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上半学期,陈小苗的精力除了毕业论文,还得分出一半教儿子道门本事。

  她不是一个好老师,但好在开天窍的陆阳是个好苗子。

  不需要过多的解释,稍稍点拨一二,陆阳就能参悟得八九不离十。

  再搭配陈树留下的道经手札,两相对照,陆阳进步神速。

  一个学期的功夫,基本就赶上了师姐吕嘉欣。

  寒假第一天,江城气温骤降。

  陆阳在房间里铺开一张半米长的宣纸,笔走龙蛇。

  赵茉莉一如既往跟在陆阳身边。

  她知道阳阳在忙,就自己搬条小板凳坐着,两手托着下巴,安安静静,不吵不闹。

  直到陆阳写完最后一笔,将毛笔搁在笔洗上,她才迈着小短腿凑过去。

  “阳阳,你写的啥呀?”

  如今四岁多的赵茉莉,在幼儿园里也认了不少字,可宣纸上那龙飞凤舞的墨迹,对她来说跟鬼画符没什么两样。

  “李白的长干行。”

  陆阳轻轻吹着未干的墨迹。

  “李白!”

  赵茉莉眼睛一亮,像是被触发了什么关键词,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背完,她立马眼巴巴看向陆阳。

  陆阳竖起大拇指:“茉莉真棒!”

  得到肯定,赵茉莉笑容分外甜美。

  随后她指向宣纸,感慨道:“阳阳,这首诗好长呀,肯定很难背。”

  “还行。”

  陆阳把宣纸放到一旁晾着,笑问:“这首诗出了个成语,你知道吗?”

  “什么成语啊?”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是什么?”

  “我们就是青梅竹马。”

  赵茉莉听得“嘿嘿”直笑。

  她不懂这四个字背后的典故和深意,但阳阳说代表“我们”,那就一定是好事情。

  不一会,她忽又想起什么,拽住陆阳小手:“我刚才上来,瞧见青桐在小区花园里,咱们一块儿下楼找她玩吧!”

  “行!”

  陆阳点头应下,陪同赵茉莉来到楼下。

  前几日刚下过一场小雪,积得不厚,在小区花园的草坪上、树枝丫上铺着薄薄一层。

  被冬日寡淡的阳光一照,泛着清冽的碎光。

  两人手牵手单元门,冷风扑面而来,赵茉莉下意识地缩缩脖子。

  “阳阳,冷。”

  “跑起来就不冷了。”

  陆阳拉着她小跑起来。

  两团小小的身影穿过单元楼前的空地,很快便瞧见花园中央熟悉的身影。

  郑青桐穿着件粉白色的羽绒服,帽子上缀着一圈蓬松的白毛,衬得她那张本就白净的小脸愈发精致。

  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轻轻晃悠,只静静地坐在那,黑色小皮靴踩在薄雪上,目光不知落在何处,神情怔忪。

  “青桐!”

  赵茉莉挥起胳膊,声音清脆。

  郑青桐闻声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清明。

  “你们怎么下来了?”

  “阳阳写完字了,我叫他下来找你玩。”

  赵茉莉跑到郑青桐的秋千旁,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成一团小小的雾。

  陆阳打量一眼,关心问:“又不开心?”

  郑青桐撇撇嘴,没接话。

  她总不能说,爸爸妈妈因为过年回谁家又吵了一早上,妈妈嫌弃爷爷奶奶家是乡下,待着不舒服,爸爸觉得一年到头就该回去看看。

  这些话,她已经不想再重复,说出来也只是徒增自己的难堪。

  赵茉莉看不出气氛里的微妙,指着草坪上斑驳的积雪,兴致勃勃地提议:“我们堆雪人吧!”

  江城的雪金贵,落地就化了大半,剩下的这点只够在草皮上染层白霜,别说堆雪人,连滚个雪球都费劲。

  陆阳对此毫无兴趣,但由于是赵茉莉的提议,还是点点头。

  郑青桐本想拒绝,可对上赵茉莉那双满是期盼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回去,淡淡“嗯”上一声。

  赵茉莉是行动派,立马脱下手套,直接用手去扒拉草地上的雪,连带着泥土和枯草,不一会儿就凑了一小捧灰扑扑的混合物。

  “手不冷吗?”

