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位序井然,自上而下为:教主,光明左右使,圣女,四大护教法王,八大长老,五行旗主,天地风雷四门主,各地坛主,香主。

  任何一个势力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内部意见几乎都不可能保持一致,明教更是如此。

  一众高层围坐在圣火坛前,在火光的映照下,众人神色各异。

  护法·邓元觉眼中映着跳动的火焰,慷慨激昂道:“《二宗经》有云:‘明暗相争,终需一战。’如今赵宋无道,花石纲荼毒江南,正是我教替天行道之时!”

  替天行道也讲究方式方法,激进派主张以教立国,代天伐宋。

  雷门主·庞万春也道:“我教在浙西十州的信徒已逾三万!若我等登高一呼,顷刻便可聚数十万之众!"

  他环视众人,“难道尔等要坐视百姓继续被官府盘剥,却只顾念自己的清净?”

  长老·娄敏中轻抚长须,摇头叹息:“以教立国、闻所未闻,我教乃出世之教,救的是人心,而非图俗世权柄。”

  清修派和无为派,皆不愿正面与朝廷敌对。

  前者是无心霸业,担心立国教后,明教将不再是明教。

  譬如教主当了皇帝,那上朝是听教主布道,还是众长老研究如何处理政事?

  这岂不是完全背离了修道的本真。

  后者则是安于现状,怕将来功亏一篑,连如今得之不易的逍遥生活也会化为泡影。

  毕竟他们觉得吃香的喝辣的已经够了,要啥自行车?

  邓元觉道:“可这样的机遇,我等又怎能不抓在手中?”

  光明右使·厉天行悠悠道:“揭竿而起?然后呢?是学黄巾军立‘苍天已死’?还是学黄巢写‘冲天香阵透长安’?”

  “江南民怨因花石纲而起,若以‘反花石纲’为号,百姓势必从者云集。而若以我教名义起事,收效甚微不说,还会让人将我教看成趁机钻营的邪魔。”

  林初音道:“何必亲自出头?江南抗税民变四起,我等暗中资助便是。传教义而不立名目,即便事败,朝廷也抓不住把柄。”

  “我教可寻一江湖豪强,许以钱粮兵马,令其在前冲锋陷阵,我等隐于幕后。”

  “成则坐收渔利,将我教立为国教,大开教化之门;败亦可撇清干系,不至我教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若明教成立教国,教中势力将由暗转明,直接对上朝廷。

  成了,割据一方,皆大欢喜;可若败了,势必会被连根拔起。

  林初音这种头脑清晰的务实派,主张借势而为,不扛大旗。

  何况明教的最高追求就是成为国教,并非自立教国。

  朝廷肯定不会奉明教为国教,那他们自己扶持一个便是。

  注:明教信奉光明终将战胜黑暗,鼓励信徒追求光明,行善积德,勇于反抗邪恶和欲望。

  匪寇势力大多都掳掠妇女,林初音插不插手都会如此。

  明教的教义让她积德行善,可她即便想管,也管不了整个天下。

  就算她把瘦马门灭了,还会有别的势力占山为王,还会继续掳掠妇女。

  她怎么办?继续灭吗?

  她即便是圣女,也不能肆意调动明教资源战斗。

  而每剿灭一个匪寨,解救出一些人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死在战斗中,她如何向战死得人交代?

  她能做的仅是在她能插手的势力中,给孩子们好点的物质生活,培养他们。

  让他们将来即便不能跻身上流社会,也能脱离最底层的贫困生活。

  而她要求瘦马门记录孩子们的籍贯,那本册子就是他们长大后回归家庭的线索。

  当然,这并不是白白投入,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她培养这些孩子的同时,也会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将来他们即便和家人团聚了,也会成为明教的中流砥柱。

  而她的私心就是从中挑一批资质好的,收为自己的嫡系。

  哈哈,林初音真成圣女了,还骂狗作者?!

  ……

  国内风雨飘摇,国外山雨欲来,而汴京城内依然繁华热闹。

  高世德和嫂嫂做游戏的时候,最喜欢的姿势是站在她的身后,拉着她的一双藕臂,让她唱歌。

  嫂嫂的臀儿真的太翘了。

  此间之妙,纵是搜尽万言,也终难描一分。

  一日一夜……

  翌日,巳时初,正是约定好的时间,赵福金乘车来到了贞德锦。

  与昨天相比,今天的帝姬明显多做了一些打扮,妆容更精致了。

  下人将她引至后院的茶室,“曼珠,你已经来了呀,我以为你还没到呢。”

  赵曼珠笑道:“呵呵,我哪有你说的那么懒,这都日上三竿了好吧。”

  高世德忙上前见礼,“见过殿下。”

  “高衙内不必多礼。”

  赵福金琼鼻耸动,她觉得茶室似乎有股奇怪的味道,没有昨日那般清新了。

  赵曼珠做贼心不虚,“怎么了福金?”

