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理清楚,陆昭收好文件,重新投入了日常工作。
而不是火急火燎想着如何向林家表态。
有些东西急不得,越是急于投靠,越容易栽跟头。况且林知宴都没有提出诉求,又怎么确定对方一定需要自己?
晚上下班,陆昭又把张立科喊去了大马路边的大排档。
两人填饱肚子,酒过三巡。
张立科率先开口八卦:“今天感觉怎么样?”
陆昭反问:“什么感觉怎么样?”
“又在装傻,站内可是传遍了,林组亲口让你与她同车。”
张立科挤眉弄眼道:“我说,你就别犟了,赶紧考虑能不能成。那可是苍梧林家,你要是攀上了哪还有吕金山什么事。”
陆昭拿纸巾擦嘴,再度反问道:“你见过两个精神类超凡者结婚吗?”
“呃……”
张立科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没有。
或者说精神类超凡者太少了,整个联邦就几千人,他活了几十年就碰到了陆昭一个。
倒是一直有传言,精神类超凡者都能读心,所以基本不可能走到一起。
但陆昭明显不像是能读心的样子。
“为什么?”
陆昭解答道:“强大的精神力外溢,也会对各自有不同程度影响。就像两块磁铁,可能贴在一起,也可能互相排斥。”
张立科道:“贴在一起岂不是更容易看对眼?”
“互相排斥还可以用意志力克制,可贴在一起,那意识就会像泥巴一样混合。”
陆昭双手合拢,五指完全相扣。
“两个人的意识杂糅在一起,最终精神崩溃。”
张立科微微瞪大眼睛:“这么严重?”
“这种情况比较极端,一般出现记忆错乱就会主动分开。”
陆昭摊手道:“我与林组长属于相斥。”
其实更多是人少,加上大家都挺傲的。
张立科若有所思,面露可惜道:“真是不凑巧,要是能攀上林组咱们就轻松许多了。”
“能攀上,但很危险。”
陆昭将今天的事情全部讲述了一遍,张立科起初还有闲心质疑陆昭的‘精神超凡不婚论’,可当听到最后整个人都沉默了。
他掏出烟一顿吞云吐雾后,道:“大能斗法都激烈到深入基层了吗?”
从十年卫国战争结束,和平就已经实质上远离了社会,天下没有一处是安定的。
小到街头黑帮,大到武侯们的道政局,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激烈对抗。
本来张立科还觉得大家斗而不破,可如今一转眼自己好像身处了武侯斗法之中,烈度已经深入到了基层。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当上层斗法开始需要基层支持,那就是热战的开端。
“老陆,我建议你别掺和进去。你如今生命开发速度快,不是说明年要去中南道赤水军吗?”
“……”
陆昭沉默片刻,道:“我确实是这个打算,但去到那边等熬出头恐怕需要十几年。”
任何地方都需要关系,哪怕是军队里。
他之前的打算只是相较于在南海道被陈家压制,去中南道自己能得到更公平的环境。
陆昭一直在思考,他需要的只是公平吗?
联邦从来不缺天才,每年赤水帝京两大学府数千毕业生,余下稍微逊色的学府有数万。
自己去了赤水军,一切顺利的话估计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提上将官。
那样太慢了。
陆昭已经能感觉到地方权力越来越大,几乎已经是晚唐节度使的地步,这不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今天林知宴的话,更让他有一个不好的猜想。
可能还没熬出头联邦就已经分崩离析。
但我能相信林知宴吗?
陆昭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直接扑上去只会给人当枪。
他点头道:“我会慎重的。”
铃铃铃。
手机响起,打来的是一个陌生的电话。
接通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
“陆参谋,明天行动,早上八点防市特勤反应部队驻地,与你一同行动的是许振华少校。”
“是。”
陆昭应声,随后他道:“我好像没有给你电话。”
公职人员的办公电话都留有在档案,但这是他的私人电话。
林知宴想要拿到手,估计得去联系通信运营那边了。
“需要吗?”
电话另一边语气理所当然:“这都是工作需要,陆学长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
六月十八号。
陆昭接到了专案组命令,直接去后勤调配了一辆军用卡车,从各连队中挑选了十个一阶超凡者临时组成一个班进入防市。
其中就有执勤连的廖郎。
沿路的风景从山川密林变成了一栋栋白墙蓝玻璃的高楼,周遭传来的声音从鸟叫虫鸣变成了自行车的钉钉声。
他来时恰好是早高峰,市民们坐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如成群的工蚁一样挤满了马路。
军卡等待红绿灯,廖郎坐在驾驶位上,感慨道:“以前大家都开小车,现在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陆昭位于副驾驶位道:“能活着就不错了,这日子也不知道还能和平几年。”
在他记忆里,十年前人们都开着小车,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汽车。
大灾变后,许多人变卖了小车,换成了更经济实惠的自行车。
一方面是经济倒退与下岗潮,另一方面是油气资源的减少,导致了汽油大涨价。
如今95号汽油价格达到了20元每升,最低工资才两千元,而在当今社会最低往往就是真实工资。
陆昭在公家不需要自己掏钱,普通人就消费不起了。
自行车成为了最经济实惠的出行工具。
大家如今只需要在厂区,学校,家三地往返。
许多干脆就是在一个大型厂区里,厂区中有学校,医院,商业街等等,不需要走出厂区也能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对此华族有过不满,但基本没有闹起来过。幸福是对比出来的,每当民愤沸腾的时候,外邦区就会出现大规模食物短缺。
一个月薪两千的华族,看到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邦民也就心平气和了。
至少我还是人,还能岁月静好。
这个时代没有谁是幸福美满的,只是受到的苦难大小区别。
大灾难从来没有结束,文明早已远去,人类依旧在黑暗之中寻求着复兴文明的道路。
而不是火急火燎想着如何向林家表态。
有些东西急不得,越是急于投靠,越容易栽跟头。况且林知宴都没有提出诉求,又怎么确定对方一定需要自己?
