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天的时候,姜氏并不喜欢沈寒,这丫头的性子随了郡主,有些清高,不像秦氏所出的女儿,跟她娘一样会讨好奉承她。捡她爱听的话说,挑她喜欢的物件送。
做孙女的,不就是应该百般讨好祖母吗。
除了礼数周到让她挑不出错处来,别的就没有让她舒心的了。从前两个孙女间有些不愉快,姜氏偶尔还会站在大丫头沈漫那。
谁更懂得哄她开心,她的天平就偏向谁。
平日里不懂得讨好祖母,自然也就不会护着你。
不过,现在不同了。
沈寒进屋,就见掐丝珐琅炭盆里,银骨炭无烟无味,搭上沉水香的甘甜,燃得屋内暖气熏人。姜氏一身沉香色福寿纹捻金锻袍,头上的玄青抹额正中间一颗大东珠,托着雕了“寿”字的羊脂玉,发髻上斜簪着四五支累丝金簪,整个屋里金光闪闪,捧着填了百合香饼的手炉端坐榻上,笑眯眯地看着她。
“快快快,寒儿来尝尝缠丝兔儿爷,这里面放了姜糖馅,裹了五彩糖丝,又甜又驱寒。”见金贵孙女来了,姜氏堆起满脸笑意。
沈寒给姜氏行礼,“祖母,孙女儿要出门,来跟您说一声。”郡主这几天住在了王府,说是王爷让陪着说说话,她找了个借口回来。若是在王府她想出门去见陆青,必有一堆仆妇与侍卫跟着,不容易避开人。
“天这么冷,你身子骨还没好呢。”二丫头越长越水灵,凝脂白的肤色像是蒙了一层冬霜的薄胎瓷,清清冷冷的,满园子的寒梅,都压不住她的姝色。
“回祖母的话,来京师路上不幸遇到了水匪,不少物件都丢了。听说京师里的花春堂,有新到的一批珍珠宫粉,还有玫瑰浸的珍珠面脂,”沈寒补充,“孙女儿想着,还要给祖母订一罐玉兰蕊调的特制玉容膏,再给您买些寿香饼回来。”
从前她与松儿出门,若是回来没有给小乔氏带上一包果子或蜜饯什么的,就要看她甩脸子。其实买什么回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门得惦记着她。这位祖母和小乔氏,有差不多的心思。
何况,胭脂香粉对女子来说,是什么年纪都不会拒绝的心头好。
果然,姜氏笑开了眼,看看,二丫头是越来越懂事了,出门都想着讨好她这个祖母。
秦姨娘眯着眼,见沈寒身穿正红织金缎镶貂斗篷,纹了双鹤衔梅的喜气纹样,搭着芽白地妆花缎袄,袄子上的妆金折枝白梅冷光浮动,花瓣是用螺钿屑捻了金线再洒上珍珠粉,款款走来,就如寒梅映雪,清雅高贵。
几日不见,王爷又赏了她不少好东西,就没她家漫儿的份。
“二姑娘若要出门,叫上你大姐姐一同去吧。姐妹俩也有个伴,选个脂粉什么的,也有人帮着商量。”这二丫头现在都会讨老太婆欢心了,是郡主教的吗。
跟沈寒出门,定然是郡主给银子,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前两天漫儿还跟她念叨,说是沈寒在出门赏灯那夜里结交了一位京师贵女,那贵女一看就是勋贵世家出来的,一身的金钗珠翠。还故意用借口支开她,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能打什么主意,一来京师就急着攀附贵女,无非是借她们的簪缨门第给自个再多镀层金身,日后在京中行走,也多了几把登云梯。
郡主多年未回京了,这一回来就指点着沈寒结交人脉,真是把这个丫头看得跟眼珠子一样。
“我原本也是想叫大姐姐一起的,”沈寒看向笑意盈盈的秦姨娘,“可是方才去梨溶院,婢女说大姐姐从早就一直睡着未起,许是天冷,有些贪睡也是正常。我这个做妹妹的,就不好强行打扰了。”
今日请安时就只有她一个,沈漫那让人传话说是病了,怕过了病气给老夫人就没来。
秦姨娘涨红了脸,她来的时候还跟姜氏夸奖女儿,“漫儿着了凉有些轻咳,这孩子一向孝顺,就不敢到您面前来请安。又说祖母让她多学学兰闺风范,现下强撑着病骨在屋内练琴呢。”
这脸打得飞起。
她没料到,沈寒居然会说得这么直接,从早一直睡着未起,不就是变相说漫儿是起不来请安才装病吗。
沈寒这个丫头!趁漫儿不在,在老太婆跟前上眼药。
今日她叫漫儿起床,怎么都叫不起来,无奈她只能推说她病了。早知道她就不自作聪明,说漫儿在练琴,这下好了,老太婆不定怎么羞辱她。
秦姨娘又气又羞,陪着笑脸,“这孩子不舒服呢,许是练琴累了。”
姜氏冷笑。
沈寒浅笑。
秦姨娘红着脸陪笑。
“这,二姑娘到底是郡主跟前养大的,气质优雅,见识斐然,天天耳濡目染就是不一样。”眼见沈寒走了,秦姨娘只能强撑笑脸小心翼翼地讨好姜氏,“跟着郡主,学识身份定然就会不一样,若是夕哥儿也能记在郡主名下......”
