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
上辈子,她就是因为被一段虚幻的爱情迷了心窍,才一味地退让。
结果换来了什么?
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这辈子,她早已看透了人心冷暖。
若不想被踩在脚底下,就必须挺直腰杆站稳脚跟。
此刻,她脸上不仅没有半分羞愧或惶恐,反而还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微微歪头,语气轻快得像是在聊家常。
“娘,您说的这些规矩,我当然都听您的。不过咱老陆家到底有啥规矩,您能不能先跟我细细说说?我也好心里有个数。您放心,嫂子们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绝不会给您添麻烦。”
表面上是顺从,实际上却是暗暗划清界限。
谁也别想用“规矩”两个字来压我一头。
王金莲一听这话,气得胸口一阵发闷。
她狠狠瞪了赵苏苏一眼。
这新媳妇挨了训不但不低头认错,反而笑嘻嘻地顶嘴。
分明是故意气她!
她冷笑一声。
“你们吃喝用度全是家里出的,挣的钱自然也都得交上来。这可是老陆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家务也是三个媳妇轮着做,一天一人,轮到谁就是谁的份内事,谁也不能偷懒耍滑。今天刚好轮到老大媳妇,你刚进门,就从你开始吧。没意见吧?”
她目光死死盯住赵苏苏,像是等着看她露出难色。
“没意见。”
赵苏苏轻轻应了一声。
不就是做饭嘛,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再说了,还有陆子吟在呢,总不会真让她一个人扛下所有吧?
王金莲本想着借机压她一头,结果人家笑脸相迎。
她心里憋着一股气,却发作不得。
她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的陆根生,语气略带埋怨。
“老头子,你说几句?别让新媳妇以为咱们家没规矩,随便什么人都能糊弄过去。”
陆根生默默抽着旱烟,眼神扫过几个儿子和儿媳,慢悠悠地开口。
“没啥多说的。只一点,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都要和和气气。有了矛盾要多体谅,互相让一让,别动不动就翻脸。一家人齐心,日子才能过好,家业才能兴旺。这些道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爹。”
几个人齐齐应声。
接下来就是认人。
陆子吟站起身,走到赵苏苏身边。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他抬手指向坐在右下方的那个年轻男人。
“这位是二弟,今年二十二,叫陆仓满。”
接着,他又指向二弟身旁的女人。
正是昨日在厨房里故意为难她的王招娣。
“这位是二弟妹,王招娣。”
陆仓满和王招娣育有一儿一女,孩子都还没取正式的大名。
坐在母亲怀里的是个五岁的小女孩,叫大丫。
挨着她的是个四岁的男孩,叫金宝。
三弟十九岁,名字叫陆谷满。
他的媳妇名叫李春草,两人两个女儿。
大女儿今年四岁,小名叫二丫。
小女儿三岁,家里人都唤她三丫。
小弟今年十七岁,名字叫陆小满。
家里还有两个已经出嫁的姑子。
大姑子名叫陆麦香,嫁到了十里外的柳树沟,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小姑子叫陆谷香,二十岁,在隔壁村安了家。
两人都已为人妇,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平日里少有音信。
赵苏苏一边听着婆婆王金莲介绍家里人,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这些名字。
她暗自嘀咕:这五个兄弟姐妹的名字,一听就是一家人按辈分统一起的。
可陆子吟,这个名字却格格不入。
等介绍得差不多了,王金莲走到灶台边,拿起那把油光发亮的木勺。
那是她专用的饭勺,站定在大锅前,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神情。
全家人碗里是稠是稀,能吃饱还是只能垫垫肚子,全凭她的心情和眼色。
她先给当家的盛饭,也就是公公陆老根。
勺子狠狠地舀了两勺稠的。
她自己也不含糊,同样给自己盛了两勺稠的。
“男人要下地干活,得多吃点。”
她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
紧接着,她开始给四个儿子分早餐。
赵苏苏眼尖,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差别。
老大陆子吟的碗里,粥明显稀了不少。
老二陆仓满那一碗,却是实打实的稠粥。
轮到三个儿媳妇时,王金莲的动作明显变了。
三只碗端出来,里面基本都是水。
大儿媳赵苏苏接过碗,没吭声。
等到了三个孙女那儿,情形更糟。
连米粒的影子都见不着,只剩下一碗碗近乎透明的米汤。
二丫和三丫怯生生地站在灶台边,却没敢开口要更多。
最后,王金莲从灶台角落端出一小碗鸡蛋羹。
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孙子金宝面前。
“咱家就这一个男娃,是金疙瘩!正长身体呢,吃点鸡蛋羹补补!来,乖乖吃,吃了长得高高的!”
