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祁蘅照常带着桑余在城中闲逛。
转过街角,巍峨的摘星楼忽然映入眼帘,朱红的檐角高耸入云,在阳光下闪着琉璃瓦光。
桑余不由驻足,仰头望着那高耸的楼阁,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这座酒楼真好看。”
祁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脸色骤然一沉。
摘星楼。
李识衍的摘星楼,名字也是为桑余而起。
祁蘅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拉着桑余就往前面走。
“这楼这么高,爬起来都累死了,还摘星……”他语气不善,“建这楼的人一定有什么毛病。”
桑余诧异地看向他:“殿下?”
她不明白祁蘅为何突然对一座楼阁生出这么大的怨气。
祁蘅头也没回,劝告一般地告诉桑余:“里面的饭菜一点也不好吃,阿余以后千万不要去。”
桑余眨了眨眼,忽然笑了:“殿下吃过?”
“不喜欢,也没吃过。”祁蘅硬邦邦地回答,又补充道:“阿余绝不准去,听到没?”
桑余笑了笑:“奴婢哪里有银钱去这里。”
“有也不准去。”
她一愣,轻轻一笑:“好好好,殿下说不去,我就不去。”
祁蘅这才满意,拉着她走。
走出很远后,桑余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高耸的楼阁。
很眼熟。
在那个梦里,似乎也见过。
——
祁蘅站在廊下,指尖轻叩栏杆,神色沉静。
“沈康。”他唤了一声。
阴影处,一道人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单膝跪地:“殿下。”
沈康低着头,敏锐地察觉到祁蘅和曾经的不一样。
往日,祁蘅召见他,要么是部署暗杀,要么是谋划朝局,眼底永远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冷意。
可此刻,祁蘅的眉目间竟透着一丝罕见的平和。
“三日后,我要带阿余去江南。”祁蘅开口道。
沈康猛地抬头,眼底闪过意外:“殿下,怎么会这么突然?”
祁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道:“放心,无关朝堂,只是带阿余去游玩一趟。”
沈康喉结滚动,下意识攥紧了拳:“属下只是觉得,太过急迫,会不会……”
话未说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立刻低下头:“是属下逾矩了。”
祁蘅却并不在意,反而转过身,直视着他:“你很不想让她去?”
沈康后背一凉。
他强自镇定:“属下不敢。”
“是不敢,还是害怕桑余知道什么?”
祁蘅的声音很轻,却让沈康如芒在背:“属下不是很明白殿下的意思……”
“因为皇室和沈家的仇?”
“轰”的一声,沈康脑中一片空白。
他不可置信地望向祁蘅:“殿下……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本该是只有当年之人才知晓的秘密,惠嫔娘娘已死,祁蘅怎么会……
祁蘅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处:“不重要。这次去江南,我就是要带阿余认亲。”
沈康更不明白了。
“她的生母还活着。”祁蘅打断他,“就在江南。”
沈康皱起眉,提醒他:“殿下难道不怕桑余知道真相后,会对您……”
“恨我?”祁蘅接过他的话,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她的生父,是父皇受了母妃挑唆才死的,是吗?”
沈康彻底僵在原地。
祁蘅竟然连这个都知道了。
祁蘅转身望向庭院里盛放的梨花,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没关系,我会让阿余知道,她因为母妃失去的,我都会一一偿还给她。”
真心,可以抚平恨意。
沈家不管怎么恨他,他都不会放开桑余。
沈康震惊地望着祁蘅的背影,心中万般想不明白。
祁蘅竟然是认真的……
他真的可以为了桑余,放弃一切?
