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一片死寂,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声响。
夜枭低着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最清楚这封信里写了什么。
镇北王亲赴首辅府邸,名为“扬名”,实为构陷。
两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像商量一桩生意般,谈论着如何将一场辉煌的大胜,变成他家公子投机取巧的污点。
这是来自父亲的背刺,阴狠,且致命。
他不敢抬头看林程延的表情,生怕看到哪怕一丝的愤怒、失望或者痛苦。
然而,他等了很久,只等到一声轻笑。
那笑声很低,很冷……
“呵。”
林程延将那张丝绢凑到灯火上,看着它迅速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飞灰。
“果然如此。”
他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没有愤怒,没有不甘。
因为,他从未有过任何期待。
从他记事起,那个所谓的父亲,眼中就只有那个病弱的“嫡子”林程乾,自己所有努力,所有拼杀,都不过是为那位真世子铺路的垫脚石。
以前,他尚存一丝幻想,以为只要自己战功足够耀眼,就能换来父亲的一丝认可。
现在他彻底明白了。
在林在虎眼中,他不是儿子,只是一件趁手的工具。当这件工具表现得太过锋利,甚至有了威胁到主人的可能时,唯一的下场,就是被亲手折断。
也好。
这样,他就可以再无顾忌。
林程延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竹简,提起笔,墨汁在砚台里晕开一团浓重的黑。
“父亲想让我在朝堂上‘扬名’,那我便如他所愿。”
他下笔极快,字迹却如刀刻般刚劲有力。
他没有写任何辩解或委屈,通篇都是冰冷而精确的数据。
“磁吸式陷阱战术详考”。
他给自己的战术起了个名字。
从地形勘探,到土方工程量,再到陷阱布局的几何角度,以及如何利用人性的怯懦和蛮族的傲慢,一步步引诱敌人踏入死亡区域。
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
然后,是那份辉煌的战利品清单,和那份刺眼的伤亡对比。
这是一份足以载入兵部史册的完美战报,任何一个懂兵的人,都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可怕价值。
写完这份奏报,他没有停笔,而是另取了一张素笺,换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字体。
“谢相亲启……”
他写的,是另一封信。
这封信里,他不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少将军,而是一个满怀赤诚却报国无门的后辈。
信中,他先是请教了几个关于北凉防务的艰深问题,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接着话锋一转,“无意”间提到了自己的困境。
“……镇北王或以为此战侥幸,恐学生因此滋生骄气,欲加以敲打,此乃舐犊之情,学生不敢怨。然北凉防务,国之大事,若此法确为有效,仅因父子之嫌隙而废弃,恐非社稷之福。学生人微言轻,恳请太傅以国事为重,为学生主持公道。”
字字泣血,句句为国。
直接将自己放在了为国为民的道德高地上。
他将两份文书分别装入不同的信筒,用火漆封好。
“来人。”
“属下在。”
“这份,”林程延将那份详尽的奏报递过去,“依旧走老路子,送进宫里。但不要直接给陛下,想办法,让它先经过内阁。”
他要让谢文懿第一个看到这份奏报。
他倒要看看,当这位首辅大人,面对着一份足以改变北凉战局的详细战术报告时,会如何选择。
是继续帮林在虎打压他这个“逆子”,还是……为一个更有价值的未来投资?
信息差,就是他最大的武器。
他父亲和谢文懿以为他远在边疆,对京城的一切一无所知,任人拿捏。
他们错了。
接着,林程延拿起另一个藏青色的信筒,这个信筒上没有任何标记。
“这个,你亲自去一趟南山别院。”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
“绕开所有驿站,走水路。记住,除了秦渊本人,谁也不能经手。”
夜枭心中剧震。
秦渊,如今的上将军!
