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通之名 第47章大道本具

小说:以神通之名 作者:猪心虾仁 更新时间:2025-08-01 12:07:2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陆昭将大致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以及如今他在边防站处境。

  听完,老道士反问道:“你觉得自己错在哪里?”

  陆昭笃定道:“学生无错,我只是坚守正确。您说过修行讲大毅力,若我被他们三言两语动摇,又岂能成大事。”

  “哈哈哈哈。”老道士脸色带着些许赞赏,“遥想当年嘉靖皇帝入京,杨廷和按皇太子礼仪迎接。嘉靖皇帝要求必须以皇帝礼仪迎接,否则就打道回府当王爷。”

  “你处理得很好,行大事者不应屈人之下。”

  陆昭发现自己这个老师挺健谈的,并非一开始认为的不问世事。

  反而像村口的大爷,很喜欢怀念往事,一有机会就跟他说些明朝的事情。

  在老道士口中,他首推嘉靖帝极尽夸耀,甚至说出历朝三代之下首推文帝,嘉靖帝略逊。

  陆昭很想吐槽,却也不是傻愣。

  他只是在原则方面‘死板’,像这种老师的个人喜好,自己犯不着去跟人家争论。

  陆昭道:“全仰仗老师炼神功法,如果没有精神攻击,我也无法快速击杀歹徒。”

  金性神通加上不低的身体素质,在乱战中几乎无人能遏制。

  如果不是陆昭掌握了精神攻击,对目标造成一瞬间的晃神,可能就给他们逃掉了。

  “这就是你错的地方。”老道士笑盈盈摇头,“五百年来只有你走到内景,如果你走不进来贫道如何收你为徒,如果不是你天资斐然,炼神功效又如何能这么快起效?”

  “你还错了另一个地方,你可知是何处?”

  陆昭面露沉思,左思右想也没想通,他求问道:“求老师解惑。”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老道士念念有词,随后便笑而不语,又装起了谜语人。

  陆昭没有继续追问,转而说起了修行上的瓶颈。

  “老师,初入炼神时,我感到炼神如吞针。”

  “初学如小儿学步,觉得像吞针是你运功气走错了。”

  老道士并不意外,他传授时故意不教窍门。

  如此主要为了让陆昭吃点苦头,修行太顺风顺水会失去敬畏之心,对往后成长不利。

  只有知晓修行艰难,才能乘风破浪。

  “为师教你一个窍门,能够避免运功如吞针。”

  “老师,学生已经找到窍门。”

  陆昭的回答让老道士神情微微一僵。

  这才过去十几天,就自己找到窍门了?

  想当年他可是摸索了小半年才能够做到‘无痛炼神’,这还是提前知道窍门的情况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老道士眉目带着一丝严肃批评道:“君子诚之为贵。”

  陆昭当场演示了一遍,等他再度睁开眼睛,老道士一如往日的风轻云淡。

  “不错不错,有为师当年半分风采。”

  “老师当年几日练成?”

  “一日。”

  老道士淡淡答复,陆昭对此并未怀疑。

  毕竟对方已经是得道真仙,总不能比自己差。

  “想来你应该快到瓶颈了……”

  “学生已经察觉瓶颈。”

  “……”

  老道士沉默片刻,随即命令道:“以后进来,先与我汇报你的课程到了何种地步,不要老是冒冒失失的。说话都说不全。”

  陆昭心有些懵逼,却也还是点头道:“是。”

  老道士道:“你现在是不是感觉到神念无法继续增长,也无法增加?”

  “没错。”陆昭伸手凝聚一条白虫,从‘线状’变成了小拇指大小。

  威力从让人晃神到能让人眩晕,这是陆昭拿自己实验的。

  这东西‘发射’出去就跟子弹一样,打到谁身上都有伤害。

  “说明你已经炼神即将小成,差一丝契机便能突破。炼神修行与性修息息相关,前者是运用之法,后者是筑基之法。”

  老道士从衣袖里掏出一本书,问道:“为师可以帮你直接灌顶,领你入炼神小成,或者你自己参悟。”

  陆昭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老道士傲然回答:“对于别人来说自然是自己修行更好,但贫道能让你突破得比自己领悟更好。”

  陆昭面露思索,眼中透着怀疑。

  并不是怀疑老道士的能力,而是在怀疑老道士给他下套。会不会等他一答应,就接机抄起戒尺?

  “从古至今都有点化一说,为师犯不着骗你。”老道士抚须道:“既然你不信,那我便告诉你。”

  “此法,名为悟道,明悟心中之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有先悟道,才能修道一说。”

  “这也是为什么性修难,性命双修更是难如登天的原因。”

  老道士开始讲述历代宗师悟道经历。

  老子博览群书,观遍天下兴衰,行至函谷关著《道德经》。

  庄子于濮水垂钓悟道,以梦蝶身化自然。

  孔子周游列国,贯通伦理常纲,勘定天命。

  没有任何法门,没有任何口诀,就像寻常闲谈一般。

  陆昭起初听得很枯燥,后来隐隐明白所谓悟道之法是什么。

  并不是物品和法门,它本就不存在,又无处不在。

  遵循前人是突破,寻觅己道是水到渠成。二者过程上一区别,结果上又没有区别。

  不过这修道古法还真是晦涩,也难怪没有在现代广泛流传,更没有被写入教材。

  老道士说完王重阳活死人墓悟道,询问:“现在知道如何悟道没有?”

  陆昭回答道:“大道无处不在,并无法门,需要自己悟。”

  “孺子可教。”

  老道士点头,悠然说道:“大道何处寻,老子早已写在了道德经开篇,而历代宗师们也都已经寻到,你又何必自己去走前人走过的路?”

  “现在我问你,你要选哪一条?”

  陆昭思索片刻,目光坚定回答:“既然大道常在,学生自当去寻找。”

  领悟的大道并无区别,但对于修行之人本身必然有关联,否则历朝历代的宗师们为什么都要自己领悟?

  他要修就修最好的,至少尽自己所能。

  老道士笑容渐浓,又赠予一言:“大道本具,不假他人。”

  “你且去试试,如若半年没有成效,就老老实实接受为师点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以神通之名,以神通之名最新章节,以神通之名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