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戍,这座因滇缅公路而兴起的边境重镇,不仅是通往内地的物资转运枢纽,更是远征军集结、休整和调度的地方。
此时,新八军和六十六军指挥部均设于此,等待国内后续部队的开进。
顾志雄与孙抚民虽无深交,同属远征军序列,彼此名声倒是听过。
孙抚民出身官宦士绅之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以官费生资格前往美国,攻读土木工程。
然而国难当头,他毅然放弃原有学业,考入以严格著称的弗吉尼亚军校,投身行伍。
学成归国后,因其出色的美国军校背景和英语能力,深受宋文赏识,被委任为税警总团第四团上校团长。
后来在淞沪会战时受伤,也是宋文安排人送他去港岛救治,并支持他重建缉私总队。
如今,宋文担任驻美大使,借着成立新军的时机,将孙抚民的缉私总队改编为38师,纳入六十六军序列,并优先换装了美式装备,成为国内第一支完成系统化整训的美械师。
面对这样一位背景深厚、本身也能力出众的将领,顾志雄内心有所迟疑。
他虽是军长,但却是杂牌军的军长,贸然前去干预一支主力师的行动部署,这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误会?
但想到数万将士的生命和抗战大局,顾志雄又觉得个人得失与官场忌讳都可以先放下。
稳妥起见,他先通过电话进行了礼节性的沟通,随后才亲自乘坐吉普车,赶往38师师部所在地——腊戍下属的一个小镇。
路途颠簸,顾志雄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反复推敲着见面时的说辞。
一个多小时后,顾志雄才终于抵达38师师部。
顾志雄第一次见到了孙抚民本人,一米八五的身高显得身形修长挺拔。(在清华大学时,曾是篮球运动员。)
浑身透着一份儒雅气质,但在军装的衬托下又显得英气逼人,一身正气。
顾志雄心中暗赞:“果然名不虚传,确是人中龙凤。”
孙抚民虽然对顾志雄的到访有些意外,但礼节十分周到。
他亲自在师部门口相迎,“顾军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知有何指教?”
他将顾志雄请入室内落座,待副官奉茶后,方才开口询问。
“指教不敢当。实不相瞒,我部近日也接收了一部分美械装备,但许多官兵对美械不熟悉。听闻孙师长早年留学美国,贵师更是我远征军中美械换装的典范,因此冒昧前来叨扰,不知孙师长可否派遣几位懂行的教官,前往我部指导一二?”
目前国军装备的美械还比较少,因此,美军并没有向远征军部队派遣教官。
孙抚民闻言,神色稍缓,微笑道:“顾军长过誉了。我在美国求学已是十几年前的旧事,眼下这些新式装备,我们也是在实践中摸索。”
“不过,我们换装时间早一些,积累了些许经验,倒是可以交流。一会儿我便安排几位得力军官前往贵部,希望能有所帮助。”
“如此,顾某先行谢过!”顾志雄拱手致意。
“顾军长太客气了。”孙抚民摆了摆手,语气诚恳了几分, “说起来,还要感谢贵部之前提供的抗疟药品。滇缅此地瘴疠横行,若非那些药品,恐怕我部也要开始出现非战斗减员了。”
他迟疑片刻,压低声音道:“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今日顾军长亲临,孙某也就直言了。”
“孙师长但讲无妨。”
“据我所知,目前市面上的有效抗疟药主要是奎宁。但顾军长提供的药物,明显不是奎宁,但效果却毫不逊色。不知这药……?”
顾志雄端起茶杯,不疾不徐地饮了一口。炎热的天气加上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他感到口干舌燥。
他放下茶杯,沉吟片刻,依照林致远事先交代的说辞开口道:“我部能获得部分美械装备,其中的缘由,孙师长想必有所耳闻?”
孙抚民先是一怔,随即点头,带着几分调侃笑道:“现在军中不少人都知道,顾军长在南洋有一位财力雄厚的叔祖母,可是羡煞了不少同僚啊!”
顾志雄心里暗骂林致远这个臭小子,但面上却严肃道:“孙师长见笑了。我这位叔祖母早年便迁居南洋,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份药方。这些药品,都是在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前,千辛万苦才运抵我部的。”
林致远之所以让顾志雄这么讲,是因为随着远征军入缅作战,部队大规模使用新型抗疟药的情况必然无法隐瞒,日本人迟早会注意到这一情况。
尽管林致远早已在药品包装和口味上做了区分,以混淆视听。
但林致远觉得,将来源指向美国,无疑是最安全的策略。并且,他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给孔宋两家挖个大坑。
孙抚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追问道:“如此说来,这批药物一旦用完,后续补给岂非困难重重?”