“一个傻子,要什么学识身份,”姜氏不耐烦地打断,“傻子就是傻子,跟谁名下他都是傻子,难不成记到郡主名下,他就忽然开窍了吗。”
“把一个傻子记到郡主名下,当我们沈家的嫡子,那才是辱没门风,丢的是整个沈家的人。”字字如刀,刀刀割心,滴滴渗血。
“好吃好喝的养着他就不错了,秦氏,你莫要贪心,”姜氏喝了口杏仁蜜茶,“若是换了别家有这种傻孩子,早就不知道扔哪去了。民间百姓都知道,傻子是不祥之人,除了让人笑话和躲着他,还能有什么。你应该感激我,我念着他身上多少有我儿的骨血,这才留下来养大。”
放到民间,傻儿子都是有一个扔一个,偏偏秦氏当个宝。
再当宝有什么用,傻子能继承家业吗,能承祧宗嗣吗?回京师后秦氏胃口变大了,还打上郡主的主意,真是又蠢又贪心。
以为种点梨花就当自己是那不染尘俗的仙子了,就你们母女俩那贪财下作的德行,还装什么梨花带雨。
秦姨娘死死攥着扶手,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可夕哥儿,毕竟是夫君的亲骨肉,沈家未来还是要有个儿子来继承家业啊。”
夕哥儿再傻,也是她的亲孙子,老太婆怎么能如此狠心决绝。
“一个傻子,亲不亲有何用?”姜氏反唇相讥,“他是能科考功名,还是能入朝为官,又或是能绵延家族?一样都不能,光说骨血有什么用。若是将来郡主得个什么封赏,难不成让个傻子继承?”
堂堂状元郎有个傻儿子,说出去都丢人!
这还是郡主拦着,她才肯养,不然早就扔了。
看秦氏一脸委屈,“秦氏,你莫要太贪心了,我自有为沈家找继承人的主意。”姜氏一句话堵死了她,“我那侄儿,近日也要到京了。”
沈家人丁稀薄,唯一有出息的就是她儿子,沈家的宗族耆老,看她死了儿子,个个都想来分一杯羹,好在郡主的身份摆在那,他们也不敢胡来。
她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这个侄儿了。这孩子身世凄苦,娘死得早,爹也没了,全身心靠着她这个亲姑母。
他的母亲虽说是个妾室,但胜在他争气,考中了举人,是姜氏一族里唯一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她慧眼识珠,从小是又给银子又出束脩,待他中举,必然会来回报她这个姑母。姜家的未来,沈家的未来,都得她侄儿一肩挑。
也只有这个侄儿,是完完全全听她的。
“我侄儿现在是个正经八百的举子了。”姜氏得意洋洋,“知道什么是举子吗?那是能当官的,有功名在身,见了县太爷都不必下跪的。”
要不戏文里方举人说,“我堂堂一名举人,你敢叫我贱人?我定要告你。”
可见举人地位之高。
堂堂举人,是个傻子能比得吗?蠢货!
