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方圆再次接到王运鹏电话时,正悠哉悠哉在市委旁边一条巷子里吃着粉,吃完后又拿了瓶冰可乐,颇为惬意悠闲地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看着王运鹏的来电,郑方圆故意等到快自动挂断时才接通。
“鹏哥,你就别劝了。本来两个小时前就能见上的,就因为你那个电话,错过了约定的时间。好说歹说才答应再见一次,等我吃完晚饭就去了哈,等我好消息。”
“说完了吗?”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非常威严,带着愠怒的声音。
“李……李书记……”郑方圆一下子就没了刚刚的神采飞扬。
“给你半小时,马上到我办公室!”
“李书记我……”
“嘟……”李解压根不和郑方圆废话,下完指令就挂断了电话。
郑方圆放下电话,一改刚刚的惊慌失措,豪气地对老板嚷道:“结账!”
结完账,郑方圆又坐着抽了两根烟,这才慢悠悠回到车上,开回市委。
晚七点,李解办公室,郑方圆在对面正襟危坐,看着李解低头批阅文件。
王运鹏离开房间,轻轻带上了门,临走时还狠狠盯了郑方圆一眼。
李解停了一下笔,就在郑方圆以为他要开始训斥自己打开话匣了,李解却只是拿起座机打了个电话:“到我这来一下,好,我等你。”
然后又批文件去了。
这一下,办公室又安静了下来。只有李解“沙沙”翻阅和圈划的声音,还有郑方圆偶尔挪动屁股和皮质椅子摩擦的声音。
十来分钟后,还是郑方圆率先忍不住:“那个……李书记……”
“沉不住气了?”李解没让他说话,而是发问道,“下午不是挺沉得住气吗?躲到哪个地方等着看我们配合你演戏?”
“啊?”
“啊什么?晚饭吃的什么?”
“吃……粉……”
“吃饱了吧?”
“……”郑方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吃饱了就想着折腾点动静出来?”李解抬起头,两道利刃般的眼神直刺郑方圆,声音不大却诘问十足,“跟冷刚柔整上这么一出戏,演给谁看?我看是演给我的吧!”
显然,郑方圆的心思又被李解猜透了。
上次找郑方圆谈话时,李解的话已经讲得很明白了,郑方圆不是脑子进水,绝对不会把自己话当耳旁风,故意挑衅自己的底线。更何况,郑方圆是个聪明人,官场领悟力极高,把谁不放在眼里,也不可能把自己这位能够改变他命运的伯乐不放在眼里。
还有,冷刚柔本来是用来辅助和掌控郑方圆的,这回却罕见没有拦住?没拦住就算了,还第一时间跑来汇报?不免让人猜测这两人是不是串通好了演戏。因为郑方圆完全可以不声不响完成这件事,不必告知冷刚柔。
所以,郑方圆这种突兀行为,只有一个解释,他自导自演这出戏,目的就是要让李解主动出面重视。
当然,这源自于李解并不知道,郑方圆对冷刚柔已经识破,此番举动,将冷刚柔也算计进去了。
为什么李解能想到,而王运鹏想不到。很简单,王运鹏并不知道李解对郑方圆的敲打,他本能认为郑方圆在恃宠而骄,亦或者不守规矩的本性难改。
郑方圆并未慌乱,他早已预演了李解看破自己意图的可能性。再说了,李解要真看不破,那就对不起他这么多年和腐败做斗争磨砺的本领了。
“李书记,我也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干的,如果您不高兴,尽管责罚我好了。但是,哪怕您责罚我,我也要这么干,因为这件事只有您能出马了,我这么干,也是为了引起您的忠实而已。”
“迫不得已?我倒要听听是什么迫不得已。”
“第一,这个案子出了内鬼,前脚冯志刚举报贺宝龙,后脚贺宝龙就威胁冯志。”
李解驳斥道:“内鬼?就这么个理由?我在纪委系统工作工作了二十多年,各种内鬼见多了。从来没听说谁因为有内鬼就置组织规矩于不顾的。”
