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湾,一栋隐蔽在绿树中的三层别墅。

  这里是CIA在香港最高级别的安全屋。

  哈里斯走进客厅,脱下外套,扔给旁边的助手。

  他倒了一杯威士忌,走到落地窗前,看着外面平静的海面。

  夕阳给海滩镀上了一层金色。

  “人呢?”他问,声音里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

  “在楼上书房,情绪很稳定。”助手回答。“医生检查过了,只是有些受惊和疲劳,没有大碍。”

  哈里斯喝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

  他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世界之巅。

  他赢了。

  在克格勃和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他把这条最大的鱼,从中国的池塘里,直接捞进了自己的网里。

  兰利那帮官僚的嘉奖令,已经在路上了。

  他转过身,把酒杯放在桌上。

  “找一个最好的翻译。”

  “是,长官。琳达已经在等了,她是华裔,语言学博士。”

  哈里斯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

  “走,去见见我们的客人。”

  ……

  书房里。

  柔软的地毯,舒适的沙发,桌上放着热茶和精致的点心。

  那个从罗湖口岸过来的老太太,正局促地坐在一张宽大的沙发上。

  她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衣,和周围昂贵的红木家具格格不入。

  她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旧布包,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哈里斯推门进来,脸上挂着他自认为最和善的笑容。

  他坐在老太太对面的沙发上,示意翻译琳达开始。

  “女士,您好。”琳达用标准的普通话开口,声音柔和。“我姓林,您叫我小林就好。这位是哈里斯先生,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的官员。您现在安全了。”

  老太太抬起头,看了看琳达,又看了看哈里斯,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

  “夏教授,请不要紧张。”

  “你现在绝对安全。”

  哈里斯示意助手给老妇人倒茶。

  “我们知道,你做出这个决定,一定经过了漫长的挣扎。”

  “请相信我们,自由世界欢迎你的到来。”

  哈里斯示意琳达继续翻译,他的语气充满了敬意。“我们代表美国政府和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勇气,值得所有人敬佩。”

  “我……我想见我的家人。”

  哈里斯的笑容不变。

  “当然,你的家人,我们会尽快安排。”

  “但在那之前,我们需要确认一些事情。”

  他从助手手里拿过一个文件夹。

  “根据我们的资料,你从1952年开始,主持了华夏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

  “你亲手设计了107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哈里斯看着她,眼神锐利。

  “与1960年成功运行,据说连续无差错工作20.5小时,技术水平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你能跟我们讲讲,107计算机的逻辑架构吗?”

  “它的核心指令集,是基于哪种模型设计的?”

  老太太看着琳达,又看看哈里斯。

  “你们……在说什么?”

  “我听不懂。”

  琳达把话翻译给哈里斯。

  哈里斯笑了笑,毫不在意。

  “教授,您不用紧张,也不用再伪装了。”

  他身体前倾,试图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我们知道您的身份,也知道您为了今天,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您在107计算机项目中的卓越贡献,我们早有耳闻。”

  老太太:“......”

  哈里斯靠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

  “好吧,那我们换个问题。”

  “你在爱丁堡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关于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应用。”

  “我记得,你在论文的第三章,提出了一个关于‘极限环’的独特解法。”

  “这个解法,当时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哈里斯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

  “你能复述一下那个解法的核心思路吗?”

  琳达把这段话翻译过去。

  老太太的表情更迷茫了。“啥…?我…我不识字啊。”

  哈里斯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看着琳达,琳达也一脸困惑地看着他。

  “可能她太紧张了。”助手在旁边低声说。“她毕竟刚刚从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出来。”

  哈里斯点点头,觉得有道理。

  他换了个话题。“教授,我们知道,您在爱丁堡大学的导师,是菲利普教授,他对您的评价非常高。”

  他死死盯着老太太的眼睛,想从里面看到一丝熟悉的闪光。

  他只看到了全然的陌生。

  “爱…啥?”老太太缩了缩脖子。“俺是从北边乡下来的,来香港找俺侄子阿明。”

  “俺不认识什么教授。”

  书房里的空气,开始变得有些不对劲。

  哈里斯的眉头,拧了起来。

  “阿明?”他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他在哪里工作?”

  “俺也不知道。”老太太快要哭出来了。“俺们村里人说,他来香港发了财,在码头上做事。俺家的地址丢了,俺……”

  “够了!”哈里斯低吼一声,打断了她的话。

  他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毒蛇,缠上了他的心脏。

  他猛地停下,转头盯着那个老太太。

  “你!”他指着她,声音变得冰冷。“你叫什么名字?”

  “俺…俺叫李淑珍。”老太太被他的气势吓得浑身发抖。

  “你再说一遍,你来香港干什么?”

  “找…找俺侄子,阿明。”老太太带着哭腔回答。

  哈里斯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他走到老太太面前,弯下腰,脸几乎要贴到她的脸上。

  “我最后问你一次。”

  “半导体,16KDRAM,光刻机。”

  “这些词,你听没听过?”

