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使司。
林宣将生辰八字交给陆风,轻轻的叹了口气。
陆风瞥了他一眼,笑道:“怎么,得了便宜还卖乖?”
林宣悠悠道:“陆大哥,你就别取笑我了,我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青鸾说是来京述职的,结果职没述,反倒多了一个娘子,下次回去,怎么和她交代……”
陆风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林老弟,专情是好事,但大丈夫在世,三妻四妾实属平常,陛下亲自赐婚,这是莫大的荣耀,也是对你极大的信任,将赵姑娘娶回家,好生对待,于你,于西南的青鸾姑娘,都是一种保护,切记,切记……”
林宣明白陆风话中的深意。
这桩婚姻,是陛下将他彻底绑在京城的锁链,他若抗旨不遵,不仅自身难保,恐怕还会连累青鸾和整个田家。
他以为杨家事了,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没想到,那不过是从一重枷锁,迈向另一重枷锁而已。
但他很快就收拾好心情。
毕竟,再坏的境遇,也坏不过他刚刚穿越之时。
比起那时候身中噬心蛊,在靖边司被上司倾轧,回家还要被曼陀罗威胁恐吓的日子,现在简直不要太幸福。
做人,还是要懂得知足的。
林宣看向陆风,点头道:“我明白了……,不过陆大哥,我要娶的究竟是谁,你总得告诉我吧?”
陆风笑了笑,说道:“是礼部主事赵润章之女,赵家世代诗书传家,赵琬赵姑娘也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不仅容貌出众,才华更是惊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与闻人小姐并称京城双美,想要娶她的人,能从东城门排到西城门,陛下对你,可谓是十分厚爱了……”
林宣勉强一笑:“那我可真是谢谢陛下了……”
他宁愿要十颗八颗的聚气丹,也不要这一桩赐婚。
回去以后,怎么跟青鸾交代,怎么跟幽梦交代?
这些日子,他手握西南大权,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到了京城,他的命运,也不过是别人的一句话。
他还不能埋怨陛下。
因为陛下对他是真的不薄,样样都挑好的给他,只是事先从不征询他的意见而已。
回到家中之后,林宣刚刚坐下,就再次被丫鬟们包围。
她们捶腿的捶腿,捏肩的捏肩,端茶倒水,投喂蔬果。
林宣发现,短短几天,他就被这奢靡的生活所腐蚀,居然开始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
他轻声开口:“可以了。”
丫鬟们立刻停下动作,恭敬的退到一边。
林宣看了看她们,问道:“你们听过赵琬吗?”
当林宣提起这个名字,所有丫鬟对视一眼,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听过听过!”
“在京城,没有人不知道赵姑娘。”
“我房间还有赵姑娘的诗册呢!”
“几个月前,我曾经见过赵姑娘一眼,赵姑娘生的非常漂亮……”
林宣看着瞬间兴奋起来的丫鬟们,示意她们坐下慢慢说。
这些小姑娘平日里在府中难得有如此畅所欲言的机会,此刻都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知道的传闻。
侍书最先开口,美目中满满都是崇拜:“赵姑娘可是我们京城第一才女,她写的诗,连宫里的娘娘们都很喜欢,去年元宵灯会,她一首《元夕》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追捧,就连几位大学士都夸赞不已……”
知琴补充道:“不止呢,赵姑娘的琴艺也是一绝,曾在太后寿宴上为百官献艺,还有她的画,尤其擅长工笔花鸟,是入画最佩服的人了……”
簪花插话道:“赵姑娘虽是高门贵女,却从不摆架子,去年她在城外施粥赈济灾民,那些灾民都称她女菩萨……”
映雪捧着脸,满是憧憬:“赵姑娘和闻人小姐并称‘京城双美’,闻人小姐清冷如月,赵姑娘温婉似水,不知是多少年轻俊杰梦寐以求的良配呢……”
听着丫鬟们七嘴八舌的描绘,一个才貌双全、品行端方、近乎完美的大家闺秀形象,在林宣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平心而论,若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对任何男人来说都堪称幸事。
若非他早早的遇到青鸾和幽梦,或许也会对这桩婚事抱有期待。
然而,此刻的他,心中只有无奈与沉重。
这位赵姑娘越好,他内心便越是复杂。
如此的大家闺秀,恐怕也不愿意嫁给他。
这一桩婚事,困扰的何止两个人。
想到远在西南的青鸾和幽梦,以及他临行之前,对她们的承诺,林宣便觉得心乱如麻……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隅,礼部主事赵府。
一间布置得清雅而不失书香气的闺房内,一位身着浅碧色衣裙的女子正临窗而立。
她眉眼如画,身姿窈窕,气质如空谷幽兰,只是惊鸿一瞥,便让人心中忍不住升起一股怜惜之感。
只是此刻,她那精致的眉眼间,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轻愁,纤纤玉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窗边兰花细长的叶片,目光游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贴身丫鬟琉璃端着一杯热茶走来,见状轻声劝慰:“小姐,您还在为婚事烦心吗?”
