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飙折回奉天殿讨薪的同时,燕王府书房的气氛,凝重得快要滴出水来。
窗户紧闭,厚重的帘幕垂下,只留书案上一盏孤灯,跳跃的火苗将朱棣棱角分明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朱高炽垂手肃立在下首,胖乎乎的身体站得笔直,额头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朱高煦则站在他身侧稍后,依旧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只是此刻也多了几分凝重。
朱高燧站在最后,眼观鼻鼻观心,一点也不敢露出在诏狱时的那份玩世不恭。
“父王,刚刚得到消息,皇爷爷在奉天殿大发雷霆,不仅将户部尚书赵乾剥皮实草,还诛杀了其九族,就连皇爷爷一直器重的兵部左侍郎齐泰,也连同吕平,一起革职查办了。”
朱高炽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个叫张飙的七品御史,不仅没事,还被皇爷爷擢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赐绯袍,佩银鱼袋......专司监察户部钱粮,田亩赋税,并.....密查诸藩王动向,赐密折专奏之权,凡有不法,无论涉及何人,可直达天听!”
朱棣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这声音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朱高炽的心上。
“第一个跳出来提议立储的人,我记得是被杀了的,吕平、齐泰也不是第二个,第三个,但这次的影响最大!看来,有些人已经快坐不住了.....”
朱棣终于开了口,声音低沉而平缓,听不出喜怒:“至于这个叫张飙的御史.....我倒是小瞧了他。”
说着,目光如电的扫向最末位的朱高燧:“老三,你这段时间与张飙走得最近....哼,对此人怎么看?”
“我?”
朱高燧没想到自己父王会第一个问自己,不由微微一愣,但很快就一脸局促地站了出来,恭敬道:“回父王,张飙这个人,看似滑溜,甚至视死如归,但心思非常活络,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且浑然不在意外界的影响.....”
“那你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吗?”
“呃...这个,应该是让皇爷爷杀了他....”
“他就这么想死吗?”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有时候,看似一心求死,未必不是更高明的掩护。”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朱高煦:“煦儿,葬礼那日,可看清了?”
朱高煦立刻抱拳,声音铿锵:
“回父王!看清了!皇爷爷抚棺时,悲痛至极,几乎难以自持。允炆堂弟搀扶吕妃,姿态恭谨,但目光数次扫视百官,尤其在父王身上停留片刻。秦王叔神色焦躁,晋王叔阴鸷莫测。百官.....大多低首垂泪,唯恐被注意到。”
朱棣微微颔首。
朱高煦的观察力一向敏锐,他描述的画面,与朱棣自己的判断基本吻合。
父皇的悲痛是真,允炆的‘孝’也是真,但这‘孝’里,已经掺杂了太多别的东西。
老二老三的心思,也昭然若揭。
“炽儿。”朱棣的目光重新落回长子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为父离京在即,你与高煦、高燧留在京城。记住,谨言慎行,闭门读书。皇孙该尽的孝道,一丝一毫不能少,更要做得比任何人都好!但凡朝堂之事,一概不问,一概不沾!尤其是立储!”
朱高炽心头一凛,立刻躬身:“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不是做给吕妃和允炆看.....”
朱棣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金属般的寒意:“是做给你们皇爷爷看!让他看到,我燕藩子弟,安分守己,纯孝至诚,绝无非分之想!明白吗?”
“儿臣明白!”朱高炽三人同时肃然应道。
“至于那个张飙.....”
朱棣看了朱高燧一眼,指节在桌面上重重一叩,发出沉闷的响声,眼神变得幽深难测:
“一个毫无根基,行事癫狂的小御史,究竟是真的视死如归,还是你们皇爷爷准备削藩的马前卒,你们留在京城,若有关于此人的任何风声,立刻报我!”
“是!”
兄弟三人再次应诺。
........
另一边,东宫,孝堂。
吕氏穿着丧服,声音哽咽的朝着朱标的灵牌,一边行礼,一边念叨,每一句都听得人鼻子发酸。
而朱允炆、朱允熥等朱标子嗣,则默默的站在他身后,跟他行礼。
直到一套完整的祭奠流程走完,吕氏才摇摇晃晃的被宫女搀扶着爬起来,面带泪痕的看向朱标子嗣:
“从今以后,这诺大的东宫,就只有我们娘儿母子相依为命了,也不知道,能在这里住多久.....呜呜呜....”
