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家的路上。
陈白榆依旧忍不住还在回忆刚才观察实验中的细节。
毕竟之前的“法外狂徒”称号是被动触发因果能力,他很难对其效果有一个切实详细的体会,也很难主观上去控制这个称号的效果释放与否。
而这个放逐术不一样。
他每天都有三次机会去主动释放。
是真正能够随意掌控的因果能力。
也就有了那种更多的,仿佛自己成为神明一般在操控因果的实感。
所以陈白榆忍不住认真去思考。
而越是这样思考。
他就越是对放逐术这种因果类的能力有更深刻的感悟。
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也随之自然而然的涌现出来。
如果不上班的人无法被选为目标触发放逐术的话,那么上学这种特殊状算不算上班呢?
可以的话,那他就可以让一些令人讨厌的熊孩子滚去上学。
如果重病垂死的人依旧处于带薪休假未被开除的状态。那么用放逐术让他去上班的话又会怎么样?
因果律的力量会让他直接康复到有能力下床上班的程度么?又或者说能不能给他直接续命到下一个长假?
能做到的话,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
是突然发现失传的中医方法可以针对治疗相关疾病?还是某项限制医疗技术发展的壁垒被突破?
按照这样来看的话,背后会带来多少牵连甚广的影响?
甚至说如果陈白榆自己开一个公司,公司的项目都是一些他想实现却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比如说是要求员工在丧尸世界末日为他种田。
平时因为没有完成工作的环境与条件,所以所有员工都被他安排成带薪休假的状态。
要是对这样的员工使用放逐术……
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让员工能够进入工作状态,因果律的力量会让丧尸世界末日这一工作的前提成为现实么?
如果这都能做到的话。
公司本身的一些设定就可以大做文章,然后直接就能将放逐术当作一定意义上的许愿术来使用。
这些猜想就算再扯,某种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可能。
探究其本质就是一个问题:这个能力能够调动的因果律上限在哪里?
也就是说为了达成法术效果。
因果律究竟能够为他将世界改变到什么程度?
搞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系统在技能描述上,对于这个因果律的上限没有准确的叙述,就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
如果效果上限很夸张的话。
可能整个世界真的都会因此出现仿佛重启一般的变化,可能会像是使用了如果电话亭一样,直接进入另外一种发展方向的世界线。
到时候,也许在某次放逐术用完之后的第二天。
当陈白榆结束一夜的观想法来到大街上之后,看到的不会再是繁华的街道与呦呵着的小吃摊。
而是残垣断壁的楼宇、遍布街道的弹坑、指数拉满的辐射……
又或者会是丧尸满城,饿殍遍野的荒凉景象。
甚至可能看到遍地是国足在世界杯夺冠的宣传庆祝海报。
这并非妄言。
而是真有那么一丝可能。
虽然他觉得系统不会给这么牛逼的技能,起码这么牛逼的技能绝对不会只需要消耗50点魔力。
但是以系统虽说有点犯病,不过确实给力的设定来看,说不好还真会给这么牛逼的技能。
虽然刚才观察了一上午的张素芬,让他初步得出这样子的结论:这个能力影响现实的程度上限,取决于目标本身的社会关系网、工作性质以及现实规则所允许的空间。
但那终究只是通过张素芬这么一个孤本案例得出的结论,说实话还真不一定有足够的普适性。
陈白榆想尽可能搞清楚一切。
但是……
却又发现自己有些不想动。
这听起来有一点左脑攻击右脑。
但是却又有一些必要的深层次原因在里面。
就像一个男人明知道一天已经起飞了三十次的情况下不能再飞了,但是心里知道不能飞也并不意味着真的能控制住自己实际行动上不飞。
你以为那个探究出男人一天之内极限起飞次数是六十四次的家伙,在猝死之前真的没有想过停手么?
