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焕章没有想到,李尚书居然真的愿意见自己一面,果然机会永远是留给有胆量的人。
他虽然有些激动,却还是稳重地拱手行礼回话。
“乡试后王知府送了学生五百贯钱,县里的富户送了学生一套三进的宅院,还有仆人丫鬟。”
只不过他习惯了贫寒的生活,再加上族中贫寒他又捐出去一部分。
所以如今虽然是不缺吃穿,可想像别的同科过得那么风光是没有,习惯让他也过不了那么好的日子。
李瑜知道他是二十岁中的秀才,三十三岁才中的举,每进一步都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
外头下着雨,上好的茶香萦绕在许焕章鼻息。
可他没有丝毫品茶的心情,只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自己命运。
李瑜是看过许焕章的文章,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不然也当不了进士,可这当官儿远远不是看文章如何。
片刻后。
李瑜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许焕章缓缓问道。
“若你为户部之官,面对国库空虚、税赋难征之况,你当如何应对?”
像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其实最适合去户部拨算盘了。
老秦看在自己经常给他干苦力的份上,多半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但也要看他能力到底如何。
许焕章心中便是一震,略作思索后拱手答道。
“学生以为当先清查各地田亩户籍,严惩隐匿田产、逃避税赋的豪绅富户,同时可推行新的税赋制度,简化税目公平税负,让百姓负担合理。”
“再者鼓励农桑、兴修水利,设法提高粮食的产量,促进商业发展,拓宽税源以充实国库。”
既然李尚书问自己这样的话,那就是愿意帮自己了。
李瑜微微点头,又紧接着追问:“若清查田亩户籍时,遇到权贵阻挠,你该怎么办?”
江南皇家商务院是清理干净了。
就是这土地黄册,暂时还没有腾出手去解决。
这也不仅仅是江南了,整个大雍各个地方都有这个毛病。
李琏那小子巡按西南f3的同时,顺便也是清查这三个地方的田亩户籍,可江南那边还迟迟没有动静。
许焕章更坚定了自己想法:“学生既为朝廷命官,自当以朝廷社稷为重,不事权贵。”
“若遇权贵阻挠学生会收集证据,上报朝廷请求陛下圣裁,绝不会对着权贵折腰。”
早听说李尚书的两位弟弟、小舅子都是头铁的硬骨头。
他有样学样,总是没有错的。
李瑜听后皱了皱眉,不过片刻又舒缓开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若你身为户部主事,无意间发现了同僚的狐狸尾巴你会如何?”
正直是没错的,可不能正直到去死。
许焕章今年到底四十多岁了,经历了多年的人情冷暖,造就了他极会察言观色的性格。
“学生当视情况而定,若该同僚受陛下及上司赏识,学生会暗中收集证据,在不能确保将其扳倒的时候沉默。”
“若该同僚和学生一般为官,且又没有悔改之意的话,学生便与此帮蛀虫不共戴天。”
许焕章觉得李瑜既然问了这些,只怕不仅仅是要帮自己,应该是还想拉自己入他的党羽。
他求之不得。
只需要短短一句话,李尚书就至少能让他少走十年不止的弯路。
既如此,他何不将话说明白些?
真诚永远都是杀手锏。
李瑜:“……”
四十多岁的男人,对着自己自称学生实在是有点尴尬。
听完他的回答后李瑜还是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满意。
许焕章此番回答倒也还算是周全,既不失正直,又懂得权衡利弊,不是那种需要自己事事操心的拖油瓶。
李瑜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
“为官之道本就不易,不仅要有让天子才华和能力,更要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
“若你不懂此话,让你留在京中便不是提拔你而是在害你。”
小地方出来个进士并不容易,他不希望一来就折在这四九城之中。
许焕章闻言连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
“学生定会牢记大人教诲。”
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话,几句话许焕章便知道李尚书想安排他去户部,果然朝中有人好说话。
户部,那可是个好地方。
李瑜转过身,拍了拍许焕章的肩膀:“你先回去吧,回去准备准备,明日我带你去拜见户部的秦尚书。”
别看户部只是个管财政的,可六部乃至皇帝想要花钱的时候。
哪个不看户部的脸色?
将来若是真的起什么激烈的党争,户部有自己的人也是多一种整人的手段,这个人若是自己的同乡不也挺好。
许焕章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宁照安在屏风后把话都听了进去,待人走后才出来。
“自己的兄弟不好放在京城里,提拔个同乡倒是也不错。”
若是李家几个兄弟都在京城为重臣,只怕皇帝心里又该琢磨了。
所以沈旦和李琏外放出去是肯定的,只是皇帝却让二人都为御史,好在虽然得罪人却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只是两人就算成就了事业,估计也是一方的封疆大吏。
想要拜相入阁,除非李瑜辞官或者离开了京城。
可看皇帝对他的依赖,谁被放逐京城也轮不到他。
李瑜目光幽幽的:“我说明日带他去见秦维祯,他若真是个聪明的,回去就该奋笔疾书写篇漂亮的文章出来。”
题都点好了。
清查各地田亩户籍、简化税目、公平税负等等。
至于他肚子里头到底有多少墨水,能不能被秦维祯看好改变命运,那就是他自己的本事了。
大家同乡一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点儿了。
宁照安笑道“他都这把年纪了,这点儿聪明怎么可能没有?”
若是这点脑子也没有,真是枉费夫君的一片心意。
“那可说不准。”李瑜揉了揉脑袋,看了自家婆娘一眼:“谁能猜到叔本都三十而立的年纪了,还不如十几岁的时候呢?”