赵琬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化不开的忧郁。
她自幼习读诗书,浸润在琴棋书画之中,想象中的未来夫婿,应是温文尔雅、能与她诗词唱和的读书人,而非一个舞刀弄剑的武夫。
更何况,能在靖夜司中担任十六卫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将,更是与她想想中的夫君相差甚远。
琉璃试图宽慰:“小姐,奴婢听说,那位陈大人年纪轻轻就已身居高位,想必是极有能力的人,而且……而且武官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能保护小姐周全呀。”
赵琬摇了摇头,美丽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我并非看不起武官,只是……你也听过那些关于靖夜司的传闻,他们行事狠辣,手上都沾满血腥,我,我只是怕……”
她怕未来的夫君是个不解风情的粗人,怕婚后的生活与她的理想相去甚远,一辈子都困于婚姻不幸的牢笼之中。
她走到琴桌前,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却未能弹奏出一个完整的音符。
门外传来一道沉稳却带着些许无奈的声音:“陛下赐婚,是赵家的荣耀,琬儿……莫要再多想了。”
礼部主事赵润章站在门口,悠悠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女儿的心思,但皇命难违,这桩婚事,无论她愿不愿意,都得遵从。
赵琬抿了抿嘴唇,将所有的忧虑与不甘强行压下,对着门外轻声道:“女儿知道了……”
待到赵润章离去之后,琉璃悄悄的走到小姐身边,小声道:“小姐,要不我偷偷去看看姑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然后回来告诉你……”
赵琬深深的舒了口气,仿佛认命般的摇了摇头:“不必了……”
……
陈府。
书房之内。
林宣将节省下来的那两颗聚气丹收好,准备等到回西南的时候带给青鸾。
接下来的几日,他闭门谢客,全心沉浸在修行之中,全力冲击五品瓶颈。
经过血脉洗礼之后,他的天赋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再加上远超品级的精神力,修为的瓶颈,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难事。
内院一处静室之中,林宣盘膝而坐,调动所有的精神力,真气在体内飞速运行。
他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六品巅峰的修为屏障,在一点点的松动。
数日后,静室内,当真气不知道运转几千个周天后,林宣周身气息陡然一变。
他的体内,一道无比凝实厚重的气息散发开来,随即又被他迅速收敛。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远超从前的雄浑真气,林宣不禁有些感慨。
原身用了三年时间,都不曾突破到八品。
而他从八品一路势如破竹,直至今日突破五品境界,只用了不到一年。
当然不是他修行勤奋,而是他能够享受的资源,根本无人可比。
八品到七品,大部分都是淬骨液的功劳。
七品到六品,则完全靠九黎族的洗髓池。
六品到五品,靠的是陛下赏赐的聚气丹。
林宣自己的努力,连百分之一的占比都不到。
他的修行之路,当今世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复制。
相比起真气的增长,林宣更关心精神力。
他闭目感受了一番,发现精神力也壮大了许多,但距离突破还差的很远,大概在四品中后期。
倘若他能在武道突破四品之前,将精神力也修行到四品巅峰,便能借助武道破境的机会,冲击三品术师。
没有耽搁时间,林宣立刻动身来到指挥使司。
见到指挥使后,林宣并未直言,而是稍稍释放了一丝五品武者的气息。
陈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赞赏:“不错,只用了四枚聚气丹就突破了五品,九黎族血脉洗礼,果然名不虚传……”
“是陛下的丹药神奇。”
林宣谦逊一句,随即道:“大人,属下既已突破五品,是否可以观阅《镇岳功》第五层的功法?”
