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宁宴,温照影身着正红衣袍,额间点缀三颗南海明珠,挽着顾客州的手走进温府。
这座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府邸,廊下的海棠还是去年的模样,阶前的青苔却漫过了熟悉的砖缝,再归来时,竟也生分了。
兄长远远站在回廊下,看见她只拱了拱手,道一声“世子妃安”;
妹妹躲在母亲身后,连那句常说的“姐姐带了什么玩物”都没问出口。
“照影刚嫁过去三个月,就把侯府的中馈打理得井井有条。”温相的声音在正厅响起,目光扫过顾客州时满是笑意。
温照影低头抿了口茶,茶水烫得舌尖发麻。
席间没人提她的绣坊,没人问她圣上的屏风,连母亲都只反复叮嘱:“要给客州多添些菜,他是咱家的体面。”
体面……
她不明白,她只是出嫁了,并不是剥离了骨肉。
为何兄长姊妹都不再凑近她,连父母的目光,都落在她这位贤夫身上?
正恍惚间,管家突然进来通报:“成平侯府的江公子来了。”
满座的谈笑声骤然停了半拍。
最先站起的是父亲,他杵着拐杖,走上前去,江闻铃如今是侯爷,该迎的还是要迎。
她一时着急,起身去扶父亲,却被他止住:“留在内室,已为人妇,不知避嫌。”
她的手悬在半空,不知所措,直到顾客州顺势把她的手牵住,坐下,她才回了神。
原来连孝心都是要被裹进规矩里的。
原来女儿,只要出嫁,也是可以形同陌路的。
过半刻,温相领着江闻铃进来,他手中拿着一个锦盒,里面妥贴地放着一个人参。
温照影看向他,不作声,却见他的目光瞟过来,赶忙低了头。
一旁的顾客州瞧见她的异样,笑了笑,低声:“怎么?”
她抿唇:“没什么。”
茶过三巡,温相放下茶杯,拐杖在青砖上叩了叩:“后院新搭了葡萄架,今年的新藤爬得正好,不如都去瞧瞧?”
这话一出,兄长立刻起身附和,姊妹们也跟着笑起来,方才因江闻铃到来而凝滞的气氛,总算松动了些。
母亲拉着温照影的手要走,却被温相拦住:“让孩子们自己走,正好说说话。”
温照影的手空了下来,顾客州自然地替她理了理鬓角的碎发:“走吧,听说岳父的葡萄藤,是从西域引来的。”
廊下的海棠落了满地,顾客州走得快,几步就到了葡萄架下,被迎上来的管家搭话。
温照影被地上的花瓣绊了下,脚步慢了半拍。
等她走到月亮门时,前面的人已经散进了葡萄架的阴影里,连青禾都被姊妹们拉着去看新结的葡萄了。
她刚要抬脚,袖角忽然被什么勾住了。
低头一看,是枝从廊柱上垂下来的海棠花枝,尖锐的刺缠在绣凤的裙角上,扯得丝线微微发紧。
她抬手去解,指尖刚碰到花枝,另一只有力的手先一步捏住了刺尖。
“别动,这刺带倒钩。”
江闻铃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他不知何时落伍,在她后方。
她方才明明见他在人群前面……
温照影猛地缩回手,人群的嬉闹声从不远处传来,看着缠住的丝线,心中莫名紧张。
没人注意到,月亮门后的两人,被这道窄窄的门廊,与热闹的人群隔成了两个世界。
江闻铃的指尖极轻,顺着丝线慢慢挑开倒刺,海棠花瓣落在他手背上,又被风卷走。
“再过几日……”他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飞了落在藤上的雀儿,“我要去西北随军。”
她猛地抬头,正撞见他垂眸的样子——他的睫毛很长,在眼下投出片浅影,竟比新叶还要软。
“西北吗……”
他已经挑开了倒刺,却没立刻松手,指尖停在她裙角的凤纹上:“这凤绣得太密了,累不累?”
这话问得突兀,她还未缓过来,看向他,眼中带些惆怅。
西北……会很苦吧?
但,她嫁入侯府三个月,从没人问过她“累不累”。
葡萄架那边传来杯盏相碰的脆响,顾客州的声音隐约传来:“照影怎么还没来?”
江闻铃立刻收回手,往后退了半步,恰好退进廊柱的阴影里,像从未出现过。
“后日城门前,嫂嫂能否相送?”