金宝咧着嘴接过勺子,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大口送进嘴里。
旁边,二丫、三丫和另一个堂妹眼巴巴地盯着那碗鸡蛋羹。
赵苏苏看着这一幕,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她原本以为,再苦再累也能熬过去。
可如今却让她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家里的偏心。
金宝也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
难道只有孙子才叫“正长身体”?
那三个孙女就不是孩子了吗?
她心里一阵发酸,对婆婆王金莲的印象,又沉了几分。
要不是陆子吟人还过得去,她都想后悔嫁过来了!
吃完饭没多久,陆子吟就开口了。
“娘,今天我想带媳妇去置办点东西,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连个新碗都没添过。您看,能不能给点钱?咱们手头紧,但也不能一直这样凑合下去。”
“没钱!家里啥样你不清楚?米缸都快见底了,油盐都得省着用!你要买东西,让她自己拿嫁妆花啊,她陪嫁不是不少吗?怎么,还怕不够花?”
王金莲甩脸就拒绝,半点不含糊。
“新房现在全靠她的嫁妆撑着,被褥是她带来的,锅碗瓢盆是她陪嫁的,就连那张床,都是她爹娘专门打的。您就这么看着外人议论咱们陆家连个新媳妇的体面都给不起,就不怕外人笑话?”
陆子吟皱着眉。
上辈子,她就是因为被一段虚幻的爱情迷了心窍,才一味地退让。
结果换来了什么?
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这辈子,她早已看透了人心冷暖。
若不想被踩在脚底下,就必须挺直腰杆站稳脚跟。
此刻,她脸上不仅没有半分羞愧或惶恐,反而还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她微微歪头,语气轻快得像是在聊家常。
“娘,您说的这些规矩,我当然都听您的。不过咱老陆家到底有啥规矩,您能不能先跟我细细说说?我也好心里有个数。您放心,嫂子们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绝不会给您添麻烦。”
表面上是顺从,实际上却是暗暗划清界限。
谁也别想用“规矩”两个字来压我一头。
王金莲一听这话,气得胸口一阵发闷。
她狠狠瞪了赵苏苏一眼。
这新媳妇挨了训不但不低头认错,反而笑嘻嘻地顶嘴。
分明是故意气她!
她冷笑一声。
“你们吃喝用度全是家里出的,挣的钱自然也都得交上来。这可是老陆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家务也是三个媳妇轮着做,一天一人,轮到谁就是谁的份内事,谁也不能偷懒耍滑。今天刚好轮到老大媳妇,你刚进门,就从你开始吧。没意见吧?”
她目光死死盯住赵苏苏,像是等着看她露出难色。
“没意见。”
赵苏苏轻轻应了一声。
不就是做饭嘛,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再说了,还有陆子吟在呢,总不会真让她一个人扛下所有吧?