“公子放心,属下万死不辞!”夜枭将两个信筒贴身藏好,郑重行礼,再次融入黑暗。
帅帐内,又只剩下林程延一人。
他走到帐门口,重新望向外面狂欢的营地。
震天的欢呼声再次传来。
父亲,你想看的“扬名”,孩儿这就给你。
只是不知道,这名声,你接不接得住。
京城的天,先被镇北王府的八百里加急染上了一层喜庆的绯红。
“北凉大捷!”
尖细的嗓音划破金銮殿的庄严肃穆,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文武百官神情各异,镇北王林在虎一系的武将们个个面露红光,与有荣焉。
奏报由兵部尚书亲自诵读,声音洪亮,充满了骄傲。
奏报中,林在虎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嫡子林程乾如何身先士卒,如何英勇无畏,如何以雷霆之势击溃蛮族主力。
每一个字,都在为林程乾的履历镀金。
话锋一转奏报提到了林程延。
“……庶子程延,年轻气盛,不听将令,贪功冒进,率孤军深入,致使大军侧翼暴露,险些酿成大祸。幸得世子程乾及时回援,力挽狂澜……此子虽侥幸小胜,然其行径,断不可长!”
话音一落,御史中丞立刻出列,声色俱厉。
“陛下!林程延无视军令,乃军中大忌!此风不除,何以治军?臣,恳请陛下严惩林程延,以正军纪!”
“臣附议!”
“臣附议!”
林在虎的党羽们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蜂拥而上,一时间,金銮殿上全是弹劾林程延之声。他们弹冠相庆,仿佛已经看到林程延被剥夺军职,灰溜溜押回京城的样子。
龙椅上的皇帝,神情淡漠,看不出喜怒。他只是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单调的声响。
“哦?”
他只吐出一个字,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站在百官之首,始终一言不发的内阁首辅,谢文懿。
谢文懿垂着眼,老僧入定一般,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
没人注意到,他藏在袖中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扳指,一圈,又一圈。
夜枭低着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他最清楚这封信里写了什么。
镇北王亲赴首辅府邸,名为“扬名”,实为构陷。
两位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像商量一桩生意般,谈论着如何将一场辉煌的大胜,变成他家公子投机取巧的污点。
这是来自父亲的背刺,阴狠,且致命。
他不敢抬头看林程延的表情,生怕看到哪怕一丝的愤怒、失望或者痛苦。
然而,他等了很久,只等到一声轻笑。
那笑声很低,很冷……
“呵。”
林程延将那张丝绢凑到灯火上,看着它迅速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飞灰。
“果然如此。”
他的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没有愤怒,没有不甘。
因为,他从未有过任何期待。
从他记事起,那个所谓的父亲,眼中就只有那个病弱的“嫡子”林程乾,自己所有努力,所有拼杀,都不过是为那位真世子铺路的垫脚石。
以前,他尚存一丝幻想,以为只要自己战功足够耀眼,就能换来父亲的一丝认可。
现在他彻底明白了。
在林在虎眼中,他不是儿子,只是一件趁手的工具。当这件工具表现得太过锋利,甚至有了威胁到主人的可能时,唯一的下场,就是被亲手折断。
也好。
这样,他就可以再无顾忌。
林程延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竹简,提起笔,墨汁在砚台里晕开一团浓重的黑。
“父亲想让我在朝堂上‘扬名’,那我便如他所愿。”
他下笔极快,字迹却如刀刻般刚劲有力。
他没有写任何辩解或委屈,通篇都是冰冷而精确的数据。
“磁吸式陷阱战术详考”。
他给自己的战术起了个名字。
从地形勘探,到土方工程量,再到陷阱布局的几何角度,以及如何利用人性的怯懦和蛮族的傲慢,一步步引诱敌人踏入死亡区域。
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
然后,是那份辉煌的战利品清单,和那份刺眼的伤亡对比。
这是一份足以载入兵部史册的完美战报,任何一个懂兵的人,都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可怕价值。