竟然连那条他谋划多年,眼看就要到手的帝王之路,都不要了。
——
很快,南下的日子到了。
一行人乘船渡江,往苏州的方向渐行渐远。
桑余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辽阔的水面。
她趴在船头,眼睛亮得出奇,望着远处水天一色的碧波。
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湿润的水汽,她忍不住伸手去抚碧绿色的湖面,指尖触进沁凉的江水里。
祁蘅站在她身后,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身上。
这个时候的桑余还没有真的很好哄,只要他真心,她就会心软信他,一点点地变成鲜活又生动的她。
像曾经在李识衍身边一样,李识衍带给她的,他终于也做到了。
祁蘅情难自禁,上前从身后环住她的腰:“阿余,小心些。”
桑余没有躲开,反而放松地靠在他怀里,望着远处掠过的水鸟看。
她不知道祁蘅怎么会心性大变,不知道梦里的一切为何没有发生,但祁蘅对她是真的很好,是她曾经不敢想的。
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可依仗的亲人,甚至连十一岁前的记忆都模糊不清。她所有的一切,都是祁蘅给的——活命的机会,立足的庇护,甚至是那些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温柔与偏爱。
所以,她不介意飞蛾扑火。
人心向来欲壑难填,桑余也不例外。
她清醒地沉沦着,哪怕知道祁蘅现在给她的一切是一片情爱汇聚的沼泽,背后藏着算计,她也心甘情愿地溺在里面,知道他有一天清醒过来,收回所有好意,她会是尸骸遍布中一具不起眼的鬼魂,连墓碑也没有,也无所谓。
忽然,桑余想起什么,仰头问道:“殿下上次说,带我去江南见一个人……是谁?”
祁蘅沉默片刻,手臂微微收紧。
“阿余,”他的声音低沉,“想要有自己的亲人吗?”
桑余怔了怔,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
她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他:“殿下就是奴婢的亲人。”
这句话说得那样自然,却让祁蘅心头一热。
他忽然笑了,眼底泛起温柔的光。
此刻,他无比确信。
带桑余去江南认亲,是最正确的决定。
他要让她知道,她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
他要给她一个家,一个真正的归处。
江风拂过,船帆猎猎作响。
祁蘅握紧她的手,望着远处,说:“阿余,我们就快到了。”
转过街角,巍峨的摘星楼忽然映入眼帘,朱红的檐角高耸入云,在阳光下闪着琉璃瓦光。
桑余不由驻足,仰头望着那高耸的楼阁,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这座酒楼真好看。”
祁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脸色骤然一沉。
摘星楼。
李识衍的摘星楼,名字也是为桑余而起。
祁蘅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拉着桑余就往前面走。
“这楼这么高,爬起来都累死了,还摘星……”他语气不善,“建这楼的人一定有什么毛病。”
桑余诧异地看向他:“殿下?”
她不明白祁蘅为何突然对一座楼阁生出这么大的怨气。
祁蘅头也没回,劝告一般地告诉桑余:“里面的饭菜一点也不好吃,阿余以后千万不要去。”
桑余眨了眨眼,忽然笑了:“殿下吃过?”
“不喜欢,也没吃过。”祁蘅硬邦邦地回答,又补充道:“阿余绝不准去,听到没?”
桑余笑了笑:“奴婢哪里有银钱去这里。”
“有也不准去。”
她一愣,轻轻一笑:“好好好,殿下说不去,我就不去。”
祁蘅这才满意,拉着她走。
走出很远后,桑余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高耸的楼阁。
很眼熟。
在那个梦里,似乎也见过。
——
祁蘅站在廊下,指尖轻叩栏杆,神色沉静。
“沈康。”他唤了一声。
阴影处,一道人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单膝跪地:“殿下。”
沈康低着头,敏锐地察觉到祁蘅和曾经的不一样。
往日,祁蘅召见他,要么是部署暗杀,要么是谋划朝局,眼底永远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冷意。
可此刻,祁蘅的眉目间竟透着一丝罕见的平和。
“三日后,我要带阿余去江南。”祁蘅开口道。
沈康猛地抬头,眼底闪过意外:“殿下,怎么会这么突然?”