陈秉点了点头,从身后的密格中取出一本薄薄的、材质特殊的册子,递给林宣:“这是《镇岳功》五到六层的功法,你就在这里看,以你的精神力,应该很容易就能记住。”
林宣郑重接过册子,仔细的翻阅之后,很快就记住了真气的运行路线以及几个威力巨大的招式,然后归还给陈秉。
陈秉将其重新放入密格,转身看着林宣,再次开口:“《镇岳功》五层之后的功法,是朝廷绝密,不可外传,否则即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会被朝廷抓回来,废掉修为,凌迟处死,你要时刻记得……”
林宣面色郑重,抱拳道:“属下明白!”
从指挥使司出来之后,林宣长长的舒了口气。
第五层功法到手,意味着他能顺利的修行到四品。
当然,这也意味着,他和朝廷绑定的更深。
修为到了这一境界,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将镇岳功修行到底,又或者放弃武道,一心走术士的道路。
他在想,可不可以先辞官回西南,等到修为突破四品,再回来重新加入靖夜司。
一个四品的武者兼三品术士,朝廷岂能拒之门外?
林宣在心中论证这一方法的可能性,刚走到府门前的街口,一道娇叱声便拦住了他的去路。
“站住,你就是那个新来的青龙卫,陈雨?”
林宣抬眼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华贵宫装、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女,正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瞪着他。
她容貌娇俏可人,但眉宇间满是骄纵之气,身后还跟着几名神色紧张的宫女和侍卫。
林宣眉头微皱,他不认识此女,但观其服饰气度,应该是皇室中人。
而且他在暗处感受到了两道四品武者的气息,应该是她的护卫。
能有两位四品护卫,她的身份必定贵不可言。
林宣停下脚步,点了点头,说道:“正是,不知姑娘是?”
“你别管本宫是谁!”少女扬起下巴,用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林宣,语气充满不屑:“我问你,你是不是走了什么后门,才顶替了本该属于别人的十六卫之位,我告诉你,识相的就自己赶紧辞官,把位置让给更合适的人,否则,本宫让你在这京城待不下去……”
林宣瞬间明了,原来她是为了十六卫的位置而来。
她自称‘本宫’,应该是皇室公主。
看来自己被破格提拔,挡了某个人的路。
而被他挡路之人,大概率和这位公主有着很深的关系。
不过,她倒也不用对自己态度这么差。
在这件事情上,林宣的目标,和她是一致的。
他也不想当十六卫,不想被陛下逼着娶一个连见都没见过的女子。
聚气丹吃了,修为突破了,第五层镇岳功功法刚刚得到,该享受的生活也享受了,现在辞官,他求之不得。
林宣很干脆的抱了抱拳,说道:“遵命,卑职这便去指挥使司辞官……”
说罢,他就转过身,快步向靖夜司方向走去。
那少女愣愣的看着林宣离开,似乎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干脆,好一会才回过神,得意的哼了一声:“算你识相!”
指挥使司。
大殿内,陈秉看着林宣,问道:“怎么又回来了,还有什么事情吗?”
林宣抱了抱拳,说道:“回指挥使,属下刚才回家之时,遇到了一位姑娘……,她说属下若是不辞职,就让属下在京城无法立足,属下猜测她的身份,应该是皇室公主,如此尊贵的大人物,属下得罪不起,还请指挥使允许属下辞职。”
陈秉听他说完,有些无奈的揉了揉眉心,说道:“你猜的没错,她的确是皇室公主……”
他对林宣摆了摆手,说道:“永淳公主向来刁蛮任性,原本空出来的青龙卫,她的表兄最有希望,被你顶替之后,她心中怕是不快,此事你不必理会,我会禀报陛下,相信陛下会约束她的……”
林宣只能抱拳道:“谢指挥使。”
其实他更希望指挥使能同意他的辞职,现在看来,这个职,怕是辞不了了。
林宣前脚离开指挥使司,陈秉便进了皇宫。
涉及到皇室公主,他也不好直接插手。
片刻后,万寿宫中。
大雍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他看向身旁的宦官,淡淡道:“让永淳过来见朕。”
那宦官应声退下。
不多时,一位少女蹦蹦跳跳的走进宫殿,开心问道:“父皇,你找我什么事情?”