陈白榆正是因为明白这放逐术技能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可能会很大,所以一时半会还真不想去过多使用。
说白了。
这个技能在陈白榆心中的危险性,已经上升到了哪怕只是谨慎的做实验,都有可能带来一些无法预料与难以接受的危险的程度。
光是每一次实验本身,都有可能导致世界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动。
积少成多之下。
陈白榆真的有些害怕一觉醒来后,会发现整个世界变得陌生。
他最怕的,其实是放逐术导致了自己身边亲近之人不可逆的消失,那是一种难以挽回的创伤。
而且暂时不打算深入研究放逐术也还有一个原因。
想找全符合实验要求的恶人们当作试验品,可也没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
这个时候他选择逃避。
因为小时候偶尔会跟着小爷爷去基督教堂领大米,所以他觉得自己这样的决定或多或少也算是学习了耶稣的精神。
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想想耶稣是怎么做的。
没错,装死加失联三天!
你还真别说,这招是真有用的。
思索间。
陈白榆已经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没有停留,而是拿起包裹开始简单的将耳机、键盘、鼠标之类的一些外设与笔记本电脑一起装了起来。
随即又重新离开家门。
接下来他要去火车站接人。
这也是他暂且放缓停止放逐术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洪凌风导演所说的负责送成片片源的人已经快到了,陈白榆先前监控张素芬的时候已经和那个人加上微信了。
根据对面的说法。
现在距离遂宁站只剩下差不多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
等接到人,就可以直接带着外设与电脑直接找个安静的地方,然后在那个人的监督下现场迅速完成剪辑工作。
这么想着。
陈白榆已经打车赶到了火车站。
广场上推着行李箱的人走来走去,广场外的小车应接不断。
闸机通道外的空间略显嘈杂。
接站人群翘首以盼并窃窃私语,背景音是车站广播字正腔圆的播报。
陈白榆背靠着一根光洁的承重柱,姿态看似随意放松。
实则整个人已经如同一台精密调校的雷达,处于一种极高效的扫描状态。
突然。
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混合着行李箱滚轮声由远及近。
这是新一波的火车下客潮涌了出来。
人群像开了闸的洪水,推着、挤着、说着、笑着,有的还在打着电话。
他们熙熙攘攘的走过来,有人眼尖看到闸机这边接站的熟人,还在兴奋的挥手致意。
陈白榆背靠着冰冷的承重柱看似不为所动。
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超凡感知力无声无息地铺展开来,如同一个精密无比的雷达正在运行。
闸机处刷身份证涌出的人群全部被他的感知力纳入其中。
凭借着强大的观察力。
顷刻间就将无数人的面孔、身形、步态、衣着、气息分析并记住。
只是一刹那的比对。
陈白榆就立马精准注意到了一个人。
是她。
是那个被洪导派过来的人。
陈白榆今天加上这人的好友之后,其实略微视奸了一下这个女人近期的朋友圈照片。
所以此刻几乎不需要刻意思索。
立马便把那个在朋友圈里匆匆一瞥过的精致面容,与这个被他注意到的人比对上了。
相似度看起来不高。
但是陈白榆却能够看出来端倪。
能透过朋友圈照片美颜技巧看出一些本来该有的样子,毕竟对于观察力超绝的陈白榆而言,一些微小的细节都是独一无二的锚点。
尽管此刻的她与朋友圈里的形象看起来判若两人。
此刻的她不再是精心修饰的自拍角度,而是风尘仆仆的旅途状态。
那厚重的刘海更是被随意拨开,露出光洁但略显疲惫的额头。
标志性的精致妆容也被旅途的劳顿染替代,显得有些素净。
但这一切外在的变化,在陈白榆那融合了直觉、强大精神力、超凡视觉的洞察力面前。
都如同薄纱般被轻易穿透。
并不会让他产生误判。
因为陈白榆其实能隐约捕捉到更深层的骨骼结构、肌理走向。
就像从一堆看似相似的玉石中,瞬间分辨出唯一一块蕴藏着熟悉温润光泽的那块玉石。
此刻。
在陈白榆思索的同时。
女人已经在闸机上刷过身份证。
“嘀”的一声轻响后,闸门开启。
她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径直走出来,随即微微低着头查看手机,似乎还在确认上面的信息。
而就在她迈出闸机,双脚刚刚踏上车站外大厅地面的这一刻。
陈白榆动了。
他的动作迅捷而流畅,没有丝毫犹豫和拖沓。
每一步就如同预演过无数次般精准。
明明人群这么拥挤。
可他却好像完全无视了人群。
就如同泥鳅一般,轻松从身前几个拖沓的旅客中间窜过去。
几步便轻松穿越了短短的距离。
然后突然就稳稳地停在了女孩面前一步之遥的位置。
这让女孩前进的动作为之一顿。
然后略显迷茫的抬起头。
眼神变得恍然,随即立马惊讶。
“你好。”
“是洪导团队派来送片源的吧?我是陈白榆。”
陈白榆开口,声音不高。
却在嘈杂的背景音中清晰地传入女孩耳中,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
女孩明显被这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人惊了一下。
她下意识地抬头。
目光对上陈白榆的面庞。
嘶——!