  陆阳皱起眉,从口袋里抽出纸巾,捉过她的手,把上面的泥雪仔细擦拭干净,又把她的手套给她戴好。

  郑青桐则显得有条理得多。

  她找来一根掉落的枯树枝,小心地将干净的雪从草叶上刮下来,聚拢到一处,并示意赵茉莉照着她的方式帮忙。

  陆阳看着眼前两个女孩。

  一个笨拙热情,像团燃烧的小火苗。

  一个聪慧疏离,像块通透的冰。

  忙活好半天,她们才勉强凑齐一小堆勉强称得上是白色的雪。

  赵茉莉满怀期待地问:“青桐,现在可以堆雪人了吗?”

  郑青桐瞥她一眼,用树枝在那小雪堆上戳了戳,开口道:“雪太少了,只够堆个头。”

  她一边说,一边用树枝拨弄,很快一个拳头大小、还算圆润的雪球脑袋成型。

  “哇,雪人脑袋!”

  赵茉莉发出惊叹,她觉得郑青桐简直是无所不能。

  她四下看了看,捡起两粒黑色果子,小心翼翼地按在雪球上,当作眼睛。

  又找来一小截红色的草茎,插在眼睛下方,充当嘴巴。

  “嘻嘻,它在笑!”

  大功告成,赵茉莉笑容灿烂。

  郑青桐看着歪歪扭扭的雪人头,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忽得,陆阳家的阳台窗户被推开,二百五探出狗脑袋,汪汪唤两声。

  “糟了,家里还炖着粥!”

  被二百五一提醒,陆阳才想起老妈交代的正事,赶紧飞快上楼。

  赵茉莉和郑青桐在秋千上坐下,静静等待陆阳重新下楼。

  “青桐,我问你个事儿。”

  “什么?”

  “你知道……青梅竹马,是什么意思吗?”

  赵茉莉念得很慢,很清晰,生怕自己记错成语。

  郑青桐晃动的双脚忽得停下。

  “知道。”

  “那李白的《长干行》,你也知道吗?”

  “知道。”

  “唉……”

  赵茉莉长长地叹口气,脑袋耷拉:“青桐你懂得真多,不像我,总是笨笨的,阳阳说的好多话,我都听不懂。”

  这是赵茉莉第一次在父母以外的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委屈。

  她努力地想要跟上陆阳的步伐,想要听懂陆阳每句话,却感觉自己和陆阳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那种感觉,让她心里发慌。

  冬日的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发出“沙沙”声响。

  郑青桐出言安抚:“笨笨的,也没什么不好。”

  赵茉莉抬起头,不解地看着她。

  郑青桐目光瞟向别处,似乎有些不习惯安慰人。

  “阳阳也总说他妈妈笨笨的,不是吗?”

  “对啊!”

  闻言,赵茉莉重新打起精神。

  赵茉莉的脑筋转得慢,但逻辑很直接。

  干爹喜欢“笨笨的”干娘,那阳阳是不是也喜欢“笨笨的”自己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赵茉莉那点委屈瞬间烟消云散,重新露出灿烂笑容,继续好奇往下问。

  “青桐,李白的《长干行》到底写了什么呢,为什么阳阳说我们是青梅竹马?”

  郑青桐看着赵茉莉求知若渴的模样,难得有为人师的耐心,用最简单的语言组织解释。

  “那首诗,讲的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女孩很小的时候,家门口住着一个小男孩。

  小男孩总是骑着一根竹竿当马,绕着她坐的凳子跑来跑去,他们还一起摘青色的梅子玩。”

  郑青桐的声音不疾不徐,比幼儿园的老师还让人沉醉。

  “他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天天都能见面,感情特别好,等他们长大,女孩选择嫁给男孩。”

  “嫁给他了?”

  赵茉莉惊喜地瞪大眼睛。

  “嗯。”

  郑青桐继续解释:“后来男孩要出远门去做生意,女孩就很想他,天天在门口等他回来。

  诗里写的,就是女孩在想念男孩,盼着他早点回家。”

  她将缠绵悱恻的《长干行》简化成一个纯粹的、关于等待与相守的故事。

  赵茉莉虽然她不懂诗句,但通过郑青桐的描述,她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的画面。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激动涌上心头,让赵茉莉小脸涨得通红。

  “青桐!阳阳刚才说我和他是青梅竹马,是不是说明,我和阳阳以后也会结婚?”

  刹那间,郑青桐无言以对。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郑青桐的心里漾开。

  这种情绪并不陌生,每每三个人在一起时,郑青桐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浮现出相同的情绪。

  不过今天,这种情绪来得格外强烈。

  前方,陆阳已经重新下楼,朝着二人奔来。

  郑青桐呼出一口冷气,朝赵茉莉点点头。

  笑得勉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最新章节,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