他说得很轻,带着淡淡的笑意,眼里还有没散尽的不羁与骄傲。
他把那根缠过她裙角的海棠枝折下来,塞进她手里:“海棠无香,很衬嫂嫂。”
温照影攥着那截花枝,花瓣上的露珠沾在掌心,凉得像泪。
她转身走进葡萄架时,看见顾客州正朝月亮门望来。
他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花枝上,笑意淡了些,却没多问,只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落瓣:“在干什么?让我好找。”
“这海棠开得漂亮,我就折了一支,想自己养。”
“给我吧,我让小厮包起来。”顾客州笑笑,伸出手。
温照影迟疑地,又看向人群,终究给了他。
她往人群外望了眼,月亮门后的廊柱空着,只有那截被折过的海棠枝,还在风里轻轻晃。
江闻铃已经走了,或许是绕到了葡萄架的另一头,或许是回了前院。
总之,那片刻的独处,像场被风吹散的梦,只在她掌心留下一点凉。
后日城门……她在心中记下,转身,再次入了像梦一般的归宁宴。
这里的人心太假,让她无法付诸真心。
马车驶进侯府大门时,顾客州把那截海棠枝递给门房。
“找个瓷瓶养着,放在书房窗台上。”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转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温照影正望着窗外。
“夫人愣着做什么?”
进了内院,青禾刚端来醒酒汤,顾客州就借着看她颈侧红疙瘩的由头,拇指在那片肌肤上稍一用力。
温照影的肩膀几不可察地颤了颤,像只受惊的雀儿:“花园蚊虫多,有些痒。”
“明日起,陪我在书房抄佛经。”他漫不经心地收回手,目光扫过她骤然收紧的手,“正好看看屏风的画稿,画什么合适。”
明日起……温照影的心沉了沉:“多久?”
“快的话两三日,慢的话……半月也未必。”
这理由找得滴水不漏,她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好。”她低头应着。
垂眸,她看见自己的影子落在青砖上,被廊下的灯笼拉得很长,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了。
顾客州回书房时,门房正好把养着海棠枝的瓷瓶送进来。
顾客州坐在案前,指尖反复碾过花瓣上的褶皱——分明是刚折的花枝,怎会蔫得这样快?
倒像是被人攥在掌心,捂掉了生气。
他想起今早去温府前,曾听见小厮议论,说成平侯府的人在备行囊,像是要出远门。
那时他没在意,此刻却突然想起江闻铃在葡萄架下的样子,可疑得很。
他明明走在人群前面,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月亮门后?
这几步路,寻常人走得一盏茶功夫,他却像凭空移过去的。
除非,他根本没往前院走,一直在暗处盯着温照影的动向。
还有温照影递给他花枝时,指尖微微发颤,目光总往人群外瞟。
她说是折来养的,可那花枝上的倒刺还缠着几根金线,分明是从她裙角勾下来的。
寻常折花,怎会缠得这样紧?
“呵。”
顾客州低笑一声,指尖猛地攥紧花枝,倒刺扎进皮肉也没察觉。
“管家。”他扬声唤人,声音在空荡的书房里撞出回声,“后日起,锁了内院所有角门。”
管家刚进门,就被他眼里的寒意惊得一哆嗦。
“就说府里丢了东西,”顾客州把玩着案上的狼毫,笔尖在宣纸上点出个墨团,“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尤其是……夫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若是她要出去,就说我等着她研墨。告诉门房,盯紧些,别让什么阿猫阿狗,把不该带出去的东西带出去了。”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却冷极了。
顾管家瞥见他指尖的血珠滴在海棠花瓣上,红得刺目,慌忙应声退下。
顾客州将那截花枝扔进废纸篓时,听见窗外传来夜露滴落的声。
他走到窗边,望着内院卧房的方向,那里的烛火还亮着,窗纸上映出温照影低头的影。
她在做什么?
是在给江闻铃写临别信?
还是在准备什么私相授受的信物?
