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军享受我大陈百姓奉养,三十万大军至今没有正式一战。”

  “被人活捉五名少将军,这已经是耻辱,而她不仅下令继续保存实力,还割让疆土给敌国。”

  “臣想问问太后娘娘,大陈奉养三十万梁家军,只是为了让您向大陈百姓耍威风吗?”

  “大陈是你定国公府的吗?想割让土地就割让土地?”

  “并没有战败,没有议谈,太后为何骗郡主去和亲?”

  “云裳郡主好不容易摆脱傅璋那样的小人,你转脸就将她强塞给蛮族,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任何一个国家都以送女子和亲为耻,而你,主动送上女子,摇尾乞怜,置我大陈颜面何处?”

  “臣从洪州过来,是阻止太后私自割让疆土给蛟龙国,你竟然私下命令臣担任和亲使者,臣要求你收回成命,你便把臣关起来,任何人不得接近。”

  ……

  “简直恶毒至极!”

  靖南王一口气骂完,有名的好脾气王爷气成了炸毛鸡!

  太皇太后气得两眼发黑,一口老血差点喷出,骂道:“太后,你竟然一声不吭地安排云裳郡主去和亲?谁给你的胆子?”

  “你夺了云裳郡主的婚事,还变着法子把她赐婚傅璋那样一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好不容易退婚,你又借着她对百姓的情分,让她去送粮草,却是骗她和亲?”

  “梁言栀,你让大陈皇室蒙羞!”

  ……

  今天的朝堂一直拖到申时才结束,连午食,大家都没吃。

  太气太激动。

  鉴于目前内外强敌压境,北方边境还需要梁家军抵抗,最终并没有废除太后的临朝听制。

  但是玉玺不再由太后保管,而是转为内阁保管。

  太后以后再随便下圣旨写国书,不可能了。

  要求“梁家军与蛟龙国死战,夺回失去的城池,不然以谋逆论罪”的圣旨当堂写好,派专人立即送往边境,交给梁家军。

  圣旨上指明:废除和亲,梁家军负责把云裳郡主接回大陈。

  靖南王恳求太皇太后,他要亲自去解救云裳郡主,如果能赶在和亲仪式完成之前把梁幼仪救回,最好!

  太皇太后怎么会不知道靖南王的心思?她摇了摇头:“靖南王,你速回封地。哀家会派武德司的人跟着去宣旨。”

  萧千策生死不明,若有万一,她要立即号令宗正府废黜梁言栀,扶持靖南王登基……

  太皇太后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她只生了先太子,其他五个皇子都不是她亲生的。

  先帝的儿子,如今只剩下两个了,最合适登基的就是靖南王,若有人知道他独自去北方,怕是会把他半路害死。

  毕竟先帝的儿孙都死光了,萧家也算彻底完了。

  她要为萧家保住江山。

  萧呈跪在太皇太后跟前,说道:“母后,儿臣想去接云裳郡主回来。若因儿臣不作为,导致云裳客死他乡,儿臣这辈子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太皇太后气得想锤他:“你好糊涂呀!母后给你保证,如果云裳郡主能回来,哀家一定替你提亲,按照民间那样,正规提,好不好?”

  萧呈摇头,他现在谁的话都不信。

  “你要先保住你自己。”太皇太后流着泪说,“你不小了,不能做事莽撞又荒唐!”

  靖南王私自回京已经违制,若非太皇太后紧急宣称他奉懿旨进京侍疾,早被梁言栀抓住小辫子治罪,哪里能好好地站在这里说话?

  靖南王看太皇太后哭,无奈地说:“母后,是儿臣不孝,儿臣知错了,马上回封地。”

  他去孝安宫,看到昏迷不醒的萧千策,听说是梁言栀害的,气得他半晌问了一句话:“母后,父皇活着的时候就那么怕梁家吗?”

  太皇太后无奈地说:“你这孩子,从小不在哀家身边长大,都被德妃(萧呈的养母)养成糊涂虫,这种话怎么能混说?”

  太皇太后说,不是历代帝王怕梁家军,而是蛟龙国几十年不能南下,梁家军功不可没。

  老祖宗手头传说有几万虎豹骑,以一敌十,藏在哪里一直成谜,他到底有多少暗处的力量,先帝也是投鼠忌器。

  “梁言栀临朝听制是哀家同意的,有她临朝听制,梁家人就不会篡位,不会夺了大陈的江山。

  定国公府再富贵,也是为大陈看门守院的臣子。在乱世,有人全心全意给你守着大门,这是好事。”

  萧呈听着太皇太后的话,心里不太认同。

  萧千策若这次挺不过去,梁家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一定会篡位。

  “哀家一定要保住你的命!呈儿,你是先帝存世不多的子嗣,你有责任守护大陈。

  你若是去北境,敌人一定会路上截杀你,到北境,梁家军也敢把你害死。若策儿出点事,咱萧家就要断了香火了。

  呈儿,你在京城一天就危险一天,回封地吧,帮助别人之前,自己先有能力自保。”

  太皇太后急得落泪,也不喊他靖南王了。

  靖南王乖乖地说:“感谢母后教诲,儿臣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也望母后多保重。”

  靖南王嘴上说着,心里却打定主意,不和这两个女人讲道理了,想做的事就去做。

  他被关了五六天了,太皇太后不知道?