王金莲本想着借机压她一头,结果人家笑脸相迎。
她心里憋着一股气,却发作不得。
她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的陆根生,语气略带埋怨。
“老头子,你说几句?别让新媳妇以为咱们家没规矩,随便什么人都能糊弄过去。”
陆根生默默抽着旱烟,眼神扫过几个儿子和儿媳,慢悠悠地开口。
“没啥多说的。只一点,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都要和和气气。有了矛盾要多体谅,互相让一让,别动不动就翻脸。一家人齐心,日子才能过好,家业才能兴旺。这些道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爹。”
几个人齐齐应声。
接下来就是认人。
陆子吟站起身,走到赵苏苏身边。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他抬手指向坐在右下方的那个年轻男人。
“这位是二弟,今年二十二,叫陆仓满。”
接着,他又指向二弟身旁的女人。
正是昨日在厨房里故意为难她的王招娣。
“这位是二弟妹,王招娣。”
陆仓满和王招娣育有一儿一女,孩子都还没取正式的大名。
坐在母亲怀里的是个五岁的小女孩,叫大丫。
挨着她的是个四岁的男孩,叫金宝。
三弟十九岁,名字叫陆谷满。
他的媳妇名叫李春草,两人两个女儿。
大女儿今年四岁,小名叫二丫。
小女儿三岁,家里人都唤她三丫。
小弟今年十七岁,名字叫陆小满。
家里还有两个已经出嫁的姑子。
大姑子名叫陆麦香,嫁到了十里外的柳树沟,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小姑子叫陆谷香,二十岁,在隔壁村安了家。
两人都已为人妇,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平日里少有音信。
赵苏苏一边听着婆婆王金莲介绍家里人,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这些名字。
她暗自嘀咕:这五个兄弟姐妹的名字,一听就是一家人按辈分统一起的。
可陆子吟,这个名字却格格不入。
等介绍得差不多了,王金莲走到灶台边,拿起那把油光发亮的木勺。
那是她专用的饭勺,站定在大锅前,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神情。
全家人碗里是稠是稀,能吃饱还是只能垫垫肚子,全凭她的心情和眼色。
她先给当家的盛饭,也就是公公陆老根。
勺子狠狠地舀了两勺稠的。
她自己也不含糊,同样给自己盛了两勺稠的。
“男人要下地干活,得多吃点。”
她语气里满是理所当然。
紧接着,她开始给四个儿子分早餐。
赵苏苏眼尖,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差别。
老大陆子吟的碗里,粥明显稀了不少。
老二陆仓满那一碗,却是实打实的稠粥。
轮到三个儿媳妇时,王金莲的动作明显变了。
三只碗端出来,里面基本都是水。
大儿媳赵苏苏接过碗,没吭声。
等到了三个孙女那儿,情形更糟。
连米粒的影子都见不着,只剩下一碗碗近乎透明的米汤。
二丫和三丫怯生生地站在灶台边,却没敢开口要更多。
最后,王金莲从灶台角落端出一小碗鸡蛋羹。
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孙子金宝面前。
“咱家就这一个男娃,是金疙瘩!正长身体呢,吃点鸡蛋羹补补!来,乖乖吃,吃了长得高高的!”
金宝咧着嘴接过勺子,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大口送进嘴里。
旁边,二丫、三丫和另一个堂妹眼巴巴地盯着那碗鸡蛋羹。
赵苏苏看着这一幕,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她原本以为,再苦再累也能熬过去。
可如今却让她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家里的偏心。
金宝也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
难道只有孙子才叫“正长身体”?
那三个孙女就不是孩子了吗?
她心里一阵发酸,对婆婆王金莲的印象,又沉了几分。
要不是陆子吟人还过得去,她都想后悔嫁过来了!
吃完饭没多久,陆子吟就开口了。
“娘,今天我想带媳妇去置办点东西,家里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连个新碗都没添过。您看,能不能给点钱?咱们手头紧,但也不能一直这样凑合下去。”
“没钱!家里啥样你不清楚?米缸都快见底了,油盐都得省着用!你要买东西,让她自己拿嫁妆花啊,她陪嫁不是不少吗?怎么,还怕不够花?”
王金莲甩脸就拒绝,半点不含糊。
“新房现在全靠她的嫁妆撑着,被褥是她带来的,锅碗瓢盆是她陪嫁的,就连那张床,都是她爹娘专门打的。您就这么看着外人议论咱们陆家连个新媳妇的体面都给不起,就不怕外人笑话?”
陆子吟皱着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最新章节,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圣墟小说网!