  他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李秀英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摇头。“没…没有…,俺真的不认识字……”

  “FUCK!”

  哈里斯猛地直起身,一脚踹翻了旁边的茶几。

  名贵的瓷器茶具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助手和翻译吓得一动不敢动。

  哈里斯的胸口剧烈起伏,他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搜身!”

  他对着门口的两个行动队员下令。

  一个女队员走上前,动作粗暴地在她身上搜查起来。

  很快,女队员从她衣服的内衬里,撕开一个夹层。

  夹层里,藏着一张小小的,用油纸包着的东西。

  女队员把油纸包递给哈里斯。

  哈里斯打开油纸。

  里面是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个穿着单薄军装的年轻男人,在冰天雪地里笑得灿烂。

  照片背后,有一行已经褪色的钢笔字。

  “赠吾妻李淑珍,一九五零年,于长津湖。”

  李淑珍。

  不是夏婄夙。

  哈里斯拿着那张照片,手指捏得发白。

  他感觉自己的血液,瞬间冲上了头顶。

  他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傻瓜。

  他调动了整个香港站的精英,他向雷洛借人封锁口岸,他在克格勃和日本人的注视下,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大逃亡”。

  结果,他从虎口里抢出来的,不是一只金凤凰。

  是一个不识字的乡下老太太。

  他刚刚向华盛顿报告了胜利。

  他刚刚还在嘲笑克格勃和日本人的愚蠢。

  现在,他自己成了最大的蠢货。

  他被耍了。

  “啊!”

  哈里斯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他抓起桌上的威士忌酒瓶,狠狠砸在墙上。

  琥珀色的酒液和玻璃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他能想象到,伊万诺夫知道这件事后,会怎么在莫斯科的报告里嘲笑他。

  他能想象到,兰利那帮官僚,会怎么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他猛地转过身,一把揪住那个情报分析员的衣领。

  “你他妈的告诉我!”

  “这是怎么回事!”

  情报分析员吓得脸色发白。

  “长官……我……我不知道……”

  “她……她是个假的!”

  “我们被骗了!”

  “FUCK!”

  哈里斯喘着粗气,眼睛血红,他盯着那个缩在沙发角落,抖成一团的李淑珍。

  一旦她走出这个门,他哈里斯就会成为整个CIA的笑柄。

  他不仅抢错了人,还把动静搞得全世界都知道。

  他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脸,是整个美国的脸。

  哈里斯闭上眼睛,他感觉天旋地转。

  过了很久,他睁开眼,眼神里只剩下冰冷的疯狂。

  “你们……什么时候放我回去?”

  李淑珍抬起头,看着哈里斯,怯生生地问。

  哈里斯气得笑了起来。

  “回去?”

  “你以为你还回得去吗?”

  他走到她面前,弯下腰,脸几乎贴着她的脸。

  “你告诉我,你得了什么好处?”

  “让你来送死。”

  李淑珍看着他,摇了摇头。

  “我只是想来香港,看看我侄子。”

  侄子。

  又是侄子。

  哈里斯站起身,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只剩下死水一样的平静。

  他对着站在门口的行动组长,抬了抬下巴。

  “处理掉。”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是,长官。”

  行动组长从腰间拔出一把装了消音器的手枪,走到李淑珍面前。

  冰冷的金属,抵住了李淑珍的眉心。

  她闭上眼睛。

  在心里,无声地,却又无比清晰地呐喊出了那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噗。”

  一声轻微的,像熟透的西瓜被筷子戳破的声音。

  李淑珍的身体向后倒去,重重地摔在柔软的沙发上。

  她的眉心,多了一个小小的,往外冒着血珠的黑点。

  血,从那个黑点里涌出来,顺着她满是岁月沟壑的脸颊,流淌下来。

  染红了她灰白的头发。

  染红了昂贵的意大利真皮沙发。

  她脸上的表情,定格在一种安详的,近乎微笑的平静里。

  哈里斯看着那具迅速失去温度的尸体。

  问题,解决了。

  他只要一口咬定,死的就是夏婄夙。

  虽然不如活捉那么耀眼,但足以让他体面地度过这次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危机。

  ……

  和记大厦顶楼。

  王虎把一个苹果核,准确地扔进垃圾桶,脸上笑开了花。

  “妈的,真他妈解气!”

  “那个鬼佬,现在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梁文辉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一手‘金蝉脱壳’,玩得漂亮。”

  陈山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夜幕已经降临,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像一条流动的银河。

  海面上,一艘不起眼的渔船,悄无声息地驶进了避风塘。

  船舱里,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正在昏暗的灯光下,专注地看着一份电路图。

  她才是夏婄夙。

  (这章可能很多人有意见,认为李淑珍的牺牲毫无必要。但是没有李淑珍吸引这些人的关注,就没法保证夏教授达到香港第一时间就被陈山保护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最新章节,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