  云裳郡主被太后骗去和亲的消息,在民间已经传了两三天了,太皇太后不知道?

  太皇太后不过是趁机阻止靖南王北上,牺牲云裳罢了。

  “没有一个人为云裳着想,从前没有,现在依旧没有!定国公府、朝廷,都在算计她!”萧呈眼珠子都红了。

  立即找到自己的亲兵,通知洪州兵马,全部出动,他要带兵北上,想尽办法把云裳抢回来。

  他死了,还有淮南王,还有晋亲王一家,都姓萧不是吗?

  可是云裳只有一个!

  他现在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说不得能赶在和亲仪式之前。

  去他娘的圣旨,擦屁股去吧!

  他把人先抢回来再说。

  “齐王,你要是个男人,希望你半道把人截回来,千万别叫云裳去和亲!”

  萧呈想到凤阙,嘀咕一句。齐王能拿出高祖遗诏,也应该是喜欢郡主的吧?

  他眼圈红着,不求自己能和云裳郡主走到一起,能从蛟龙蛮子手里救下她,哪怕远远看着她幸福,也好!

  他出了宫,与亲兵碰面以后,亲兵这些日子找不到他,正急得要死。

  见面立即说道:“王爷,属下在聆音阁得到云裳郡主一些消息。”

  萧呈:“快说,她怎么样了?”

  “王爷请看。”

  亲兵把一张纸递给他。

  萧呈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

  【大陈云裳郡主北上记】

  三月二十二日,赐鸾舆凤驾离京。押送粮五万石,现银三十万两,同行领队李桓献、大内总管春安,中郎将容云峰,御林军首领梁文正,东城兵马司四万人,御林军两百人。

  三月二十三日住怀州,大内总管意欲欺压郡主,郡主杀大内侍卫,春安被震慑

  三月二十五日住泽州黄窑镇驿站,中郎将容云峰挑衅……

  三月二十六日,出发过黑风岭,与聚义峰土匪遭遇……

  宁德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云裳郡主过黑风岭,住进后河镇驿站。#

  萧呈看着消息,心一上一下,知道一路不易,担忧她那样一个弱女子会被苛待,没想到她再也不是原先的那个清冷柔弱的后宅女子,依旧是被父皇盛赞的凌厉不凡的女将。

  他欣慰又惭愧。

  把信息塞进怀里,再也不等了,带了两百亲兵骑马北去,其余回洪州搬救兵。

  他前脚离开,后脚,千杰就去了太皇太后那里禀报。

  “禀报太皇太后,靖南王没有回封地,而是带了两百亲兵北上了。”

  太皇太后叹口气,说道:“唉,哀家已经猜到了,他呀,一个文弱王爷,真是……”

  真是什么,她没说出来。

  谁没年轻过?谁没疯狂过?随他去吧,不留遗憾,也是幸事!

  叫千杰退下,她喊了一声:“龙一。”

  “属下在。”瞬间一道身影闪出,赫然是先帝的龙卫。

  “你带人,速速追上靖南王,务必保他安全。”

  “属下要现身吗?”

  “不必。”

  “是。”

  龙一眨眼不见了。门口守着的徐步只听到里面有说话声,看见帘子轻轻晃了一下,里面又恢复安静。

  太后也收到了萧呈私自北上的消息。

  她愤怒地把一根凤簪戳在御书房的龙案上,双目赤红:“好一个萧呈,好一个云裳……”

  她立即叫冬顺宣兵部徐尚书。

  萧呈北上,这是造反!

  她要兵部立即调兵,捉拿反贼萧呈。

  外面禁军急匆匆跑进来:“启禀太后,边关急报。”

  她收拢思维,道:“宣!”

  不一会儿,报信人进来御书房。

  是东部边境守军校尉,看样子不眠不休跑了好几天了,眼窝深陷,满嘴燎泡。

  “禀报太后,东启国大军压境,从刺桐盐碱滩无人区已经上岸,约五万人,臣来时,已往大陈逼近。”

  太后顿时慌了手脚,问道:“东启国怎么上了岸?没人拦着吗?”

  那校尉说道:“五年前,在刺桐盐碱滩来了一群江湖侠士,自发抗敌。两个月前,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见了!”

  “边军是废物吗?怎么能指望百姓自发的组织?”

  校尉被骂,艰难地咽下一口干唾沫,请求道:“太后娘娘,请容大将军速速回去。”

  容大将军,已经离开边境四个月了!

  上次被叛军打个措手不及,退至邓州。

  如今正带着三万兵马,联合地方驻军,与俞成忠的高山军(号称十五万人)于均州、邓州交界处对峙。战事胶着,谈判停滞。

  若此时退回,叛军得到喘息,极有可能兵临皇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臣兼祧两房?郡主重生不嫁了,权臣兼祧两房?郡主重生不嫁了最新章节,权臣兼祧两房?郡主重生不嫁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