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时期!

  刘邦望着崇祯煤山自缢的视频,轻声长叹。

  悲伤?倒也说不上。

  自家后代的事,离他这个始祖太遥远了。

  哪怕是亲孙子,他都未必上心。

  但朱由检这一死,倒是令他肃然起敬。

  “要说韬略,我不如张良。”

  “治政抚民、粮草调度,我不如萧何。”

  “领兵冲阵,横扫千军,我不如韩信。”

  “可我明白一点:做皇帝,最重要的是用人。”

  刘邦微微摇头。

  朱由检呢?

  不是没人可用,是他把能用的全整没了。

  魏忠贤虽然权势过盛,可也不是全然无用。

  袁崇焕更是手握兵权的大将。

  结果这两人都被崇祯亲手除掉。

  之后对大臣的猜忌越发严重,动不动就换阁老,搞得朝局混乱无序。

  “再大的志向,没有可信的帮手,也不过是空谈。”

  刘邦低语,一语中的。

  ……

  汉武帝时期!

  刘彻轻叹了一声,目光里却多了几分认同。

  无论他是否称得上明君,能做到以命殉国,就已值得尊敬。

  身为天子,他选择与国同亡——

  这份担当,足以传世。

  “以朱由检的才识,他已是力竭而亡。”

  “大明之运已尽,灾害连连,饿殍遍地,纵有雄才大略之人,也未必力挽狂澜。”

  相比之下,刘彻自己几乎是开局即巅峰。

  承袭文景盛世,国泰民安,财政殷实,堪称躺赢的局面。

  虽说刚亲政时遇到些掣肘。

  但毕竟有窦太后等人为他撑腰,稳住了朝纲。

  而朱由检呢?

  一登基便四面楚歌,无亲无援,孤掌难鸣。

  朝中无重臣,外无强将,宫中更无倚仗。

  “这般局势下,他撑了十八年,已是不易。”

  汉武帝深深地看了天幕一眼。

  面对此等险境,他别无选择。

  只能借力打力,铲除宦官势力,转而依托东林诸臣。

  对于这一步是否正确,汉武帝刘彻并不想深究太多。

  给这位末代天子,留几分体面罢了。

  “皇帝事事亲躬,未必便是好事。”

  “崇祯什么都想抓在手里,大到边关兵马,小到文书奏折,无一不理。”

  “结果是累垮了自己,事情却越弄越乱。”

  刘彻说着,便将话锋转向自己身旁的皇子。

  教子,是他最喜欢做的事。

  他最引以为傲的,正是识人之明。

  “皇帝识人如识天,一念失察乱乾坤。”

  若问皇帝是否必须亲征四方,他会告诉你:“未必。”

  他刘彻,从来不是冲锋陷阵的悍将,也非生来带兵的将星。

  所以他提拔了卫青这样的大将,发掘了霍去病这样的少年英才。

  身为皇帝,不在于亲手冲锋,而在于慧眼识珠,知人善用。

  “帝王之道,在于掌舵定向,而非事必躬亲。”

  “抓大放小,才是治国之术。”

  刘据恭敬躬身,频频点头。

  “儿臣谨记父皇训诲。”

  ……

  贞观时期!

  李世民目光复杂,神色沉郁,既有钦佩,亦带几分遗憾。

  在他看来,崇祯并非庸君。

  大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惜崇祯并未抓住。

  他确实不是治世之才,但也谈不上昏庸无道。

  “他不是良主,但绝非昏君。”

  “若是换作父皇,想必早已扭转乾坤了。”

  李承乾语带自豪地说道。

  李世民未作回应,神情却已说明一切。

  若是他在位,军事指挥自不必说;

  在用人治政方面,也比崇祯要强出太多。

  但要真解明末之困?那也是难料之事啊。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眼神一凝,凝视天幕,良久无言。

  画面中,崇祯吊死煤山,身旁唯有一个太监王承恩相随。

  “咱们朱家的子孙……落得这般地步。”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老朱的心。

  大明天子,最后竟形单影只,自缢于树下,连一个大臣都未陪葬。

  “堂堂百官,竟不如一内侍忠诚!”

  老朱怒声咆哮,震彻殿堂。

  文臣多心,反复无常,不堪重任。

  奉天殿内,群臣人人胆寒,个个心惊胆战。

  此刻朱元璋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看着朱由检的结局,内心翻涌起无限痛惜。

  这个从未谋面的后代,确实拼尽了全力。

  他没有太多帮手,也没有太多资源,完全凭着一腔孤勇硬撑了十八年。

  他曾奋力一搏,也曾慧眼识才;

  虽有失误,但也做了能做的事,用了能用之人。

  朱元璋的脑海里,浮现出那封熟悉的遗书——

  “朕登基以来十七载,敌军入境四次,闯贼逼近都城……”

  老朱眼眶泛红,喃喃道:“好孩子。”

  “总算是给咱老朱家,留了一点脸面。”

  “死,也要死得像个天子!”

  朱标默默垂泪,叹息一声。

  “这孩子……从未当家理政,如今却独自扛起江山。”

  “做得已足够好,父皇。”

  他的目光落在画面中那件龙袍上——竟有缝补痕迹。

  身为皇帝,竟连件像样的龙袍都没有……

  朱标的心,狠狠一揪。

  ……

  永乐时期!

  朱棣捏紧扶手,满脸怒火。

  “反了!”

  “这些贼寇,胆敢作乱!”

  “蛮夷小丑,也敢欺我大明!”

  他热血沸腾,恨不能提枪上马,再次征战北疆。

  “朱由检……这孩子,骨气倒是有。”

  “爹啊,这仗早就该打!”

  金豆子跃跃欲试。

  “若早年斩草除根,又何至于今日被人逼入绝境!”

  金豆子义愤填膺。狂妄居士连忙附和:

  “爹说得是,早就该动手!”

  “一个皇帝,竟至自缢求死——这口气,咽得下去吗?”

  “该打!必须打!”

  太子朱高炽看着他们“父子三人唱双簧”,心里苦笑。

  又来了,又在逼他表态。

  但这一次,他并没有急于反驳。

  他也知道,若这场仗打得好,也许能换来长久的安稳。

  只是……银子够不够打仗,还是个问题。

  ……

  嘉靖时期!

  嘉靖帝望着天幕陷入沉思,良久才从恍惚中恢复。

  若论勤政,在整个大明中,崇祯恐怕仅次于太祖。

  他自己,是比不了的。

  但崇祯确实缺乏能力。

  无力掌控政局,无法平定内乱,连守疆御敌都显得力不从心。

  “真是可惜了。”

  嘉靖叹息一声,心头浮现一丝愧意。

  这个皇帝虽无大才,却有一颗为国尽忠的赤子之心。

  相较之下,他嘉靖似乎未尽天职。

  他虽不上朝,却仍遥控朝政,至少没让天下动荡。

  可若与崇祯相比——他确实懒得太多。

  “若是我肯多做一些,是不是后世大明就不会这般衰落?”

  他低声自问,答案却早已清晰。

  当然会更好。

  他天资聪颖,才具非凡,即便没有正统帝王教育,也足以施展抱负。

  只是……他不愿多做罢了。

  望着那段短暂而悲壮的一生,嘉靖第一次认真地思索:

  “或许,朕也应勤政些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