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这猴头是何居心。”杨戬的嘴唇动了动,吐出几个字,听不出是赞许还是讥讽,“但你出手,是为了陆凡。冲着这一点,算我杨戬承你一份情。”

  孙悟空被他这么一说,反倒有些不自在起来。

  救陆凡,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哪怕杨戬今天不来,他也会为了救人把这斩仙台掀个底朝天。

  杨戬这份人情,他受得有些发虚。

  但他也不能直接挑明自己和陆凡的关系。

  一旦说了,就会暴露祖师的存在。

  所以这笔账,算不清。

  猴子眼珠一转,立刻又换上了那副混不吝的模样,将金箍棒在白玉地砖上重重一顿,震得碎石跳动。

  “嘿嘿,陆凡这小子,有胆气,有骨气,很对俺老孙的胃口!俺老孙瞧得上他,想帮他一把,就这么简单!跟你这三只眼可没什么关系,也不要自作多情了。”

  杨戬冷哼一声,没有再接话。

  身为大罗金仙,他早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对轮回的理解,远超此间众神。

  他清楚地知晓,一个真灵投入轮回,历经千百世的磨洗,早就与最初截然不同。

  眼前的陆凡,拥有自己的命格,自己的际遇,自己的爱憎。

  他是一个崭新的、独立的生灵。

  将他与记忆中那个早已化为飞灰的兄长杨蛟画上等号,不仅是对轮回法则的无视,更是对陆凡本身,乃至对兄长存在的双重抹消。

  这是杨戬身为司法天神,身为大罗强者的理智。

  可理智,却无法平息那份源自血脉与神魂深处的悸动。

  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联系。

  当他看到陆凡那张脸,那双眼睛,尤其是那份宁折不弯,为至亲复仇不惜对抗满天神佛的决绝时,他看到的,便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灵魂。

  他看到的,是兄长杨蛟当年那道破碎的真灵,所遗留下的、最核心的一点执念。

  那是不甘,是愤怒,是至死都未能完成的守护。

  他保护陆凡,并非是妄想寻回那个早已逝去的兄长。

  他要保护的,是兄长留存于这世间,最后的一点痕迹。

  是那份不该被天规磨灭的血性,是那段被强行中断的因果。

  当年,他未能挡在兄长身前。

  今日,他要为当年的因果,做出他的选择!

  下一瞬,两人的身影一齐消失在了原地!

  都不需要任何交流,俩人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杨戬的身影化作一道笔直的银色电光,直取净念菩萨。

  刀锋所向,万物辟易!

  孙悟空则是一声狂笑,金箍棒一扫,卷起漫天棍影,将去救援净念的所有佛门仙神,全部笼罩了进去!

  “拦住他!快拦住他!”

  净念菩萨惊恐地尖叫,他面前的两位罗汉硬着头皮冲上,抵挡杨戬。

  杨戬看都不看。

  刀光一闪!

  错身而过。

  那两位金身罗汉的动作凝固在半空,而后,他们的金身从眉心到胸腹,裂开一道整齐的血线,轰然倒地。

  另一边,孙悟空的金箍棒舞得水泼不进,打得那几位菩萨罗汉左支右绌,阵型散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更别提去救援净念了。

  他们骇然发现,这两个煞星联手,其实力绝非一加一那么简单。

  正因为是彼此最强的对手,也因此是最熟悉对方的队友!

  眼看那柄携带着死亡寒气的神兵就要临头,净念菩萨肝胆俱裂。

  他最后的理智,让他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斩仙台外围那些一直袖手旁观的天庭众仙。

  “诸位仙家!”

  “此乃天庭重地!杨戬他目无天规,公然劫囚,袭杀上仙!尔等同为天庭之臣,岂能坐视不理?!”

  “快!快助我拦下这狂徒!”

  他声嘶力竭地呼喊,希望能够唤起这些同僚的公义之心,或者说,是他们维护天庭脸面的责任感。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片诡异的寂静。

  那些方才还义正词严,围观审判的仙官们,此刻竟像是集体瞎了聋了一样。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仙官,忽然抬起头,对身边的同僚赞叹道:“今日的云,当真是千变万化,气象万千啊。”

  他身边的仙官立刻会意,附和道:“是极是极,你看那一片,多像王母娘娘瑶池里的锦鲤。”

  “这云,可真的很像云啊......”

  剩下的大多数仙官,则不约而同地低下头,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自己脚下的白玉地砖。

  看什么?

  没看见。

  听什么?

  没听见。

  开什么玩笑。

  去招惹孙悟空?

  别说是孙悟空发怒状态,就算是平时,大家都躲还来不及。

  更何况,如今还有一个杨戬!

  为了一个佛门的人,去同时得罪这两个疯子?

  除非自己的脑子被驴踢了!

  看云的看云,看地的看地。

  那些平日里见了净念还能称兄道弟、言笑晏晏的仙官,此刻都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他们用一种默契的疏远,在他和杨戬之间,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界限。

  无人援手。

  三界之内,天庭之上,竟无一人肯为他,为佛门,说一句话。

  死亡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骨爬了上来。

  杨戬的身影在他的视野中越来越大,那柄三尖两刃刀上流转的寒光,已经映出了他扭曲而绝望的面容。

  不行!

  不能死在这里!

  最后的求生本能,让他猛地转头,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一个始终安静的身影。

  那是一位僧人,面容俊朗,宝相庄严,身披锦斓袈裟,盘膝坐于一朵十二品功德金莲之上。

  他从始至终,未曾参与战斗,只是闭目垂眉,口中低声诵经,眼前这搅动了整个天庭的厮杀,似乎与他全无干系。

  旃檀功德佛,唐三藏!

  他可是眼前这只泼猴的师父!

  “功德佛!”净念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凄厉的尖叫,“功德佛!救我!此獠猖狂,欲要断我佛门根基!您怎能坐视不管!”

  这声呼喊,终于让唐三藏的诵经声停了下来。

  他缓缓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是真的很无奈。

  他当然听到了净念的求救。

  他当然也看到了杨戬的杀意,看到了孙悟空的癫狂,看到了佛门众人的狼狈。

  可他又能如何?

  这一刻,唐三藏想起了很多事情。

  想起五行山下,那只猴子拜师时的虔诚。

  想起在万寿山五庄观,这泼猴推倒了人参果树,闯下大祸,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下,为了救他这个师父,也不得不低头去遍访三洲仙岛,求医问药。

  想起白虎岭上,自己凡胎肉眼,不辨妖魔,三次念动金箍,看他在地上痛苦翻滚,那双火眼金睛里有不解,有委屈,却从未有过真正的怨恨。

  想起真假猴王那一难,自己将他赶走,险些断了师徒情分,也让自己明白了,没有这猴头在,西天路,一步也走不通。

  想起灵山脚下,凌云仙渡之上,是这猴子笑着将他一把推上无底船,助他脱去凡胎,成就佛陀正果。

  五百年的镇压,十四年的西行,一路上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朝夕相处了十几个寒暑,他比三界任何神佛,都了解自己这个大徒弟的脾性。

  这猴子,浑身的傲骨是天生地养,宁折不弯。

  你若与他讲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说,他纵然不耐烦,也能听上几句。

  可你若想用身份、规矩、强权去压他,那只会激起他骨子里那份焚天煮海、搅乱天地的顽劣与不驯。

  此刻的孙悟空,是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是那个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美猴王。

  去劝他?

  用什么去劝?

  凭什么去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最新章节,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