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周后,香港启德机场。

  一架泛美航空的波音客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降落。

  三名穿着昂贵西装,拎着硬质皮箱的美国人,走出了贵宾通道。

  他们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高级代表团,由一位名叫哈德利的副总裁带队。

  梁文辉早已等候在此。

  “哈德利先生,欢迎来到香港。”梁文辉伸出手,脸上的笑容职业而标准。

  哈德利与他握了握手,眼神却越过梁文辉,在人群中扫视。

  “陈先生呢?”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美国大公司高管特有的傲慢。

  梁文辉的笑容不变。

  “山哥在公司等您。”

  “他说,时间宝贵,我们应该直接谈正事。”

  哈德利皱了皱眉,似乎对这种安排不太满意,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半小时后,和记大厦顶层。

  会议室里没有多余的客套。

  哈德利打开皮箱,将一份制作精美的宣传册和一份厚厚的技术文件推到桌子中央。

  “陈先生,这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S-70C-2型直升机方案。”

  “它拥有优异的性能,是我们在S-70平台基础上开发的最佳版本。”

  “相信它一定能满足贵方‘高原科考’的全部需求。”

  哈德利靠在椅背上,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这份订单对西科斯基至关重要。

  “黑鹰”项目耗费了巨额的研发资金,他们急需一份大订单来摊薄成本,缓解财务压力。

  拉姆斯菲尔德的电话打到他们董事长办公室时,整个公司高层都沸腾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笔送上门的生意。

  一个急需先进装备,但又毫无议价能力的买家。

  陈山没有碰那份宣传册。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哈德利。

  “发动机。”

  陈山轻轻敲了敲桌面。

  哈德利愣了一下。

  “是的,发动机。我们为它配备了通用电气的T700-GE-700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超过1500匹马力,非常可靠。”

  陈山摇了摇头。

  “不。”

  “我要T700-GE-701A。”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哈德利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他身后的两名技术工程师,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

  T700-GE-701A。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型号代码。

  这是还没有正式投产的美国现役UH-60A“黑鹰”专用的升级版发动机型号。

  相较于民用版,它的高温高原性能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并且拥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强的抗喘振能力。

  这个型号,属于五角大楼严格管控的出口清单,连北约盟友都很拿不到。

  眼前这个香港商人,他是怎么知道的?

  “陈先生,您可能搞错了。”

  哈德利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

  “701A是军用型号,我们无权出口。”

  “而且,700型发动机的性能已经足够了。”

  “是吗?”

  陈山拿起桌上另一份文件,扔到哈德利面前。

  那是一份全英文的报告,封面印着西科斯基公司自己的LOGO。

  《S-70系列直升机高原环境飞行测试报告》。

  哈德利看到封面的瞬间,瞳孔就是一缩。

  这是他们的内部测试资料。

  “根据你们自己的数据。”

  陈山的手指点在报告的某一页上。

  “在海拔4500米,气温摄氏25度的环境下,搭载700型发动机的S-70,其有效载荷将下降百分之三十。”

  “我需要的是一架能在帕米尔高原上,吊起一吨重地质钻探设备和一整个班组人员的直升机。”

  陈山抬起头,目光像两把手术刀,剖开哈利德的伪装。

  “而不是一架只能在夏天,把几个科学家空手送到山顶的观光机。”

  “你管这叫‘足够’?”

  哈德利的额头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跟一个商人谈判。

  而是在接受一个五角大楼审查官的质询。

  “陈先生,我再说一遍,这是军用型号……”

  “那我们就没得谈了。”

  陈山干脆地合上了文件。

  “文辉,送客。”

  哈德利急了,他连忙站起身。

  “等等!陈先生!”

  “二十四架订单,价值近两亿美元。你不能这么草率!”

  陈山转过头看着他。

  “是你太草率了,哈德利先生。”

  “你以为我是来跟你讨价还价的吗?”

