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江澈一袭黑衣出现在庭院门口。

  “汉王。”

  “行了,我们兄弟俩就不用搞这些了。”

  朱高煦摆摆手,“那边已经动了?”

  江澈笑呵呵的看了他一眼,而后对着那些士兵说道:“你们先出去吧?”

  士兵一愣,随后看向了朱高煦。

  朱高煦点头:“都下去吧。”

  很快,等众人都离开后,江澈这才说道。

  “樱花国集结重兵,已经出发了。”

  朱高煦顿时激动了,这可是江澈许诺给自己的,让他去以义军的名义,到时候直接将高句丽给占了。

  “好啊!这帮不知死活的矮子,终于敢露头了!什么时候出发,我好准备一下。”

  江澈算了算时间:“多则一个月,少则十天,煦哥且等我消息,到时候我会安排人跟你一起。”

  朱高煦大手一挥,“我现在就去整军备战,到时候你只管让人过来通知。”

  闻言,江澈也不墨迹。

  “那么,就预祝煦哥,旗开得胜,武运昌隆。”

  …………

  半个月后,樱花国舰队主力在釜山登陆。

  “这就是高句丽人的防线?”

  足利次郎骑在马上,用马鞭指着前方那座几乎没有抵抗就被攻破的城池。

  城墙上稀稀拉拉的箭矢甚至没能对他的先锋部队造成任何有效杀伤。

  他的副将躬身笑道:“将军,高句丽承平已久,他们的士兵上一次见到血,恐怕还是在屠宰场,听说他们的国王沉迷于宴饮,朝堂上尽是些只懂诗词歌赋的文人。”

  “一群待宰的肥羊。”

  足利次郎冷哼一声,眼中的贪婪几乎要溢出来。

  财富、土地、女人……

  这一切都唾手可得。

  他根本没去细想,为何他们能如此轻易绕过对马海峡的巡逻水师。

  为何登陆点的防御空虚得像是提前清场。

  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天照大神的庇佑,是属于他的武运。

  “传令下去!加速前进!天黑之前,我要在前面的晋州城里喝上高句丽的米酒!”

  “哈伊!”

  樱花国军队如同一柄烧红的利刃,轻易切开了高句丽南部这块柔软的黄油。

  沿途城镇望风而降,偶有抵抗。

  也被迅猛的攻势碾得粉碎。

  一时间,烽烟四起,哀鸿遍野。

  高句丽王都,汉阳。

  景福宫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国之将倾!国之将倾啊!”

  一名老臣涕泪横流,跪伏在地,不断以头抢地。

  高句丽王李芳远脸色煞白,抓着龙椅的扶手。

  他完全无法理解,前几天还在歌舞升平的国度,怎么突然就兵临城下了。

  “明国呢?大明的天军呢?!”

  他嘶吼着,像一头被困的野兽。

  “谁去求援了?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王上!”

  兵曹判书朴振宇出列,声音沉稳,与周围的慌乱格格不入。

  “臣已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往大明,但路途遥远,恐怕……”

  “恐怕什么!”

  李芳远死死盯着他:“朴大人,你掌管兵曹,南方的防线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朴振宇微微躬身,语气平静无波:“王上,非是臣不尽力。数月前臣就上奏,言及南方军备废弛,需增兵换将,补充武备,但领议政大人们说,与樱花国已有盟约,此举会破坏两国邦交,有伤和气……”

  他话锋一转,看向另一位重臣。

  被点名的领议政金成哲脸色一僵,立刻反驳。

  “一派胡言!当时是你主张裁撤水师,将预算投入王都仪仗!如今出了事,倒想把责任推到老夫身上?”

  “够了!”

  李芳远一拍桌子,震得茶碗乱跳。

  “现在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吗?都给我拿出个办法来!”

  朝堂上顿时吵成一团。

  有人主张迁都北上,暂避锋芒。有人主张集结全国兵力,与倭寇决一死战。

  还有人主张立刻向大明皇帝上降表,直接请求并入大明版图。

  朴振宇站在人群外围,冷眼旁观。

  他的袖中,藏着一张半个月前收到的丝绸。

  上面没有文字,只用金线绣着一头正在捕鲸的猛虎。

  这是那位李观大人,通过秘密渠道交到他手上的礼物。

  这份礼物,比万两黄金还要沉重。

  他很清楚,所谓樱花国入侵,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步棋。

  而高句丽,就是那张任人落子的棋盘。

  他唯一的生路,就是按照下棋人的意图,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大明,应天府。

  奉天殿内,朱棣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

  殿下,文武百官吵得比高句丽的朝堂还要热闹。

  “皇上!高句丽乃我大明藩属,唇亡齿寒!倭寇狼子野心,今日侵高句丽,明日便敢觊觎我大明海疆!臣恳请皇上,立刻发兵,讨伐不臣!”

  兵部尚书金忠慷慨激昂,唾沫横飞。

  他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夏元吉便出列。

  “金大人此言差矣。发兵?说得轻巧!十万大军远征,人吃马嚼,粮草军械,哪一样不要钱?国库刚刚因靖难之役有所损耗,北平迁都亦在筹备,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如今北方瓦剌、鞑靼蠢蠢欲动,九边军镇的军饷尚且吃紧,哪来的余钱去管高句丽的闲事?”

  夏元吉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主战派的热情。

  一名年轻的御史跳了出来:“夏大人此言,是将钱财看得比国体更重吗?若坐视藩属被灭,我大明颜面何存?天下诸国又将如何看我天朝上国?”

  “颜面?”

  夏元吉冷笑,“颜面能当饭吃?能挡住瓦剌的铁骑?饿着肚子去打仗,那是自寻死路!”

  朱棣一言不发,只是听着。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心中自有盘算。

  出兵?当然要出。

  但不是现在,也不是以朝廷的名义。

  更重要的是,他想要知道江澈是怎么想的,这么就了,虽然朱高燧的锦衣卫依旧能随意进出北平。

  可他老是感觉,这就是江澈故意放进去的。

  为的,自然是让他老朱放心。

  朱棣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此事,容后再议。”

  朱棣丢下这句话,拂袖而去。

  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谁也摸不透这位永乐大帝的心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最新章节,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