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外出学习时间。
张川,工程部主管,次日便带着余磊、汪鹏、程琳等学员前往现场参观煤场的改造。
“以前,我们都是露天煤场。现在临时加盖煤棚和防风抑尘网,同时新建两个圆形出煤罐。”
“懂?”
“秒懂,秒懂!”余磊一边应付一边百度:燃煤露天存放易发生自燃形成烟尘、被雨水冲刷易导致煤堆塌方,存在环保风险,湿煤造成输煤系统堵、漏频繁,增加劳动强度。
边学边查边记录。
这才学的快。
一路上,张川像导游一样讲解了一路,讲解着眼前看到的施工分项“防风抑尘网”,它对于煤厂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减少煤炭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还能降低煤炭的损耗。
磅、磅磅!
“旁边在打桩?”
“嗯,这边要新建两个圆形储煤场。”张川跟现场监理、施工人员交代了下安全事项,询问项目进展情况。
学员们边四处瞎晃悠,拍照打卡。
防风抑尘网,就是一排混凝土大墩子,插入几排脚手架,外面挂一些网布,网纱。
很简单,没啥技术含量。
至于原理么。
筛网,还是筛面粉那种。
要筛选的细,就网格再小一些,多加几层网布。
至于书本上,就是一大堆废话,例如: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
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
实际上,到了现场就高大。
大家仰望。
张川开始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安装工艺。余磊瞎看看,旁边的基础在植筋,一旁扔着几根L钢筋。
他走过去,旁边捡了一根随手扔在图纸旁的尺子,一拉。
嚯,这植入深度不够。
根据图集上,植筋长度要达到…
再凑近眼睛,这钢筋弯头长度似乎不够。
他皱起眉头,脸色阴沉,跑到张川身旁低声嘟囔了几句。然后两人一起一看,幸好这植筋才刚刚开始,没植入几根。
“老刘呢。”张川问监理。
“工棚里抽烟去了。”
“让他过来。”张川想了想,改口说,“我自己过去。”
工棚里,几人一交流。
老刘连图集、规范都没看,直接吩咐整改了,这种工头,心里比谁都清楚,账本都是藏在脑子里的。
你可以称之为“包工头”,或者,“老板”。
建筑行业的“潜规则”,本地化,啥叫做本地招工,就是分包。
不一会,老刘就给余磊递上一根烟,“余工,你心细啊。”
“碰巧看到。”
“余工,刚毕业?哪个学校的?”
“他啊,电力大学研究生。”张川一旁介绍,集团重点培养对象。
“未来领导啊,久仰久仰。”老刘赶紧双手紧握,“晚上赏个光,一起吃个便饭?”
“您太客气了,我还在培训,公司有要求,新学员无故不得外出。”
“那真是遗憾啊,等你培训结束,我们再约。”
紧接着,就是“立即整改”,必须按照规范重新植筋,确保防风抑尘网的质量。
不一会,步数就两万步了,大家伙的衣服都湿透了,回办公室了。
工程部的办公室并没有跟行政楼在一起,而是独立的两层小楼,计划部,工程部,安全部都在这里。
属于“大基建”。
张川带着学员们回到工程部的两层小楼后,开始挨个办公室介绍。
啪!
他衣服凳子上一甩,露出八块腹肌,工程部都是男人,工地上的人不讲究啥,正装、修养。
都是大老粗,爷们,直男。
有啥直说,说不过就骂,吼,实在不行就喝酒,喝到你服气为止。
比被暴打还难受。
这玩意余磊体验过,生不如死,属于“满清十大酷刑”。
“这是计划部,”张川推开第一间办公室的门,“这里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和进度安排,像咱们这次煤场改造的整体时间节点、资源调配等都由他们把关。”
“张勇,给学弟学妹们挥挥手。”
“Hi。”张勇乐呵呵的,“有没有漂亮的新学妹,给我介绍一个?上一个被抢走了。”
“抢走了?”余磊眼睛瞪的老圆了。
“咱土木的,不是挖别人墙角,就是被挖,正常的,不丢人。”
“我去。”汪鹏下吓了一跳。
“二手的也很多人用。”张川笑了。
“咱这里男人多,二手,三手啥的都是硬通货,流转也快。”
张勇调侃着,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嫁给工程人,就是守寡,没有人有义务给你守寡,除非给的钱多,否则媳妇跑路都是很正常,头天结婚,第二天跑路的都不少见。”
程琳撅着小嘴,当做没听见。
“都进来啊,站在门外干嘛?”
“呵呵。”余磊都不想进去了,这部门里都啥人,好赖讲一点鼓励的话,这不是鼓励人跑路莫。
“罢了。”
余磊牵头,剩下的人鱼贯而入。
计划部里三个人,经理在单间。
除了张勇,另外两个同事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据皱眉思考,桌上堆满了文件和资料。
冷冰冰的。
余磊感觉一点都不友好。
“看着像离婚的。”汪鹏悄悄说。
“难怪。”
出了门,才知道。
汪鹏猜对了,里面除了张勇未婚,正当娶。另外一个离异,还有一个正在离异。
人家常说婚姻就是围城。
敢情这里计划着,都等着“逃难”呢。
接着,安全部。
清一色的红帽子,红衣服。
开口闭口,“安全第一,责任重于山。”
“开开心心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安全部里张贴着各种安全警示标语,墙上还挂着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员正在整理安全检查的报告,看到张川等人进来,放下手中的工作,就问:“你的帽子呢?”