  “我是来拿货的。”

  哈德利被噎得说不出话。

  他看着陈山,咬了咬牙。

  “发动机的事情,我可以向董事会申请特批。”

  “但是,价格需要重新计算。”

  “可以。”陈山重新坐下。

  “现在,我们来谈谈航电系统。”

  哈德利松了一口气,连忙让技术人员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陈山只是扫了一眼。

  “不行。”

  “为什么?”哈德利不解。

  陈山指着清单上的一行字。

  “多普勒导航系统,你们给的是从‘休伊’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旧货。”

  “S-70的标准配置,是AN/ASN-128。别把我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冤大头。”

  哈德利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湿了。

  AN/ASN-128,这是另一个敏感的军用代号。

  眼前这个人,对“黑鹰”的了解,甚至超过了他们公司的金牌销售。

  “陈先生……这……这个也是管制零件……”哈德利的声音开始发虚。

  陈山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明白了。

  拉姆斯菲尔德虽然松了口,但五角大楼的技术官僚们,依然想在细节上做手脚。

  他们想卖一头瘸腿的骡子,而不是一匹真正的战马。

  “够了。”

  陈山站起身,这一次,他连“送客”都懒得说了,直接走向门口。

  “陈先生!请留步!”哈德利彻底慌了。

  这份订单要是丢了,他回去没法向董事会交代。

  “价格好商量!航电系统我们也可以再谈!”

  陈山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

  “哈德利,你还没明白吗?”

  “这不是钱的问题。”

  “这是态度问题。”

  “你们想做生意,却又藏着掖着,毫无诚意。”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梁文辉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山哥。”

  “法国宇航公司的代表已经到了。”

  “他们带来了‘超美洲豹’的最新方案,非常有诚意。”

  “而且,对于引进‘海豚’直升机生产线的事,他们也表示,一切都可以谈。”

  哈德利脸上的血色“唰”的一下全退了。

  超美洲豹!

  那是西科斯基在国际市场上最强的竞争对手!

  法国人为了抢占市场,什么都敢卖!

  如果陈山真的转头去买了法国货……

  “不!陈先生!”

  哈德利一个箭步冲到陈山面前说道。

  “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陈山看着他,沉默了片刻。

  “所有系统,必须是美军现役的最新标准。”

  “我要全部的技术资料、维修手册、以及足够五年的备用零件。”

  “另外,你们需要负责培训我们至少五十名飞行员和一百名地勤工程师。”

  “直到他们能独立完成所有维护工作。”

  哈-德利像小鸡啄米一样疯狂点头。

  “没问题!全部没问题!”

  “成交。”

  陈山伸出手。

  哈德利连忙双手握住,手心里全是汗。

  一份价值两亿四千万美元的合同,在香港和记大厦的顶层,草签了。

  名义是:华夏科学院高空物理研究所采购二十四架高原型多功能科考飞行平台。

  消息第一时间通过绝密渠道,送回了北京。

  一座守卫森严的办公楼里。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围着一张刚刚从电传机上打印出来的纸,看了足足十分钟。

  “‘黑鹰’……”

  一位老将军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那几个字。

  “真的是‘黑鹰’……”

  “有了它,我们就能上高原了。”

  “我们就能在世界屋脊,站稳脚跟了!”

  另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技术干部的将军,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仅仅是飞机本身!”

  “是它的发动机!是T700-GE-701A!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有了它,我们的国产直升机,心脏病就有救了!”

  整个房间里,洋溢着一种压抑了许久的,终于扬眉吐气的激动。

  几十年的技术封锁,在这一刻,被撕开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口子。

  ……

  香港,和记大厦。

  送走了哈德利一行人,王虎还在回味刚才谈判桌上的那一幕。

  “山哥,你刚才真他妈牛逼!”

  “把那帮美国佬唬得一愣一愣的。你怎么知道那么多门道?”

  陈山笑了笑,没有解释。

  这些型号代码,这些技术参数,是他上辈子就刻在脑子里的。

  “文辉。”

  陈山看向梁文辉。

  “跟法国人那边的接触,继续保持。”

  “‘海豚’的生产线,我们要定了。”

  梁文辉点了点头。

  “我明白,山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陈山走到窗前。

  天上的事情,暂时解决了。

  但他的目光,却投向了楼下,那片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

  一艘灰色的军舰,正缓缓驶过。

  “天空,现在有鹰了。”

  陈山喃喃自语。

  “但是海里呢?”

  “我们还是一群瞎子。”

  陈山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了美国东海岸,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小镇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最新章节,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