大雍皇帝穿着一身宽大的道袍,立于一座巨大的丹炉前,并未回头,平淡的问道:“永淳刚才出宫了?”
少女来到他的身前,亲昵的挽着他的手臂,声音柔柔道:“宫里待着无聊,就出宫透了透气,父皇,怎么啦?”
大雍皇帝用一把巨大的扇子扇了扇炉火,问道:“朕怎么听说,你去找别人麻烦了?”
少女娇俏的脸上露出一丝恼意,跺了跺脚,说道:“一定是陈秉,他这个人最喜欢告状了,父皇就应该让人好好查一查他,那个陈雨,没什么本事,修为也低,陈秉居然让这样的人当十六卫,他一定是收了人家的银子!”
大雍皇帝扯了扯嘴角,语气带有一丝讽刺:“是有人收了银子,但收银子的不是陈秉,而是你,是朕,是户部,是工部,是兵部,这满朝文武,谁没有收他的银子?”
永淳公主微微一愣,随后便立刻道:“父皇,您冤枉儿臣,儿臣什么时候收他银子了!”
大雍皇帝看着她,淡淡道:“你生于深宫,从小锦衣玉食,可知你身上这云锦宫装,价值几何?可知你每日膳食,耗费多少?可知你宫中用度,一年需多少银钱支撑?”
永淳公主茫然地抬起头,她从未想过这些问题。
大雍皇帝并不需要她回答,继续说道:“皇室的所有花费,都来自国库,去年国库岁入,比前年增加了三成,这其中,有近两成,是来自于西南,而西南赋税大增,八成功劳,要记在那陈雨头上。”
“是他献上新盐法,使得盐价大跌,百姓得益,私盐无利,官盐收入反增,是他以身为饵,孤身潜入杨家,搜集罪证,最终助朝廷一举铲除这颗盘踞西南百年的毒瘤,使得西南土司震慑,政令得以畅通……”
永淳公主微微一愣,她有些难以置信,今天在宫外见到的那个没骨气的家伙,居然这么厉害吗?
大雍皇帝淡淡说道:“你宫中吃的精盐,是他改良技术所产,你这几个月的月例,来自查抄杨家所得,有他奔波冒险之功,你说你有没有收他的银子,甚至你能安稳地在宫里听曲赏花,不必担忧西南烽烟再起,亦有他的一份心力……”
“他为了朝廷,隐姓埋名,不敢表露真实身份,亲朋不敢相认,甚至连自身血脉都被洗去……,他配不上十六卫的位置,谁配得上?”
大雍皇帝看着她,问道:“永淳,你告诉朕,如此功臣,是你能凭着公主身份,肆意羞辱、呼来喝去的吗,若是寒了这些功臣的心,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为皇家效力,你今天这般行事,若是传扬出去,别人会如何看待皇家,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他们会说我们皇家刻薄寡恩,不懂体恤臣子-——你还觉得你做得对吗?”
永淳公主低着头,紧咬下唇,小声道:“父皇,儿臣知错了……”
大雍皇帝挥了挥道袍宽大的衣袖,说道:“回去闭门思过三日,不允许踏出永和宫一步,好好想想,你这公主的尊荣从何而来,若再让朕知道你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便不是禁足这么简单了。”
父皇从来没有对他如此严厉过,永淳公主噘着嘴,声音里面带着哭腔:“儿臣遵旨……”
不多时。
永和宫中。
少女坐在窗前,心情已经和刚才有所不同。
如果他真的为朝廷付出这么多,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就连自己的月例都是他从西南带来的,他当十六卫,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她托着腮,忍不住想着:“那个家伙,真的有父皇说的那么厉害吗?”
很快她就瞥了瞥嘴:“哼,就算他立了功,害我被父皇训斥,还被禁足三天,这件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以后有机会,定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林宣将生辰八字交给陆风,轻轻的叹了口气。
陆风瞥了他一眼,笑道:“怎么,得了便宜还卖乖?”