“帽子?”汪鹏头上一缕,“特么的,落在工地了。”
张川,工程部主管,次日便带着余磊、汪鹏、程琳等学员前往现场参观煤场的改造。
“以前,我们都是露天煤场。现在临时加盖煤棚和防风抑尘网,同时新建两个圆形出煤罐。”
“懂?”
“秒懂,秒懂!”余磊一边应付一边百度:燃煤露天存放易发生自燃形成烟尘、被雨水冲刷易导致煤堆塌方,存在环保风险,湿煤造成输煤系统堵、漏频繁,增加劳动强度。
边学边查边记录。
这才学的快。
一路上,张川像导游一样讲解了一路,讲解着眼前看到的施工分项“防风抑尘网”,它对于煤厂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减少煤炭扬尘对环境的污染,还能降低煤炭的损耗。
磅、磅磅!
“旁边在打桩?”
“嗯,这边要新建两个圆形储煤场。”张川跟现场监理、施工人员交代了下安全事项,询问项目进展情况。
学员们边四处瞎晃悠,拍照打卡。
防风抑尘网,就是一排混凝土大墩子,插入几排脚手架,外面挂一些网布,网纱。
很简单,没啥技术含量。
至于原理么。
筛网,还是筛面粉那种。
要筛选的细,就网格再小一些,多加几层网布。
至于书本上,就是一大堆废话,例如:
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
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
实际上,到了现场就高大。
大家仰望。
张川开始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安装工艺。余磊瞎看看,旁边的基础在植筋,一旁扔着几根L钢筋。
他走过去,旁边捡了一根随手扔在图纸旁的尺子,一拉。
嚯,这植入深度不够。
根据图集上,植筋长度要达到…
再凑近眼睛,这钢筋弯头长度似乎不够。
他皱起眉头,脸色阴沉,跑到张川身旁低声嘟囔了几句。然后两人一起一看,幸好这植筋才刚刚开始,没植入几根。
“老刘呢。”张川问监理。
“工棚里抽烟去了。”
“让他过来。”张川想了想,改口说,“我自己过去。”
工棚里,几人一交流。
老刘连图集、规范都没看,直接吩咐整改了,这种工头,心里比谁都清楚,账本都是藏在脑子里的。
你可以称之为“包工头”,或者,“老板”。
建筑行业的“潜规则”,本地化,啥叫做本地招工,就是分包。
不一会,老刘就给余磊递上一根烟,“余工,你心细啊。”
“碰巧看到。”
“余工,刚毕业?哪个学校的?”
“他啊,电力大学研究生。”张川一旁介绍,集团重点培养对象。
“未来领导啊,久仰久仰。”老刘赶紧双手紧握,“晚上赏个光,一起吃个便饭?”
“您太客气了,我还在培训,公司有要求,新学员无故不得外出。”
“那真是遗憾啊,等你培训结束,我们再约。”
紧接着,就是“立即整改”,必须按照规范重新植筋,确保防风抑尘网的质量。
不一会,步数就两万步了,大家伙的衣服都湿透了,回办公室了。
工程部的办公室并没有跟行政楼在一起,而是独立的两层小楼,计划部,工程部,安全部都在这里。
属于“大基建”。
张川带着学员们回到工程部的两层小楼后,开始挨个办公室介绍。
啪!
他衣服凳子上一甩,露出八块腹肌,工程部都是男人,工地上的人不讲究啥,正装、修养。
都是大老粗,爷们,直男。
有啥直说,说不过就骂,吼,实在不行就喝酒,喝到你服气为止。
比被暴打还难受。
这玩意余磊体验过,生不如死,属于“满清十大酷刑”。
“这是计划部,”张川推开第一间办公室的门,“这里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和进度安排,像咱们这次煤场改造的整体时间节点、资源调配等都由他们把关。”
“张勇,给学弟学妹们挥挥手。”
“Hi。”张勇乐呵呵的,“有没有漂亮的新学妹,给我介绍一个?上一个被抢走了。”
“抢走了?”余磊眼睛瞪的老圆了。
“咱土木的,不是挖别人墙角,就是被挖,正常的,不丢人。”
“我去。”汪鹏下吓了一跳。
“二手的也很多人用。”张川笑了。
“咱这里男人多,二手,三手啥的都是硬通货,流转也快。”
张勇调侃着,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嫁给工程人,就是守寡,没有人有义务给你守寡,除非给的钱多,否则媳妇跑路都是很正常,头天结婚,第二天跑路的都不少见。”
程琳撅着小嘴,当做没听见。
“都进来啊,站在门外干嘛?”
“呵呵。”余磊都不想进去了,这部门里都啥人,好赖讲一点鼓励的话,这不是鼓励人跑路莫。
“罢了。”
余磊牵头,剩下的人鱼贯而入。
计划部里三个人,经理在单间。
除了张勇,另外两个同事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据皱眉思考,桌上堆满了文件和资料。
冷冰冰的。
余磊感觉一点都不友好。
“看着像离婚的。”汪鹏悄悄说。
“难怪。”
出了门,才知道。
汪鹏猜对了,里面除了张勇未婚,正当娶。另外一个离异,还有一个正在离异。
人家常说婚姻就是围城。
敢情这里计划着,都等着“逃难”呢。
接着,安全部。
清一色的红帽子,红衣服。
开口闭口,“安全第一,责任重于山。”
“开开心心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安全部里张贴着各种安全警示标语,墙上还挂着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员正在整理安全检查的报告,看到张川等人进来,放下手中的工作,就问:“你的帽子呢?”
“帽子?”汪鹏头上一缕,“特么的,落在工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