秦姨娘在姜氏一声一个举人,一口一个蠢货里,一字一字地咽下所有的不甘与怨愤。
做孙女的,不就是应该百般讨好祖母吗。
除了礼数周到让她挑不出错处来,别的就没有让她舒心的了。从前两个孙女间有些不愉快,姜氏偶尔还会站在大丫头沈漫那。
谁更懂得哄她开心,她的天平就偏向谁。
平日里不懂得讨好祖母,自然也就不会护着你。
不过,现在不同了。
沈寒进屋,就见掐丝珐琅炭盆里,银骨炭无烟无味,搭上沉水香的甘甜,燃得屋内暖气熏人。姜氏一身沉香色福寿纹捻金锻袍,头上的玄青抹额正中间一颗大东珠,托着雕了“寿”字的羊脂玉,发髻上斜簪着四五支累丝金簪,整个屋里金光闪闪,捧着填了百合香饼的手炉端坐榻上,笑眯眯地看着她。
“快快快,寒儿来尝尝缠丝兔儿爷,这里面放了姜糖馅,裹了五彩糖丝,又甜又驱寒。”见金贵孙女来了,姜氏堆起满脸笑意。
沈寒给姜氏行礼,“祖母,孙女儿要出门,来跟您说一声。”郡主这几天住在了王府,说是王爷让陪着说说话,她找了个借口回来。若是在王府她想出门去见陆青,必有一堆仆妇与侍卫跟着,不容易避开人。
“天这么冷,你身子骨还没好呢。”二丫头越长越水灵,凝脂白的肤色像是蒙了一层冬霜的薄胎瓷,清清冷冷的,满园子的寒梅,都压不住她的姝色。
“回祖母的话,来京师路上不幸遇到了水匪,不少物件都丢了。听说京师里的花春堂,有新到的一批珍珠宫粉,还有玫瑰浸的珍珠面脂,”沈寒补充,“孙女儿想着,还要给祖母订一罐玉兰蕊调的特制玉容膏,再给您买些寿香饼回来。”
从前她与松儿出门,若是回来没有给小乔氏带上一包果子或蜜饯什么的,就要看她甩脸子。其实买什么回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门得惦记着她。这位祖母和小乔氏,有差不多的心思。
何况,胭脂香粉对女子来说,是什么年纪都不会拒绝的心头好。
果然,姜氏笑开了眼,看看,二丫头是越来越懂事了,出门都想着讨好她这个祖母。
秦姨娘眯着眼,见沈寒身穿正红织金缎镶貂斗篷,纹了双鹤衔梅的喜气纹样,搭着芽白地妆花缎袄,袄子上的妆金折枝白梅冷光浮动,花瓣是用螺钿屑捻了金线再洒上珍珠粉,款款走来,就如寒梅映雪,清雅高贵。
几日不见,王爷又赏了她不少好东西,就没她家漫儿的份。
“二姑娘若要出门,叫上你大姐姐一同去吧。姐妹俩也有个伴,选个脂粉什么的,也有人帮着商量。”这二丫头现在都会讨老太婆欢心了,是郡主教的吗。
跟沈寒出门,定然是郡主给银子,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前两天漫儿还跟她念叨,说是沈寒在出门赏灯那夜里结交了一位京师贵女,那贵女一看就是勋贵世家出来的,一身的金钗珠翠。还故意用借口支开她,不知道在打什么鬼主意。
能打什么主意,一来京师就急着攀附贵女,无非是借她们的簪缨门第给自个再多镀层金身,日后在京中行走,也多了几把登云梯。
郡主多年未回京了,这一回来就指点着沈寒结交人脉,真是把这个丫头看得跟眼珠子一样。
“我原本也是想叫大姐姐一起的,”沈寒看向笑意盈盈的秦姨娘,“可是方才去梨溶院,婢女说大姐姐从早就一直睡着未起,许是天冷,有些贪睡也是正常。我这个做妹妹的,就不好强行打扰了。”
今日请安时就只有她一个,沈漫那让人传话说是病了,怕过了病气给老夫人就没来。
秦姨娘涨红了脸,她来的时候还跟姜氏夸奖女儿,“漫儿着了凉有些轻咳,这孩子一向孝顺,就不敢到您面前来请安。又说祖母让她多学学兰闺风范,现下强撑着病骨在屋内练琴呢。”
这脸打得飞起。
她没料到,沈寒居然会说得这么直接,从早一直睡着未起,不就是变相说漫儿是起不来请安才装病吗。
沈寒这个丫头!趁漫儿不在,在老太婆跟前上眼药。
今日她叫漫儿起床,怎么都叫不起来,无奈她只能推说她病了。早知道她就不自作聪明,说漫儿在练琴,这下好了,老太婆不定怎么羞辱她。
秦姨娘又气又羞,陪着笑脸,“这孩子不舒服呢,许是练琴累了。”
姜氏冷笑。
沈寒浅笑。
秦姨娘红着脸陪笑。
“这,二姑娘到底是郡主跟前养大的,气质优雅,见识斐然,天天耳濡目染就是不一样。”眼见沈寒走了,秦姨娘只能强撑笑脸小心翼翼地讨好姜氏,“跟着郡主,学识身份定然就会不一样,若是夕哥儿也能记在郡主名下......”
