听到“戾太子”三个字后瞬间烟消云散。

  不只是失望,甚至连刘彻的心中涌上了无处发泄的狂怒。

  “戾太子??!”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戾”字虽是恶谥,但背后还有另一层含义。

  有功却失德,便为“戾”;若无功而有心,便称“罪”!

  仅仅这一个谥号,便让刘彻联想到了许多的可能。

  太子刘据定然是被逼迫做了什么,才会被赐予这等恶谥。

  譬如谋反?

  可是他又为何要谋反?

  就在这时,刘彻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长公子扶苏之死。

  扶苏为何谋反?

  不正是被奸人所蛊惑,迫不得已才走上这条路?

  倘若扶苏不反抗,他也许早已被矫诏赐死!

  可是,这样的事,谁能做得出来?谁敢如此陷害太子?!

  突然间,刘彻的眼中闪现出无法压抑的愤怒与威严。

  他目光如刀,扫视着殿中的群臣。

  “谁敢做此事?”

  刘彻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

  “若让我知道是谁,必将满门抄斩!”

  大殿内的臣子们,无一敢抬头,与他对视。

  每个人都低垂着头,内心充满了恐惧。

  其实,殿中的所有人心头也充满了疑惑——

  刘据怎可能是戾太子?!

  明眼人都知道,刘据继位的事几乎是板上钉钉。

  他的母后,卫皇后,深得皇帝宠爱。

  舅舅卫青位高权重,是大司马、大将军。

  表兄霍去病,屡立战功,刚刚大破匈奴,深受帝王宠信。

  卫家五侯,外戚显赫。

  而刘据本人,性格宽厚仁爱,深得百官与百姓喜爱。

  他怎会是戾太子?

  谁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意外。

  更不用说,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位帝国支柱——

  谁敢在他们面前做出不利太子的事?

  就霍去病那脾气,不冲进府邸打人,那才怪呢!

  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扶苏和刘据的故事,成为了后世历史的经典。

  而对李世民和朱元璋而言,他们只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了解其中的内幕——

  却不会产生像汉武帝一样的情感波动。

  李世民回顾大汉历史时,淡然一笑:

  “近代之中,能够统一天下、拓展疆域者,非秦始皇与汉武帝莫属。”

  “秦始皇暴虐,至其子则亡。”

  “汉武帝骄奢,差点儿断送国家命脉。”

  李世民对始皇帝和汉武帝的评价冷静而简洁。

  在他心中,汉文帝才是最理想的帝王。

  他推崇文治为主、民生为本的治国理念,认为只有赢得百姓的支持,才是稳固帝位的根本。

  尽管如此,李世民也认可汉武帝的功业——

  开疆拓土,的确是一项不朽之伟业。

  但李世民自己同样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

  他知道,若想成为大唐的最佳继承者,便必须在文治与武功之间找到平衡,做到极致。

  挑选继任者,他也格外谨慎。

  “戾太子刘据,仁德宽厚,原本是理应继位的首选。”

  “但遗憾的是,武帝被奸人蒙蔽,导致巫蛊之祸,错失了这次机会。”

  房玄龄感叹道。

  而杜如晦则补充说:

  “不完全是这样,父子之间的隔阂才是悲剧的根源。”

  “武帝与戾太子之间,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才引发了那场悲剧。”

  巫蛊之祸,这场悲剧让汉武帝晚年痛失了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随之而来的,是整场权力斗争,掀起了剧烈的波澜。

  汉武帝族灭了那些和太子有关的亲近之人。

  “汉武帝对儿子刘据有深厚的感情,否则也不会亲手修建思子台。”

  长孙无忌也缓缓说道。

  至于巫蛊之祸究竟为何发生,史书并没有定论。

  或许,这本就是武帝一手策划,试图借此清除外戚卫氏的影响,为未来的帝王扫清障碍。

  然而,事情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

  一旦爆发,便再也无法收拾。

  虽然汉武帝从未真正想要杀害刘据,可最终,刘据选择了自尽。

  巫蛊之祸,牵涉的人物众多。

  是足以动摇朝廷的根基,直接影响了帝国的稳定。

  此事,也被许多后世史学家认为是西汉从盛转衰的分水岭。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神情渐渐陷入了深思。

  王朝的未来,尤其是权力的交接,决定着未来数十年的局势和国运。

  这让他不禁联想起了汉武帝。

  如果没有巫蛊之祸的干扰——

  大汉的继承或许会顺利交到刘据的手上。

  而刘据的仁德治国,或许会给后来的局势带来完全不同的局面。

  因此,太子的更替,的确是极为关键的事情。

  李世民的思绪又回到了刚才的那个问题。

  承乾,是否还能继续担任太子?

  若是不立承乾,改立青雀为太子,是否会引发宫廷内外的动荡?

  现在他还在位,若出现些许波澜,自己完全能够压下去。

  但若承乾一旦被废,心中难免会有怨恨甚至不满。

  甚至,不排除他会因此心生异志,或者……谋反!

  若是青雀登基为帝,在处理承乾和稚奴之间的兄弟关系时,难免会有不可避免的冲突。

  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神色逐渐显得有些苍老和沉重。

  这时,他终于明白当年父亲在决定王位继承时的犹豫和无奈。

  当时的李世民年轻气盛,满怀壮志,怎会懂得为父为母的难处?

  如今身处此位,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忧虑。

  “若有一日,承乾如刘据般起兵谋反,我又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心头一阵沉痛。

  他不希望重蹈覆辙,看着下一代为权力而相互残杀。

  更不想自己最终不得不亲手做出痛苦的决定。

  “唉……”

  他无奈地叹息一声。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听到他这声叹息,心中便已明白李世民此时的心情。

  他们都默默低头,没有再多言。

  至于太子的继位问题,最终还需要陛下自己决断。

  此时,东宫之内。

  李承乾却正处于另一种复杂的心情之中。

  在看完第二个扶苏视频后,内心情绪的波动几乎要将他吞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