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231章 营销学的极致

小说: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作者:斩刀人 更新时间:2025-10-03 23:29:4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与一楼门口喧闹的媒体和围观人群不同,银行大厅二楼,俨然是另一个世界。

  水晶吊灯投下温暖明亮的光晕,悠扬的古典音乐在空气中流淌。

  政客、银行家、以及从市井中拼杀出来的新兴商人手持香槟或红酒,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脸上挂着程式化却又不失热络的笑容。

  光影交错间,不同派别、不同背景的人似乎暂时搁置了立场,共同沉浸在这场难得的社交盛宴中。

  然而,若要论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那些受邀前来的西方银行家们。

  对于远东国际银行的底细,他们心知肚明。

  前脚才刚从他们这里联合贷出了一百五十亿卢布的巨款,后脚就成立银行来和他们抢夺储户和市场,这让他们心里如何能痛快?

  几家规模较小的欧洲银行代表,脸色明显有些阴郁。

  不过,像花旗的威廉姆斯、摩根的负责人,以及瑞银的海里克等顶尖银行代表,却显得气定神闲,甚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淡然。

  无他,只因双方瞄准的业务层面截然不同。

  在远东国际银行筹备期间,威廉姆斯等人就与秦远有过深入交流,很清楚这家银行的定位。

  主要就是为远东集团自身的国际贸易、遍布苏联的倒爷群体提供结算便利,以及用高息吸引那些被国有银行低利率和西方银行高门槛挡在外面的普通苏联市民。

  说得直白些,是做“下沉市场”和“内部生态”的生意。

  而他们这些老牌西方银行,服务对象是苏联新兴的资本家、手握外汇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渴望将资产转移海外的特权阶层。

  这是两个几乎不相交的赛道。

  更何况,他们几家核心银行手中还握有远东集团约5%的股份,从某种意义上说,远东国际银行也算是“关联企业”,它的成立与壮大,未必全是坏事。

  “海里克,你说这开业第一天,会有多少不怕死的来开户?”威廉姆斯抿了一口红酒,语气带着些许戏谑。

  海里克推了推金丝眼镜,淡淡一笑:“来一家中国人开的银行存钱?恕我直言,威廉,在金融这个领域,中国人……懂得如何建立信用和管理风险吗?”

  他话语中的轻蔑毫不掩饰。

  “哈哈,说得也是。”威廉姆斯笑着摇晃酒杯,“不过我也听说,这位秦先生为了开业造势,可是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银进行宣传。那些走街串巷发放传单的中国人,阵势不小。”

  海里克点点头,不以为意:“营销做得再热闹,也动摇不了基本盘。”

  “莫斯科市民的钱,要么塞在自家的床垫下,要么存在莫斯科国立银行这类国家银行里求个安稳。”

  “而那些稍有资产和见识的人,首选自然是我们。谁会放心把身家性命交给一家初来乍到的中国银行?”

  就在他们悠闲品评之时,楼下大厅的剪彩仪式已然结束,进入了媒体提问环节。

  现场的记者人数比刚才又翻了一倍,长枪短炮对准了台上的秦远。

  而参与典礼的嘉宾阵容,也在不断刷新着记者们的认知。

  伏尔加厂长卡丹尼科夫几乎发动了他所有的人脉,带来了工业体系内的一众实权人物。

  他背后的“劳动集体联盟”影响力巨大,几乎覆盖了苏联各地的骨干工厂。

  而别列佐夫斯基同样不甘示弱,与他交好的新兴私营企业主、贸易商济济一堂。

  一家中国人开的银行,竟能同时得到苏联传统工业体系和新兴资本力量的双重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爆炸性的新闻点。

  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抛出了问题,声音嘈杂:

  “秦先生!劳动集体联盟是苏联最具影响力的工业组织,卡丹尼科夫厂长等人的到来,是否意味着远东国际银行即将与联盟达成深度合作?”

  “秦先生,我们听闻前段时间十国银行给您批了一笔一百五十亿卢布的贷款,请问这笔钱会用在哪里?你觉得远东集团值得这么多资产吗?”

  “对于远东集团在莫斯科的崛起,您认为,未来还会有类似的企业出现吗?您对于莫斯科这座城市,有什么评价?”

  ……

  问题如连珠炮般袭来。

  秦远面带微笑,从容地压了压手,强大的气场让喧闹的现场迅速安静下来。

  “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大家的热情。今天是远东国际银行开业的大喜日子,其他商业细节不便在此过多讨论。”

  “不过,我可以就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简要回答。”

  他首先看向第一个提问的记者:“首先,我们与卡丹尼科夫厂长代表的劳动者群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相互尊重。工人同志是苏联最伟大、也是最坚实的根基。”

  “我很荣幸地宣布,远东国际银行已经与劳动集体联盟达成初步意向,未来将在各大加盟共和国,陆续为超过五百家工业、运输、贸易和服务企业的工人同志,提供便捷的开户和金融服务!”