女孩的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随即又骤然加速。
哇!好帅!
她立马认出来了陈白榆。
但是这声内心深处的夸赞却真的是下意识发出,因为这是她大脑皮层在极短时间里出现的最直观,也是最强烈的反应。
她在照片和视频里看过陈白榆,也看过洪导分享的片场花絮和那个“究极生物”账号的视频。
虽然当时已经觉得这人足够出众。
但远不及此刻真人带来的冲击力。
这真人……
比照片也好看太多了吧?
实际上陈白榆的五官本来其实不算多么俊朗分明。
但是在不断的升级进化中却在一点点的微调着。
以至于如今看起来虽然和以前依旧很像,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就是不一样了。
就好像比例在渐渐变得近乎完美。
身上更是逐渐有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那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深邃,眼眸清澈却仿佛蕴藏着星海,平静无波却又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感。
陈白榆仅仅只是站在那里。
挺拔的身姿就好像自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场域,将周围的喧嚣声音全都过滤,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于他。
“啊……对!你好你好!陈先生!”
女孩迅速回神。
她反应过来自己看人家走了神,所以脸上浮现出混合着惊讶、职业微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的红晕。
然后连忙伸出手说道:“是我!我叫林薇,洪导让我把东西亲手交给您。”
林薇一边带有歉意的说着。
但是一边却又不由自主地多看了陈白榆几眼,心中那份“好帅好有气质”的感叹仍在反复激荡。
陈白榆依旧忍不住还在回忆刚才观察实验中的细节。
毕竟之前的“法外狂徒”称号是被动触发因果能力,他很难对其效果有一个切实详细的体会,也很难主观上去控制这个称号的效果释放与否。
而这个放逐术不一样。
他每天都有三次机会去主动释放。
是真正能够随意掌控的因果能力。
也就有了那种更多的,仿佛自己成为神明一般在操控因果的实感。
所以陈白榆忍不住认真去思考。
而越是这样思考。
他就越是对放逐术这种因果类的能力有更深刻的感悟。
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也随之自然而然的涌现出来。
如果不上班的人无法被选为目标触发放逐术的话,那么上学这种特殊状算不算上班呢?
可以的话,那他就可以让一些令人讨厌的熊孩子滚去上学。
如果重病垂死的人依旧处于带薪休假未被开除的状态。那么用放逐术让他去上班的话又会怎么样?
因果律的力量会让他直接康复到有能力下床上班的程度么?又或者说能不能给他直接续命到下一个长假?
能做到的话,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
是突然发现失传的中医方法可以针对治疗相关疾病?还是某项限制医疗技术发展的壁垒被突破?
按照这样来看的话,背后会带来多少牵连甚广的影响?
甚至说如果陈白榆自己开一个公司,公司的项目都是一些他想实现却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比如说是要求员工在丧尸世界末日为他种田。
平时因为没有完成工作的环境与条件,所以所有员工都被他安排成带薪休假的状态。
要是对这样的员工使用放逐术……
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为了让员工能够进入工作状态,因果律的力量会让丧尸世界末日这一工作的前提成为现实么?
如果这都能做到的话。
公司本身的一些设定就可以大做文章,然后直接就能将放逐术当作一定意义上的许愿术来使用。
这些猜想就算再扯,某种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可能。
探究其本质就是一个问题:这个能力能够调动的因果律上限在哪里?
也就是说为了达成法术效果。
因果律究竟能够为他将世界改变到什么程度?