说着,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母妃,现在想这么多做什么,一切有皇爷爷安排....”朱允炆上前宽慰吕氏道。
身后的朱允熥等朱标子嗣,也纷纷劝慰:“母妃,保重!”
却听吕氏又勉笑道:“允熥,你先带弟弟妹妹们去用餐,母妃与你二哥随后就来!”
“好!”
朱允熥早就跪麻了,听到吕氏的话,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
很快,便带着众弟妹离开了孝堂。
等孝堂只剩下吕氏母子,才见吕氏收拾起刚才的悲伤神色,面色肃然地看向朱允炆:“我儿有大麻烦了!”
朱允炆眼皮一抖,不由满脸诧异地看向吕氏:“母妃何出此言?”
“你还不知道吗?你皇爷爷在奉天殿大发雷霆,不仅杀了户部尚书赵乾,还将提议立储的吕平、齐泰革职查办了!”
“这....”朱允炆迟疑了一下,旋即蹙眉道:“赵乾提议加征江南赋税,不顾民生,其心可诛。至于吕平、齐泰,妄议立储,也确实该处罚.....”
“糊涂!”
吕氏恨铁不成钢的低斥道:“吕平虽与我血缘淡泊,但也是姓吕。他提议立储,纵使有个人小心思,但示好之意,不言而喻。至于齐泰,你忘了你父王当初对他的欣赏吗?他这样做,也是为了你!”
“可是,他们不都触怒了皇爷爷吗?难道母妃想救....”
“不可能!”吕氏直接否认道:“他们做任何事,都与我们无关。我想提醒你的是,那个叫张飙的七品.....不对,他现在已经被你皇爷爷擢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了!”
“母妃给我提他作甚?”朱允炆有些不解。
吕氏眯了眯眼睛,道:“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现在你皇爷爷还在犹豫是否立储,若结交他,说不定能帮你!”
“可是,皇爷爷不是杀了很多诤臣吗?结交一个短命鬼有什么用?”
“你懂什么,有的人死了才能体现其价值!”
吕氏瞪了眼朱允炆,随即不容置疑地道:“他就算死,也要为我们而死!”
闻言,朱允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窗户紧闭,厚重的帘幕垂下,只留书案上一盏孤灯,跳跃的火苗将朱棣棱角分明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朱高炽垂手肃立在下首,胖乎乎的身体站得笔直,额头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朱高煦则站在他身侧稍后,依旧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只是此刻也多了几分凝重。
朱高燧站在最后,眼观鼻鼻观心,一点也不敢露出在诏狱时的那份玩世不恭。
“父王,刚刚得到消息,皇爷爷在奉天殿大发雷霆,不仅将户部尚书赵乾剥皮实草,还诛杀了其九族,就连皇爷爷一直器重的兵部左侍郎齐泰,也连同吕平,一起革职查办了。”
朱高炽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个叫张飙的七品御史,不仅没事,还被皇爷爷擢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赐绯袍,佩银鱼袋......专司监察户部钱粮,田亩赋税,并.....密查诸藩王动向,赐密折专奏之权,凡有不法,无论涉及何人,可直达天听!”
朱棣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这声音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朱高炽的心上。
“第一个跳出来提议立储的人,我记得是被杀了的,吕平、齐泰也不是第二个,第三个,但这次的影响最大!看来,有些人已经快坐不住了.....”
朱棣终于开了口,声音低沉而平缓,听不出喜怒:“至于这个叫张飙的御史.....我倒是小瞧了他。”
说着,目光如电的扫向最末位的朱高燧:“老三,你这段时间与张飙走得最近....哼,对此人怎么看?”
“我?”
朱高燧没想到自己父王会第一个问自己,不由微微一愣,但很快就一脸局促地站了出来,恭敬道:“回父王,张飙这个人,看似滑溜,甚至视死如归,但心思非常活络,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且浑然不在意外界的影响.....”
“那你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吗?”
“呃...这个,应该是让皇爷爷杀了他....”
“他就这么想死吗?”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有时候,看似一心求死,未必不是更高明的掩护。”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朱高煦:“煦儿,葬礼那日,可看清了?”