夜过半时,顾客州的书房还亮着灯。
案上的宣纸依旧空白,砚台里的墨却被他研得浓黑如漆。
后日城门……他几乎能想象出那场景。
温照影躲在人群里,望着江闻铃的马车远去,手里攥着不知什么信物,脸上是他从未见过的怅然。
而他这个正牌夫君,只能守着空荡的侯府,看她的心跟着别人去了西北。
“不可能。”顾客州低喃着,将狼毫狠狠掷在案上。
墨汁溅在“心经”两个字上,晕得面目全非。
有些花,就算养不活,也不能让别人摘走。
有些人,就算留不住心,也得把人捆在身边。
卧房的烛火终于灭了。
顾客州站在窗前,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回案前。
他铺开新的宣纸,写下“心经”二字,笔锋凌厉,带着股压抑的狠劲。
后日城门,他倒要看看,她能不能踏出这侯府一步。
这座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府邸,廊下的海棠还是去年的模样,阶前的青苔却漫过了熟悉的砖缝,再归来时,竟也生分了。
兄长远远站在回廊下,看见她只拱了拱手,道一声“世子妃安”;
妹妹躲在母亲身后,连那句常说的“姐姐带了什么玩物”都没问出口。
“照影刚嫁过去三个月,就把侯府的中馈打理得井井有条。”温相的声音在正厅响起,目光扫过顾客州时满是笑意。
温照影低头抿了口茶,茶水烫得舌尖发麻。
席间没人提她的绣坊,没人问她圣上的屏风,连母亲都只反复叮嘱:“要给客州多添些菜,他是咱家的体面。”
体面……
她不明白,她只是出嫁了,并不是剥离了骨肉。
为何兄长姊妹都不再凑近她,连父母的目光,都落在她这位贤夫身上?
正恍惚间,管家突然进来通报:“成平侯府的江公子来了。”
满座的谈笑声骤然停了半拍。
最先站起的是父亲,他杵着拐杖,走上前去,江闻铃如今是侯爷,该迎的还是要迎。
她一时着急,起身去扶父亲,却被他止住:“留在内室,已为人妇,不知避嫌。”
她的手悬在半空,不知所措,直到顾客州顺势把她的手牵住,坐下,她才回了神。
原来连孝心都是要被裹进规矩里的。
原来女儿,只要出嫁,也是可以形同陌路的。
过半刻,温相领着江闻铃进来,他手中拿着一个锦盒,里面妥贴地放着一个人参。
温照影看向他,不作声,却见他的目光瞟过来,赶忙低了头。
一旁的顾客州瞧见她的异样,笑了笑,低声:“怎么?”
她抿唇:“没什么。”
茶过三巡,温相放下茶杯,拐杖在青砖上叩了叩:“后院新搭了葡萄架,今年的新藤爬得正好,不如都去瞧瞧?”
这话一出,兄长立刻起身附和,姊妹们也跟着笑起来,方才因江闻铃到来而凝滞的气氛,总算松动了些。
母亲拉着温照影的手要走,却被温相拦住:“让孩子们自己走,正好说说话。”
温照影的手空了下来,顾客州自然地替她理了理鬓角的碎发:“走吧,听说岳父的葡萄藤,是从西域引来的。”
廊下的海棠落了满地,顾客州走得快,几步就到了葡萄架下,被迎上来的管家搭话。
温照影被地上的花瓣绊了下,脚步慢了半拍。
等她走到月亮门时,前面的人已经散进了葡萄架的阴影里,连青禾都被姊妹们拉着去看新结的葡萄了。
她刚要抬脚,袖角忽然被什么勾住了。
低头一看,是枝从廊柱上垂下来的海棠花枝,尖锐的刺缠在绣凤的裙角上,扯得丝线微微发紧。
她抬手去解,指尖刚碰到花枝,另一只有力的手先一步捏住了刺尖。
“别动,这刺带倒钩。”
江闻铃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他不知何时落伍,在她后方。
她方才明明见他在人群前面……
温照影猛地缩回手,人群的嬉闹声从不远处传来,看着缠住的丝线,心中莫名紧张。
没人注意到,月亮门后的两人,被这道窄窄的门廊,与热闹的人群隔成了两个世界。
江闻铃的指尖极轻,顺着丝线慢慢挑开倒刺,海棠花瓣落在他手背上,又被风卷走。
“再过几日……”他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飞了落在藤上的雀儿,“我要去西北随军。”
她猛地抬头,正撞见他垂眸的样子——他的睫毛很长,在眼下投出片浅影,竟比新叶还要软。
“西北吗……”
他已经挑开了倒刺,却没立刻松手,指尖停在她裙角的凤纹上:“这凤绣得太密了,累不累?”
这话问得突兀,她还未缓过来,看向他,眼中带些惆怅。
西北……会很苦吧?
但,她嫁入侯府三个月,从没人问过她“累不累”。
葡萄架那边传来杯盏相碰的脆响,顾客州的声音隐约传来:“照影怎么还没来?”
江闻铃立刻收回手,往后退了半步,恰好退进廊柱的阴影里,像从未出现过。
“后日城门前,嫂嫂能否相送?”
