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
李云龙斜着眼,瞥了一眼身边的耿忠,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发个屁的财!”
“你看看这地方,除了娘们就是棉花,连个耗子都饿得直打晃,咱们能发什么财?”
他现在是一肚子的火,看什么都不顺眼。
被服厂的厂长办公室里,也就是一孔收拾得还算干净的窑洞。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唯一的木椅子上,从腰间摸出一把缴获来的小刀,拿起一块木头,开始“唰唰”地削了起来。
这是他烦躁时的老习惯。
耿忠也不急,他先是跑出去,从炊事班的锅里,舀了一碗滚烫的热水,小心翼翼地端了进来,放在李云龙面前。
然后,他走过去,将那扇破旧的木门,神秘兮兮地,给关上了。
“大哥。”
他凑到李云龙跟前,压低了声音。
“你还记不记得,在苍云岭,鬼子扔出来的那种手榴弹?”
李云龙手上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想了想。
“记得啊,咋了?”
“那玩意儿,扔出来跟个二踢脚似的,‘呲啦’一声,光冒烟,不咋响,威力也就那样。”
“那帮王八犊子,也就仗着那玩意儿多,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扔。”
李云龙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他新一团的弟兄们,要是人手一个边区造手榴弹,威力不比那玩意儿强?
“对!”
耿忠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抛出了他那个,充满了诱惑力的鱼饵。
“大哥,那如果……”
他的眼睛,在昏暗的油灯下,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
“如果我能用这厂子里,那堆积如山的棉花,给咱们,造出一种新的手榴弹。”
“一种,威力比小鬼子那个破香瓜手雷,还大上三倍!”
“一炸,就是一大片!炸鬼子的碉堡,就跟拿刀切豆腐一样,一炸一个大窟窿!”
“你,信不信?”
……
寂静。
窑洞里,瞬间变得针落可闻。
只有李云龙手上那把小刀,在削木头的“唰唰”声,突兀地,停了下来。
李云龙,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眯着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耿忠。
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穿。
“用棉花?”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
“造手榴弹?”
“耿兄弟,你小子,没发烧说胡话吧?”
他伸出手,就想去摸耿忠的额头。
“棉花,那是软趴趴的东西,点火都费劲,它怎么炸?”
“你小子,又想鼓捣什么新花样?”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这太荒谬了!
这已经超出了他这几十年来,所有关于战争和武器的认知!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
耿忠知道,自己绝不能去跟他解释什么叫“硝化反应”,什么叫“酯化反应”。
跟李云龙这种实用主义的土将军,讲科学,那是对牛弹琴。
你得跟他讲结果。
他故作高深地,摆了摆手,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模样。
“山人,自有妙计。”
“您就别管这棉花是怎么炸的了。”
“您只要知道,它能炸,而且,炸起来,比什么都响就行了!”
他看李云龙还是将信将疑,于是又加了一把火。
“不过呢,光有棉花这味‘主料’,还不行。”
“就像做菜一样,还得有两味关键的‘药引子’,才能把这棉花的‘药性’,给逼出来。”
他凑得更近了,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说什么天大的机密。
“我需要两样东西。”
“只要您能帮我搞到这两样东西,我就能给咱们独立团,给您李大厂长,变出那威力无穷的‘大炮仗’来!”
“什么东西?”
李云龙的好奇心,终于被彻底勾了起来。
“一样。”
耿忠伸出了一根手指。
“是城里那些大户人家,或者洋人开的商铺里,拿来刷茅房,通阴沟用的,那种‘洋灰水’。”
“听说,那玩意儿劲儿大,倒在哪儿哪儿就冒烟,腐蚀性特别强。”
“这东西,我需要一些,而且,越多越好。”
“洋灰水?”
李云龙皱起了眉头,这玩意儿他听说过,就是盐酸嘛。
“刷马桶的东西,跟造手榴弹有啥关系?”
“药引子,药引子嘛。”耿忠含糊其辞。
“那另一样呢?”李云龙追问。
“另一样。”
耿忠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是咱们乡下人,有时候拿来做鞭炮,或者腌肉用的,那种‘硝石’,也叫‘土硝’。”
“就是那种,在一些老房子的墙角下,或者厕所旁边的土墙上,会渗出来的一层白霜。”
“这东西,我也需要,同样,是越多越好。”
……
洋灰水。
硝石。
棉花。
这三样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东西,怎么就能组合到一起,变成手榴弹了?