晚上下班,陆昭又把张立科喊去了大马路边的大排档。
两人填饱肚子,酒过三巡。
张立科率先开口八卦:“今天感觉怎么样?”
陆昭反问:“什么感觉怎么样?”
“又在装傻,站内可是传遍了,林组亲口让你与她同车。”
张立科挤眉弄眼道:“我说,你就别犟了,赶紧考虑能不能成。那可是苍梧林家,你要是攀上了哪还有吕金山什么事。”
陆昭拿纸巾擦嘴,再度反问道:“你见过两个精神类超凡者结婚吗?”
“呃……”
张立科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没有。
或者说精神类超凡者太少了,整个联邦就几千人,他活了几十年就碰到了陆昭一个。
倒是一直有传言,精神类超凡者都能读心,所以基本不可能走到一起。
但陆昭明显不像是能读心的样子。
“为什么?”
陆昭解答道:“强大的精神力外溢,也会对各自有不同程度影响。就像两块磁铁,可能贴在一起,也可能互相排斥。”
张立科道:“贴在一起岂不是更容易看对眼?”
“互相排斥还可以用意志力克制,可贴在一起,那意识就会像泥巴一样混合。”
陆昭双手合拢,五指完全相扣。
“两个人的意识杂糅在一起,最终精神崩溃。”
张立科微微瞪大眼睛:“这么严重?”
“这种情况比较极端,一般出现记忆错乱就会主动分开。”
陆昭摊手道:“我与林组长属于相斥。”
其实更多是人少,加上大家都挺傲的。
张立科若有所思,面露可惜道:“真是不凑巧,要是能攀上林组咱们就轻松许多了。”
“能攀上,但很危险。”
陆昭将今天的事情全部讲述了一遍,张立科起初还有闲心质疑陆昭的‘精神超凡不婚论’,可当听到最后整个人都沉默了。
他掏出烟一顿吞云吐雾后,道:“大能斗法都激烈到深入基层了吗?”
从十年卫国战争结束,和平就已经实质上远离了社会,天下没有一处是安定的。
小到街头黑帮,大到武侯们的道政局,无时无刻都在进行激烈对抗。
本来张立科还觉得大家斗而不破,可如今一转眼自己好像身处了武侯斗法之中,烈度已经深入到了基层。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当上层斗法开始需要基层支持,那就是热战的开端。
“老陆,我建议你别掺和进去。你如今生命开发速度快,不是说明年要去中南道赤水军吗?”
“……”
陆昭沉默片刻,道:“我确实是这个打算,但去到那边等熬出头恐怕需要十几年。”
任何地方都需要关系,哪怕是军队里。
他之前的打算只是相较于在南海道被陈家压制,去中南道自己能得到更公平的环境。
陆昭一直在思考,他需要的只是公平吗?
联邦从来不缺天才,每年赤水帝京两大学府数千毕业生,余下稍微逊色的学府有数万。
自己去了赤水军,一切顺利的话估计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提上将官。
那样太慢了。
陆昭已经能感觉到地方权力越来越大,几乎已经是晚唐节度使的地步,这不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今天林知宴的话,更让他有一个不好的猜想。
可能还没熬出头联邦就已经分崩离析。
但我能相信林知宴吗?
陆昭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直接扑上去只会给人当枪。
他点头道:“我会慎重的。”
铃铃铃。
手机响起,打来的是一个陌生的电话。
接通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出。
“陆参谋,明天行动,早上八点防市特勤反应部队驻地,与你一同行动的是许振华少校。”
“是。”
陆昭应声,随后他道:“我好像没有给你电话。”
公职人员的办公电话都留有在档案,但这是他的私人电话。
林知宴想要拿到手,估计得去联系通信运营那边了。
“需要吗?”
电话另一边语气理所当然:“这都是工作需要,陆学长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
六月十八号。
陆昭接到了专案组命令,直接去后勤调配了一辆军用卡车,从各连队中挑选了十个一阶超凡者临时组成一个班进入防市。
其中就有执勤连的廖郎。
沿路的风景从山川密林变成了一栋栋白墙蓝玻璃的高楼,周遭传来的声音从鸟叫虫鸣变成了自行车的钉钉声。
他来时恰好是早高峰,市民们坐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如成群的工蚁一样挤满了马路。
军卡等待红绿灯,廖郎坐在驾驶位上,感慨道:“以前大家都开小车,现在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陆昭位于副驾驶位道:“能活着就不错了,这日子也不知道还能和平几年。”
在他记忆里,十年前人们都开着小车,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汽车。
大灾变后,许多人变卖了小车,换成了更经济实惠的自行车。
一方面是经济倒退与下岗潮,另一方面是油气资源的减少,导致了汽油大涨价。
如今95号汽油价格达到了20元每升,最低工资才两千元,而在当今社会最低往往就是真实工资。
陆昭在公家不需要自己掏钱,普通人就消费不起了。
自行车成为了最经济实惠的出行工具。
大家如今只需要在厂区,学校,家三地往返。
许多干脆就是在一个大型厂区里,厂区中有学校,医院,商业街等等,不需要走出厂区也能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对此华族有过不满,但基本没有闹起来过。幸福是对比出来的,每当民愤沸腾的时候,外邦区就会出现大规模食物短缺。
一个月薪两千的华族,看到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邦民也就心平气和了。
至少我还是人,还能岁月静好。
这个时代没有谁是幸福美满的,只是受到的苦难大小区别。
大灾难从来没有结束,文明早已远去,人类依旧在黑暗之中寻求着复兴文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