“这回不一样。”郑方圆解释道,“以往内鬼可能出在日常办案中,就是通风报个信。但这次的内鬼,是出在专项整治期间,还把手伸进了专班。更可怕的是,您在会上再三强调保密工作的要求才过去没多久,这个内鬼就把您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内鬼要么背后能量很大,要么陷得很深,不保贺宝龙,他也得出事。也侧面反映了,贺宝龙绝对有大问题!所以,可以预见,这个内鬼不只是通风报信,还极有可能想方设法阻碍办案,让贺宝龙逃脱制裁。您说,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按正常程序走吗?万一惊动了内鬼,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李解望着郑方圆,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他原以为郑方圆只是出于求功心切,故意搞出大动作来引起自己注意,为他撑腰助力。没想到,这个小伙子思虑如此之深。
其实,关于这次内鬼的来路,就他的全局分析,已经有了初步怀疑。但这个怀疑,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暂时不能对外说出半个字,否则就是不讲政治,就是故意泼脏水,是要引起秦中官场剧烈震荡的。
他仰靠椅背,翘起二郎腿,点上一根烟:“接着说。”
李解没再驳斥自己,郑方圆增加了信心:“第二,面对这么狡猾的敌人,我从来没想过要靠自己单打独斗破获此案,那是天方夜谭。但我初到市纪委,对委里的干部并不熟悉。按正常程序转办,打草惊蛇不说,也可能托付错误,导致案件无疾而终。在市纪委,其他人我都信不过,就相信您。哪些干部值得托付,您一定清楚。”
李解没有接话,只是微微点头。
“第三,您之前已经赋予了我直接向您汇报的权利,为什么这次我没有先向您汇报,而是整这么一出戏。这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就是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体制内的迟滞作风影响案件的办理。李书记,我在基层也工作了八年,体制内很多领导是什么拖延作风,我很清楚。”
“你是说我会不当回事,也有这种作风?”李解眉毛一挑。
看着王运鹏的来电,郑方圆故意等到快自动挂断时才接通。
“鹏哥,你就别劝了。本来两个小时前就能见上的,就因为你那个电话,错过了约定的时间。好说歹说才答应再见一次,等我吃完晚饭就去了哈,等我好消息。”
“说完了吗?”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非常威严,带着愠怒的声音。
“李……李书记……”郑方圆一下子就没了刚刚的神采飞扬。
“给你半小时,马上到我办公室!”
“李书记我……”
“嘟……”李解压根不和郑方圆废话,下完指令就挂断了电话。
郑方圆放下电话,一改刚刚的惊慌失措,豪气地对老板嚷道:“结账!”
结完账,郑方圆又坐着抽了两根烟,这才慢悠悠回到车上,开回市委。
晚七点,李解办公室,郑方圆在对面正襟危坐,看着李解低头批阅文件。
王运鹏离开房间,轻轻带上了门,临走时还狠狠盯了郑方圆一眼。
李解停了一下笔,就在郑方圆以为他要开始训斥自己打开话匣了,李解却只是拿起座机打了个电话:“到我这来一下,好,我等你。”
然后又批文件去了。
这一下,办公室又安静了下来。只有李解“沙沙”翻阅和圈划的声音,还有郑方圆偶尔挪动屁股和皮质椅子摩擦的声音。
十来分钟后,还是郑方圆率先忍不住:“那个……李书记……”
“沉不住气了?”李解没让他说话,而是发问道,“下午不是挺沉得住气吗?躲到哪个地方等着看我们配合你演戏?”
“啊?”
“啊什么?晚饭吃的什么?”
“吃……粉……”
“吃饱了吧?”
“……”郑方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吃饱了就想着折腾点动静出来?”李解抬起头,两道利刃般的眼神直刺郑方圆,声音不大却诘问十足,“跟冷刚柔整上这么一出戏,演给谁看?我看是演给我的吧!”