朱高煦立刻抱拳,声音铿锵:
“回父王!看清了!皇爷爷抚棺时,悲痛至极,几乎难以自持。允炆堂弟搀扶吕妃,姿态恭谨,但目光数次扫视百官,尤其在父王身上停留片刻。秦王叔神色焦躁,晋王叔阴鸷莫测。百官.....大多低首垂泪,唯恐被注意到。”
朱棣微微颔首。
朱高煦的观察力一向敏锐,他描述的画面,与朱棣自己的判断基本吻合。
父皇的悲痛是真,允炆的‘孝’也是真,但这‘孝’里,已经掺杂了太多别的东西。
老二老三的心思,也昭然若揭。
“炽儿。”朱棣的目光重新落回长子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为父离京在即,你与高煦、高燧留在京城。记住,谨言慎行,闭门读书。皇孙该尽的孝道,一丝一毫不能少,更要做得比任何人都好!但凡朝堂之事,一概不问,一概不沾!尤其是立储!”
朱高炽心头一凛,立刻躬身:“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不是做给吕妃和允炆看.....”
朱棣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金属般的寒意:“是做给你们皇爷爷看!让他看到,我燕藩子弟,安分守己,纯孝至诚,绝无非分之想!明白吗?”
“儿臣明白!”朱高炽三人同时肃然应道。
“至于那个张飙.....”
朱棣看了朱高燧一眼,指节在桌面上重重一叩,发出沉闷的响声,眼神变得幽深难测:
“一个毫无根基,行事癫狂的小御史,究竟是真的视死如归,还是你们皇爷爷准备削藩的马前卒,你们留在京城,若有关于此人的任何风声,立刻报我!”
“是!”
兄弟三人再次应诺。
........
另一边,东宫,孝堂。
吕氏穿着丧服,声音哽咽的朝着朱标的灵牌,一边行礼,一边念叨,每一句都听得人鼻子发酸。
而朱允炆、朱允熥等朱标子嗣,则默默的站在他身后,跟他行礼。
直到一套完整的祭奠流程走完,吕氏才摇摇晃晃的被宫女搀扶着爬起来,面带泪痕的看向朱标子嗣:
“从今以后,这诺大的东宫,就只有我们娘儿母子相依为命了,也不知道,能在这里住多久.....呜呜呜....”
说着,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母妃,现在想这么多做什么,一切有皇爷爷安排....”朱允炆上前宽慰吕氏道。
身后的朱允熥等朱标子嗣,也纷纷劝慰:“母妃,保重!”
却听吕氏又勉笑道:“允熥,你先带弟弟妹妹们去用餐,母妃与你二哥随后就来!”
“好!”
朱允熥早就跪麻了,听到吕氏的话,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
很快,便带着众弟妹离开了孝堂。
等孝堂只剩下吕氏母子,才见吕氏收拾起刚才的悲伤神色,面色肃然地看向朱允炆:“我儿有大麻烦了!”
朱允炆眼皮一抖,不由满脸诧异地看向吕氏:“母妃何出此言?”
“你还不知道吗?你皇爷爷在奉天殿大发雷霆,不仅杀了户部尚书赵乾,还将提议立储的吕平、齐泰革职查办了!”
“这....”朱允炆迟疑了一下,旋即蹙眉道:“赵乾提议加征江南赋税,不顾民生,其心可诛。至于吕平、齐泰,妄议立储,也确实该处罚.....”
“糊涂!”
吕氏恨铁不成钢的低斥道:“吕平虽与我血缘淡泊,但也是姓吕。他提议立储,纵使有个人小心思,但示好之意,不言而喻。至于齐泰,你忘了你父王当初对他的欣赏吗?他这样做,也是为了你!”
“可是,他们不都触怒了皇爷爷吗?难道母妃想救....”
“不可能!”吕氏直接否认道:“他们做任何事,都与我们无关。我想提醒你的是,那个叫张飙的七品.....不对,他现在已经被你皇爷爷擢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了!”
“母妃给我提他作甚?”朱允炆有些不解。
吕氏眯了眯眼睛,道:“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现在你皇爷爷还在犹豫是否立储,若结交他,说不定能帮你!”
“可是,皇爷爷不是杀了很多诤臣吗?结交一个短命鬼有什么用?”
“你懂什么,有的人死了才能体现其价值!”
吕氏瞪了眼朱允炆,随即不容置疑地道:“他就算死,也要为我们而死!”
闻言,朱允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最新章节,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最新章节,大明:让你死谏,你怎么真死啊?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