人呐,这辈子说不完。
宁照安:“……”
好好地说那新科进士,怎么又扯那糊涂老三身上了。
他虽然有些激动,却还是稳重地拱手行礼回话。
“乡试后王知府送了学生五百贯钱,县里的富户送了学生一套三进的宅院,还有仆人丫鬟。”
只不过他习惯了贫寒的生活,再加上族中贫寒他又捐出去一部分。
所以如今虽然是不缺吃穿,可想像别的同科过得那么风光是没有,习惯让他也过不了那么好的日子。
李瑜知道他是二十岁中的秀才,三十三岁才中的举,每进一步都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
外头下着雨,上好的茶香萦绕在许焕章鼻息。
可他没有丝毫品茶的心情,只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自己命运。
李瑜是看过许焕章的文章,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不然也当不了进士,可这当官儿远远不是看文章如何。
片刻后。
李瑜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许焕章缓缓问道。
“若你为户部之官,面对国库空虚、税赋难征之况,你当如何应对?”
像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其实最适合去户部拨算盘了。
老秦看在自己经常给他干苦力的份上,多半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但也要看他能力到底如何。
许焕章心中便是一震,略作思索后拱手答道。
“学生以为当先清查各地田亩户籍,严惩隐匿田产、逃避税赋的豪绅富户,同时可推行新的税赋制度,简化税目公平税负,让百姓负担合理。”
“再者鼓励农桑、兴修水利,设法提高粮食的产量,促进商业发展,拓宽税源以充实国库。”
既然李尚书问自己这样的话,那就是愿意帮自己了。
李瑜微微点头,又紧接着追问:“若清查田亩户籍时,遇到权贵阻挠,你该怎么办?”
江南皇家商务院是清理干净了。
就是这土地黄册,暂时还没有腾出手去解决。
这也不仅仅是江南了,整个大雍各个地方都有这个毛病。
李琏那小子巡按西南f3的同时,顺便也是清查这三个地方的田亩户籍,可江南那边还迟迟没有动静。
许焕章更坚定了自己想法:“学生既为朝廷命官,自当以朝廷社稷为重,不事权贵。”
“若遇权贵阻挠学生会收集证据,上报朝廷请求陛下圣裁,绝不会对着权贵折腰。”
早听说李尚书的两位弟弟、小舅子都是头铁的硬骨头。
他有样学样,总是没有错的。
李瑜听后皱了皱眉,不过片刻又舒缓开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若你身为户部主事,无意间发现了同僚的狐狸尾巴你会如何?”
正直是没错的,可不能正直到去死。
许焕章今年到底四十多岁了,经历了多年的人情冷暖,造就了他极会察言观色的性格。
“学生当视情况而定,若该同僚受陛下及上司赏识,学生会暗中收集证据,在不能确保将其扳倒的时候沉默。”
“若该同僚和学生一般为官,且又没有悔改之意的话,学生便与此帮蛀虫不共戴天。”
许焕章觉得李瑜既然问了这些,只怕不仅仅是要帮自己,应该是还想拉自己入他的党羽。
他求之不得。
只需要短短一句话,李尚书就至少能让他少走十年不止的弯路。
既如此,他何不将话说明白些?
真诚永远都是杀手锏。
李瑜:“……”
四十多岁的男人,对着自己自称学生实在是有点尴尬。
听完他的回答后李瑜还是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满意。
许焕章此番回答倒也还算是周全,既不失正直,又懂得权衡利弊,不是那种需要自己事事操心的拖油瓶。
李瑜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
“为官之道本就不易,不仅要有让天子才华和能力,更要有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
“若你不懂此话,让你留在京中便不是提拔你而是在害你。”
小地方出来个进士并不容易,他不希望一来就折在这四九城之中。
许焕章闻言连忙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
“学生定会牢记大人教诲。”
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话,几句话许焕章便知道李尚书想安排他去户部,果然朝中有人好说话。
户部,那可是个好地方。
李瑜转过身,拍了拍许焕章的肩膀:“你先回去吧,回去准备准备,明日我带你去拜见户部的秦尚书。”
别看户部只是个管财政的,可六部乃至皇帝想要花钱的时候。
哪个不看户部的脸色?
将来若是真的起什么激烈的党争,户部有自己的人也是多一种整人的手段,这个人若是自己的同乡不也挺好。
许焕章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宁照安在屏风后把话都听了进去,待人走后才出来。
“自己的兄弟不好放在京城里,提拔个同乡倒是也不错。”
若是李家几个兄弟都在京城为重臣,只怕皇帝心里又该琢磨了。
所以沈旦和李琏外放出去是肯定的,只是皇帝却让二人都为御史,好在虽然得罪人却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只是两人就算成就了事业,估计也是一方的封疆大吏。
想要拜相入阁,除非李瑜辞官或者离开了京城。
可看皇帝对他的依赖,谁被放逐京城也轮不到他。
李瑜目光幽幽的:“我说明日带他去见秦维祯,他若真是个聪明的,回去就该奋笔疾书写篇漂亮的文章出来。”
题都点好了。
清查各地田亩户籍、简化税目、公平税负等等。
至于他肚子里头到底有多少墨水,能不能被秦维祯看好改变命运,那就是他自己的本事了。
大家同乡一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点儿了。
宁照安笑道“他都这把年纪了,这点儿聪明怎么可能没有?”
若是这点脑子也没有,真是枉费夫君的一片心意。
“那可说不准。”李瑜揉了揉脑袋,看了自家婆娘一眼:“谁能猜到叔本都三十而立的年纪了,还不如十几岁的时候呢?”
人呐,这辈子说不完。
宁照安:“……”
好好地说那新科进士,怎么又扯那糊涂老三身上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此去直上青云路,此去直上青云路最新章节,此去直上青云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此去直上青云路,此去直上青云路最新章节,此去直上青云路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