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石粟米!”

  “每载?”

  季胜愣然当场,醒神后,他试探询问:“大宗伯,商丘二十万人口,一载都吃不完三十万石粟米吧?”

  ”不晓得,商丘每载收成几何?”

  季胜小心翼翼,实际上他是知晓商丘良田十万,年产却只有十五万,税收三万的事情。

  但是不能由他说出口。

  而殷旸也不应该在殷受面前大张虎口。

  若他季胜就这样去传信,殷受一怒,岂不是要他的命!

  是以,他想请殷旸收回成命。

  可是殷旸却一板一眼,与他算账:“吾与王上有约,可在商丘训一万象兵,组成一师……而其中一半,归属王上。”

  “难道王上不知象兵花销?”

  “不出一分一毫不成!”

  闻言,季胜面色木然,不敢出声。

  只见殷旸细算:“万头象兵,即使以草料为主,巨象一日也要再食十数人份的粟米作为补充。”

  “如此,就是十余万石粟米。”

  “而每头巨象需五位甲兵,三战二辅。”

  “如此,又是十数万石……”

  “这如何不是三十万石粟米呢?”

  等殷旸说完。

  季胜无言以对。

  好似是这么回事,但又有不对劲:“大宗伯训练象兵,一半归王上,可所有口粮全由王上出,怕是朝中无法交差。”

  季胜谨慎发言,却不是忠诚殷受。

  而是依照事理提醒殷旸。

  殷旸闻声一笑:“汝尽管传话就是,去吧。”

  季胜面上一苦。

  他方才归来,又要传信。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他也不敢交托他人。

  至于自己的兄长恶来……还是算了罢,怕这口信言不清楚,半道就给忘了个干净。

  季胜只能应诺。

  离去之前,他突而想到:“大宗伯,王上二祭之时发生一事,此刻朝中都在议论。”

  “何事?”

  殷旸方才言说二祭不过是顺口一说,不想还真有事发生。

  季胜道:“二祭之时,大卜以龟甲占卜,言说要用三百人为牲,方才能得先祖庇护,可是王上竟然拒绝,不欲用人为牲。”

  “朝中大臣纷纷建言,以先祖规矩为由,以死相逼,让王上坚持以人牲为祭。”

  “……王上这才言说用三十人为牲。”

  “可大臣不依不饶,在祭坛处攀扯,最终,以王上许可百人为牲,这才平息。”

  说罢,季胜以自己的见解。

  道:“大宗伯,王上可是准备对殷都的贞人一族动手?”

  殷旸目光沉沉。

  微微摇头。

  “吾不在殷都,暂且不知,不过贞人一族从商汤时起,就与大商绑在一处,王上即使鲁莽,也不可能不晓得贞人的难对付。”

  季胜听殷旸如此说,也点头。

  贞人就是卜者一族。

  大商上至商王,下至商人,都以占卜的指引进行生息。

  只是商王任用卜者,为他,为大商占卜福祸。

  而商人们依靠两枚贝币进行简单的占卜凶吉。

  “大宗伯,那王上为何要免去人牲?”

  季胜再次询问。

  殷旸却是面色复杂,想到他在殷都时掌管政务遇到的一些问题。

  商朝……

  威望不如往昔,周朝部落上贡的奴隶已经不足以进行大规模的祭祀占卜,甚至连一些工程上都缺少奴隶劳作。

  所以,殷受是要简化祭祀。

  毕竟奴隶是大商最底层的劳动力。

  若是奴隶消耗太多。

  必将损伤大商根基。

  若是奴隶数量充足。

  殷受才可以腾出手,真真正正地对抗东夷,掠夺夷人为奴隶,弥补大商的势态。

  当然,一味战争抓捕奴隶,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如今的大商,神权与王权并行。

  因为神权的存在,祭祀活动越发频繁,所需人牲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若是继续以这种势态进行下去,不必他国攻打,自己都会崩溃。

  所以……殷受是真的在救大商。

  他在……改革?

  殷旸不确定心中的想法,但殷受不欲人牲的行为。

  确实是一种改革。

  只不过,在殷旸看来,殷受太过激进。

  而且,这改革依旧是为王权服务,不过正好与殷旸的后世思想不谋而合罢了。

  他也想改革人牲制度!

  “季胜,汝前往殷都与王交谈时,顺便询问王何时出征东夷。”

  “若是粮草不足,可暂时送一半象兵所需。”

  季胜见殷旸并未回答他。

  且还又下达一项示意,他心中明白此事不是他能知晓,于是道:“……诺”

  匆匆离去!

  ……

  殷旸回神,微微摇头。

  低喃:“殷受啊殷受,倒是一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成了商王,汝真的变聪明,看见了大商的弊病之处,可喜可贺,也为汝一悲,这大商内忧外患,就看汝……如何应付。”

  “吾却是无能为力,谁让吾这商丘也还是乱麻一团。”

  殷旸说罢,察觉有人靠近,目光微微下视。

  见到一朵紫色野花。

  这朵花被一位六七岁,衣裳灰麻,打满补丁的小女娃举在手中。

  殷旸身侧的护卫手持长戈,想要上前制止。

  殷旸抬手拦下。

  就听——

  “大宗伯,这朵葛花是九瓣的。”

  “别的都是四瓣。”

  葛花?

  呼……

  微风吹动,这小女娃不好意思地举着花,小心上前,期许地看着殷旸,却不敢直视殷旸的面容。

  殷旸看着对方。

  虽然不解,但还是接过。

  “为何送吾?”

  小女娃见殷旸接过,欣喜至极,又听见殷旸疑惑。

  她双眸明亮,腼腆笑着:“因为这花特殊,有九瓣,而大宗伯也很特殊,所以我要送给大宗伯。”

  “……是大宗伯将阿爸救了回来。”

  “阿青!”

  一道呼喊声,隐隐传来。

  见到自己女儿在殷旸面前,找来的青年与妇人惊慌失措。

  二人赶忙跑到前头,跪倒叩拜。

  “大宗伯恕罪。”

  两人忐忑不安,不过还算松了口气,因为他们想起殷旸在宗庙中的所做,是以信赖殷旸。

  “起来吧……”

  “汝二人是在此帮工?”

  帮工。

  因为殷旸要修建宫殿,自然需要人手。

  那些贬入奴籍的贵族子弟可不够。

  于是殷旸还在商丘中发布了帮工令,以工换粮,这些农忙之闲的商丘国人们,来了不少。

  “不不,余是帮工。”

  “余妻是来为余送吃食。”

  那青年面上急切,紧忙解释道:“余等不知为大宗伯帮工有米团可食,这才让妻送饭来。”

  “女儿年幼,妻这才带着,不想惊扰了大宗伯……”

  殷旸抬手打断。

  他已经知晓是怎么回事。

  “无碍。”

  捏着手中的紫色野花,这九重花瓣确实好看。

  “葛花……”

  “汝等一载可能吃饱,每年收成几何?”

  葛花是野菜的一种。

  看见这菜,殷旸顺势询问商丘国人的真实生活,等抄家结束,收获一波粮食财宝,田地金银。

  他也好规划商丘,继续以工换粮。

  整合民力,耕作于田,修筑女娲台,让商丘国人的生活,步入正轨!

  如此,商丘势力增长,他的封土权柄,也能增强。

  一旦他站稳脚跟。

  就能与周边邻国进行交涉,开始下一步谋划——

  拿下大商·亳城!

  济水以南的贸易核心…

  必须建立在商丘,掌握在他的手中!

  ……

  ……

  感谢追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降生大商:封地于商丘,降生大商:封地于商丘最新章节,降生大商:封地于商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