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悟空拜山,曹空引其入山中,取灵酒灵果招待。

  孙悟空两三杯下肚,即借着酒意,吐露心中不快。

  曹空虽早有预料,可当听到唐三藏的言行,看到那封贬书后,亦是摇头叹息。

  他道:

  “今之唐三藏,比之昔时金蝉子,所差甚远,且不论以你和猪八戒的面貌,等闲凡人不敢近之,再说那八十老母,十六少女,已处处透露诡异。”

  孙悟空闻前半句而愣,觉得曹空所言有失偏颇,毕竟他可是美猴王,以俊美闻名,不过后半句他倒是极为赞成。

  “罢了罢了,兄长,这可不是我不护取经人,实是取经人逐我。”

  曹空一笑,不与其论此事,反而邀孙悟空在隐雾山多留几日。

  自此与孙悟空相识来,两人还从未正儿八经的论过道,至多是切磋武艺神通。

  故趁其被逐,邀其论道,毕竟曹空如今境界虽不俗,却要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道理。

  孙悟空欣然,一连十余日,皆留隐雾山中,既和曹空谈经论典,又与其切磋武艺。

  作为方寸山全日制优秀毕业生,孙悟空当年学道,那是一天课都没旷过,也是个文化猴,故能说得诸般道理,言明天地之妙。

  如果说曹空是一眼见真,心性不移,那孙悟空便是合乎天地,顺应自然。

  且与孙悟空交谈时,曹空发现,其对过往经历,亦多思多解,从中体悟修行之理,既有道根,又有佛性。

  他面上不显,心中却赞:

  ‘取经路即修行路,悟空多从中思悟,若得九九八十一难圆满,当得“觉悟”成佛,而非单纯一果位。’

  而除却论道之外,曹空亦和孙悟空切磋武艺,欲从中所学,此间事故姑且不提。

  ·····

  再说唐三藏一行人,孙悟空离去,护持唐三藏的任务便由猪八戒和沙悟净二人负责。

  三人一路西行,已有多时,行至一黑松林中,干粮早已吃尽,唐三藏又饿又累,故让两个徒弟去寻些吃的。

  两个徒弟走后,唐三藏闲来无事,眺望四周,见一黄金宝塔,放着彩气金光。

  唐三藏喜道:“自我离开东土,发愿逢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当去拜之,说不得还能化缘一番。”

  说罢,便向塔中走去。

  只是唐三藏不知,此时塔中,有一妖魔相守,乃为昔年天上奎宿。

  妖魔心念:“苦哉,当年听了太白星君的话,下界落难,与百花相会,往日倒是快活,可如今那猴子快到,我却要与其对上,难啊。”

  作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五百年前他和诸多神将一同出手,都未将孙悟空拿下,反而被打得节节败退,故心中实是害怕。

  不过,不管心中何等想法,他既应下此事,便断然不能回避。

  遂见唐三藏入塔中,与自投罗网无异,见奎木狼金睛蓝皮青发,即吓得叫出声来,急欲逃走。

  奎木狼见只有唐三藏一人,心中一喜,道:“小的们,不想我在此安歇,竟有人主动送上门来,给我将其拿下。”

  众妖闻言,即刻将唐三藏擒住,道:“大王,外面是个和尚。”

  奎木狼让众小妖将唐三藏拿进来,闻道:“你是哪里的和尚,从哪来,向哪去。”

  唐三藏不敢不言,道:“我乃唐朝僧人,奉大唐皇帝之命,向西方拜佛求经,不料惊动尊上,望饶命恕罪。”

  众小妖闻言则喜,近年来,食取经人之肉,即可长生不老的说法已在西牛贺洲盛行,故这些小妖看向唐三藏的眼睛,仿佛是在看一块肥肉。

  若非奎木狼在场,恐怕这些小妖已经扑了上去,将唐三藏分食。

  奎木狼轻咳一声,道:“和尚,你一行有几个人,怎么敢一人上西天?”

