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终究是塌了。

  但日子,还要过。

  和记大厦顶层的办公室,再也听不到王虎的笑骂声。

  他戒了雪茄,也戒了酒,每天就坐在那,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酽茶。

  梁文辉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像是几天几夜没合过眼。

  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三部电话机轮番轰炸,他只是机械地处理着一切。

  纽约、伦敦、东京……全世界的资本都在看着这个东方巨人倒下后的方向。

  没有人敢动。

  也没有人敢撤。

  那份百亿美金的清单,像一根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摇摇欲坠的信心。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根针,能定多久,没人知道。

  陈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已经三天了。

  他没见任何人,包括基辛格打来的加密电话。

  桌上的威士忌瓶是满的,烟灰缸是空的。

  他只是坐着,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一看就是一整天。

  “山哥。”

  梁文辉推门进来,声音沙哑。

  “美国人,有点坐不住了。”

  他把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基辛格连发了三封密电,福特总统也通过秘密渠道表达了关切。”

  “关切什么?”陈山终于开口,声音像是生了锈。

  “他们关切,我们之前达成的所有协议,是否还……有效。”梁文文辉小心翼翼地措辞。

  “尤其是,关于在远东共同遏制苏联的战略默契。”

  王虎也走了进来,他一把抓起那份文件,粗暴地揉成一团。

  “操他妈的美国佬!”

  “老爷子尸骨未寒,他们就想着自家的那点破事!”

  陈山没有阻止他。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了那片巨大的红色版图上。

  “他们不是在担心。”

  陈山的声音很冷。

  “他们是在害怕。”

  梁文辉拿起另一份情报简报。

  “山哥,您说得对。”

  “我们的人从冲绳和横须贺发回了最新情报。”

  “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最近的活动频率,高得吓人。”

  “至少有两艘‘维克托’级攻击核潜艇,已经突破了第一岛链,去向不明。”

  “第七舰队的声呐监听网络,几乎被打成了筛子。他们疲于奔命,但根本找不到那几个水下幽灵。”

  王虎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这帮老毛子,是想趁我们病,要我们的命!”

  “他们不敢。”

  陈山的手指,在地图上,从海参崴,划到对马海峡,再划到东海。

  “他们只是在试探,在炫耀肌肉。”

  “他们在告诉美国人,没有了东方巨人的坐镇,这片太平洋,随时可能改姓‘苏’。”

  办公室里那部红色的加密电话,在这时,又一次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陈山看了一眼。

  他走过去,拿起了听筒。

  “我是陈山。”

  电话那头,是基辛格疲惫不堪的声音。

  “陈,我想,你已经知道西太平洋发生的事情了。”

  “知道。”

  “我们的舰队快被他们拖垮了。”基辛格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力,“他们的潜艇就像海里的蟑螂,又多又快,打死一只,又冒出来三只。”

  “这是你们的问题,博士。”

  “不,陈,这也是华夏的问题。”基辛格的语气加重了,“海参崴离北京,比离夏威夷更近。”

  “你想说什么?”

  “我们需要华夏的帮助。”基辛格终于说出了来意,“我们需要华夏的舰队,在黄海和东海,建立一道反潜屏障。”

  “用什么?”陈山反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

  陈山的声音像是结了冰。

  “用那些装了五十年代声呐的破船吗?”

  “博士,你知道华夏的海军是什么水平。让华夏的船去抓‘维克托’,不是帮忙,是去送死。”

  基辛格的呼吸声在电话里变得粗重。

  “陈,我知道这对华夏不公平。”

  “但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只要华夏能提供前沿的预警,哪怕只是报告一个模糊的方位,就能为我们的反潜机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陈山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知道,收获的时刻,又到了。

  他用这段时间的沉默,用整个国家的悲痛,积蓄了足够的情绪和筹码。

  “博士。”陈山缓缓开口。

  “你想让华夏的海军,变成你们在深海里的眼睛和耳朵。”

  “但你不能让他们又瞎又聋地去跟人拼命。”

  基辛格立刻抓住了他话里的潜台词。

  “你需要什么?”

  “需要能看见东西的‘眼睛’。”

  陈山一字一句地说道。

  “AN/SQS-53声呐。”

  “还有,MK46轻型反潜鱼雷。”

  AN/SQS-53,那是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才装备的主力舰壳声呐,是整个西方世界最先进的反潜探测系统。

  至于MK46鱼雷,更是北约海军的标准装备。

  把这两样东西给华夏?

