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胭脂钱,你且拿好。”

  庞龙丢来一锦囊。

  “庞…”

  李仙还欲问询,庞龙重重一叹,却已转身入庄。

  放眼望去,天地漆黑一片。

  购买胭脂,无异于痴人说梦,比登天还难。

  一合庄距离青宁县,足有三十余里路。虽不是山路,是用细碎石子与沙砾铺设的官道。

  可如此大雪,早已将道路掩埋。

  摸索不到路径,一旦外出,绝对会迷失方向。

  李仙理清其中门道,轻轻呼出一口气。

  强行镇定下来,思索应对之策。

  “我如今还在庄口,还有参照物,知晓东南西北是何方向。一但走入风雪中,便再没有参照物了。”

  不论如何,先将兽绒披挂穿上,尽量保持体温。

  “这锦囊摸之冰柔,应是夫人之物。”

  打开锦囊,里面有三两银子。

  世道虽乱,但胭脂水粉却贵得很。这三五两银子,虽能购得胭脂,却买不到真正好的胭脂。

  “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仙将锦囊收好,见庄门紧闭,知晓再久留无用。于是提着油灯,先沿着院墙而行。

  行了一里多远,来到拐角处。李仙知道,再绕院墙而行,便会绕着庄子兜圈子。

  永远到不了青宁县。

  “如何破局?”李仙心中放空,放平…

  忽灵机一动。

  这种环境下,双眼是没有用处的。

  真正有用的,是皮肤,是感受。

  “我向东而走,便能抵达青宁县,此节的难处,在于我如何才能一直向东走,而不走错方向。”

  “眼睛无用、耳朵无用…唯一有用的,是‘记忆’‘感受’!”

  李仙伸平双手,感受着风向。

  此刻他并未迷失方向,知道东西南北是何处。

  前方隐隐传来阻力,吹的正是东风,过了片刻,风向一转,又变为了南风…

  风向在时刻变动。

  “幸好习得四方拳,将拳理运用在此处,正好可以破局。”

  “我以自身为旗帜,感受四面的大风,将风比做四面八方的敌人。”

  “先记住最开始的风向,再根据风向角度的变化,就可推拟出时时刻刻吹的什么风,进而以风向为参照物,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只需时刻确定风向,就可不迷失在风雪当中。”

  说白了,就是天地无物,漆黑一片,唯有以风为参照物。

  但风是时时时刻刻变化的,而进入风雪当中,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如何能分清吹得什么风?

  而且风会将人脚步吹歪,使人不知觉中转向。

  想保持向东而走,何其之难。

  唯有死死记住一开始的风向,再根据风中感官,实时推拟新的风向。

  自苍茫风雪中,找到这“流动”的,唯一可参考的参照物。

  李仙深吸一口气。

  将心绪抚平,再不多想任何物事。一步跨出,步入风雪当中。

  风向忽一变转,自西南侧吹来。

  “是西南风!”

  以风为准绳,拟订东方所在,朝东迈进。

  “变了…现在是东南风…”

  再拟方向。

  这办法最难之处,在于“记忆”与“自信”。

  即便办法可行,可只身走在这种环境中,难免会心神怀疑,心绪漂浮。

  中途有任何一点错误、疏漏、走神,都能导致判断全盘出错,不知觉开始兜圈子,彻底迷失方向。

  李仙闭上双眼,摒弃了耳目,坚定心念。

  将扰乱方向的风,反而变成锁定方向的标识。

  一步一步,走不知多久。

  “这是……”

  等再睁开眼睛时,竟见“青宁县”的高耸城门,已经立于身前。

  “成功了!”

  李仙狂喜,无异于死中逃生。他扶着城墙,沿着墙边而走,不远处便见一狗洞。

  两拳打出,内炁一震,将堵在狗洞的雪震散开来。

  钻洞而过,成功入城。

  “那夫人特意派我,购买胭脂,到底是何用意?”

  “是想杀我灭口?还是别的目的?”

  李仙见到一马棚,施展“踏雪”特性,轻轻翻过围墙,借着马棚好生休息休息。

  大风雪日,青宁县也尽皆关门。

  “不如,借此机会,就此逃跑了?从此便是自由,换一个地方,再另谋出路?”

  李仙忽涌起强烈的念想。

  便在这时,他忽有所察,似有道目光投来。

  他左右环顾,哪有什么人影。

  “不…”李仙暗自警醒:“风雪天让我买胭脂,定有其他用意。我若就此逃跑,或许…反而才真正会招来杀生之祸!”

  整顿一二精神。

  内炁运行全身,将冻得僵硬的手脚重新恢复温度。

  “若没有内炁,我早便失温死了。”

  李仙嘀咕一声,想着既然来了,便顺便去漏瓶巷走一走。

  见到房屋破旧,茅草屋顶被大风吹散了。好在阿弟已经离去,不必在此处受冻。

  隔壁的刘大婶一家,屋顶被加固,糊上了泥,又盖上了些木材。

  勉强能应对大风。

  屋里亮着火,一家三口窝在一起热炕头。

  李仙心情好了许多,出了漏瓶巷,沿途是摸索着房屋走的。

  “这油灯倒也神奇,大风竟吹不灭。”

  虽能照亮四周,但并不足以取暖。

  县里房宅多,参照物也多,不至于被吹迷路,李仙通过几栋高大楼阁,辨认着街巷名称。

  “水纱巷…”

  “就是这里了!”

  若说青宁县何处卖胭脂水粉,便属“红烛巷”旁的“水纱巷”了。

  红烛巷乃夜夜笙歌,是烟花风流之所在。水纱巷则是贩丝贩绸,胭脂水粉,装饰文玩的街巷。

  与漏瓶巷截然不同。

  地面铺设有青砖,热闹时灯火通明,山珍海味吃不完的,直接倒在地上。

  但偏偏不给乞丐吃。

  一座座楼阁里,都招揽了好些儿打手。

  谁敢捡剩饭剩菜,便打谁。偏偏就不给你吃,你能怎么着?

  不过雪积成毯,也看不到青砖了。

  “梦仙阁”

  “就在这买了吧。”

  李仙敲了敲房门,不见回应,立刻又重重敲了敲。

  砰砰——

  好半响,才听有人回应。

  “滚滚滚,冻死滚别处去,想老娘给你们收尸,没门!”

  那声音颇为刻薄。

  “开门,做买卖的。”

  李仙提运内炁,中气十足一喝。

  好半响,房门被拉开条缝隙,一只眼睛堵在缝中,“这位爷,大冬天的,您莫不是走错地方了?”

  声音和善了许多。

  李仙沉声道:“就是此处,我买胭脂。”

  “当真是买胭脂?”那妇人问道。

  “不然呢?”李仙拍去身上积雪。

  “那成,您进来罢。”妇人开出道缝隙。李仙顺势挤身而入,再合上房门。

  屋里十分暖和。

  烧了好几个火炉,李仙解开披挂,抖去头发积雪,这才开始打量对方。

  是一四十余岁的中年妇女,体态颇硕,拿着条红绿手帕,身上有很浓的香水气味。

  “呦呦呦,是一位小爷啊。”

  看清李仙本尊,那中年妇女放松了许多。

  原是一雏儿。

  “你这有何种胭脂水粉,给我介绍介绍。”李仙舒张双手,置火炉旁烘烤取暖。

  “胭脂水粉啊,可多得很哩。”那妇女咯咯一笑,“小爷呦,跟我来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最新章节,百肝成帝:从杂役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