林宣悠悠道:“陆大哥,你就别取笑我了,我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青鸾说是来京述职的,结果职没述,反倒多了一个娘子,下次回去,怎么和她交代……”
陆风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林老弟,专情是好事,但大丈夫在世,三妻四妾实属平常,陛下亲自赐婚,这是莫大的荣耀,也是对你极大的信任,将赵姑娘娶回家,好生对待,于你,于西南的青鸾姑娘,都是一种保护,切记,切记……”
林宣明白陆风话中的深意。
这桩婚姻,是陛下将他彻底绑在京城的锁链,他若抗旨不遵,不仅自身难保,恐怕还会连累青鸾和整个田家。
他以为杨家事了,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没想到,那不过是从一重枷锁,迈向另一重枷锁而已。
但他很快就收拾好心情。
毕竟,再坏的境遇,也坏不过他刚刚穿越之时。
比起那时候身中噬心蛊,在靖边司被上司倾轧,回家还要被曼陀罗威胁恐吓的日子,现在简直不要太幸福。
做人,还是要懂得知足的。
林宣看向陆风,点头道:“我明白了……,不过陆大哥,我要娶的究竟是谁,你总得告诉我吧?”
陆风笑了笑,说道:“是礼部主事赵润章之女,赵家世代诗书传家,赵琬赵姑娘也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不仅容貌出众,才华更是惊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与闻人小姐并称京城双美,想要娶她的人,能从东城门排到西城门,陛下对你,可谓是十分厚爱了……”
林宣勉强一笑:“那我可真是谢谢陛下了……”
他宁愿要十颗八颗的聚气丹,也不要这一桩赐婚。
回去以后,怎么跟青鸾交代,怎么跟幽梦交代?
这些日子,他手握西南大权,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到了京城,他的命运,也不过是别人的一句话。
他还不能埋怨陛下。
因为陛下对他是真的不薄,样样都挑好的给他,只是事先从不征询他的意见而已。
回到家中之后,林宣刚刚坐下,就再次被丫鬟们包围。
她们捶腿的捶腿,捏肩的捏肩,端茶倒水,投喂蔬果。
林宣发现,短短几天,他就被这奢靡的生活所腐蚀,居然开始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
他轻声开口:“可以了。”
丫鬟们立刻停下动作,恭敬的退到一边。
林宣看了看她们,问道:“你们听过赵琬吗?”
当林宣提起这个名字,所有丫鬟对视一眼,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听过听过!”
“在京城,没有人不知道赵姑娘。”
“我房间还有赵姑娘的诗册呢!”
“几个月前,我曾经见过赵姑娘一眼,赵姑娘生的非常漂亮……”
林宣看着瞬间兴奋起来的丫鬟们,示意她们坐下慢慢说。
这些小姑娘平日里在府中难得有如此畅所欲言的机会,此刻都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知道的传闻。
侍书最先开口,美目中满满都是崇拜:“赵姑娘可是我们京城第一才女,她写的诗,连宫里的娘娘们都很喜欢,去年元宵灯会,她一首《元夕》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追捧,就连几位大学士都夸赞不已……”
知琴补充道:“不止呢,赵姑娘的琴艺也是一绝,曾在太后寿宴上为百官献艺,还有她的画,尤其擅长工笔花鸟,是入画最佩服的人了……”
簪花插话道:“赵姑娘虽是高门贵女,却从不摆架子,去年她在城外施粥赈济灾民,那些灾民都称她女菩萨……”
映雪捧着脸,满是憧憬:“赵姑娘和闻人小姐并称‘京城双美’,闻人小姐清冷如月,赵姑娘温婉似水,不知是多少年轻俊杰梦寐以求的良配呢……”
听着丫鬟们七嘴八舌的描绘,一个才貌双全、品行端方、近乎完美的大家闺秀形象,在林宣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平心而论,若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对任何男人来说都堪称幸事。
若非他早早的遇到青鸾和幽梦,或许也会对这桩婚事抱有期待。
然而,此刻的他,心中只有无奈与沉重。
这位赵姑娘越好,他内心便越是复杂。
如此的大家闺秀,恐怕也不愿意嫁给他。
这一桩婚事,困扰的何止两个人。
想到远在西南的青鸾和幽梦,以及他临行之前,对她们的承诺,林宣便觉得心乱如麻……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隅,礼部主事赵府。
一间布置得清雅而不失书香气的闺房内,一位身着浅碧色衣裙的女子正临窗而立。
她眉眼如画,身姿窈窕,气质如空谷幽兰,只是惊鸿一瞥,便让人心中忍不住升起一股怜惜之感。
只是此刻,她那精致的眉眼间,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轻愁,纤纤玉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窗边兰花细长的叶片,目光游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贴身丫鬟琉璃端着一杯热茶走来,见状轻声劝慰:“小姐,您还在为婚事烦心吗?”
