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第332章 青州行落幕

小说: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作者:轻弹染血 更新时间:2025-08-05 02:14:4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赵明珠知道高世德颇受青州百姓爱戴,可见到这么多百姓前来为他饯行的场面,心中也大为震撼。

  “赵姑娘,你怎么在青州?”

  赵明珠轻声道:“我赵家故居在此,如今我家人都在青州生活。”

  宰相位高权重,一般都身兼数职,赵挺之被罢相后,还担有别的职务。

  只是他因为身体不好,又怕蔡京报复,便主动离开朝堂告老还乡了,这些消息高世德也有耳闻。

  他微微颔首,“原来如此,还请赵姑娘替在下向伯父与赵兄问好。”

  赵明珠盈盈福身,“多谢将军挂念,小女定会替将军转达。”

  她略微顿了顿后,接着道:“小女虽未亲见将军战场英姿,但听闻将军诸多事迹,亦深感钦佩。

  将军剿匪安民,功在社稷,青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将军居功甚伟。”

  “呵呵,赵姑娘言重了,高某难当如此赞誉。真正的功劳,应当归功于将士们的英勇无畏,以及慕容知府的大力协助。没有他们,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

  “今日将军离别,明珠略备薄酒一杯,还望将军莫要嫌弃。”

  说着,她从身旁的小厮手中接过酒壶,亲自斟了一杯酒,双手递到高世德面前。

  高世德伸手接过酒杯,笑着说道:“多谢赵姑娘美意,高某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他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赵梦滢近距离接触心中偶像,小脸早已激动得红扑扑的。

  看到高世德仰头饮酒时,露出修长的脖颈,喉结上下滚动间,她竟不争气地吞了吞口水。

  她双手捧着锦盒,神情略显羞涩,“高将军,这、这是我自己做的糕点,希望您能尝一尝。”

  她抬起头,眼中满是期待。

  高世德笑着接过锦盒,锦盒有三层,每层都有一碟小巧精致的糕点。

  他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赞道:“嗯,味道很好,多谢赵小姐厚爱。”

  赵梦滢听到夸奖,脸颊更红了,她低着头,嘴角微微上扬,显得十分开心。

  赵明珠在一旁见堂妹这般神态,深知她对高世德的仰慕之情,心中暗暗感叹。

  高世德抱拳道:“赵姑娘,赵小姐,多谢二位前来为高某送行,高某不甚感激,日后若有机会,定当登门致谢。”

  赵明珠忙回礼道:“高将军客气了,您此去京城,一路珍重。”

  赵梦滢眼眶微红,哽咽道:“将军一定要保重呀。”

  高世德重重地点了点头,翻身上马,“乡亲们,千里送行,终有一别,今日在此别过,后会有期。”

  百姓纷纷响应,“将军保重。”

  “将军一路平安。”

  “将军有空就常来青州玩呀。”

  更有甚者,挥泪作别,“愿天佑将军。”

  “我们会永远记得您的恩情!”

  ……

  高世德笑着挥了挥手,带人离开了,百姓们驻足目送,久久不愿离去。

  赵明珠站在人群中,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见识到如今他在青州百姓心中的地位,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再望向那道潇洒的背影时,她心里也产生了一丝悸动。

  ‘似他这等青年才俊,不知会让多少女子魂牵梦萦。当真是‘青州渡口送君行,一见玉面误终身。’’

  “阿姊,你看吧,高将军是个大英雄呢!”

  赵明珠微微一笑:“是啊,他确实是个英雄。”

  《青州见闻录》有关于高世德的记载:

  “其面如玉而威自生,其行如雷而风云动。旬月之间,麾下奋戟,群寇尽殁,青州既清,每战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童叟皆颂其德。童谣遍传曰:玉面神雷至,山河万里清。”

  ……

  青州的剿匪捷报传往京城后,高俅看了,面色古怪。

  俅哥何其精明?他只看一封奏疏,就察觉高世德似乎心态转变,有心仕途了。

  因为折子将高世德的功劳写得非常详细。

  果不其然,第二日,太尉府收到了高世德的传信,证实了他的猜想。

  当得知高世德的目标竟是三品节度使后,高俅也每每夸大其词,为其请功。

  只是后来捷报频传,流言蜚语也慢慢起来了,就连高俅都有些不淡定了。

  “这个臭小子,哪来这么多功劳?也不知道收敛一点,这也太能折腾了?”

  后来,苟桓、苟应等人的脑袋传至京城,童贯见了,心中欢喜,出言为高世德作保,说‘军功有效。’

  军中一二把手认定得军功,谁还敢置喙?

  王黼在明面上也不敢多嘴,但他私下向赵佶建议,派巡察使去青州核实军功。

  赵佶允了,内侍宦官梁守忠领命出京。

  梁守忠本名杨显忠,乃是梁师成的心腹爪牙,认梁师成为义父后,更名改姓。

  梁守忠掌管皇城司密探,专为梁师成监视百官,平时代梁师成批阅奏章,暗地里负责罗织罪名。

  他曾将反对梁师成的谏官家眷绑至妓院,让人糟蹋后,再以“败坏纲常”的罪名弹劾该谏官。

  梁守忠行事歹毒粗暴,绰号“阴阳判官”。

  梁师成标榜自己是苏轼的私生子,而高俅是苏轼的书童,两人明面上虽不亲近,私下却常常眉来眼去。

  苏轼天性诙谐,擅长用寓言讽刺庸俗小人,神宗朝作《湖州谢上表》,其中言辞被御史参奏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史称“乌台诗案”。

  自此苏轼开启了他的贬谪之路。

  而乌台诗案之后,他的作品讽刺更加直白尖锐,甚至带有批判性。

  哲宗朝,他又被贬至惠州、儋州等地。

  赵佶上位,蔡京集团推行“丰亨豫大”的意识形态,意在粉饰太平,更要禁止传播那些带有批判性的作品了。

  1102年,蔡京大兴文字狱。

  同年九月,赵佶下诏,销毁苏澈、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等人的文集。

  梁师成、高俅二人通力合作之下,这才保留了苏轼的作品,若非如此,许多千古名句怕是要失传了。

  所以,梁守中抵达青州自然成不了高世德的掣肘,两人还多次把酒言欢。

  数日前,小梁太监已经先一步回京述职了。

  ……

  而燕王赵俣,为小王爷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后,也返回了汴京,并上疏为高世德请功。

  高俅面上有光。

  不日,高丽国主的谢表,也终于上奏于朝廷。

  高俅挺胸抬头,春风得意。

  ……

  高世德的大名早已传至附近的沂州,表妹听了,心中颇为骄傲。

  猿臂寨坐落于青州与沂州之间,刘广自然听说过它的诸多事迹。

  当得知被高世德剿灭后,不知为何,他竟觉得有些怅然若失。

  ……

  高世德等人离开青州后的第五天,卖艺小团队抵达青州。

  自此,“炬公子”的名号与事迹,在青州迅速流传,青州百姓觉得倍感亲切。

  茶馆则多了几个关于“玉面神雷”的新故事,赵梦滢总能听得热血沸腾,拍手叫好。

  在孙成绣强烈建议下,卖艺小队在青州盘桓几日后,在小渔村落脚。

  而如今的小渔村,早已更名为了“高家渔港”,村里住着从各个山头上被解救的百姓。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附近村镇前来落户的,小渔村规模变大,俨然成了一座小镇,欢声笑语不断,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天色渐晚,孙成林跑到海边喊妹妹回去吃饭,见她又一个人坐在海边发呆,心中叹息不已。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高衙内的恣意人生,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最新章节,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