  “呃,没事,你今天气色怎么这么好啊?”

  “嘿嘿,这不是要出去赏花吗?心情好,气色自然就好了。”

  在汴京附近采风,首选肯定是延福宫,不过那里不得随意走动,还是算了。

  其次是万岁山,如今万岁山虽然还没有完全竣工,但赵佶举国之力建了四年,已是峰峦叠翠、亭台错落。

  除此之外,城外还有几所皇家园林,各有各的特色,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人稍作交谈后,便决定去万岁山游玩。

  当然,高世德要假模假样地带上一套作画工具,都是从高俅那里“借”来的。

  他们一行,一个公主,一个郡主,而高世德顶着皇家动物园园长的头衔,来分院考察,自然也可以无阻地进入园中。

  万岁山占地七百多亩,院内枫叶似火,银杏铺金,松柏苍翠点缀其间,层林尽染秋色。

  朝前望去,五峰相连,山势如蟠龙蜿蜒。

  主峰万岁山巍然耸立,隐约可见几座楼阁飞檐斗拱隐现于林间。

  须知,汴京地处中原,方圆百里几乎一马平川,连个土坡都不多见。

  而眼前这座高达百米,周环十余里的山峰,完全是人工生生堆砌而成。

  填土,夯实,移植名木,点缀奇石,这等工作量在古代堪称惊世。

  几人沿路上行,道路两旁怪石嶙峋,或如猛虎踞卧,或似仙鹤振翅,每一块都是奇观。

  三人走走停停间,来到一片开阔的平地上,此处遍植名花异草,金菊怒放,丹桂飘香。

  不远处假山叠石,曲径通幽。一道清泉自石缝间潺潺流出,汇入碧潭,水声淙淙。

  山间雾气氤氲,偶有飞鸟掠过,更添几分灵动,宛如一幅天然织就的锦绣画卷。

  高世德感慨道:“早闻万岁山景致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明珠含笑点头,侧目看向他,意有所指地说道:“高槛儿,你画技超群,如此良辰美景,若不描摹下来,岂不可惜?”

  高世德微微一笑,朝她眨了一下眼后,将目光落在赵福金身上。

  “福金殿下的风姿更胜山水,若能入画,方不负此行。”

  赵福金闻言,耳根微热,却不答话。

  她贵为帝姬,平日里受尽尊崇,高世德这般直白的赞美,她哪里受得?

  只是她转身望向远处层峦时,唇角却悄然扬起一丝笑意。

  山风拂过,吹起了她的衣袂,她立于峰前,身影与无边的秋色相融,宛若画中仙子。

  赵曼珠佯怒道:“高世德!咱们三人结伴同游,本就图个清闲自在。可你总是一口一个‘殿下’,倒把宫里的繁文缛节全勾了出来,叫我无端少了几分兴致。”

  顿了顿,她接着道:“福金虽是金枝玉叶,可此处既无外人,何必如此拘礼?”

  高世德心中暗喜,‘哈哈,好老婆,好助攻!’

  他面上却故作迟疑,目光犹豫地看向赵福金,“这……这恐怕不合礼数吧?”

  赵曼珠伸手轻轻扯了扯赵福金,笑着道:“福金,你说呢?咱们私下里游玩,难道还要端着架子,遵循那些繁文缛节吗?”

  赵福金回眸,见高世德神色诚恳中带着几分不知所措。

  她略一沉吟,轻声道:“曼珠说得是,今日出游,本就是为了自在些,世德……你不必多礼。”

  “世德”二字从她口中说出,声音清润,如珠落玉盘。

  高世德忙拱手正色道:“既如此,那高某就僭越了。”

  “无妨。”

  赵曼珠掩唇轻笑:“哎呀,你们俩倒像是初次见面的生人,这般客套做什么?”

  没换称呼之前,赵福金确实端着几分仪态,因为她需要保持皇家威仪。

  水潭边建有一座六角凉亭,朱栏玉砌,檐角飞翘。

  匾额上题着“漱玉亭”三字,笔力雄浑,高世德打眼一瞧就知道,出自赵佶的手笔。

  山间秋色正浓,三人在凉亭中坐了下来。

  高世德妙语连出,谈吐生风,引得二女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不知不觉间,他与赵福金的关系又拉近了几分。

  高二在亭子外朝高大挤眉弄眼,好似在问:‘大哥,你怎么看?’

  高大给他一个白眼,‘就你戏多!’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高衙内的恣意人生,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最新章节,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