赵琬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化不开的忧郁。
她自幼习读诗书,浸润在琴棋书画之中,想象中的未来夫婿,应是温文尔雅、能与她诗词唱和的读书人,而非一个舞刀弄剑的武夫。
更何况,能在靖夜司中担任十六卫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悍将,更是与她想想中的夫君相差甚远。
琉璃试图宽慰:“小姐,奴婢听说,那位陈大人年纪轻轻就已身居高位,想必是极有能力的人,而且……而且武官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能保护小姐周全呀。”
赵琬摇了摇头,美丽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我并非看不起武官,只是……你也听过那些关于靖夜司的传闻,他们行事狠辣,手上都沾满血腥,我,我只是怕……”
她怕未来的夫君是个不解风情的粗人,怕婚后的生活与她的理想相去甚远,一辈子都困于婚姻不幸的牢笼之中。
她走到琴桌前,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却未能弹奏出一个完整的音符。
门外传来一道沉稳却带着些许无奈的声音:“陛下赐婚,是赵家的荣耀,琬儿……莫要再多想了。”
礼部主事赵润章站在门口,悠悠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女儿的心思,但皇命难违,这桩婚事,无论她愿不愿意,都得遵从。
赵琬抿了抿嘴唇,将所有的忧虑与不甘强行压下,对着门外轻声道:“女儿知道了……”
待到赵润章离去之后,琉璃悄悄的走到小姐身边,小声道:“小姐,要不我偷偷去看看姑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人,然后回来告诉你……”
赵琬深深的舒了口气,仿佛认命般的摇了摇头:“不必了……”
……
陈府。
书房之内。
林宣将节省下来的那两颗聚气丹收好,准备等到回西南的时候带给青鸾。
接下来的几日,他闭门谢客,全心沉浸在修行之中,全力冲击五品瓶颈。
经过血脉洗礼之后,他的天赋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再加上远超品级的精神力,修为的瓶颈,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难事。
内院一处静室之中,林宣盘膝而坐,调动所有的精神力,真气在体内飞速运行。
他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六品巅峰的修为屏障,在一点点的松动。
数日后,静室内,当真气不知道运转几千个周天后,林宣周身气息陡然一变。
他的体内,一道无比凝实厚重的气息散发开来,随即又被他迅速收敛。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远超从前的雄浑真气,林宣不禁有些感慨。
原身用了三年时间,都不曾突破到八品。
而他从八品一路势如破竹,直至今日突破五品境界,只用了不到一年。
当然不是他修行勤奋,而是他能够享受的资源,根本无人可比。
八品到七品,大部分都是淬骨液的功劳。
七品到六品,则完全靠九黎族的洗髓池。
六品到五品,靠的是陛下赏赐的聚气丹。
林宣自己的努力,连百分之一的占比都不到。
他的修行之路,当今世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复制。
相比起真气的增长,林宣更关心精神力。
他闭目感受了一番,发现精神力也壮大了许多,但距离突破还差的很远,大概在四品中后期。
倘若他能在武道突破四品之前,将精神力也修行到四品巅峰,便能借助武道破境的机会,冲击三品术师。
没有耽搁时间,林宣立刻动身来到指挥使司。
见到指挥使后,林宣并未直言,而是稍稍释放了一丝五品武者的气息。
陈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赞赏:“不错,只用了四枚聚气丹就突破了五品,九黎族血脉洗礼,果然名不虚传……”
“是陛下的丹药神奇。”
林宣谦逊一句,随即道:“大人,属下既已突破五品,是否可以观阅《镇岳功》第五层的功法?”