李云龙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
他觉得,这事儿,处处都透着一股子不靠谱的邪乎劲儿。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又在胡说八道。
可是……
可是他又转念一想。
眼前这个小子,是谁?
是耿忠啊!
是那个,能用发霉的馒头,把一个已经被宣判了死刑的破伤风病人,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神人!
是那个,能用一面破镜子,一根破竹筒,指挥着炮兵,打出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大捷的军师!
他的本事,他的能耐,早就已经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了!
李云龙的内心,在“这事儿不合理”和“但我兄弟牛逼”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最终。
后者,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他娘的!
管他合不合理!
只要是耿兄弟说的,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李云龙猛地,将手里那把削了一半的小刀,往桌子上一拍!
“啪!”
他站了起来。
在小小的窑洞里,来回踱了两步。
最后,他停在耿忠面前,一锤定音!
“行!”
“老子不管你拿这些玩意儿,是准备刷马桶,还是准备当饭吃!”
“只要你小子说,它能行!”
“那它,就一定能行!”
他那股子不讲道理的,草莽英雄的霸气,再次显露无遗!
“这事,包在老子身上了!”
他开始琢磨起来。
“‘洋灰水’,也就是盐酸,这玩意儿根据地里没有,只有县城里有。不好搞,得想个办法,从鬼子或者二鬼子手里弄。”
“至于那个硝石……”
他眼睛一亮,一拍大腿!
“我记得!我记得以前路过附近一个叫赵家峪的村子,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但村里人会熬土硝做鞭炮卖钱!他们的土墙里,肯定有这玩意儿!”
“好!”
李云龙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威力巨大的“大炮仗”,在鬼子堆里开花的场景!
“就这么定了!”
他正准备,立刻就派自己的警卫员,去那个赵家峪打探一下硝石的下落。
就在这时。
“报告!”
窑洞的门,被猛地推开。
一名警卫员,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他的手里,还拿着一份,从总部辗转送来的,盖着紧急戳印的通报。
李云龙斜着眼,瞥了一眼身边的耿忠,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发个屁的财!”
“你看看这地方,除了娘们就是棉花,连个耗子都饿得直打晃,咱们能发什么财?”
他现在是一肚子的火,看什么都不顺眼。
被服厂的厂长办公室里,也就是一孔收拾得还算干净的窑洞。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唯一的木椅子上,从腰间摸出一把缴获来的小刀,拿起一块木头,开始“唰唰”地削了起来。
这是他烦躁时的老习惯。
耿忠也不急,他先是跑出去,从炊事班的锅里,舀了一碗滚烫的热水,小心翼翼地端了进来,放在李云龙面前。
然后,他走过去,将那扇破旧的木门,神秘兮兮地,给关上了。
“大哥。”
他凑到李云龙跟前,压低了声音。
“你还记不记得,在苍云岭,鬼子扔出来的那种手榴弹?”
李云龙手上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想了想。
“记得啊,咋了?”
“那玩意儿,扔出来跟个二踢脚似的,‘呲啦’一声,光冒烟,不咋响,威力也就那样。”
“那帮王八犊子,也就仗着那玩意儿多,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扔。”
李云龙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他新一团的弟兄们,要是人手一个边区造手榴弹,威力不比那玩意儿强?
“对!”
耿忠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抛出了他那个,充满了诱惑力的鱼饵。
“大哥,那如果……”
他的眼睛,在昏暗的油灯下,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
“如果我能用这厂子里,那堆积如山的棉花,给咱们,造出一种新的手榴弹。”
“一种,威力比小鬼子那个破香瓜手雷,还大上三倍!”
“一炸,就是一大片!炸鬼子的碉堡,就跟拿刀切豆腐一样,一炸一个大窟窿!”
“你,信不信?”
……
寂静。
窑洞里,瞬间变得针落可闻。
只有李云龙手上那把小刀,在削木头的“唰唰”声,突兀地,停了下来。
李云龙,缓缓地,抬起了头。
他眯着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耿忠。
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穿。
“用棉花?”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
“造手榴弹?”
“耿兄弟,你小子,没发烧说胡话吧?”
他伸出手,就想去摸耿忠的额头。
“棉花,那是软趴趴的东西,点火都费劲,它怎么炸?”
