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汇丰大厦,坐进车里,陈秉文的脸色沉了下来。

  赵刚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没多问,发动了车子。

  车内很安静。

  他靠在椅背,闭上眼睛,快速复盘刚才与沈弼的会面。

  沈弼的态度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想直接从汇丰手里买下那33.65%的和黄股份,希望渺茫。

  沈弼甚至没给报价的机会,直接用“需要董事会漫长流程”这种官方托辞搪塞过去。

  陈秉文几乎可以肯定,沈弼和李家成之间,恐怕早已达成了某种默契,甚至可能连具体的交易框架都谈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他才能如此气定神闲,连那封质疑合规的匿名信都没能让他真正紧张起来。

  但就这么放弃?

  绝无可能。

  汇丰这条路堵死了,那就换一条路走。

  直接收购不行,那就阻止李家成顺利拿到。

  只要李家成拿不到控股权,和黄这块肥肉就还在砧板上,未来自己就还有机会。

  如果让李家成轻松入主和黄,以其能力和资源,再想虎口夺食就难如登天了。

  怎么阻止?

  陈秉文的大脑飞速运转。

  硬拼资金,现阶段不是最佳选择。

  需要借力打力。

  他的思路逐渐清晰,一个计划在脑中成形。

  汇丰想悄悄把事情办成,怕的就是节外生枝。

  那他就偏要把水搅浑,把潜在的反对者都引出来。

  而最大的反对者会,自然是和黄现有的其他重要股东,尤其是太古、怡和那些英资大行。

  他们能坐视汇丰把和黄的控制权交给李家成这个“华资暴发户”吗?

  陈秉文觉得可能性极低。

  英资洋行之间的合作虽有,但暗地里的竞争和互相瞧不起更是根深蒂固。

  太古、怡和这些老牌英资,恐怕绝不会乐意看到李家成骑到他们头上。

  回到伟业大厦,陈秉文让秘书把方文山、凌佩仪和顾永贤请了过来。

  “汇丰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沈弼的态度很明确,恐怕已经物色好了买家。

  据我猜测,很可能这个潜在的买家很可能是长江实业的李家成。”

  三人很快到齐。

  方文山看到陈秉文的神色,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汇丰那边谈得不顺利。

  “陈生,汇丰那边”方文山试探着问道。

  陈秉文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汇丰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

  沈弼的态度很明确,他不会把和黄股份卖给我们。”

  陈秉文开门见山说道,“李家成应该已经和他达成了某种默契。

  所以,我们得换条路走。”

  凌佩仪皱眉问道:“陈生,你的意思是?”

  “阻止李家成拿到汇丰的股份。”

  陈秉文手指敲了敲桌面,“汇丰虽然是大股东,但和黄还有其他重要股东,比如太古集团、怡和洋行,还有总经理韦理代表的管理层。

  如果这些人集体反对,汇丰也不能一意孤行。”

  顾永贤道:“陈生,从法律和程序上讲,汇丰作为大股东,有权处置自身资产。

  但如果交易引发其他股东强烈反对,甚至提起诉讼或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汇丰也会面临很大压力。

  尤其是如果涉及英资内部矛盾,沈弼可能会重新考虑。”

  “没错。”陈秉文点头,“我们要做的就是点燃这个火药桶。

  目前和黄的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太古持股约8%,怡和持股6%,韦理和管理层持股约6%,加上我们的10.8%,以及一些散户和机构。

  陈秉文想了想,继续说道,“我们要以‘汇丰内部人士’的口吻,写一封匿名信,发给太古、怡和、韦理以及其他持股超过3%的股东。

  信的内容要暗示汇丰正在秘密与李家成以及我们糖心资本见面,准备将和黄集团的股份出售,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凌佩仪有些担忧:“陈生,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他们能信吗?”

  陈秉文看向凌佩仪,说道:“就是要让他们猜。

  信里不直接下结论,只说汇丰在同时接触多家潜在买家,包括长江实业和糖心资本。

  让收信人自己判断谁更可能成交。”

  说着,他转向顾永贤:“顾律师,信由你来写,要写得似是而非。

  重点突出汇丰为快速套现可能低价出售,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太古和怡和最吃这一套。”

  顾永贤立即领会:“明白。

  我会暗示汇丰可能以友谊价将股份卖给关系密切的买家,违背商业公平原则。”

  方文山笑道:“这样一来,只要挑起太古和怡和的警惕心,让他们意识到李家成接手和黄,对他们而言并非好事,甚至是一种威胁。

  他们必定会主动出手阻挠。”