“一个傻子,要什么学识身份,”姜氏不耐烦地打断,“傻子就是傻子,跟谁名下他都是傻子,难不成记到郡主名下,他就忽然开窍了吗。”
“把一个傻子记到郡主名下,当我们沈家的嫡子,那才是辱没门风,丢的是整个沈家的人。”字字如刀,刀刀割心,滴滴渗血。
“好吃好喝的养着他就不错了,秦氏,你莫要贪心,”姜氏喝了口杏仁蜜茶,“若是换了别家有这种傻孩子,早就不知道扔哪去了。民间百姓都知道,傻子是不祥之人,除了让人笑话和躲着他,还能有什么。你应该感激我,我念着他身上多少有我儿的骨血,这才留下来养大。”
放到民间,傻儿子都是有一个扔一个,偏偏秦氏当个宝。
再当宝有什么用,傻子能继承家业吗,能承祧宗嗣吗?回京师后秦氏胃口变大了,还打上郡主的主意,真是又蠢又贪心。
以为种点梨花就当自己是那不染尘俗的仙子了,就你们母女俩那贪财下作的德行,还装什么梨花带雨。
秦姨娘死死攥着扶手,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可夕哥儿,毕竟是夫君的亲骨肉,沈家未来还是要有个儿子来继承家业啊。”
夕哥儿再傻,也是她的亲孙子,老太婆怎么能如此狠心决绝。
“一个傻子,亲不亲有何用?”姜氏反唇相讥,“他是能科考功名,还是能入朝为官,又或是能绵延家族?一样都不能,光说骨血有什么用。若是将来郡主得个什么封赏,难不成让个傻子继承?”
堂堂状元郎有个傻儿子,说出去都丢人!
这还是郡主拦着,她才肯养,不然早就扔了。
看秦氏一脸委屈,“秦氏,你莫要太贪心了,我自有为沈家找继承人的主意。”姜氏一句话堵死了她,“我那侄儿,近日也要到京了。”
沈家人丁稀薄,唯一有出息的就是她儿子,沈家的宗族耆老,看她死了儿子,个个都想来分一杯羹,好在郡主的身份摆在那,他们也不敢胡来。
她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这个侄儿了。这孩子身世凄苦,娘死得早,爹也没了,全身心靠着她这个亲姑母。
他的母亲虽说是个妾室,但胜在他争气,考中了举人,是姜氏一族里唯一一个有功名在身的人。她慧眼识珠,从小是又给银子又出束脩,待他中举,必然会来回报她这个姑母。姜家的未来,沈家的未来,都得她侄儿一肩挑。
也只有这个侄儿,是完完全全听她的。
“我侄儿现在是个正经八百的举子了。”姜氏得意洋洋,“知道什么是举子吗?那是能当官的,有功名在身,见了县太爷都不必下跪的。”
要不戏文里方举人说,“我堂堂一名举人,你敢叫我贱人?我定要告你。”
可见举人地位之高。
堂堂举人,是个傻子能比得吗?蠢货!
秦姨娘在姜氏一声一个举人,一口一个蠢货里,一字一字地咽下所有的不甘与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