“谁说不是呢?”顾志雄叹了口气,“我叔祖母她们之前一直不敢大规模生产,就是怕遭到有心人觊觎。谁知小鬼子占领槟城后,大肆杀戮……”
孙抚民之所以关切此事,一方面确实是药品效果显著,对维持部队战斗力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也因军中用药情况引起了上层某些人物的注意。
他清楚那些人打的什么算盘,但倘若国内真能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抗疟药供应渠道,于国于军,都是莫大的幸事。
“顾军长节哀。我多问一句,我们能否在内地建厂?你也知道抗疟药对我们的重要性。”
顾志雄收起脸上的悲伤之情,正色道:“孙师长,这件事我恐怕做不了主,还是要看我叔祖母的意见。”
孙抚民微微颔首,眼下宋文就在美国,他只要把情况报上去,剩下的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了。
顾志雄心知铺垫已经足够,是时候切入正题了。
他清了清嗓子,神色变得无比凝重:“孙师长,顾某此次前来,除了求助教官一事。还有一桩关乎东线战局安危的大事,需与孙师长密商……”
此时,新八军和六十六军指挥部均设于此,等待国内后续部队的开进。
顾志雄与孙抚民虽无深交,同属远征军序列,彼此名声倒是听过。
孙抚民出身官宦士绅之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以官费生资格前往美国,攻读土木工程。
然而国难当头,他毅然放弃原有学业,考入以严格著称的弗吉尼亚军校,投身行伍。
学成归国后,因其出色的美国军校背景和英语能力,深受宋文赏识,被委任为税警总团第四团上校团长。
后来在淞沪会战时受伤,也是宋文安排人送他去港岛救治,并支持他重建缉私总队。
如今,宋文担任驻美大使,借着成立新军的时机,将孙抚民的缉私总队改编为38师,纳入六十六军序列,并优先换装了美式装备,成为国内第一支完成系统化整训的美械师。
面对这样一位背景深厚、本身也能力出众的将领,顾志雄内心有所迟疑。
他虽是军长,但却是杂牌军的军长,贸然前去干预一支主力师的行动部署,这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误会?
但想到数万将士的生命和抗战大局,顾志雄又觉得个人得失与官场忌讳都可以先放下。
稳妥起见,他先通过电话进行了礼节性的沟通,随后才亲自乘坐吉普车,赶往38师师部所在地——腊戍下属的一个小镇。
路途颠簸,顾志雄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反复推敲着见面时的说辞。
一个多小时后,顾志雄才终于抵达38师师部。
顾志雄第一次见到了孙抚民本人,一米八五的身高显得身形修长挺拔。(在清华大学时,曾是篮球运动员。)
浑身透着一份儒雅气质,但在军装的衬托下又显得英气逼人,一身正气。
顾志雄心中暗赞:“果然名不虚传,确是人中龙凤。”
孙抚民虽然对顾志雄的到访有些意外,但礼节十分周到。
他亲自在师部门口相迎,“顾军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不知有何指教?”
他将顾志雄请入室内落座,待副官奉茶后,方才开口询问。
“指教不敢当。实不相瞒,我部近日也接收了一部分美械装备,但许多官兵对美械不熟悉。听闻孙师长早年留学美国,贵师更是我远征军中美械换装的典范,因此冒昧前来叨扰,不知孙师长可否派遣几位懂行的教官,前往我部指导一二?”
目前国军装备的美械还比较少,因此,美军并没有向远征军部队派遣教官。
孙抚民闻言,神色稍缓,微笑道:“顾军长过誉了。我在美国求学已是十几年前的旧事,眼下这些新式装备,我们也是在实践中摸索。”
“不过,我们换装时间早一些,积累了些许经验,倒是可以交流。一会儿我便安排几位得力军官前往贵部,希望能有所帮助。”
“如此,顾某先行谢过!”顾志雄拱手致意。
“顾军长太客气了。”孙抚民摆了摆手,语气诚恳了几分, “说起来,还要感谢贵部之前提供的抗疟药品。滇缅此地瘴疠横行,若非那些药品,恐怕我部也要开始出现非战斗减员了。”
他迟疑片刻,压低声音道:“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今日顾军长亲临,孙某也就直言了。”
“孙师长但讲无妨。”
“据我所知,目前市面上的有效抗疟药主要是奎宁。但顾军长提供的药物,明显不是奎宁,但效果却毫不逊色。不知这药……?”
顾志雄端起茶杯,不疾不徐地饮了一口。炎热的天气加上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他感到口干舌燥。
他放下茶杯,沉吟片刻,依照林致远事先交代的说辞开口道:“我部能获得部分美械装备,其中的缘由,孙师长想必有所耳闻?”
孙抚民先是一怔,随即点头,带着几分调侃笑道:“现在军中不少人都知道,顾军长在南洋有一位财力雄厚的叔祖母,可是羡煞了不少同僚啊!”
顾志雄心里暗骂林致远这个臭小子,但面上却严肃道:“孙师长见笑了。我这位叔祖母早年便迁居南洋,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份药方。这些药品,都是在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前,千辛万苦才运抵我部的。”
林致远之所以让顾志雄这么讲,是因为随着远征军入缅作战,部队大规模使用新型抗疟药的情况必然无法隐瞒,日本人迟早会注意到这一情况。
尽管林致远早已在药品包装和口味上做了区分,以混淆视听。
但林致远觉得,将来源指向美国,无疑是最安全的策略。并且,他也打算利用这个机会给孔宋两家挖个大坑。
孙抚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追问道:“如此说来,这批药物一旦用完,后续补给岂非困难重重?”
“谁说不是呢?”顾志雄叹了口气,“我叔祖母她们之前一直不敢大规模生产,就是怕遭到有心人觊觎。谁知小鬼子占领槟城后,大肆杀戮……”
孙抚民之所以关切此事,一方面确实是药品效果显著,对维持部队战斗力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也因军中用药情况引起了上层某些人物的注意。
他清楚那些人打的什么算盘,但倘若国内真能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抗疟药供应渠道,于国于军,都是莫大的幸事。
“顾军长节哀。我多问一句,我们能否在内地建厂?你也知道抗疟药对我们的重要性。”
顾志雄收起脸上的悲伤之情,正色道:“孙师长,这件事我恐怕做不了主,还是要看我叔祖母的意见。”
孙抚民微微颔首,眼下宋文就在美国,他只要把情况报上去,剩下的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事了。
顾志雄心知铺垫已经足够,是时候切入正题了。
他清了清嗓子,神色变得无比凝重:“孙师长,顾某此次前来,除了求助教官一事。还有一桩关乎东线战局安危的大事,需与孙师长密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最新章节,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最新章节,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