  唐三藏战战兢兢道:“启禀大王,我有两个徒弟,一个叫做猪八戒,一个叫做沙悟净,还有一白马作脚力。”

  奎木狼闻言,面上不显,心中却是狂喜,竟没那猴子。

  又见众小妖目光灼热,他道:“且将这和尚绑了,待捉了其徒弟和白马,一同美餐一顿。”

  众小妖知奎木狼本事,不敢违背,只得压制心中欲念,绑了唐三藏。

  再说另一边,沙悟净和猪八戒寻了少得可怜的果子回来,却见唐三藏不见了踪迹,于是四下寻找。

  好在奎木狼故意显露宝塔宝光,引得二人同至。

  双方一言不可,即大打出手,各施手段,打得昏天黑地,兵戈声似惊雷,接连不断。

  起初三人僵持不下,可越到后来,猪八戒和沙悟净越发不敌。

  乃因猪八戒非前世仙身,故法力有衰,而沙悟净虽是仙体,可到底比不上奎木狼这西方白虎七宿之首。

  要知,白虎本就杀伐,更何况奎木狼乃二十八星宿中的数一数二者,内修玲珑宝丹,外居神职,可调神力,加持自身。

  莫说是沙猪二人,便是再多上数个,也敌不过奎木狼。

  好在素来有六丁六甲等护法神在暗中护持唐三藏,故悄悄出手,助着猪八戒和沙僧,只是终非长久之计。

  好在妖怪洞中,有女子名为百花羞,原为宝象国的公主,被奎木狼捉来一十三年,虽处妖洞,心却念家乡。

  故欲救唐三藏,令其带家书给宝象国国王,唐三藏自是应许。

  而后百花羞放了唐三藏,又大喊“黄袍郎”,求其放了这一行和尚。

  奎木狼是个爱美人的,正好借坡下驴,不再打杀猪八戒和沙悟净,令二人死里逃生。

  唐三藏遂与徒弟去向宝象国,一路上,两弟子多埋怨,唐三藏只是解和。

  沙悟净更提西行一路多妖魔,不若将大师兄请回来,以其神力,方能护法。

  唐三藏经此一难,有些意动,可又拉不下面子。

  猪八戒此时又大言不惭道,乃是他没吃饱,若是吃饱了饭,区区妖魔算不得什么。

  沙悟净看在眼里,摇头不语,就连白龙马都打了一个响鼻,皆觉猪八戒还是挨的轻了。

  又几日,师徒一行入了宝象国,唐三藏阁门大使,言自己乃是唐朝和尚,特来面驾,倒换文牒。

  国王闻唐朝二字,即率文武诸官相见。

  不过唐三藏素来讲礼仪,可此时竟也不施大礼,只是合掌问候,那国王不喜,欲发怒,可又念大唐二字,遂面上堆笑。

  文物诸官,更是暗自惊叹:‘不愧是上邦人物,气度斐然啊。’

  国王遂压下不悦,道:“可有唐天子文牒。”

  唐三藏即奉上文牒。

  国王展开一阅,横看竖看,只看到了两个字,一个曰“放”,一个曰“征”。

  国王哈哈一笑,取出玉宝,盖上花押,还与唐三藏。

  唐三藏收了文牒,又将百花公主的家书取出,给国王一观,言是三公主写来,简说碗子山波月洞之事。

  国王闻言,接过家书,见书封上字迹娟秀,写有“平安”二字,一时悲从中来,竟不敢看,交给学士来读。

  而后,一封家书读罢,纸短情长,听得国王大哭,问谁人可兴兵捉妖魔。

  满朝文武,支支吾吾。

  而后国王又求唐三藏,唐三藏则令猪八戒前去,沙悟净恐猪八戒不敌,故与其一同。

  只是此番前去,乃遭了祸,因原本二人战平奎木狼,因诸多护法神暗中相助,如今护法神在国中护唐三藏,焉能有猪八戒和沙悟净的好果子吃。

  三人来来回回交手十余个回合,奎木狼渐占上风,猪八戒心生退意,以肚子疼为理由,一个翻滚躲进草丛之中,留沙悟净一人与其对敌。

  沙悟净:“······”

  于是沙悟净战败被捆,而奎木狼思索此中缘由,觉定有人告事,不然沙悟净和猪八戒断然不可能去而复来。

  遂念是百花公主所为,一时间气上心头,妖魔心作祟,欲将其杀之。

  欲找其麻烦,簸箕大的手,揪其发丝万根,一路拖行,拉其与沙悟净对峙。

  沙悟净也是个悟了的人,虽平日不欲出头,可若论心,他乃是四人中最正,故将一切罪责尽数揽在自己身上。

  言说是途径宝象国时候,闻国王失女,故唐三藏想起洞中女子,与国王印证,遂来此欲救公主。

  奎木狼闻后,方不欲对百花公主下手,面上重现柔色,去哄公主。

  反复无常,放纵心意,灵台已被蒙。

  只是众人不知,暗中,救劫真君和太白金星看着这一切。

  太白金星叹了一声气:

  “这奎木狼昔日也是个天仙人物,位高权重,不料此番下界一十三年,无人管束,竟令心猿放纵,

  我本欲待其归天之后,给他谋个好差事,如今,罢了罢了。”

  救劫真君亦道:“修行路,非一证永证,我等修行人,当时刻守心安意,勤拂灵台。”

  太白金星赞之,遂与救劫真君继续观之,免得奎木狼妖性起了,铸成大祸。

  而后则见,奎木狼化为人身,进宝象国,诬陷唐三藏,将其化为一虎精,引得国王大怒,遣众将军士兵乱刀而砍。

  若非有护法神暗中相护,唐三藏已灰灰入轮回。

  当然,纵得身不死,可这刀兵加身,也是极痛的啊,且又被国王关入了铁笼之中,当即是又羞又怒又畏惧。

  逢此大难,唐三藏所化虎精,流泪不止,想起已走失的大徒弟,若孙悟空在,他断然不会落入如此境地。

  此中多懊悔,只是无法与人言。

  而关于唐三藏是虎精的消息,亦传到了驿站处,落入了正在槽旁吃草的白马耳旁。

  白龙马心道:

  “我奉菩萨之命,作脚力护师父去西天,可如今大师兄不在,二师兄不堪用,三师兄太滑,以至于师父遭难。

  唉,虽然他们吃人参果的时候没有分我,可若我不救师父,恐功果不成,罢了,这次就让我亲自出手吧。”

  遂嚼尽口中草,化作玉龙,欲拿住奎木狼,救下唐三藏。

  数个时辰后,白龙马负伤而逃躲入水中。

  再说猪八戒,弃沙悟净而逃,钻入草丛,竟还睡了一觉,待到醒时,已是夜半三更。

  不过,这猪虽时常木母作祟,可到底心中有些愧,欲找些人马,救回沙僧。

  于是回至驿站,但见白马吐人言,说此中经过。

  谁料猪八戒听后,直接要散伙,回高老庄当上门女婿去。

  正是,木母没有心猿克,即逞凶来发欲念。

  白龙马两眼一黑,又出主意:“散伙回高老庄,哪比得上去西天修成正果。”

  猪八戒摇头:“我亦知此理,只是事不可为,不如不为。”

  “如何不可为,我有一计,只需请得一人来便可。”

  “谁?”

  “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

  猪八戒闻言不情愿,毕竟他非痴傻,知自己先前多不地道,若真去请孙悟空,轻了要被刁难,重了说不得还要挨几棍子。

  可白龙马是戴罪之身,有志青年,自不会放由猪八戒散伙,只见其苦口婆心的相劝,言说孙悟空重情义,终将猪八戒劝动。

  猪八戒即向花果山而去。

  其正欲顺风,支起两只耳朵,又运法力,故行得也快。

  可却见花果山中无大圣,这猪八戒口中嘟嘟囔囔,以为是孙悟空不愿见他。

  又念,来都来了,还是问上一问,遂问猴子猴孙。

  有四健将道:“大王乃去拜访救劫真君去了。”

  猪八戒一喜,心道:“好去处,好去处,救劫真君是个心善的,猴子去了他那,我若去求,那真君说不得为我说话。”

  遂又乘风驾云,复向西牛贺洲,隐雾山中去。

  隐雾山中,曹空早已洞明一切,他笑对孙悟空言:“一炷香,将有客来。”

  孙悟空道:“谁?”

  “你的师弟,昔日天蓬。”

  孙悟空因白虎山中,猪八戒多进谗言,不欲相见,可转念一想,莫不是唐三藏出事,故猪八戒来寻他。

  故犹豫道:“我不欲见他,可又恐取经人出事,不得不见。”

  曹空笑道:“你欲如何?”

  孙悟空目光雀跃:“兄长,且助我刁难他一番。”

  曹空一笑:“他向来心不正,你尽可施之。”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最新章节,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