  轰!

  这消息,瞬间震动了所有人。

  就连二楼那些原本悠然自得的银行家和名流们,也纷纷停下了交谈,难以置信地将目光投向楼下。

  威廉姆斯手中的酒杯僵在了半空,海里克脸上的轻蔑笑容瞬间凝固。

  五百家工厂的工人集体开户?!

  这是多么庞大而稳定的储户基础!

  这意味着海量的工资流水、沉淀资金!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卡丹尼科夫身上,谁都明白,没有这位工业巨头的鼎力支持,单凭秦远绝无可能做到。

  “至于,刚刚有记者提到的第二个问题。”

  秦远的声音再度响起,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这一百五十亿卢布主要资金会投入到伏尔加新厂,研发新车当中。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会投入到远东集团的新业务拓展之中。”

  “在饮料业、服装业、贸易物流、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之中,远东集团还需要做到更多,投入更多,才能让在座的各位,苏联人,中国人,用上更优质的远东造商品。”

  秦远笑着,举起手中的格瓦斯道:“就像这瓶沙皇格瓦斯,我们还会推出更多品类的格瓦斯饮料,甚至于可乐饮料。”

  又是一个极具轰动的消息。

  远东集团有可能进军可乐这个领域,那毫无疑问,就要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正面碰撞。

  此前格瓦斯与可口乐可有一战,但是因为格瓦斯占据着民族大义,迅速在全苏联铺开市场。

  但是这建立在两种不同的饮料基础上,而且格瓦斯是苏联本土饮料。

  可是可乐就不同了。

  记者们再次哗然,快速记录着这个充满野心的宣言。

  不等众人消化完毕,秦远已经转向了第三个问题。

  “关于远东集团的崛起,”他语气诚恳,目光扫过全场,“我认为,这完全得益于苏联正在进行的、充满勇气的经济改革,是市场活力迸发的必然结果。”

  “远东集团,只是幸运地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而随着苏联越加开放的政策,会有越来越多的远东集团、远东贸易这样的公司出现。”

  “而莫斯科,正是培育这类企业最好的土壤!在这里,我必须要特别感谢这座城市卓越的管理者——塔塔夫市长,以及卢日科夫副市长!”

  他指向嘉宾席上的两位市长,镜头立刻跟了过去。

  “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下,莫斯科的治安得到了根本性好转,黑帮势力被有效清除,营商环境日益公正清明,他们切实地保护了我们这些守法商人的合法权益!”

  “我,一个外国人,能在莫斯科取得一点点成绩,这本身恰恰证明了,莫斯科是一座能够奇迹之城。”

  “是一片能够实现‘苏联梦’的热土!”

  秦远脸不红心不跳,一番颂歌唱得慷慨激昂。

  嘉宾席上,塔塔夫市长看着台下无数闪动的镜头和快速记录的笔尖,脸上满面红光。

  而卢日科夫脸上也全是笑容。

  秦远这小子,还真是懂得做人。

  塔斯社、真理报、消息报等苏联喉舌悉数在场,更有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这些全球性通讯社……

  这番话通过他们的笔传播出去,对他和塔塔夫而言,无疑是一笔极其丰厚的政治资本。

  威廉姆斯和海里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他们忽然觉得,楼下那个谈笑风生的中国年轻人,他所图谋的,或许远比他们之前想象的还要宏大和深远。

  就在秦远一番对莫斯科的盛赞余音未了,现场气氛热烈之际。

  记者群中,一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记者高高举起了手:

  “秦先生,您好。我是法新社驻莫斯科的记者,这是我的证件。”

  他出示了一下证件,快速道:“您刚刚回答了苏联媒体朋友的三个问题,非常精彩。但作为一名国际媒体的记者,我想就贵行的具体运营,再多问几句。”

  “请讲。”秦远面带微笑。

  法新社记者推了推眼镜,问题直指核心:“根据贵行前期大规模的宣传,远东国际银行提供的存款年化利率高达 20%至 25%,这个数字,不仅远高于苏联国有银行普遍的 3%到 5%,也大幅超过了我们西方银行在莫斯科分行提供的 8%到 12%的利率区间。”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我的问题是,如此大幅度地抬高资金成本,这种行为是否涉嫌扰乱苏联正常的金融秩序?”

  “更重要的是,一家新成立的银行,如何证明自己拥有足够的资本和长期的信誉,来支撑如此高昂的利息支付?”

