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新加坡星洲特许灌装厂。

  脉动功能饮料生产线正全速运转。

  技改后的生产线,吞吐着来自港岛的“脉动”速溶浓缩粉。

  经过标准化的稀释、调配、灌装,一瓶瓶淡蓝色的“脉动”饮料源源不断地下线,被打包,装车,运往新加坡全岛及马来西亚的销售网络。

  厂长谢国栋看着生产线上跳动的产量数字,脸上难掩激动。

  经过钟强带来的陈记技术团队,近一个月的调试,星洲厂的脉动生产线,日产能稳定在十万瓶!

  足以覆盖新加坡并辐射部分马来西亚市场。

  陈秉文提出的“电影+饮料”深度捆绑策略,在新加坡市场得到了完美验证!

  《醉拳》的热度,如同最强劲的东风,将“脉动”瞬间吹入了千家万户。

  而瓶装糖水的连带增长,更证明陈记品牌在新加坡消费者心中已建立起强大的认知和好感。

  随着《醉拳》在新加坡上映。

  新加坡市场捷报频传。

  凌佩仪带着李明哲团队,将“脉动”与《醉拳》电影捆绑营销玩得风生水起。

  程龙代言的广告铺天盖地,“看醉拳,饮脉动,瞬间回神”的口号响彻新马。

  影院捆绑套餐、超市主题陈列、街头试饮,三板斧下去,“脉动”销量节节攀升,单月突破五十万瓶。

  星洲厂、宏发厂两条灌装线日夜生产,仍供不应求。

  凌佩仪趁热打铁,启动了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槟城市场试点,反响热烈。

  陈秉文看着凌佩仪发回的传真,对她在新加坡的成果既欣慰又感慨。

  新加坡的成功,验证了“超级IP+精准场景+渠道强执行”模式的巨大威力。

  《醉拳》票房与“脉动”销量的双双爆发,为陈记带来了可观的销售收入,更成为陈秉文手中可以复制的战略模版。

  陈秉文放下传真,抬眼望向墙上世界地图上北美与日本的位置。

  1978年的尾声在即。

  过去的这一年,

  陈记从深水埗糖水铺到布局全球的食品公司,每一步都踩在刀刃上。

  而新的一年,陈记将迎来真正的硬仗。

  在北美,在欧洲,在日本。

  那里有更成熟的巨头,更挑剔的消费者,更高的准入门槛。

  是时候让所有人看清陈记走到了哪里,未来要冲向何方。

  想到这里,陈秉文按下内线电话,“阿丽,通知所有部门负责人,12月28日,召开年终总结会。”

  1978年12月28日,港岛。

  伟业大厦顶层会议室。

  长条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陈秉文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核心骨干。

  凌佩仪、方文山、周志远、高振海、钟强、李明、万盈盈、顾永贤、赵刚、伊莎贝拉、阿生等人,以及从新加坡赶回述职的李明哲。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年终特有的气息。

  “各位,”陈秉文首先开场,“1978年即将过去。

  今天,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看清我们走过的路,更为了看清我们要去的方向。”

  他顿了顿,拿起面前的一份简报,却没有翻开,上面的内容他早已了然于胸。

  “先从成绩说起。”

  陈秉文的声音沉稳有力,“年初,我们只有深水埗一间糖水铺。

  今天,我们拥有四家自有工厂:长沙湾厂、观塘厂、沙田厂、富源厂。

  生产线从零起步,如今拥有瓶装糖水、劲霸功能饮料、劲霸速溶浓缩粉等核心产线,日产能力突破二十万瓶/袋。”

  “市场方面,”他看向凌佩仪和李明,“港岛本地,瓶装糖水覆盖超过五百家士多店、惠康、百佳等超市,以及我们自营的标准店、加盟店、流动点,年销量突破八百万瓶。”

  “新加坡市场,脉动功能饮料日销稳定在一万瓶以上,瓶装糖水销量翻倍,市场占有率稳居功能饮料首位。

  马来西亚、印尼试销点反馈积极,为明年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陈秉文的声音在回荡。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是汗水,是压力,是突破。

  “产品创新方面,”陈秉文转向周志远和伊莎贝拉,“瓶装糖水工艺定型,实现工业化稳定生产;

  ‘劲霸’功能饮料成功研发,并在新加坡完成口味本地化优化,升级为‘脉动’;

  劲霸速溶浓缩粉技术突破,实现冷水速溶,风味还原度高,为全球扩张扫清物流障碍。

  更关键的是,”他加重语气,“我们成功为北美和日本市场定制了专属风味方案,并通过了FDA和厚生省准入许可。”

