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镇总兵杜文焕的队伍便是其中之一,他与副总兵杨兴怀,以及麾下几路参将、游击等二十余名军官,再加上他们各自精心挑选、充作门面的亲兵和家丁,一行近两百余人。

  人人骑着塞外骏马,身披保养得当的轻甲,刀弓齐备,旗帜鲜明,倒也算得上是一支颇为精锐的骑队。

  尽管宁夏镇直面河套蒙古诸部,战略位置重要,但近年来由于军户制度崩坏,粮饷时常短缺,边镇整体实力下滑,大多时候只能龟缩在各大屯堡之中,与外面的蒙古人维持着一种微妙的、互不侵犯的脆弱平衡。

  但军官们麾下的家丁与亲兵,却是他们安身立命、保住权位甚至走私牟利的真正本钱,因此,这些家丁的铠甲、战马和兵器,仍勉强维持着一定的水准,看上去仍带着几分边军特有的彪悍与风霜。

  这一日,队伍正沿着官道不紧不慢地前行,副总兵杨兴怀轻轻一夹马腹,策马凑近了总兵杜文焕,脸上带着几分试探的笑意,

  “大人,您说陛下此次召天下边镇总兵进京复命,究竟所为何事?还有这新设的‘帝国大都督府’,又是个什么衙门?”

  他顿了顿,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忧虑:“不是末将多心,只是边镇战事,向来瞬息万变……朝中那帮老爷们,大多只知纸上谈兵,如今却将我等骤然召回,……这里头,该不会……是藏着什么猫腻吧?”

  杜文焕闻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斜睨了他一眼,语气不咸不淡:“哦?杨大人这番话,听着像是对陛下的政令有所不满?调令上可是陛下朱笔亲批,盖着鲜红的皇帝御印与大都督府兵符,白纸黑字,杨大人莫非是想抗旨不成?”

  杨兴怀脸色顿时微变,连忙摆手,赔着笑道:“大人言重了!言重了!属下绝无此意,只是……只是心里总有些不踏实,犯几句嘀咕罢了,万万不敢对陛下有丝毫不敬之心。”

  他心里却是一阵暗骂,他与杜文焕在宁夏镇共事多年,表面上和气,实则面和心不和,各自有着背后的派系和盘算,互相提防。

  杜文焕对他有所保留,他是知道的,但对方动不动就给他扣上“对朝廷不满”、“想抗旨”这类谋逆大罪的做派,实在让他颇为恼火。

  可转念一想,今年朝局动荡,陛下新令频出,强横如建奴八旗,都被陛下御驾北征,一举荡平;山西的那些手眼通天的晋商大家,成百上千的士绅豪门,不也在朝廷掀起的一场大案中,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家产抄没?

  还有那大同镇外的总兵王毅,麾下数万铁骑,频频出塞出击,搅得整个草原风声鹤唳;连那位自称蒙古大汗的林丹汗,也被迫接连西迁避其锋芒,连带他们宁夏镇北边河套地区的蒙古人都因此安分了不少。

  这等雷霆手段,这般煊赫兵威,由不得他一个小小的副总兵不谨慎,

  杜文焕将他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心中冷笑,轻哼一声:“既然不敢,就收起你那点小心思。”

  “帝国大都督府是陛下为重振武事、总揽兵权而新设,首任大都督,便是由陛下亲自担任,执掌天下一切兵马调动、征伐、训练之事!”

  杨兴怀虽是个武将,却也出身将门世家,耳濡目染下略通本朝掌故。他越听越是心惊,这架构,这名目,不正像是当年的武宗旧事重演吗?那位正德皇帝也曾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企图绕过文官系统,直接掌控天下兵权,却最终落得个……

  他忍不住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担忧:“这……陛下这般做法,这不就跟武宗皇帝那时……几乎一模一样吗……”

  “不一样,”杜文焕果断打断他,目光深远,“武宗当年,可能如此顺畅地调动九边重镇?而当今天子,不仅手握京营精锐,更有辽东大捷之赫赫军威震慑天下,九边诸将,谁敢不从?谁能不从?”

  他语气一转,侧头看向杨兴怀,“不过,你我倒也不必太过忧心,宁夏镇的那点底子,你杨大人难道还不清楚?镇里但凡真正能打、敢拼的悍卒,这些年来,早被你我用用银子喂得饱饱的,都成了你我的家丁标营。”

  “陛下就算想要彻底整顿边务,要想真正稳固这千里边防,终究……终究还得靠我们这些熟悉边情的老人,来为朝廷镇守边关。只要手里有兵,你我便有立足之本。”

  听到杜文焕这番剖析,杨兴怀心里也略微一定。宁夏地处西北苦寒之地,距离内地遥远,粮草转运极其不便,朝廷的饷银能有一半落到实处就算不错了。

  这些年来他们借着职权,想方设法克扣普通军士的粮饷,私下里还经营着马场、盐池等买卖,倒也养出了一批只知将令不知朝廷的家丁标营。

  这么一想,他对进京述职的顾虑又少了几分,甚至隐隐觉得,或许还能借此机会,再向朝廷讨要些实惠。

  正说话间,整支向前行进的队伍忽然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马匹的嘶鸣。

  杜文焕眉头一皱,立刻召来在前开路的亲兵队长询问情况

  不一会儿,亲兵队长策马回来,脸上带着几分无奈,禀报道:“大人,前方路口被一队士兵给封锁了,说是要有大军通过,所有行人车马一律不得通行,需在此耐心等待三个时辰,待大军完全通过之后,才能放行。”

  “三个时辰?什么人,架子这么大!”一旁的杨兴怀一听,那股刚才被强压下去的邪火“噌”地一下就窜了起来。

  他刚才被杜文焕拿话连敲带打,扣了个“对朝廷不满”的大帽子,正憋着好大一口闷气没处撒。

  此地已近潼关,算是进入了内地,能有什么大军经过?别又是哪个不开眼的卫所军官,借着由头带着兵丁出来设卡,想收取过路费的吧?这种腌臜事,他见得多了。

  “真是岂有此理!我倒要去瞧瞧,是什么人,架子摆得这么大!”他说完,也不等杜文焕发话,一抖缰绳便打马向前冲去。

  杜文焕望着他的背影,略一沉吟,觉得让杨兴怀这个莽夫先去探探路也好,便对左右示意了一下,也带着十几名亲信家丁,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最新章节,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