陈秉点了点头,从身后的密格中取出一本薄薄的、材质特殊的册子,递给林宣:“这是《镇岳功》五到六层的功法,你就在这里看,以你的精神力,应该很容易就能记住。”
林宣郑重接过册子,仔细的翻阅之后,很快就记住了真气的运行路线以及几个威力巨大的招式,然后归还给陈秉。
陈秉将其重新放入密格,转身看着林宣,再次开口:“《镇岳功》五层之后的功法,是朝廷绝密,不可外传,否则即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会被朝廷抓回来,废掉修为,凌迟处死,你要时刻记得……”
林宣面色郑重,抱拳道:“属下明白!”
从指挥使司出来之后,林宣长长的舒了口气。
第五层功法到手,意味着他能顺利的修行到四品。
当然,这也意味着,他和朝廷绑定的更深。
修为到了这一境界,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将镇岳功修行到底,又或者放弃武道,一心走术士的道路。
他在想,可不可以先辞官回西南,等到修为突破四品,再回来重新加入靖夜司。
一个四品的武者兼三品术士,朝廷岂能拒之门外?
林宣在心中论证这一方法的可能性,刚走到府门前的街口,一道娇叱声便拦住了他的去路。
“站住,你就是那个新来的青龙卫,陈雨?”
林宣抬眼望去,只见一名身着华贵宫装、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女,正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瞪着他。
她容貌娇俏可人,但眉宇间满是骄纵之气,身后还跟着几名神色紧张的宫女和侍卫。
林宣眉头微皱,他不认识此女,但观其服饰气度,应该是皇室中人。
而且他在暗处感受到了两道四品武者的气息,应该是她的护卫。
能有两位四品护卫,她的身份必定贵不可言。
林宣停下脚步,点了点头,说道:“正是,不知姑娘是?”
“你别管本宫是谁!”少女扬起下巴,用挑剔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林宣,语气充满不屑:“我问你,你是不是走了什么后门,才顶替了本该属于别人的十六卫之位,我告诉你,识相的就自己赶紧辞官,把位置让给更合适的人,否则,本宫让你在这京城待不下去……”
林宣瞬间明了,原来她是为了十六卫的位置而来。
她自称‘本宫’,应该是皇室公主。
看来自己被破格提拔,挡了某个人的路。
而被他挡路之人,大概率和这位公主有着很深的关系。
不过,她倒也不用对自己态度这么差。
在这件事情上,林宣的目标,和她是一致的。
他也不想当十六卫,不想被陛下逼着娶一个连见都没见过的女子。
聚气丹吃了,修为突破了,第五层镇岳功功法刚刚得到,该享受的生活也享受了,现在辞官,他求之不得。
林宣很干脆的抱了抱拳,说道:“遵命,卑职这便去指挥使司辞官……”
说罢,他就转过身,快步向靖夜司方向走去。
那少女愣愣的看着林宣离开,似乎没想到他答应的这么干脆,好一会才回过神,得意的哼了一声:“算你识相!”
指挥使司。
大殿内,陈秉看着林宣,问道:“怎么又回来了,还有什么事情吗?”
林宣抱了抱拳,说道:“回指挥使,属下刚才回家之时,遇到了一位姑娘……,她说属下若是不辞职,就让属下在京城无法立足,属下猜测她的身份,应该是皇室公主,如此尊贵的大人物,属下得罪不起,还请指挥使允许属下辞职。”
陈秉听他说完,有些无奈的揉了揉眉心,说道:“你猜的没错,她的确是皇室公主……”
他对林宣摆了摆手,说道:“永淳公主向来刁蛮任性,原本空出来的青龙卫,她的表兄最有希望,被你顶替之后,她心中怕是不快,此事你不必理会,我会禀报陛下,相信陛下会约束她的……”
林宣只能抱拳道:“谢指挥使。”
其实他更希望指挥使能同意他的辞职,现在看来,这个职,怕是辞不了了。
林宣前脚离开指挥使司,陈秉便进了皇宫。
涉及到皇室公主,他也不好直接插手。
片刻后,万寿宫中。
大雍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他看向身旁的宦官,淡淡道:“让永淳过来见朕。”
那宦官应声退下。
不多时,一位少女蹦蹦跳跳的走进宫殿,开心问道:“父皇,你找我什么事情?”