  “没错。”陈秉文点点头,笑着对三人说道,“太古和怡和,这些老牌英资洋行,骨子里是看不上本地华商的,尤其忌惮像李家成这样的闯入者瓜分他们的核心利益。

  他们绝不会坐视汇丰把和黄这块肥肉轻易交给一个他们眼中的暴发户。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把火点起来,让他们去和汇丰、和李家成博弈。”

  他稍作停顿,补充道:“匿名信要做得更逼真,通过我们在海外注册的空壳公司转发,经律师行转交,务必不能直接关联到我们。

  但要确保韦理、太古的施雅迪、怡和的纽璧坚能第一时间看到。”

  “明白。我会处理得不留痕迹。”顾永贤郑重应道。

  他知道,这步棋风险不小,一旦被查出是糖心资本在背后煽风点火,会彻底得罪汇丰和英资圈子。

  但商场如战场,有时不得不兵行险着。

  他赌的就是太古和怡和固有的傲慢与对既得利益的维护之心,赌他们无法容忍李家成轻易入主和黄。

  几天后,太古集团主席施雅迪和怡和集团大班纽璧坚几乎在同一时间,通过各自的渠道,收到了一封措辞隐晦却信息量巨大的匿名信函。

  正如陈秉文所料,这封信在两家英资巨头的内部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太古大厦顶层的办公室里,施雅迪放下信纸,脸色阴沉地对一旁的财务总监说道:“汇丰这是想干什么?

  沈弼难道忘了自己的立场?

  和黄再不济,也曾是英资的招牌之一。

  私下接触李家成和糖心资本,他难道想扶植一个华资来接管?”

  财务总监回应道:“爵士,这封信来历不明,内容还需核实”

  “无风不起浪!”施雅迪打断他,“沈弼近来的举动本就有些反常。

  汇丰持有和黄股权本就敏感,他选择在这个时机出售,对象还是那个最近风头正劲的李家成?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意图。

  我们必须立刻向汇丰董事会表达我们的严重关切!

  绝不能让汇丰单方面决定和黄的未来!”

  与此同时,在怡和洋行,纽璧坚的反应更为激烈。

  怡和与李家成早在之前的九龙仓争夺战中就结下了梁子,对此更是高度敏感。

  “又是这个李家成!”纽璧坚将信纸狠狠的拍在办公桌上,“他的手伸得太长了!

  九龙仓的教训还不够吗?

  现在居然又盯上了和黄!

  汇丰如果真把股权卖给他,无疑是引狼入室!”

  说完,他拨通了太古施雅迪大班的电话。

  “纽璧坚,信你收到了吧?”电话一接通,没等纽壁坚开口,施雅迪就开门见山问道,“沈弼这步棋,走得够隐蔽的。”

  “收到了。”纽璧坚声音冷硬,“他想把和黄当私产处理?问过我们这些老股东没有?

  李家成.哼,上次九龙仓的账还没算清,他的手伸得太长了。”

  “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施雅迪冷声说道,“我建议,我们联名向汇丰董事会提交一份正式质询函,要求沈弼就必须就和黄股份处置一事,向全体董事做出详尽说明,并承诺任何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董事会批准程序。”

  “正合我意。”纽璧坚立刻同意,“我让秘书立刻起草函件。

  另外,我觉得有必要私下约谈几位与我们交好的独立董事,提前沟通,争取支持。”

  “好。我们分头行动。”施雅迪补充道,“另外,我会让法务部研究一下,从公司章程和股东协议里找找,看有没有能制约汇丰单方面行动的条款。”

  英资阵营内部潜藏的矛盾与猜忌,被这封匿名信瞬间点燃。

  太古和怡和基于其维护英资传统利益格局的本能,以及对华商势力崛起的天然警惕,迅速达成共识,决定联手向汇丰施压。

  而且,正如陈秉文猜测的一样,不管是太古还是怡和,都选择性的忽略了匿名信中糖心资本的存在。

  因为在他们眼中,以食品饮料为主业的糖心资本远远没有以地产为主业的长江实业威胁大。

  同为英资巨头,股份互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管是太古还是怡和,都持有汇丰银行的股份,同时太古和怡和的大班也是汇丰董事会的董事。

  沈弼私下准备卖掉汇丰持有的和黄股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侵犯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所以,两位大班第一时间就将矛头对准了沈弼。

  当天下午,一份措辞严厉的联名质询函就摆在了沈弼的办公桌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最新章节,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