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自幼跟随先帝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斗,五十一场,作战经验丰富,愿为先锋,为陛下扫除一切逆贼、叛党,另,为表臣之忠心,我愿带全家老小,一同奔赴战场,只为向陛下证明,臣全家对大武之忠心。”

  “老臣对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证!”

  一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单膝跪地,请求带全家老小出征,就连家中刚满月的重孙,也要一同为大武抛头颅洒热血。

  大武女帝见状,满意点头。

  “好!秦爱卿真是有心了,居然愿意带全家老小奔赴战场,可我记得秦爱卿重孙刚满月.....”

  “生是大武人,死是大武魂,既然他投胎于我老秦家,生下来就打上了忠君爱国之标签,若是死在战场之上,那这就是他的宿命,为国而死,虽死尤荣!”

  秦将军声音都在颤抖,头重重磕在地上,将头埋于两腿之间。

  一旁,与之他相熟的各位老将,能清楚看到他微微上扬的嘴唇。

  卧槽!你不要脸!

  无耻匹夫!老贼!

  原以为那些文官很不要脸,没想到你这浓眉大眼的武官,也如此不要脸了!

  带全家老小跑路,被你说得这么高大上,还日月可鉴,天地可证,脸呢?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这些臣子看到他连这么骚的骚操作都整出来了,一个个心思活络起来。

  “咚咚咚......”

  满朝老臣下跪。

  磕头磕得震天响。

  “臣,也愿与秦将军一样,携全家老小,与逆贼决一死战,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是大武养育了我,是大武给了我施展才华的空间,啊!我爱大武!老臣愿带我九族,共赴前线,只为向陛下证明,我九族都是忠君爱国之人。”

  “陛下,无须分兵给我,只需要募兵权,即可呼吁我十里八乡的老乡,自备干粮武器,上前线救国!”

  “陛下,老臣愿以全部家当,换我九族出征的机会!”

  “......”

  原本女帝武玥还以为这些老臣没有一点忠君爱国之心,可她没想到,这些都是实诚人。

  就是....有些不对劲!

  “丞相,你没事凑什么热闹?”

  “还有你,刑部尚书,你也要上前线?”

  “鸿儒寺少卿,前线的战况,挨着你了?”

  “我说,你们这些文官放着朝堂的事不做,一个个争着去前线干什么?”

  面对女帝对众文官的提问。

  丞相第一个站出:“老臣年轻时,也曾为先帝出谋划策,收复河山,如今国难当头,我,我寝食难安,愿为前线一谋士,不为相府看观郎!”

  大武女帝目光落到一史官身上,他立刻出声辩解:“陛下,我作为史官,上前线记录真实战场,很合理吧?至于带全家上前线?这不是怕记录不过来,多个人,多个帮手记录史册嘛。”

  刑部尚书感受到女帝目光,身子一怔,立刻道:“老臣精通各种刑讯逼供手段,一定能从众多俘虏口中获取相关信息。”

  接下来,无论是哪个文官。

  都给出了奔赴前线的合理解释。

  武玥始终感觉哪里不对劲,但总是说不不上来,只以为是这些老臣子被要上战场的女将刺激到那可怜的自尊心,所以才表现得如此积极。

  于是。

  她大手一挥:“那就依卿所奏!”

  退朝后,这些大臣几乎是跑着回家收拾行李,召集门客,奔赴前线。

  一刻都不想多留。

  而这些大臣的举动,也在都城引发了一阵骚乱,不少人觉得大武的天......要变了。

  纷纷逃离都城,前往其他地方。

  ......

  山海关,将军府。

  大堂中。

  一身明晃晃龙袍,李天策坐在由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龙椅上。

  在他的右侧,是一身道袍,气质出尘的楚墨。

  两人并排而坐,引得左右两侧,刚从朝堂赶来投靠李天策的群臣,议论纷纷。

  “你们说,与皇子平起平坐的道人,是谁啊?他有何资格,与皇子平起平坐?”

  “还皇子?人家都黄袍加身了,别被其他人听到,小心你的脑袋。”

  “能与陛下平起平坐,肯定有救驾之功,你们说,他以后会不会被封为一字并肩王?”

  “我看悬!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他现在越是风光,以后的下场就越是凄凉,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我觉得不会,大概率还会封这个道人为护国法师!”

  “........”

  群臣小声言论。

  李天策、楚墨一言不发。

  以他们两人的耳力,自然能将这些人的话,收于耳底。

  渐渐的,众人感觉现场的氛围非常古怪,不再发出声响。

  “都说完了?”李天策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

  群臣一言不发。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枪打出头鸟。

  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你们舍弃大武,都来投奔朕的大唐,不得不说,你们的选择很明智!我大唐新立,正是用人之际,众爱卿来得急事啊!”

  群臣连连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陛下是先帝血脉,又是嫡出,更是真龙天子,我等又岂会有眼无珠,跟随妖后,对陛下动手?”

  “嗯。”李天策满意点头,“既是如此,众爱卿可愿将家中贤才推举出来,为朕管理这片天下?”

  群臣一听,顿时眼睛亮了起来。

  让全家混从龙之功的机会来了!

  都不需要李天策说话,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爆出自己家中有何人,能担任何种职位。

  一旁,端坐在白玉座椅上的楚墨,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这些人因为是混从龙之功,殊不知他们正一步一步走进万丈深渊。

  李天策当初被派出去和亲,可是没有几个大臣愿意为他说话,更没有人愿冒着全家被杀头的风险,助他登临九五之尊。

  现在大军在手,他们来投降?

  晚了!

  “我知众爱卿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就算不是世家子弟,也都与世家沾亲带故!如今草原部族诚服于朕,边疆雄关,皆拜服朕之天威,可惜,我大唐纵有万万里疆土,却无良才管理,所以,朕欲采用分封制,以世家为基准,分封下去,帮朕共治天下。”

  此话一出。

  现场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分封世家?

  这这这......

  后世之君,居然有如此‘天才’想要采用分封制治理天下!

  ‘天才’,绝对的‘天才’!

  这些人心里已经狂喜到没边,但脸上表情依旧,没有丝毫表现出来。

  不过,他们还是担心李天策在诈他们,于是试探着说道:“陛下,分封制虽然有利于管理,但其中的弊端......”

  李天策摆手,“我不管什么弊端,疆域过大,分封势在必行,现在把你们的族谱全部呈上来,我要让人细细编撰一份名单,为众爱卿安排合理的分封之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界不正常?聊天群里有点子王,世界不正常?聊天群里有点子王最新章节,世界不正常?聊天群里有点子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