写完这份奏报,他没有停笔,而是另取了一张素笺,换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字体。
“谢相亲启……”
他写的,是另一封信。
这封信里,他不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少将军,而是一个满怀赤诚却报国无门的后辈。
信中,他先是请教了几个关于北凉防务的艰深问题,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接着话锋一转,“无意”间提到了自己的困境。
“……镇北王或以为此战侥幸,恐学生因此滋生骄气,欲加以敲打,此乃舐犊之情,学生不敢怨。然北凉防务,国之大事,若此法确为有效,仅因父子之嫌隙而废弃,恐非社稷之福。学生人微言轻,恳请太傅以国事为重,为学生主持公道。”
字字泣血,句句为国。
直接将自己放在了为国为民的道德高地上。
他将两份文书分别装入不同的信筒,用火漆封好。
“来人。”
“属下在。”
“这份,”林程延将那份详尽的奏报递过去,“依旧走老路子,送进宫里。但不要直接给陛下,想办法,让它先经过内阁。”
他要让谢文懿第一个看到这份奏报。
他倒要看看,当这位首辅大人,面对着一份足以改变北凉战局的详细战术报告时,会如何选择。
是继续帮林在虎打压他这个“逆子”,还是……为一个更有价值的未来投资?
信息差,就是他最大的武器。
他父亲和谢文懿以为他远在边疆,对京城的一切一无所知,任人拿捏。
他们错了。
接着,林程延拿起另一个藏青色的信筒,这个信筒上没有任何标记。
“这个,你亲自去一趟南山别院。”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
“绕开所有驿站,走水路。记住,除了秦渊本人,谁也不能经手。”
夜枭心中剧震。
秦渊,如今的上将军!
“公子放心,属下万死不辞!”夜枭将两个信筒贴身藏好,郑重行礼,再次融入黑暗。
帅帐内,又只剩下林程延一人。
他走到帐门口,重新望向外面狂欢的营地。
震天的欢呼声再次传来。
父亲,你想看的“扬名”,孩儿这就给你。
只是不知道,这名声,你接不接得住。
京城的天,先被镇北王府的八百里加急染上了一层喜庆的绯红。
“北凉大捷!”
尖细的嗓音划破金銮殿的庄严肃穆,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文武百官神情各异,镇北王林在虎一系的武将们个个面露红光,与有荣焉。
奏报由兵部尚书亲自诵读,声音洪亮,充满了骄傲。
奏报中,林在虎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嫡子林程乾如何身先士卒,如何英勇无畏,如何以雷霆之势击溃蛮族主力。
每一个字,都在为林程乾的履历镀金。
话锋一转奏报提到了林程延。
“……庶子程延,年轻气盛,不听将令,贪功冒进,率孤军深入,致使大军侧翼暴露,险些酿成大祸。幸得世子程乾及时回援,力挽狂澜……此子虽侥幸小胜,然其行径,断不可长!”
话音一落,御史中丞立刻出列,声色俱厉。
“陛下!林程延无视军令,乃军中大忌!此风不除,何以治军?臣,恳请陛下严惩林程延,以正军纪!”
“臣附议!”
“臣附议!”
林在虎的党羽们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蜂拥而上,一时间,金銮殿上全是弹劾林程延之声。他们弹冠相庆,仿佛已经看到林程延被剥夺军职,灰溜溜押回京城的样子。
龙椅上的皇帝,神情淡漠,看不出喜怒。他只是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单调的声响。
“哦?”
他只吐出一个字,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站在百官之首,始终一言不发的内阁首辅,谢文懿。
谢文懿垂着眼,老僧入定一般,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
没人注意到,他藏在袖中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扳指,一圈,又一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境十年刀,全族逼我让军功?,北境十年刀,全族逼我让军功?最新章节,北境十年刀,全族逼我让军功?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境十年刀,全族逼我让军功?,北境十年刀,全族逼我让军功?最新章节,北境十年刀,全族逼我让军功?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