  五角大楼的海军将领们会疯的。

  “陈……这不可能。”基辛格的声音变得干涩,“这是我们海军的核心技术,国会不会批准的。”

  “那就让他们看着苏联的潜艇,开到长滩的港口外面去。”

  陈山挂断了电话。

  ……

  一周后,华盛顿。

  五角大楼一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里。

  一场秘密听证会正在进行。

  出席的,是国会武装力量委员会的几位核心议员,以及来自海军和国防情报局的高级将领。

  陈山就坐在他们的对面。

  “先生们,我很理解海军的顾虑。”

  陈山看着那位脸色铁青的海军作战部长,语气平静。

  “把你们最先进的声呐卖给华夏,听起来像是一个疯狂的主意。”

  一位来自德州的议员,翘着腿,语气傲慢。

  “陈先生,这不是疯狂,是通敌。”

  陈山笑了笑。

  他没有反驳,只是让梁文辉,在投影仪上,放出了一张巨大的海图。

  海图上,画着十几条触目惊心的红色轨迹线。

  “这是过去三个月,我们搜集到的,苏联核潜艇在西太平洋的活动轨迹。”

  “其中三条,已经越过了所谓的‘安全线’,进入了菲律宾海。”

  海军作战部长霍洛威上将冷哼一声。

  “这些情报我们也有。陈先生,你想用这些东西来吓唬我们吗?”

  “我不是在吓唬你们。”

  陈山走到海图前,拿起一支红色的记号笔。

  他把其中一条轨迹线,继续向东延伸。

  穿过茫茫的太平洋。

  一直画到了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军港外。

  “霍洛威将军,你在害怕技术泄露。”

  陈山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些潜艇,每一次从海参崴出发,都要经过华夏的家门口。”

  “它们带着足以毁灭世界一百次的核弹头,在华夏的渔船下面穿行。”

  “你们希望华夏帮忙看着这些狼。但你们给华夏的,只是一根木棍。”

  陈山把记号笔重重地拍在桌上。

  “先生们,这不是一笔军火交易。”

  “这是一份保险。”

  “你们卖给华夏一套声呐,就等于在西太平洋,部署了几十个,未来甚至是几百个,永不沉没的监听站。”

  “帮华夏看家,就是帮你们守门。”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安静。

  那位德州议员脸上的傲慢,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忌惮。

  陈山的话,像一把刀,精准地插进了冷战时代,所有美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红色十月”的噩梦。

  苏联核潜艇兵临城下的恐惧。

  霍洛威上将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是啊。

  一套声呐的技术机密,和整个美国西海岸的安全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这笔账,太好算了。

  三天后。

  福特总统,在他的任期即将结束之前,签署了一份代号为“和平珍珠”的绝密行政令。

  行政令的核心内容,是大幅放宽对华“非杀伤性防御技术”的出口限制。

  清单上,包括大型防空雷达、反潜声呐系统、电子对抗设备……共计六百多个品类。

  消息传回香港。

  梁文辉拿着那份长长的清单。

  “这哪里是‘和平珍珠’,这简直是把五角大楼的家底都搬过来了!”

  陈山看着那份清单,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

  他走到酒柜前,倒了杯酒。

  最后一杯,他端在手里,走到了窗前。

  他对着北方的天空,将杯中的酒,缓缓洒下。

  “这才只是个开始。”

  陈山转过身,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一名秘书探进头来。

  “山哥,法国驻港领事馆的商务参赞来了。”

  “他说,他们带来了‘海豚’直升机的最终方案。”

  “而且,他们还想跟您谈谈,关于‘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技术合作问题。”

  “他们说……关于‘海豚’和‘超黄蜂’直升机的技术转让,他们可以提供比美国人更优惠的条件。”

  “甚至……可以包括生产线。”

  王虎的眼睛,瞬间亮得像两千瓦的灯泡。

  “西北风?那不是他们海军的宝贝疙瘩吗?”

  陈山看着窗外。

  暴雨过后,维多利亚港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绚烂的彩虹。

  天,虽然塌了。

  但他正在用敌人的恐惧和贪婪,一块砖,一块瓦地,重新建起一根,永远不会再倒下的擎天之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最新章节,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