大雍皇帝穿着一身宽大的道袍,立于一座巨大的丹炉前,并未回头,平淡的问道:“永淳刚才出宫了?”
少女来到他的身前,亲昵的挽着他的手臂,声音柔柔道:“宫里待着无聊,就出宫透了透气,父皇,怎么啦?”
大雍皇帝用一把巨大的扇子扇了扇炉火,问道:“朕怎么听说,你去找别人麻烦了?”
少女娇俏的脸上露出一丝恼意,跺了跺脚,说道:“一定是陈秉,他这个人最喜欢告状了,父皇就应该让人好好查一查他,那个陈雨,没什么本事,修为也低,陈秉居然让这样的人当十六卫,他一定是收了人家的银子!”
大雍皇帝扯了扯嘴角,语气带有一丝讽刺:“是有人收了银子,但收银子的不是陈秉,而是你,是朕,是户部,是工部,是兵部,这满朝文武,谁没有收他的银子?”
永淳公主微微一愣,随后便立刻道:“父皇,您冤枉儿臣,儿臣什么时候收他银子了!”
大雍皇帝看着她,淡淡道:“你生于深宫,从小锦衣玉食,可知你身上这云锦宫装,价值几何?可知你每日膳食,耗费多少?可知你宫中用度,一年需多少银钱支撑?”
永淳公主茫然地抬起头,她从未想过这些问题。
大雍皇帝并不需要她回答,继续说道:“皇室的所有花费,都来自国库,去年国库岁入,比前年增加了三成,这其中,有近两成,是来自于西南,而西南赋税大增,八成功劳,要记在那陈雨头上。”
“是他献上新盐法,使得盐价大跌,百姓得益,私盐无利,官盐收入反增,是他以身为饵,孤身潜入杨家,搜集罪证,最终助朝廷一举铲除这颗盘踞西南百年的毒瘤,使得西南土司震慑,政令得以畅通……”
永淳公主微微一愣,她有些难以置信,今天在宫外见到的那个没骨气的家伙,居然这么厉害吗?
大雍皇帝淡淡说道:“你宫中吃的精盐,是他改良技术所产,你这几个月的月例,来自查抄杨家所得,有他奔波冒险之功,你说你有没有收他的银子,甚至你能安稳地在宫里听曲赏花,不必担忧西南烽烟再起,亦有他的一份心力……”
“他为了朝廷,隐姓埋名,不敢表露真实身份,亲朋不敢相认,甚至连自身血脉都被洗去……,他配不上十六卫的位置,谁配得上?”
大雍皇帝看着她,问道:“永淳,你告诉朕,如此功臣,是你能凭着公主身份,肆意羞辱、呼来喝去的吗,若是寒了这些功臣的心,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为皇家效力,你今天这般行事,若是传扬出去,别人会如何看待皇家,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他们会说我们皇家刻薄寡恩,不懂体恤臣子-——你还觉得你做得对吗?”
永淳公主低着头,紧咬下唇,小声道:“父皇,儿臣知错了……”
大雍皇帝挥了挥道袍宽大的衣袖,说道:“回去闭门思过三日,不允许踏出永和宫一步,好好想想,你这公主的尊荣从何而来,若再让朕知道你仗势欺人,胡作非为,便不是禁足这么简单了。”
父皇从来没有对他如此严厉过,永淳公主噘着嘴,声音里面带着哭腔:“儿臣遵旨……”
不多时。
永和宫中。
少女坐在窗前,心情已经和刚才有所不同。
如果他真的为朝廷付出这么多,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就连自己的月例都是他从西南带来的,他当十六卫,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她托着腮,忍不住想着:“那个家伙,真的有父皇说的那么厉害吗?”
很快她就瞥了瞥嘴:“哼,就算他立了功,害我被父皇训斥,还被禁足三天,这件事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以后有机会,定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