祁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道:“放心,无关朝堂,只是带阿余去游玩一趟。”
沈康喉结滚动,下意识攥紧了拳:“属下只是觉得,太过急迫,会不会……”
话未说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立刻低下头:“是属下逾矩了。”
祁蘅却并不在意,反而转过身,直视着他:“你很不想让她去?”
沈康后背一凉。
他强自镇定:“属下不敢。”
“是不敢,还是害怕桑余知道什么?”
祁蘅的声音很轻,却让沈康如芒在背:“属下不是很明白殿下的意思……”
“因为皇室和沈家的仇?”
“轰”的一声,沈康脑中一片空白。
他不可置信地望向祁蘅:“殿下……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本该是只有当年之人才知晓的秘密,惠嫔娘娘已死,祁蘅怎么会……
祁蘅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处:“不重要。这次去江南,我就是要带阿余认亲。”
沈康更不明白了。
“她的生母还活着。”祁蘅打断他,“就在江南。”
沈康皱起眉,提醒他:“殿下难道不怕桑余知道真相后,会对您……”
“恨我?”祁蘅接过他的话,嘴角扯出一抹苦笑,“她的生父,是父皇受了母妃挑唆才死的,是吗?”
沈康彻底僵在原地。
祁蘅竟然连这个都知道了。
祁蘅转身望向庭院里盛放的梨花,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没关系,我会让阿余知道,她因为母妃失去的,我都会一一偿还给她。”
真心,可以抚平恨意。
沈家不管怎么恨他,他都不会放开桑余。
沈康震惊地望着祁蘅的背影,心中万般想不明白。
祁蘅竟然是认真的……
他真的可以为了桑余,放弃一切?
竟然连那条他谋划多年,眼看就要到手的帝王之路,都不要了。
——
很快,南下的日子到了。
一行人乘船渡江,往苏州的方向渐行渐远。
桑余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辽阔的水面。
她趴在船头,眼睛亮得出奇,望着远处水天一色的碧波。
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湿润的水汽,她忍不住伸手去抚碧绿色的湖面,指尖触进沁凉的江水里。
祁蘅站在她身后,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身上。
这个时候的桑余还没有真的很好哄,只要他真心,她就会心软信他,一点点地变成鲜活又生动的她。
像曾经在李识衍身边一样,李识衍带给她的,他终于也做到了。
祁蘅情难自禁,上前从身后环住她的腰:“阿余,小心些。”
桑余没有躲开,反而放松地靠在他怀里,望着远处掠过的水鸟看。
她不知道祁蘅怎么会心性大变,不知道梦里的一切为何没有发生,但祁蘅对她是真的很好,是她曾经不敢想的。
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可依仗的亲人,甚至连十一岁前的记忆都模糊不清。她所有的一切,都是祁蘅给的——活命的机会,立足的庇护,甚至是那些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温柔与偏爱。
所以,她不介意飞蛾扑火。
人心向来欲壑难填,桑余也不例外。
她清醒地沉沦着,哪怕知道祁蘅现在给她的一切是一片情爱汇聚的沼泽,背后藏着算计,她也心甘情愿地溺在里面,知道他有一天清醒过来,收回所有好意,她会是尸骸遍布中一具不起眼的鬼魂,连墓碑也没有,也无所谓。
忽然,桑余想起什么,仰头问道:“殿下上次说,带我去江南见一个人……是谁?”
祁蘅沉默片刻,手臂微微收紧。
“阿余,”他的声音低沉,“想要有自己的亲人吗?”
桑余怔了怔,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
她转过身,认真地看着他:“殿下就是奴婢的亲人。”
这句话说得那样自然,却让祁蘅心头一热。
他忽然笑了,眼底泛起温柔的光。
此刻,他无比确信。
带桑余去江南认亲,是最正确的决定。
他要让她知道,她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
他要给她一个家,一个真正的归处。
江风拂过,船帆猎猎作响。
祁蘅握紧她的手,望着远处,说:“阿余,我们就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