搞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系统在技能描述上,对于这个因果律的上限没有准确的叙述,就难免会让人产生联想。
如果效果上限很夸张的话。
可能整个世界真的都会因此出现仿佛重启一般的变化,可能会像是使用了如果电话亭一样,直接进入另外一种发展方向的世界线。
到时候,也许在某次放逐术用完之后的第二天。
当陈白榆结束一夜的观想法来到大街上之后,看到的不会再是繁华的街道与呦呵着的小吃摊。
而是残垣断壁的楼宇、遍布街道的弹坑、指数拉满的辐射……
又或者会是丧尸满城,饿殍遍野的荒凉景象。
甚至可能看到遍地是国足在世界杯夺冠的宣传庆祝海报。
这并非妄言。
而是真有那么一丝可能。
虽然他觉得系统不会给这么牛逼的技能,起码这么牛逼的技能绝对不会只需要消耗50点魔力。
但是以系统虽说有点犯病,不过确实给力的设定来看,说不好还真会给这么牛逼的技能。
虽然刚才观察了一上午的张素芬,让他初步得出这样子的结论:这个能力影响现实的程度上限,取决于目标本身的社会关系网、工作性质以及现实规则所允许的空间。
但那终究只是通过张素芬这么一个孤本案例得出的结论,说实话还真不一定有足够的普适性。
陈白榆想尽可能搞清楚一切。
但是……
却又发现自己有些不想动。
这听起来有一点左脑攻击右脑。
但是却又有一些必要的深层次原因在里面。
就像一个男人明知道一天已经起飞了三十次的情况下不能再飞了,但是心里知道不能飞也并不意味着真的能控制住自己实际行动上不飞。
你以为那个探究出男人一天之内极限起飞次数是六十四次的家伙,在猝死之前真的没有想过停手么?
陈白榆正是因为明白这放逐术技能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可能会很大,所以一时半会还真不想去过多使用。
说白了。
这个技能在陈白榆心中的危险性,已经上升到了哪怕只是谨慎的做实验,都有可能带来一些无法预料与难以接受的危险的程度。
光是每一次实验本身,都有可能导致世界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动。
积少成多之下。
陈白榆真的有些害怕一觉醒来后,会发现整个世界变得陌生。
他最怕的,其实是放逐术导致了自己身边亲近之人不可逆的消失,那是一种难以挽回的创伤。
而且暂时不打算深入研究放逐术也还有一个原因。
想找全符合实验要求的恶人们当作试验品,可也没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
这个时候他选择逃避。
因为小时候偶尔会跟着小爷爷去基督教堂领大米,所以他觉得自己这样的决定或多或少也算是学习了耶稣的精神。
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想想耶稣是怎么做的。
没错,装死加失联三天!
你还真别说,这招是真有用的。
思索间。
陈白榆已经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没有停留,而是拿起包裹开始简单的将耳机、键盘、鼠标之类的一些外设与笔记本电脑一起装了起来。
随即又重新离开家门。
接下来他要去火车站接人。
这也是他暂且放缓停止放逐术实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洪凌风导演所说的负责送成片片源的人已经快到了,陈白榆先前监控张素芬的时候已经和那个人加上微信了。
根据对面的说法。
现在距离遂宁站只剩下差不多二十分钟不到的时间。
等接到人,就可以直接带着外设与电脑直接找个安静的地方,然后在那个人的监督下现场迅速完成剪辑工作。
这么想着。
陈白榆已经打车赶到了火车站。
广场上推着行李箱的人走来走去,广场外的小车应接不断。
闸机通道外的空间略显嘈杂。
接站人群翘首以盼并窃窃私语,背景音是车站广播字正腔圆的播报。
陈白榆背靠着一根光洁的承重柱,姿态看似随意放松。
实则整个人已经如同一台精密调校的雷达,处于一种极高效的扫描状态。
突然。
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混合着行李箱滚轮声由远及近。
这是新一波的火车下客潮涌了出来。
人群像开了闸的洪水,推着、挤着、说着、笑着,有的还在打着电话。
他们熙熙攘攘的走过来,有人眼尖看到闸机这边接站的熟人,还在兴奋的挥手致意。
陈白榆背靠着冰冷的承重柱看似不为所动。
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超凡感知力无声无息地铺展开来,如同一个精密无比的雷达正在运行。
闸机处刷身份证涌出的人群全部被他的感知力纳入其中。
凭借着强大的观察力。