他说得很轻,带着淡淡的笑意,眼里还有没散尽的不羁与骄傲。
他把那根缠过她裙角的海棠枝折下来,塞进她手里:“海棠无香,很衬嫂嫂。”
温照影攥着那截花枝,花瓣上的露珠沾在掌心,凉得像泪。
她转身走进葡萄架时,看见顾客州正朝月亮门望来。
他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花枝上,笑意淡了些,却没多问,只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落瓣:“在干什么?让我好找。”
“这海棠开得漂亮,我就折了一支,想自己养。”
“给我吧,我让小厮包起来。”顾客州笑笑,伸出手。
温照影迟疑地,又看向人群,终究给了他。
她往人群外望了眼,月亮门后的廊柱空着,只有那截被折过的海棠枝,还在风里轻轻晃。
江闻铃已经走了,或许是绕到了葡萄架的另一头,或许是回了前院。
总之,那片刻的独处,像场被风吹散的梦,只在她掌心留下一点凉。
后日城门……她在心中记下,转身,再次入了像梦一般的归宁宴。
这里的人心太假,让她无法付诸真心。
马车驶进侯府大门时,顾客州把那截海棠枝递给门房。
“找个瓷瓶养着,放在书房窗台上。”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转身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温照影正望着窗外。
“夫人愣着做什么?”
进了内院,青禾刚端来醒酒汤,顾客州就借着看她颈侧红疙瘩的由头,拇指在那片肌肤上稍一用力。
温照影的肩膀几不可察地颤了颤,像只受惊的雀儿:“花园蚊虫多,有些痒。”
“明日起,陪我在书房抄佛经。”他漫不经心地收回手,目光扫过她骤然收紧的手,“正好看看屏风的画稿,画什么合适。”
明日起……温照影的心沉了沉:“多久?”
“快的话两三日,慢的话……半月也未必。”
这理由找得滴水不漏,她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好。”她低头应着。
垂眸,她看见自己的影子落在青砖上,被廊下的灯笼拉得很长,像被什么东西捆住了。
顾客州回书房时,门房正好把养着海棠枝的瓷瓶送进来。
顾客州坐在案前,指尖反复碾过花瓣上的褶皱——分明是刚折的花枝,怎会蔫得这样快?
倒像是被人攥在掌心,捂掉了生气。
他想起今早去温府前,曾听见小厮议论,说成平侯府的人在备行囊,像是要出远门。
那时他没在意,此刻却突然想起江闻铃在葡萄架下的样子,可疑得很。
他明明走在人群前面,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月亮门后?
这几步路,寻常人走得一盏茶功夫,他却像凭空移过去的。
除非,他根本没往前院走,一直在暗处盯着温照影的动向。
还有温照影递给他花枝时,指尖微微发颤,目光总往人群外瞟。
她说是折来养的,可那花枝上的倒刺还缠着几根金线,分明是从她裙角勾下来的。
寻常折花,怎会缠得这样紧?
“呵。”
顾客州低笑一声,指尖猛地攥紧花枝,倒刺扎进皮肉也没察觉。
“管家。”他扬声唤人,声音在空荡的书房里撞出回声,“后日起,锁了内院所有角门。”
管家刚进门,就被他眼里的寒意惊得一哆嗦。
“就说府里丢了东西,”顾客州把玩着案上的狼毫,笔尖在宣纸上点出个墨团,“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尤其是……夫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若是她要出去,就说我等着她研墨。告诉门房,盯紧些,别让什么阿猫阿狗,把不该带出去的东西带出去了。”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却冷极了。
顾管家瞥见他指尖的血珠滴在海棠花瓣上,红得刺目,慌忙应声退下。
顾客州将那截花枝扔进废纸篓时,听见窗外传来夜露滴落的声。
他走到窗边,望着内院卧房的方向,那里的烛火还亮着,窗纸上映出温照影低头的影。
她在做什么?
是在给江闻铃写临别信?
还是在准备什么私相授受的信物?
夜过半时,顾客州的书房还亮着灯。
案上的宣纸依旧空白,砚台里的墨却被他研得浓黑如漆。
后日城门……他几乎能想象出那场景。
温照影躲在人群里,望着江闻铃的马车远去,手里攥着不知什么信物,脸上是他从未见过的怅然。
而他这个正牌夫君,只能守着空荡的侯府,看她的心跟着别人去了西北。
“不可能。”顾客州低喃着,将狼毫狠狠掷在案上。
墨汁溅在“心经”两个字上,晕得面目全非。
有些花,就算养不活,也不能让别人摘走。
有些人,就算留不住心,也得把人捆在身边。
卧房的烛火终于灭了。
顾客州站在窗前,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回案前。
他铺开新的宣纸,写下“心经”二字,笔锋凌厉,带着股压抑的狠劲。
后日城门,他倒要看看,她能不能踏出这侯府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