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战火,思绪有些恍惚。

  他的心思也被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靖难之役。

  北平能否守住,的确是此战的关键。

  老大……没让他失望。

  身为世子,与北平共存亡!

  唯有这样才能稳定人心,共同御城。

  "老大……”

  “这场仗你打的确实是漂亮。”

  “如果不是你守住了北平城——”

  “即便我带回了大宁的兵马,后续如何,还不知道呢。”

  朱棣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现在回顾整个靖难之役,的确是险象环生。

  作为古往今来第一个靖难成功的藩王。

  朱棣要承认,自己的实力是有的。

  但运气,也是有的。

  当然了,也要靠他的那些好兄弟鼎力支持。

  在最危险的时候,一次次给他提供帮助!

  不要误会!

  朕说的好兄弟,是十七弟宁王朱权!!

  朵颜三卫,就是猛!

  “守住北平城,岂是我一人之功?”

  “是我、是母后,也是北平全体百姓的功劳!”

  朱高炽得到朱棣的夸赞,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容。

  他又想到了北平一战时的惨烈画面。

  守住北平。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付出了多少血!

  朱高炽只希望这样的战争,不要再发生了!

  饶是一向和朱高炽不对付的金豆子和狂妄居士,这时候都没有开口。

  他们对于老大守住北平的功绩,还是认可的。

  当时要是破了城,这仗可就没法继续打了。

  母后和那么多的亲眷都落在朝廷手里。

  爹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朱棣看向老二、老三,笑道:

  “老大有功。”

  “你们两个臭小子,出力也不少。”

  “说到底,还是我们一家子人齐心,才能功成。”

  朱棣不仅认可了长子的表现,也顺便表扬了老二与老三。

  毕竟长子身形偏胖,不擅长骑术与弓箭。

  因此在靖难之役期间,更多是由老二和老三伴随朱棣奔赴沙场。

  这两位兄弟也确实没让他失望。

  尤其是汉王,屡屡在危急关头解朱棣于燃眉之急。

  堪称靖难之战中不可或缺的猛将!

  但朱棣这番话,其实还有另一层意图。

  靖难之战之所以艰苦——

  靠的正是一家人的齐心协力,才得以反败为胜、问鼎天下。

  如今江山稳固,治理国家也同样不易。

  依旧得靠这几个兄弟团结一心,方能稳定长治。

  然而,金豆子和那位狂傲道士却佯装不懂朱棣话里的深意。

  “父亲说得没错!”

  “那一场靖难,能够打赢,全仗咱一家子通力合作!”

  “我们三兄弟,可都出了不少力!”

  “老二你说得好!”

  “………”

  看着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唱和着,朱棣不禁又是一声长叹。

  ……

  洪武时期!

  众人望着天幕,皆陷入沉默的思绪之中。

  朱元璋此刻心情复杂。

  九江那小子其实也不差,怎么打起仗来就这么稀里糊涂?

  倒是文忠这个儿子还算可靠,日后能扶持标儿成大事。

  在朱元璋的打算里——

  李景隆就是他准备扶上台面的新一代战将,目的是逐步取代那帮建国功臣。

  甚至打算再往深一步栽培他!

  难道这回,咱老朱真的看走眼了?

  朱标心里也在琢磨。

  四弟带兵作战确实有一手,日后保卫大明边疆,指望得上。

  四弟媳妇表现不俗,不愧出自名将徐达门下。

  至于九江那边……听说他跟老四关系亲近?

  朱允炆暗自嘀咕。

  将来的我为何那么糊涂?

  父皇会不会不再喜欢我了……

  祖父也不会宠我了……

  那我还活着干嘛?

  好疲惫啊!

  朱棣脑中转念。

  高炽真不错。

  我的娘子也挺厉害!

  高炽虽不像我,但关键时候还挺给力!

  北平守城之战,这仗打得相当精彩!

  还有啊……

  九江,你果然是我好弟兄!

  朱权默默想着:

  以后得防着点四哥,别哪天被偷袭了!

  朱元璋看完整个北平战局,沉默了好一阵子。

  只是轻咳几声,没有多话。

  好在允炆这次没整出什么糟心事。

  要不然真得被气个好歹来。

  李景隆围攻北平,虽然没成功也算在意料中。

  北平上下团结,想攻进城门确实不容易。

  只要咬牙坚持,久守自然能成。

  但李景隆后面的表现,真把老朱看懵了。

  这么多军需物资,竟然白白扔了?

  朝廷方面倒是不太在意那些装备。

  没了也能从各地补上。

  可对朱棣而言,那些物资就是命根子啊。

  他靠一座北平城抵抗整个朝廷,

  粮草就是关键的支撑!

  北地本就资源匮乏,这仗也不知要拖到哪年。

  所以必须仗打着补给也来着!

  但……不是这么用战法的啊?!

  这一仗,朱棣等于一战封神。

  拿下了小十七的所有兵马,还顺手收了粮草军备。

  最终把朝廷十几万大军打得大败,还收编一部分降兵。

  彻底打爆了老四!

  朱元璋目光停在朱棣身上,神情复杂。

  这老四,打起仗来真有一手?!

  看来天德真是尽心尽力教他这个乘龙快婿。

  你这小子,倒也没给亲家丢人。

  ……

  对于这场靖难战事的后续发展,几位天子都极为关注。

  虽然朱允炆在早期犯了不少错误。

  尽管朱棣在北平战后声势大涨。

  但总体来说,他依旧处于下风。

  即使集齐宁王全军,和朝廷相比,还是差得远。

  朱棣的胜算仍旧渺茫。

  可从天幕所展示的结局看,朱棣似乎最终拿下了胜利。

  众帝王都想弄明白他是怎么扭转乾坤的。

  ……

  天幕画面中。

  北平一役后,朱棣稍稍取得些优势。

  之后燕军与朝廷在北平周边继续交锋。

  李景隆虽然在此前大败一场,朱允炆却没有换帅。

  接着又集结新军,数量达六十万。

  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与朱棣军队在白沟河一带激战。

  这回,李景隆终于露出点名将气质。

  他手下的先锋平安,曾在朱棣麾下出征,十分了解其战术,于是设下埋伏。

  朱棣大军前行不久,便遭遇伏击,瞿能父子也趁势攻击。

  战斗伊始,朱棣即落入劣势。

  更麻烦的是——

  朱棣后撤途中,又被郭英布设的地雷炸了个措手不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