顷刻间就将无数人的面孔、身形、步态、衣着、气息分析并记住。
只是一刹那的比对。
陈白榆就立马精准注意到了一个人。
是她。
是那个被洪导派过来的人。
陈白榆今天加上这人的好友之后,其实略微视奸了一下这个女人近期的朋友圈照片。
所以此刻几乎不需要刻意思索。
立马便把那个在朋友圈里匆匆一瞥过的精致面容,与这个被他注意到的人比对上了。
相似度看起来不高。
但是陈白榆却能够看出来端倪。
能透过朋友圈照片美颜技巧看出一些本来该有的样子,毕竟对于观察力超绝的陈白榆而言,一些微小的细节都是独一无二的锚点。
尽管此刻的她与朋友圈里的形象看起来判若两人。
此刻的她不再是精心修饰的自拍角度,而是风尘仆仆的旅途状态。
那厚重的刘海更是被随意拨开,露出光洁但略显疲惫的额头。
标志性的精致妆容也被旅途的劳顿染替代,显得有些素净。
但这一切外在的变化,在陈白榆那融合了直觉、强大精神力、超凡视觉的洞察力面前。
都如同薄纱般被轻易穿透。
并不会让他产生误判。
因为陈白榆其实能隐约捕捉到更深层的骨骼结构、肌理走向。
就像从一堆看似相似的玉石中,瞬间分辨出唯一一块蕴藏着熟悉温润光泽的那块玉石。
此刻。
在陈白榆思索的同时。
女人已经在闸机上刷过身份证。
“嘀”的一声轻响后,闸门开启。
她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径直走出来,随即微微低着头查看手机,似乎还在确认上面的信息。
而就在她迈出闸机,双脚刚刚踏上车站外大厅地面的这一刻。
陈白榆动了。
他的动作迅捷而流畅,没有丝毫犹豫和拖沓。
每一步就如同预演过无数次般精准。
明明人群这么拥挤。
可他却好像完全无视了人群。
就如同泥鳅一般,轻松从身前几个拖沓的旅客中间窜过去。
几步便轻松穿越了短短的距离。
然后突然就稳稳地停在了女孩面前一步之遥的位置。
这让女孩前进的动作为之一顿。
然后略显迷茫的抬起头。
眼神变得恍然,随即立马惊讶。
“你好。”
“是洪导团队派来送片源的吧?我是陈白榆。”
陈白榆开口,声音不高。
却在嘈杂的背景音中清晰地传入女孩耳中,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
女孩明显被这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人惊了一下。
她下意识地抬头。
目光对上陈白榆的面庞。
嘶——!
女孩的心跳仿佛漏跳了一拍,随即又骤然加速。
哇!好帅!
她立马认出来了陈白榆。
但是这声内心深处的夸赞却真的是下意识发出,因为这是她大脑皮层在极短时间里出现的最直观,也是最强烈的反应。
她在照片和视频里看过陈白榆,也看过洪导分享的片场花絮和那个“究极生物”账号的视频。
虽然当时已经觉得这人足够出众。
但远不及此刻真人带来的冲击力。
这真人……
比照片也好看太多了吧?
实际上陈白榆的五官本来其实不算多么俊朗分明。
但是在不断的升级进化中却在一点点的微调着。
以至于如今看起来虽然和以前依旧很像,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就是不一样了。
就好像比例在渐渐变得近乎完美。
身上更是逐渐有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那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深邃,眼眸清澈却仿佛蕴藏着星海,平静无波却又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感。
陈白榆仅仅只是站在那里。
挺拔的身姿就好像自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场域,将周围的喧嚣声音全都过滤,让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于他。
“啊……对!你好你好!陈先生!”
女孩迅速回神。
她反应过来自己看人家走了神,所以脸上浮现出混合着惊讶、职业微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赧的红晕。
然后连忙伸出手说道:“是我!我叫林薇,洪导让我把东西亲手交给您。”
林薇一边带有歉意的说着。
但是一边却又不由自主地多看了陈白榆几眼,心中那份“好帅好有气质”的感叹仍在反复激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最新章节,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最新章节,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