  “换句话说,远东国际银行的公信力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瞬间让全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远身上。

  二楼原本有些喧闹的交谈声也戛然而止,威廉姆斯、海里克等人纷纷走到栏杆旁,带着审视和好奇的神色俯视下方,想看看秦远如何应对这记重拳。

  潘石屹在秦远身后,手心不禁微微冒汗。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一个回答不好,之前所有的宣传造势都可能付诸东流。

  然而,秦远脸上依旧挂着那抹从容的微笑,仿佛对方的质疑早在他的剧本之中。

  “这位法新社的记者先生,您的问题非常好,也点出了我们与其他银行最根本的不同。”

  秦远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清晰而沉稳,“我们打出的广告语,核心是‘抵御通胀,保值增值’。”

  他环视全场,语气变得郑重:“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以及所有关心自己财富的苏联公民,相比于卢布近年来持续的、并且可能加剧的贬值速度,我远东国际银行提供的这点利息,真的算高吗?”

  他巧妙地没有直接回答是否扰乱秩序,而是将矛头引向了苏联当下最敏感的经济痛点。

  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正如我方才所说,远东集团是时代的幸运儿,是依托于苏联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才获得了今天微不足道的成就。”

  “是这片土地,是这里的人民,给予了我这个中国人创造财富的机会。”

  “那么,回馈大众,让普通民众能够安心地将积蓄存放在一个地方,真正实现抵御通胀、保值增值的目标。”

  “就是我创立远东国际银行的初心!”

  潘石屹在台下听着,心中感慨万千。

  看看秦总这演技,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连他几乎都要信了。

  要是换自己上台,恐怕三句话不到就得露馅,哪里能有秦总这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

  而二楼的威廉姆斯和海里克等人,则面面相觑,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和困惑。

  他们有点判断不清了。

  秦远在他们心中是绝顶聪明、精于算计的商业奇才。

  但一个聪明人,怎么会做出这种看似“赔本赚吆喝”的举动?

  哪怕给出和西方银行相近的利率他们都能理解,但这高达20%以上的存款利率,几乎逼近了他们发放贷款的利率水平!

  这完全违背了基本的金融逻辑!

  但是不管真假,现场的苏联人那是真的当真了。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外面排队等待开户的人群更是发出阵阵欢呼,队伍的尾巴又延长了一截。

  眼见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秦远趁热打铁,抛出了最终的“杀手锏”。

  “另外,为了真切地回馈广大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秦远提高了音量,确保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在这里,我郑重承诺:凡是在今天,远东国际银行开业当天成功开户的客户,无论存款金额多少,都将额外获赠一张‘汽车联盟’的专属购物券!”

  “凭此券,您将获得在我们汽车联盟遍布各大城市的门店,优先购买汽车的资格!”

  现场一片哗然!

  汽车在苏联可是紧俏商品,一张购买资格券本身就价值不菲!

  但这还没完!

  秦远继续说道:“并且,您的储蓄额度每超过一万卢布,就将额外获得一张面值一百卢布的现金抵扣券!”

  “该抵扣券可以在‘真维斯’服装店、‘汽车联盟’门店、以及我们旗下的‘切尔基佐沃市场’内数千家商户,直接抵扣消费金额!”

  轰!

  这下,整个现场彻底沸腾了!

  这不光是给高利息,这简直是在送钱、送特权、送消费!

  天才!

  想出这招的人简直就是他妈的天才!

  这不仅是在疯狂吸引储蓄,更是用这些购物券和抵扣券,巧妙地将银行的储户流量,引导至远东集团旗下的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去消费。

  形成了一个“存款-消费”的完美闭环,盘活了所有生意!

  然而,这还没完。

  就在人群为购物券和抵扣券疯狂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开始将一箱箱早已准备好的赠品搬到了门口显眼位置。

  里面不是别的,正是苏联百姓日常最需要的生活物资:

  成瓶的格瓦斯、罐装啤酒、大个头的列巴、里道斯红肠、腌黄瓜、各种肉罐头……

  后世的国内银行拉存款送米送油。

  现在秦远就完美复制到了苏联,而且送的还是更具本土特色、更受欢迎的紧俏食品!

  反正这些物资,基本上都是他从国内运回来的。

  他在东北那边的秋林吞并了好几家食品厂,正在全力供应。

  可以说,秦远将后世的营销学给学透了。

  用到这里,对于苏联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而二楼,那些刚刚还在嘲笑中国人不懂金融、不屑于远东国际银行前景的西方银行家们。

  此刻正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目瞪口呆地看着楼下街道上蜿蜒曲折、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尾的排队人潮。

  威廉姆斯手中的酒杯彻底忘了放下,海里克脸上的傲慢早已被难以置信的震惊所取代。

  他们目光呆滞地看着窗外那片由人头攒动形成的“资本的海洋”。

  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野蛮而高效的商业力量,正在这片土地上疯狂生长。

  (还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真实模拟游戏,我的真实模拟游戏最新章节,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