“你小子,又想鼓捣什么新花样?”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这太荒谬了!
这已经超出了他这几十年来,所有关于战争和武器的认知!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
耿忠知道,自己绝不能去跟他解释什么叫“硝化反应”,什么叫“酯化反应”。
跟李云龙这种实用主义的土将军,讲科学,那是对牛弹琴。
你得跟他讲结果。
他故作高深地,摆了摆手,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模样。
“山人,自有妙计。”
“您就别管这棉花是怎么炸的了。”
“您只要知道,它能炸,而且,炸起来,比什么都响就行了!”
他看李云龙还是将信将疑,于是又加了一把火。
“不过呢,光有棉花这味‘主料’,还不行。”
“就像做菜一样,还得有两味关键的‘药引子’,才能把这棉花的‘药性’,给逼出来。”
他凑得更近了,声音压得更低,像是在说什么天大的机密。
“我需要两样东西。”
“只要您能帮我搞到这两样东西,我就能给咱们独立团,给您李大厂长,变出那威力无穷的‘大炮仗’来!”
“什么东西?”
李云龙的好奇心,终于被彻底勾了起来。
“一样。”
耿忠伸出了一根手指。
“是城里那些大户人家,或者洋人开的商铺里,拿来刷茅房,通阴沟用的,那种‘洋灰水’。”
“听说,那玩意儿劲儿大,倒在哪儿哪儿就冒烟,腐蚀性特别强。”
“这东西,我需要一些,而且,越多越好。”
“洋灰水?”
李云龙皱起了眉头,这玩意儿他听说过,就是盐酸嘛。
“刷马桶的东西,跟造手榴弹有啥关系?”
“药引子,药引子嘛。”耿忠含糊其辞。
“那另一样呢?”李云龙追问。
“另一样。”
耿忠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是咱们乡下人,有时候拿来做鞭炮,或者腌肉用的,那种‘硝石’,也叫‘土硝’。”
“就是那种,在一些老房子的墙角下,或者厕所旁边的土墙上,会渗出来的一层白霜。”
“这东西,我也需要,同样,是越多越好。”
……
洋灰水。
硝石。
棉花。
这三样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东西,怎么就能组合到一起,变成手榴弹了?
李云龙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
他觉得,这事儿,处处都透着一股子不靠谱的邪乎劲儿。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又在胡说八道。
可是……
可是他又转念一想。
眼前这个小子,是谁?
是耿忠啊!
是那个,能用发霉的馒头,把一个已经被宣判了死刑的破伤风病人,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神人!
是那个,能用一面破镜子,一根破竹筒,指挥着炮兵,打出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惊天大捷的军师!
他的本事,他的能耐,早就已经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了!
李云龙的内心,在“这事儿不合理”和“但我兄弟牛逼”之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最终。
后者,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他娘的!
管他合不合理!
只要是耿兄弟说的,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李云龙猛地,将手里那把削了一半的小刀,往桌子上一拍!
“啪!”
他站了起来。
在小小的窑洞里,来回踱了两步。
最后,他停在耿忠面前,一锤定音!
“行!”
“老子不管你拿这些玩意儿,是准备刷马桶,还是准备当饭吃!”
“只要你小子说,它能行!”
“那它,就一定能行!”
他那股子不讲道理的,草莽英雄的霸气,再次显露无遗!
“这事,包在老子身上了!”
他开始琢磨起来。
“‘洋灰水’,也就是盐酸,这玩意儿根据地里没有,只有县城里有。不好搞,得想个办法,从鬼子或者二鬼子手里弄。”
“至于那个硝石……”
他眼睛一亮,一拍大腿!
“我记得!我记得以前路过附近一个叫赵家峪的村子,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但村里人会熬土硝做鞭炮卖钱!他们的土墙里,肯定有这玩意儿!”
“好!”
李云龙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威力巨大的“大炮仗”,在鬼子堆里开花的场景!
“就这么定了!”
他正准备,立刻就派自己的警卫员,去那个赵家峪打探一下硝石的下落。
就在这时。
“报告!”
窑洞的门,被猛地推开。
一名警卫员,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他的手里,还拿着一份,从总部辗转送来的,盖着紧急戳印的通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最新章节,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最新章节,亮剑:都穿越了还玩小米加步枪?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