显然,郑方圆的心思又被李解猜透了。
上次找郑方圆谈话时,李解的话已经讲得很明白了,郑方圆不是脑子进水,绝对不会把自己话当耳旁风,故意挑衅自己的底线。更何况,郑方圆是个聪明人,官场领悟力极高,把谁不放在眼里,也不可能把自己这位能够改变他命运的伯乐不放在眼里。
还有,冷刚柔本来是用来辅助和掌控郑方圆的,这回却罕见没有拦住?没拦住就算了,还第一时间跑来汇报?不免让人猜测这两人是不是串通好了演戏。因为郑方圆完全可以不声不响完成这件事,不必告知冷刚柔。
所以,郑方圆这种突兀行为,只有一个解释,他自导自演这出戏,目的就是要让李解主动出面重视。
当然,这源自于李解并不知道,郑方圆对冷刚柔已经识破,此番举动,将冷刚柔也算计进去了。
为什么李解能想到,而王运鹏想不到。很简单,王运鹏并不知道李解对郑方圆的敲打,他本能认为郑方圆在恃宠而骄,亦或者不守规矩的本性难改。
郑方圆并未慌乱,他早已预演了李解看破自己意图的可能性。再说了,李解要真看不破,那就对不起他这么多年和腐败做斗争磨砺的本领了。
“李书记,我也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干的,如果您不高兴,尽管责罚我好了。但是,哪怕您责罚我,我也要这么干,因为这件事只有您能出马了,我这么干,也是为了引起您的忠实而已。”
“迫不得已?我倒要听听是什么迫不得已。”
“第一,这个案子出了内鬼,前脚冯志刚举报贺宝龙,后脚贺宝龙就威胁冯志。”
李解驳斥道:“内鬼?就这么个理由?我在纪委系统工作工作了二十多年,各种内鬼见多了。从来没听说谁因为有内鬼就置组织规矩于不顾的。”
“这回不一样。”郑方圆解释道,“以往内鬼可能出在日常办案中,就是通风报个信。但这次的内鬼,是出在专项整治期间,还把手伸进了专班。更可怕的是,您在会上再三强调保密工作的要求才过去没多久,这个内鬼就把您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内鬼要么背后能量很大,要么陷得很深,不保贺宝龙,他也得出事。也侧面反映了,贺宝龙绝对有大问题!所以,可以预见,这个内鬼不只是通风报信,还极有可能想方设法阻碍办案,让贺宝龙逃脱制裁。您说,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按正常程序走吗?万一惊动了内鬼,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李解望着郑方圆,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他原以为郑方圆只是出于求功心切,故意搞出大动作来引起自己注意,为他撑腰助力。没想到,这个小伙子思虑如此之深。
其实,关于这次内鬼的来路,就他的全局分析,已经有了初步怀疑。但这个怀疑,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暂时不能对外说出半个字,否则就是不讲政治,就是故意泼脏水,是要引起秦中官场剧烈震荡的。
他仰靠椅背,翘起二郎腿,点上一根烟:“接着说。”
李解没再驳斥自己,郑方圆增加了信心:“第二,面对这么狡猾的敌人,我从来没想过要靠自己单打独斗破获此案,那是天方夜谭。但我初到市纪委,对委里的干部并不熟悉。按正常程序转办,打草惊蛇不说,也可能托付错误,导致案件无疾而终。在市纪委,其他人我都信不过,就相信您。哪些干部值得托付,您一定清楚。”
李解没有接话,只是微微点头。
“第三,您之前已经赋予了我直接向您汇报的权利,为什么这次我没有先向您汇报,而是整这么一出戏。这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就是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体制内的迟滞作风影响案件的办理。李书记,我在基层也工作了八年,体制内很多领导是什么拖延作风,我很清楚。”
“你是说我会不当回事,也有这种作风?”李解眉毛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