  “渠道建设方面,”陈秉文的目光扫过方文山和凌佩仪,“我们开创了‘特许灌装模式’。

  新加坡星洲厂、马来西亚宏发厂完成技改投产,本地化供应能力形成。

  同时,我们与可口可乐、雀巢、三得利三大巨头达成专利授权及战略合作,为‘脉动’进入北美、欧洲、日本等国核心市场铺平了道路。”

  “资本与团队方面,”陈秉文看向方文山和梁启明,“全年营收突破两千万港币,净利润超八百万。

  成功引入专利授权金近一百五十万美元,获得永隆银行三百万港币授信。更重要的是,”

  他目光扫过全场,“我们组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核心团队,覆盖研发、生产、市场、财务、法务、安保等关键领域。

  李明哲副总的加入,标志着东南亚分公司进入独立运营新阶段。”

  “当然,”陈秉文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我们也遇到了挑战。

  新加坡劲霸初期的滞销,暴露了本地化适配的不足;

  罗维影业的诉讼和《商界快讯》的诽谤,考验了我们的法务应对能力;

  两百万袋速溶粉订单的交付,检验了我们的生产组织和品控体系。

  这些挑战,我们都扛过来了,并且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

  他放下简报,正色说道:“1978年,陈记完成了从深水埗糖水铺到拥有核心产品、专利壁垒、初步国际化布局的食品饮料公司的蜕变。

  但这只是开始。”

  “1979年,”陈秉文的声音拔高,加重语气说道,“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陈记产品销往全球市场!”

  “北美和欧洲市场!”他看向众人,安排道:“可口可乐的渠道已经打开,脉动北美版风味定型。

  争取在一季度末,脉动产品通过可口可乐装瓶厂体系,进入美国东西海岸核心城市,以及欧洲主要大城市超市、便利店,正式上市销售。”

  “日本!”陈秉文接着说道,“三得利的渠道合作框架已定。

  市场部要利用我们与东宝东和成立的合资公司,利用电影《醉拳》上映,引爆脉动在日本的销售。”

  “东南亚,”陈秉文看向李明哲,“星洲厂、宏发厂产能爬坡是关键。

  确保脉动和瓶装糖水供应充足,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同时,探索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区域,复制新加坡成功模式。”

  “明白!”李明哲连忙点头。

  “研发中心.”

  陈秉文一项项的将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安排落实。

  部署完毕,陈秉文环视全场,“1979年,将是陈记真正走向世界的一年!

  前路不会平坦,巨头环伺,文化差异,渠道壁垒,都是拦路虎。

  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以及陈记上下每一位员工,都有能力、有决心,把我们的产品,送到全球消费者的手中!”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陈秉文站起身,“晚上七点,观塘厂食堂,公司尾牙宴,所有人,一个都不能少!”

  傍晚,观塘食品厂旁边的承包中心,布置得灯火通明,喜气洋洋。

  几十张大圆桌铺着红布,摆满了丰盛的粤式菜肴。

  烧鹅、白切鸡、清蒸石斑、盆菜.

  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食物香气。

  陈记近四百名员工齐聚一堂。

  陈秉文、凌佩仪等高管坐在主桌。

  没有冗长的讲话,陈秉文只是简单举杯:“各位陈记的兄弟姐妹们!

  这一年,大家辛苦了!

  这杯酒,敬大家的汗水和付出!

  吃好,喝好!

  明年,我们一起打更大的胜仗!”

  “干杯!”

  “干杯!”

  欢呼声、碰杯声瞬间响彻食堂。

  压抑了一年的疲惫在这一刻尽情释放。

  生产线上的工人、研发中心的技术员、市场部的销售员、网格小组的地推员.不分职位高低,此刻都沉浸在美食和欢聚的氛围中。

  酒过三巡,高振海端着酒杯,挨桌敬酒:“兄弟们!今年咱们没日没夜地干,值了!

  看看这菜,这酒!

  陈生够豪爽!

  明年,咱们还得加把劲,让老外的超市里也摆满咱们的陈品!”

  “高经理说得对!干了!”

  工人们纷纷响应。

  陈秉文端着酒杯,在酒桌间穿行,不时停下与员工碰杯,简单交谈几句。

  承包中心里人声鼎沸,觥筹交错。

  笑声、劝酒声、划拳声、碗碟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充满烟火气的洪流。

  这是属于陈记的夜晚,是属于奋斗者的狂欢。

  1978年,在尾牙宴的喧嚣中,画上了句号。

  而1979年的征程,正刚刚开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